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学章节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0575750
- 上传时间:2023-01-24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8.15KB
小学心理学章节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小学心理学章节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心理学章节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节注意的概述
1、注意:
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根据注意产生和维持有无预定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3、有意注意:
是指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4、无意注意:
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5、有意后注意:
是指有预定目的,又不需太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6、注意不是独立心理过程,是一种心理状态。
7、注意时的外部表现:
适应性运动;
无关运动的停止;
呼吸运动的变化。
1、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
(1)客观条件。
刺激物的强度;
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刺激物的新异性。
(2)主观条件。
人对事物的需要、兴趣;
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人的知识经验。
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2)用坚强的意志排除干扰。
(3)把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4)培养间接兴趣。
第二节
小学儿童的注意
1、注意品质包括广度、稳定性、转移和分配等四种。
2、注意的分配:
指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的时候,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3、实现注意分配的必要条件是:
在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中,只能有一种是不熟悉的,其余应达到动作熟练,自动或半自动化程度。
4、注意的转移:
指根据新任务,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对象上。
5、注意稳定性指把注意集中保持在某一对象(事物或操作活动)上时间的长短。
分为广义(集中于一活动)的注意稳定性和狭义 (集中于一事物)的注意稳定性。
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有一特殊现象:
注意的动摇或注意的起伏。
应用: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联系教育教学实际)
注意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必要前提,也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的重要条件。
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根据注意的规律,组织好学生的注意,才能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课堂上怎样组织学生的注意
(一)无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无意注意是由客观事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引起的,它既可以成为顺利进行教学的积极因素,又可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分心。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防止和排除那些分散学生注意的不利因素。
充分利用教学的积极因素。
1、优化教学环境。
为了尽量避免分散学生注意因素的出现,
(1)学校应该在远离公路、铁路和闹市的地方。
(2)教室要与音乐教室、操场有一定距离,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尽可能安静。
(3)教室内的布置要适当。
(4)教师的穿着打扮要大众化。
(5)教室要保持空气新鲜,光线充足。
(6)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上课不迟到,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
2、教学内容要丰富、新颖、系统、严密。
(1)新颖、系统、严密的教学,容易引起和稳定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相反,内容贫乏、零乱,脱离实际的教学,学生不感兴趣,注意容易涣散。
(2)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要适当,太难太深,太易太浅的内容都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3)教师的教学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新信息和新内容,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才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
(4)既不要生怕学生不懂,不厌其烦地重复,又不能超出学生接受水平,一味的赶进度,这些做法都无法使学生的注意保持在所学的内容上。
3、教学方法要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
(1)教师要尽可能利用刺激物的特点来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
(2)讲授重点的地方要加强语气,适当重复,一边讲一边写黑板,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3)把讲述、提问、演示与学生看书、回答、做练习、做实验等各种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
(4)启发式教学是引起和保持学生注意的重要手段。
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动脑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兴趣盎然。
(5)正确而合理地运用直观教具也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6)教师讲话要生动、形象、有趣,每句话都应该让学生听清、听懂,声音的高低快慢要适度,要有抑扬顿挫的变化。
(7)板书要整齐,字迹要工整。
这样就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二)有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学习是一种紧张艰苦和持久性的活动,会遇到困难和干扰,只依靠无意注意就难以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要搞好学习,必须学习那些没有兴趣,但又必须学习的知识,这就得靠有意注意来引起和维持。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有意注意的规律去组织教学。
1、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间接兴趣。
(1)教学活动中要做到“教有方向”,“学有目标”。
(2)对于那些学生没有直接兴趣的学科和教材,或者学习中遇到的新问题、新任务、新要求,更要引导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向往和追求,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2、加强组织纪律教育,建立教学常规。
(1)建立正常的教学常规,使学生养成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学习活动,这有利于增强学生有意注意的力量,从而减少注意的分散。
