苏教语文八下导学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576041
- 上传时间:2023-01-24
- 格式:DOCX
- 页数:51
- 大小:94.11KB
苏教语文八下导学案文档格式.docx
《苏教语文八下导学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语文八下导学案文档格式.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6
1、在暴风雨到来前,周围的环境怎样?
海燕有什么表现?
2、文中的海鸥、海鸭、企鹅有什么表现?
文中的词语概括海鸥、海鸭、企鹅的本质特点是什么?
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3、第6段最后一句中表现海燕飞翔的情态的一个形容词和一个短语是?
4、以上几段文字文字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
5、为什么在写海燕高傲地飞翔之前还写大海、狂风、乌云?
(二)研讨第二部分:
7—11
1、环境起了怎样的变化?
海燕有什么表现?
[
2、7—8段描写的对象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通过这两段绘声绘色的描写,渲染了俄国当时社会环境的________和斗争的__________,从而衬托出像海燕一样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勇敢和乐观。
3、第11段运用了哪些修辞?
(三)研讨第三部分:
12—15
2、第13段共三句话。
第一句用______的修辞方法,表现________的猖狂凶狠,气焰嚣张;
第二句用________修辞方法,表现_________的巨大声势和巨大力量;
第三句用_______修辞的方法,表现_________的垂死挣扎。
3、“暴风雨!
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句话使用什么修辞,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四)研讨文章特色
《海燕》用象征的手法,号召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迎接革命暴风雨的来临。
请你分别指出下列形象(或情景)各象征什么。
1、海燕——
2、海鸥、海鸭、企鹅——
3、乌云、雷鸣、闪电——
4、大海、波浪——
5、暴风雨——
四、课文总结
1、基本思路是什么?
(开始写什么,接着写什么……)
2、主旨是什么?
3、写作上有没有什么特色?
4、你最喜欢哪一段,能否加以评析?
5、其它疑问。
二白杨礼赞
1、
体会白杨树的特点及象征意义。
2、
把握文章线索,体会文章以白杨树的“不平凡”来构思全文,主线分明。
体会白杨树的特点及象征意义
茅盾,小说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在浙江桐乡。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等。
从1940年起,茅盾在延安生活了五个月,他耳闻目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但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自主学习
第一部分(第1段):
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
第二部分(第2--4段):
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第5--6段):
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7段):
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主题。
第五部分(第8-
-9段):
将白杨树与楠木对比,再次赞美白杨树。
(一)研讨第一、二部分:
1-4
1、开头第1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找出第2段中描写黄土高原的优美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描写黄土高原的。
然后思考:
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由此产生了怎样的情绪?
作者这样写黄土高原,目的是什么?
(二)研讨第三部分:
5-6
1、读第5段,思考:
(1)文章用了什么词语来概括白杨树的形象特征?
(2)文章又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白杨树的外形的?
(3)作者认为白杨树的性格特
征是什么?
请引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
(三)研讨第四部分:
7
1、读第7段,思考:
(1)在第7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词语来赞美白杨树?
(2)文章是如何由树联想到人的?
揭示出了白杨树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四)研讨第五部分:
8-9
作者将白杨树与楠木进行比较,目的何在?
(五)研讨文章特色
1、这篇文章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本文以什么抒情线索?
四、背诵和默写课文第7段
五、课文总结
三石榴
把握作者笔下的石榴特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文中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
郭沫若(1892—1978),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四川乐山人。
著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蔡文姬》等。
生平著述甚丰,1957年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郭沫若文集》。
1942年时,正是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关头:
国民党反动派——妥协投降,镇压抗日救国运动,亲日顽固派——大肆鼓吹崇外媚日、投降屈从的反动论调,一些政界人物和文化人士——变节投敌,苟且偷生;
而共产
党——则高举抗日救亡大旗,坚持抗战,力挽狂澜。
在此背景下,郭沫若写了这篇文章,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真善美的存在。
爱石榴
(1)→描写石榴(2-6)→赞美石榴(7-9)
1
1、开头第1段,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二)研讨第二部分:
2-6
1、这一部分,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石榴的?
2、第②段写石榴的枝干和叶片,从中可
以看出它有什么特点?
3、第⑤段“红玛瑙的花瓶儿”、“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代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各自比喻什么?
(三)研讨第三部分:
7-9
1、第7段的“夏天的心脏”指的是什么?
2、结尾的一句话“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如果和前一段合成一段好不好,为什么?
四马说
1、掌握短文中主要的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第1课时
唐代著名文学家,字退之,河南人,人称“韩昌黎”,他的著作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曾与柳宗元一同倡导“古文运动”,居“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宋八大家有:
柳宗元、韩愈、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一般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说”就是“谈谈”的意思。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中唐时期)。
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
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
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
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1、你能讲出几个含有“马”字的四字成语或是诗词名句吗?
