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诗经有关的现代文阅读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566403
- 上传时间:2023-01-24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0.34KB
与诗经有关的现代文阅读Word下载.docx
《与诗经有关的现代文阅读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诗经有关的现代文阅读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些目睹造物主的指纹而成长的无名诗人,在平凡的劳动、情爱、游猎中获得神秘的智慧。
和这些诗兴大发的自然之子相比,我们是苍白的,一生所触及的仅仅是书本、墙壁、道德以及间接的经验。
今天的世界已经是被修改了的原稿。
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我们很难发现上帝的手迹——灵感的花朵,因为贫血而枯萎,而失去了天真。
③“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不读《诗经》,简直无从想像,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哪些事情?
死亡的人物、流亡的事件、中断的对话,从纸上重新浮现——借助音乐与文字的力量。
耕种、狩猎、婚嫁、祭祀、园艺、兵役……是人类一代又一代遗传的生活方式。
哦,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诗经》总把我带回农历的年代,我开始低头寻找一把祖传的农具(譬如名称古怪的耒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我仿佛置身于鸡犬之声相闻的村庄,模仿祖先熟稔的农事,刀耕火种。
在阅读中我延续着古人的生活。
④《诗经》会将你领进一个河汊密布的地带,弥漫的水雾扑面而来。
《诗经》本身就是一条河流,一条文字之河,在台灯下读书,你愿意做一尾潜泳的鱼吗?
哦,在《诗经》的掌纹里游动,那苍老的浮云与涛声,遗传在我们的血管里……
⑤我们的血管,业已形成那条河的支流。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永远生活在《诗经》的下游,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
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在地图上无法查证的河。
⑥我们无法回到《诗经》的时代,男耕女织的时代,或者说我们无法恢复古人的那份单纯与天真。
那简直堪称人类的童年,所以《诗经》里回荡着银铃般灿烂的童音,无法模仿。
在充斥着欲望、高音喇叭的现实中,这属于天籁了。
做天籁的听众,是幸福的。
古人以纠缠的音乐的旋律结绳记事,那粗糙的双手搓出来的牧歌,鞭挞着我们世故的灵魂:
该往何处去放牧自己失落的童心呢?
我一向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丧失了原始的浪漫与激情,《诗经》里的那条河,已经流淌两千多年了,沿岸有数不清的读者,饮水思源。
这条民间的河流哟。
⑦“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
”岸边的伐木者,面目模糊,背对着我从事永恒的职业,我只注意到一柄闪亮的斧头,被举过头顶,整部《诗经》,都回响着斧头砍伐树木的声音,今天晚上,那柄远古斧头,又在敲击我麻木的耳膜,这是一种提醒:
有一群人,仍然在岁月的河边坚持……
1.在作者眼中,《诗经》所反映的先民的生活有哪些特点?
请从第⑥段中找答案,分两条概述。
(4分)
①自由、单纯而天真②充满原始的浪漫与激情(4分,对一点得2分,对两点得4分,每点意思对即可)
2.读下列问题,联系原文作答(6分)
(1)第②段“灵感的花朵,因为贫血而枯萎,而失去了天真”一句中,为什么会“贫血”?
(3分)
(1)因为远离了自然,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一生所触及的仅仅是书本、墙壁、道德以及间接的经验。
(2)第②段中引用了英国诗人库泊的话“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结合全段,谈谈引文在此段的具体含义和表现力?