(2)培养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严格遵守纪律和作息制度,养成自觉组织和安排学习、休息和娱乐活动的习惯,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3、严密组织课堂教学。
这是维持学生有意注意的一个重要条件。
(1)教师讲授的内容和时间的安排必须严密紧骤,使教学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
(2)教师要善于面向全体学生,安排与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积极投入紧张的学习活动,减少注意分散的机会,从而保证有意注意长时间地处于稳定的状态。
(三)两种注意交替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单纯依靠无意注意,会使教学活动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首创性,学习的知识、杂乱无章,浅尝辄止,遇到困难和干扰,容易分散注意,半途而废。
过分强调依靠有意注意,学生容易疲劳造成注意分散。
因而必须交替使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在一堂课中,
(1)上课开始时,学生的注意往往还停留在原来感兴趣的活动对象上,必须通过组织教学明确目的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2)接着通过教师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新内容发生兴趣,形成无意注意;
(3)讲到重点、难点和关键时,又提醒学生加强有意注意;
(4)在一段紧张努力学习之后,再适当的变换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转入无意注意;
(5)下课前,学生注意容易涣散,在布置作业时又要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这样一堂课就能做到注意的松紧交替,有张有弛,不易疲劳,始终保持稳定持久的注意,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二、课堂上学生分心的控制措施
分心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在必要的时间内不能充分地指向和集中,或者完全离开当前指向和集中的事物而转移到无关的事物上去的心理状态。
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控制措施,消除分心。
(1)超前控制。
预先估计可能产生的分心情况和分心的学生,采取预防措施,“打预防针”,减少或消除分心的产生。
(2)信号控制。
教师发现学生分心情况,可采取举目凝视,变化表情动作,变化语调、语气,做出特定的手势或暂时停止讲课等暗示信号,向分心的学生示意,及时制止。
这样做可以不中断正常教学过程。
(3)邻近控制。
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走近分心的学生并站在他的身旁,或轻拍其背或加重语气以提醒。
(4)提问控制。
教师发现有的学生不注意听课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指名不注意的学生起来回答,以达到控制分心的目的。
(5)表扬(批评)控制。
表扬专心听课的学生,使不注意听讲或违犯纪律的学生警觉,从而自我改正错误,,自动转入注意听课状态。
当然,采取恰当的批评,指出违犯纪律和不注意听课的错误,控制分心,也是必要的。
(6)偶发事件的处理。
课堂上有时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如外界的干扰,学生的纠纷。
教师应先稳定一下学生的情绪,然后提问“刚才讲到哪里了?
”以此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所讲的课题上来。
第二章
(二)
第三节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1、感觉:
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
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3、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发生的。
它们共属于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
4、感觉的种类:
根据感受器的不同,可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
内部感觉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5、感觉的产生是分析器工作的结果。
分析器是由感受器、传导神经和大脑皮层相应区域联合组成的神经机构。
6、知觉的种类:
按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为分类标准,可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肤知觉。
按知觉的对象为分类标准,可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7、适应:
是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的变化。
8、视觉适应较明显,可分为明适应和暗适应。
嗅觉、味觉、触觉等均有适应现象。
只有痛觉很难适应,正因如此,才对生命具有保护意义。
9、错觉:
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
10、感受性是感觉器官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是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呈反比。
1、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1)感觉的适应现象。
(2)感觉的相互作用。
是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因其它感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变化的规律是微弱的刺激能提高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而强烈的刺激则降低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
(3)实践与感受性变化。
2、知觉的特性(规律):
(1)知觉选择性。
人有选择的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其它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
(2)知觉整体性。
知觉对象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人在知觉时,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3)知觉理解性。
在知觉过程中,人总是用过去的经验对感知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观念把它们标示出来。
(4)知觉恒常性。
当知觉条件发生一定的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第四节
小学儿童的感觉和知觉
观察:
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是从现实中获得感性认识的主动积极的活动形式。
1、小学儿童观察能力的发展:
(1)认识“个别现象”阶段。
(幼儿)
(2)认识“空间联系”阶段。
(小学低年级儿童)
(3)认识“因果关系”阶段。
(小学低中年级儿童)
(4)认识“对象总体”阶段。
(小学高年级儿童)
2、小学儿童观察品质的特点:
(1)观察的目的性不强。
(2)观察的精确性不高。
(3)观察不讲顺序。
(4)观察的深刻性差。
小学儿童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力的发展不是先天安排好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教师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中发展起来的。
要提高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宜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要使儿童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