2、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注意划分节奏
3、自读课文,结合文下注释,尝试翻译课文。
第2课时
1、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千里马,表达了作者对千里马的,也表达了作者对饲马者的。
2、再读课文,读出对千里马的同情,对饲马者等的不满和嘲讽。
(文章三段的末尾各有一个“也”字,感情丰富,仔细品味。
)
3、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说说“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暗指哪些人?
这种手法叫什么?
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你同意这种“人才发展观”吗,为什么?
四、积累
1、解释下列表格例句中的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
例句
含义
策
执策而临之
策之不以其道
食
食不饱,力不足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其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之
骈死于槽枥之间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标志
以
不以千里称也
而
而伯乐不常有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尽
2、找出文中的四个通假字并解释
___通_______通____
五紫藤萝瀑布
有感情的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紫藤萝的独特感受,对生命的独特感受。
理清文章脉络,理解重点句,感悟人生哲理
宗璞,现代女作家,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文章写于1982年,第8段提到“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根据这里说的“十多年前”往前推,可以隐约知道作者指的是1966年~1976年这十年之中的文化大革命。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这个句子足以看出文化大革命的荒唐。
而宗璞生活在一个书香门第,她的父亲就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她和弟弟从小就在清华园中长大,但就是因为他们知识分子的出生,在文革中,他们一家都受到了残酷的迫害。
文章说到的紫藤萝的命运——从稀落,到毁掉,再到繁花似锦,其实也是那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好不容易熬过了十年浩劫,作者的弟弟,一个才华横溢的航天科技工作者,却身患绝症。
这就是一直压在作者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
所以,当作者看到了盛放的紫藤萝,她的心情由焦虑、悲痛变成了宁静、喜悦,并振奋了起来。
在经历过文革的浩劫和弟弟的死亡这些厄运之后,看到曾经衰败的紫藤萝热闹地盛开,作者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不能永远沉浸在悲痛之中,必须加快脚步,好好振作。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感情变化很有代表性,她的心曲也正是那时候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可以说,这篇文章正是改革开放初期枯木逢春的写照。
全国人民从十年动乱之中回过神来,不再以阶级斗争为纲,而全力开展经济建设,全国上下呈现出生机勃发,欣欣向荣的美好局面。
重点生字词:
第一部分(第1—7段):
极写紫藤萝盛开的状貌,抒发“我”的赏花之情。
第二部分(8、9段):
写紫藤萝瀑布的芳香引出“我”的回忆。
第三部分(第10、11段):
写“我”由眼前盛而密的紫色瀑布思考领悟到的人生哲理。
1-7
1、读第1自然段,思考:
独句成段
的作用是什么?
2、读2-6段,思考: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的?
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写出了紫藤萝的什么特点?
3、读第7段,联系上下文,思考:
看了这流动的
花瀑,欢
笑的花穗,生长的花朵,作者被深深地感染了。
她的心情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呢?
1、读第8段,联系上下文,思考:
这部分插叙十
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
10-11
1、读第10段,思考:
(1)怎样从人生的角度理解“花和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2)“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
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包含了怎
样的哲理?
2、读第11段,思考:
“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这是文章开头和结尾的两句话。
联系全文,分别说说作者“停住”和“加快”脚步的原因。
(五)研讨课题
谈谈你对课题《紫藤萝瀑布》的理解。
专题鸟
1、积累和鸟有关的古诗、成语、谚语。
2、进行和鸟有关的探究训练。
诵读咏鸟的古诗,体会作者的审美情趣,领会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一、课前积累
1、请你积累和鸟有关的古诗句、成语以及谚语。
古诗句:
成语:
谚语:
二、古诗学习
《闻雁》【唐】韦应物
?
。
,。
1、将诗句填写完整。
2、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这首诗的大意。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池鹤》【唐】白居易
《迎燕》【宋】葛天明
1.阅读以下材料,说说我们人类应该学习动物的哪些行为。
(3分)
材料一:
母子鸟生活在格陵兰岛,“母子”互相牵挂,千里相随。
如果母鸟被逮住,那么用不了多久,它的“子女”一定会飞来寻找鸟“妈妈”。
无论藏在哪里,总要想方设法与其“团聚”。
倘若雏鸟被抓,鸟“妈妈”必定四处寻觅。
材料二:
白尾鹫是一种生活在草原上的鸟类,以野马等动物的尸体为食。
每次发现诱人的“美味佳肴”之后,他们从来不会蜂拥而上,你争我夺。
而是老者优先,给予特别的照顾。
材料三:
当老乌鸦飞不动无法觅食时,“子女”会主动地担负起赡养的职责,在哺育自己后代的同时,不辞辛劳地捕捉昆虫去喂“父母”,直到它们寿终正寝。
材料四:
澳大利亚的彩虹鹦鹉和英国的秃鼻乌鸦等总是以垂直的方向群栖的。
它们安排年幼的鸟在低处停栖,而年长的鸟却享有在高处停栖的“特权”。
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防止来自地面天敌的突然袭击,确保“父母”的安全。
2.认真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就“鸟类与人类的关系”说说自己的发现。
(4分)
宋代葛天民的《迎燕》诗: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台湾郭枫在《空山鸟语》中写道:
“真的是鹧鸪么?