2、要使儿童具有相应的知识准备。
3、指导儿童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技能。
(1)加强观察方向的引导。
(2)充分利用感官,勤与思考。
(3)观察时要细致耐心,学会运用比较。
4、要重视观察结果的处理和运用。
第三章学生
第一节 历史上不同的儿童发展观及其教育影响
关于儿童发展的理论,除了儿童发展的概念以外,还包括关于儿童人性特点、儿童发展的性质、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和儿童发展的价值目的等重要内容。
关于儿童人性和儿童在个体人性展现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性原因的问题,历史上有三派不同的观点:
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和辐合论。
一、遗传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者认为,人性的个体的差异是由个体的遗传素质或人的自然素质中的某些特点所决定的。
在这一类思想中,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柏拉图的人分三等论、基督教的“原罪说”和中国古代的性善性恶论等等。
在柏拉图的儿童发展观中,儿童发展的目标及个性的差别,早已由人生来的自然素质所决定了。
他认为上帝造人是采用了金、银和铁三种不同的材料。
柏拉图关于儿童天生素质不等的观点,为教育实践中的阶级差别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中世纪的西方教育中,基督教的“原罪说”成为一种典型的儿童观。
在这种理论中,儿童被视为生而“有罪”的人,赎罪成了人生的目的,教育成了帮助他们尽快赎罪的手段。
中国古代教育中的儿童观,是围绕对人性的认识展开的。
主要形成了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和董仲舒、韩愈提出的性分上中下三等的观点。
遗传决定论使人们相信,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这种观点不仅为统治阶级放弃民众教育、实行等级教育制度找到了理论依据,也为个别教育者推卸自己的责任找到了借口。
二、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认为,真正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绝对影响作用的力量,是儿童生活环境和后天所获得的教育引导。
在环境决定论的儿童发展观中,洛克的“教育万能论”和华生的“环境决定论”有着很大的影响。
洛克在其所著的《教育漫话》中提出“白板说”,认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由于教育之故。
”行为语义心理学家华生说:
“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更给我一个特殊的环境,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任意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
”
环境决定论否定人的生物遗传素质在儿童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确信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是其后天的生活经历和环境影响在起决定的作用,因而环境决定论又被称之为养育论。
环境决定论关注儿童生长的环境条件、后天教养内容和教育方法,以及这些环境因素在儿童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影响作用。
环境决定论的盛行,直接导致了传统教育实践重视教师权威和书本知识、学校纪律的等特点,此外,“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等。
三、辐合论
辐合论,也称之为二因素论。
这种发展观肯定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两种因素对儿童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且二者的作用各不相同,不能相互替代。
20世纪50年代前后,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这两种相互对立的儿童发展观,逐渐放弃相互排斥、开始走向相互包容。
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在其所著的《早期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明确地提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受环境和遗传二因素共同影响的“合并原则”。
辐合论认为:
“心理的发展并非单纯地靠天赋本能的逐渐显现,也非单纯地对外界影响的接受或反映,而是其内在品质与外在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
‘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
’”
并非所有肯定这两个因素的学者,都简单地同意“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的判断。
美国的心理学家吴伟士认为,虽然儿童的发展是其遗传和后天环境共同影响的结果,但是这两种因素在儿童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一般而言,儿童的发展就其发生学的意义而论,遗传的制约性要大于环境因素的力量,随着儿童机体的成熟程度的提高,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则越来越重要。
也有一些学者在辐和论的基础上,将环境因素进一步划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又将后者分为社会文化、家庭和学校教育等若干因素,以期更加精确地把握对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影响,并利用各种因素去提高儿童发展的水平与速度。
辐和论对教育实践的影响是明显的,儿童心理学理论被确定为教育者必备的知识,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也被视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理论依据;
同时,在教育实践中也加强了对教育内容、方法选择方面的控制,加强了对学校教育环境的设计与控制。
第四章教师
第一节老师的社会地位、作用与劳动特点
一、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在原始社会,从事教育活动的主要是氏族和部落的首领,以及具有生产和生活经验的年长者。
在奴隶社会初期,掌管文化的主要是国家官吏和巫师,他们从事专门的文化整理、研究和教学工作,也在政府中担任一定的官职,所以有“政教合一,以吏为师”的说法。
在中世纪西方,存在着宫廷教育、教会学校、骑士家庭教育等教育类型,教师兼任官吏、僧侣、绅士者很普遍。
在近代,专门培养教师的初等师范、中等师范和高等师范应运而生,教师职业更趋专业化。
如果我们给我国的“教师”下一个定义,可以引用1993年10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的规定作一个界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这一概念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1)教师是专业人员,这是就教师的身份特征而言的。
作为从事专门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专门的资格,符合特定的要求。
主要有三:
一是教师要达到符合规定的学历;
二是教师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三是教师要符合与其职业相称的其他有关规定,如语言能力、身体状况等,同时,教师必须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2)教师的职责是教育教学。
这是就教师的职业特征而言的。
(3)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
这是就教师的工作目的而言的。
二、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应具备的条件