在台湾很少听到鹧鸪呢!
鹧鸪该是鸟中的诗人,不,或者便是诗人的化身吧!
就那缥缈的几声,便会把人拉回到一个古老的世界。
‘咕咕——’,我回到了江南。
”
飞鸽传书捎佳音,黄雀晨鸣唤学子,燕子春归知时令。
从古到今,人们的生活与鸟类息息相关。
通过对鸟类飞行的观察研究,经过多次的试验和失败,人类制成了滑翔机,并最终于1903年12月制造成功现代的飞机,这大大缩短了人们交往活动的空间距离。
蜂鸟在茂密的树林中飞行时,那是前后左右,随心所欲,灵活自如。
而目前,一架高性能的超音速歼击机,想要在12000米的高空转个弯,那至少也得绕一个半径10000米左右的大圈子。
4.通过专题《鸟》的学习,我们对鸟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
某班同学利用黑板报出了一期“爱鸟”专刊。
以下是其中一个栏目的内容,读后按要求答题。
(共3分)
鸽子:
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也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不会失去心中的方向。
它是为信念而飞的。
荆棘鸟:
它不停地飞翔,不停地寻找,只是渴望站在荆棘树上让最尖最长的荆棘刺进胸口,唱出生命里唯一一次最美妙的歌。
生命只为了那一声绝唱,却足以让人惊心动魄。
(1)请根据以上内容,为该栏目拟一个鲜明、恰当的主题(三至五个字)。
(1分)
(2)根据这一主题,仿照该栏目内容的写法,为自己喜爱的一种鸟(题中涉及的除外)写几句简短的话。
(2分)
六纪念白求恩
1、梳理全文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感受文章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感受文章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
诺尔曼·
白求恩(1890~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
1936年随加拿大志愿军赴西班牙支持反法西斯斗争。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援助抗日战争。
他以精湛的医术抢救了大批伤员,培养了许多医务干部。
1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
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幸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又发生转移性脓疡,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
附,白求恩临终前写给聂荣臻司令员的遗嘱:
亲爱的聂司令员:
今天我感觉非常不好……也许我会和你们永别了!
请你给蒂姆·
布克(时任加拿大共产党书记)写一封信,地址是加拿大多伦多城威灵顿街第十号门牌。
用同样的内容写给国际援华委员会和加拿大民主和平联盟会。
告诉他们,我在这里十分快乐,我惟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多有贡献。
这些信可以用中文写成,寄到那边去翻译。
把我的相片、日记、文件和军区故事片等一概寄回那边去,由蒂姆·
布克分散,并告诉他有一个电影的片子将要完成。
所有这些东西都装在一个箱子里,用林赛下先生送给我的那18美金作寄费。
请求国际援华委员会给我的离婚妻子拨一笔生活的款子,或是分期给也可以。
在那里我(对她)应负的责任很重,决不可以因为没有钱而把她遗弃了。
向她说明,我是十分抱歉的!
但同时也告诉她,我曾经是很快乐的。
两个行军床,你和聂夫人留下吧,两双英国皮鞋也给你穿了。
马靴和马裤给冀中的吕司令。
贺龙将军也要给他一些纪念品。
给叶部长两个箱子,游副部长8种器械,杜医生可以拿15种。
打字机和松紧绷带给郎同志。
手表和蚊帐给潘同志。
给我的小鬼和马夫每人一床毯子,并另送小鬼一双日本皮鞋。
照相机给沙飞,贮水池等给摄影队。
医学的书籍和小闹钟给卫生学校。
每年要买250磅奎宁和300磅铁剂,专为治疗患疟疾者和贫血病患者。
千万不要再往保定、天津一带去购买药品,因为那边的价钱要比沪、港贵两倍。
最近两年是我平生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日子。
我不能再写下去了。
让我把千百倍的谢忱送给你和其余千百万亲爱的同志。
诺尔曼·
白求恩
2、议论文知识简介
议论文是以议论表达方式为主的文章。
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
论据就是提出论点的理由和根据,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
本文采用分总的结构方式,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文中的中心论点,即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
接着提出文章的分论点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第2段)提出分论点,学习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第3段)提出分论点,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第4段)总结全文,阐述学习白求恩的深刻意义。
1、朗读课文,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揭示和阐述论点的?
2、读第1段,分析作者采用什么方法来论证分论点的?
读课文第2段,分析作者采用什么方法来论证分论点的?
读课文第3段,分析作者采用什么方法来论证分论点的?
3、对比可以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2、3段,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填写表格,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不少的人
对工作
对同志对人民
对技术
好处:
4、朗读课文最后一段,然后加以背诵。
(读出悲痛之情,读出纪念之情,读出号召学习之情。
七敬业与乐业
班级姓名主备:
施老师课型:
1.反复阅读课文,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梳理出作者的论证层次。
2.辨别本文采用的论证方法。
3.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八下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