(1)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
一方面,教师需要具备相应的学科专业训练,达到相应的学历要求;
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进行教育理论、心理科学和教育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是教师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岗位的前提。
同时,教师的在职培训也是教师资格得以延续的基础。
(2)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
(3)具有为学生和社会所公认的复杂知识技能权威和影响力。
(4)具有充分自治和自律性,有正式的专业组织对行业服务、培训及资格认证进行管理。
在我国,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教师的培训、教师资格认证等事务,教师专业自治团体目前尚未形成,教育行政干预教师专业事务的程度仍相当高。
三、教师的地位
教师的地位一般是指教师的社会地位,它是由教师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文化地位构成的。
其中经济地位主要是指教师职业在社会各职业中的经济收入的地位,它决定了教师的职业声望、职业吸引力和教师从事该职业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政治地是体现了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评价以及教师在政治上应享有的各种待遇;
文化地位体现了教师在掌握、传承和展现文化中的地位。
(1)从历史的角度上看,社会对教师的工作都相当尊重。
一方面,教师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为社会培养所需的人才,也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的合理化、合法化做出重要的贡献;
另一方面,教师群体中也有相当数量的人员直接服务于经济、政治,并创造着文化,他们中有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住院病人是社会的中流砥柱。
因此,人们一般都尊重教师,并注重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
中国古代儒家把教师的地位抬得很高,常常把教师与君相提并论(孟轲)。
荀况进一步把师纳入了“天、地、君、亲”的序列。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
“我们对于国家的贡献,哪里还有比教导青年和教育青年更好、更伟大的呢?
”198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开展尊师活动,奖励模范教师。
(2)从现实的角度上看,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对于稳定教师队伍、加速普及义务教育、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平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问题。
为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地位问题。
★★★
首先,从社会和政府的角度上,应确保教师的收入“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其次,从学校和教育行政的角度看,应确保教师能够有效地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同时加强教师的培训,以充分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能够获得正常的晋升和学习提高的机会。
再次,从教师自身的角度看,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自身的教育能力,以自己的专业素质获得社会的认同。
第二节教师素质
中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职业道德素养。
一、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
为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中小学教师需要具备相应的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
(1)具有所教学科的全面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首先,教师要对所教学的课程知识和技能有全面而扎实的掌握。
其次,在全面扎实掌握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精益求精。
再次,教师要在掌握所教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相关领域的知识。
(2)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首先,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是充实和丰富教育教学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需要。
其次,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也是满足中小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和发展学生多方面兴趣和才能的需要。
再次,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也是指导学生课外、校外活动和生活的需要。
最后,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也能够提高教师的威信,提高教育的效能。
第五章
第一节情感的概述
1、情感:
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
2、情感和认识过程的联系:
认识过程是情感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情感反过来又会影响认识过程。
3、情感的外部表现叫表情。
表情可分为面部表情;
身段表情;
言语表情。
4、情感的功能:
具有调节行动的功能和信号交际的功能。
5、情感的种类:
(1)按情感的状态,可把情感分为激情、心境、应激三种。
激情是一种猛烈的、迅速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感状态;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
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状态;
应激是在突然出现紧张情况时产生的情感状态。
(2)按情感的社会内容分类,可把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道德感:
是关于人的言行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
感:
是人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艺术品以及人的道德行为的美学价值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
是人在智力活动中产生的情感状态。
小学儿童的情感
识记与领会:
小学儿童情感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1、过度焦虑又称儿童焦虑症,是儿童情感发展中较常见的一种问题。
分为素质性焦虑和境遇性焦虑两种。
(1)过度焦虑儿童的表现:
A、整日忧心忡忡,总担心回发生什么事情。
B、对自己做过的事是否适当,总感到不放心。
C、对自己某方面的能力过分担心,生怕不如别人。
D、常感到有躯体疾病(实际没有)。
E、有明显的紧张感,不能放松自己。
F、自我意识强烈。
(2)如何帮助过度焦虑的儿童。
首先区分其性质,如属境遇性的,找出成因,加以调整,就会收效。
如属素质性的,往往与性格有关,则帮助其找出性格的不足,培养自信、自立、客观判断等方面的能力,通过长时间帮助,逐渐改造。
2、恐怖症是儿童对某些事物、情境或观念表现出不适当的、异常强烈的恐怖情绪。
(1)儿童恐怖症的类型:
儿童恐怖症通常可以归为以下几种:
A、动物恐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心理学 章节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