(2)说明《诗经》反映的是自然、纯朴、真实的生活和情感。
而现代人却远离了那种生活和情感。
(3分)。
3.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引用了《诗经》中有关篇目的若干名句,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①既呼应标题,又首尾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②增加文章诗味和意蕴,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和想象空间,极具感染力(4分,对一点得2分,对两点得4分,每点意思要点有即可。
)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A)(D)(4分)
A.本文以充满深情的笔调抒写阅读《诗经》的感受,以“《诗经》是一条河流”为行文思路,语言凝炼而富有诗意,表达了作者对《诗经》的崇敬之情,对《诗经》中自然质朴生活的神往之情。
B.第①段“总是那条河流阻挡住我的去路”中的“那条河流”指的就是《诗经》第一篇《关睢》中写到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的那条河,这个意象优美而开阔,一下子将读者的思绪和情感牵回到了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时代。
C.第①②⑥段中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分别写到了“高楼广厦,齿轮与车辆,灯火通明的都市”“钢筋水泥的城市”“充斥着欲望,高音喇叭的现实”,其用意在于表达作者对现代都市文明的讽刺和厌恶之情。
D.纵观全文,标题“横穿《诗经》的河流”中“《诗经》的河流”一语意义丰富,其一,在作者看来,《诗经》即如文字构成的一条河流;
其二,《诗经》反映的生活大多与河流有关;
其三,“《诗经》的河流”比喻的是中华民族曾有的生活方式。
E.本文大量使用隐喻,显示了作者丰富而奇特的想像力,但也造成了不少语句表意晦涩,令读者费解,如“苍苔斑驳的草鞋”“苍老的浮云与涛声”“我们的血管”“一柄闪亮斧头”等。
(B“那条河流”指的就是《诗经》第一篇……的那条河,说法错误,“那条河流”在作者心中已经虚化为一条“血缘、传统、汉语有关的河”;
C“讽刺和厌恶”言之过重;
E并不是晦涩,而是形象和诗意盎然)
二、现代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1~4题。
美丽的《诗经》
鲍鹏山
《诗经》对我们而言,是一个谜,它有着太多的秘密没有被我们揭开。
可是,它实在是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是我们民族最美丽最缥缈的传说,可它离我们那么近,“诗云”与“子曰”并称,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几乎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圣经,左右着我们的思维与判断,甚至我们表情达意的方式都蒙它赐予——所谓“赋诗言志”。
但它又总是与我们保持着距离——“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我们已经把“子曰”完全历史化,孔子其人其事已经凿凿可信,铭刻在历史之柱上,而作为“诗云”的《诗经》,却一直不肯降为历史——虽然我们也曾认定它与其他经典一样,是史,但那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它本来就不是描述“事实”而是表达“愿望”,如果说它是我们的心灵史,那倒很准确。
它确是反映了周代广阔的社会生活,堪称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我们也因此为它冠以“现实主义”之名,但它真正的价值是它表达了那个时代的痛与爱、愤怒与柔情、遗憾与追求……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在“痛苦着他们的痛苦,追求着他们的追求”。
它永远是鲜活的生活之树,而不是灰色的理论与道德教条。
虽然,从孔子及其门徒开始,我们就在竭力把它道德化;
至少从汉代开始,我们就一直把它学术化,但它永远是诗,是艺术,是感性的、美丽的,是作用于我们的心灵与情感并一直在感动我们而不是教训我们的。
是的,它应该是,也一直是大众的至爱,是我们心灵的寄托与表达。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
事实上,我们无论对《诗经》本身及其中具体诗篇的解释,还是对《诗经》的搜集编辑成书、分类标准及意图,及它所呈现出的艺术独特风采,都莫衷一是。
莫衷一是的事实表明我们都只是在臆测,在推断,而不是在证明与发现。
是的,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
对《诗经》中的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不同见解而互不相让。
即便有些问题看起来已经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是全体的无能,从而无力提出更有说服力的结论,便只好就这么得过且过,大家一齐装糊涂,往前挨日子。
种种学术上的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正如一位绝世佳人,她吸引我们的是她的美丽和风韵,而不是她的身份和背景。
事实上,正如苏格拉底早就警告过的,“学术”在“美”这样的问题上是无能为力的。
纯洁的爱情是没有背景的,真正的文学欣赏也可能正是没有学术性的,我们是否被感动、被感染,是文学欣赏是否发生的唯一标准,而我们是否能被感动或被感染,正是我们是否具有欣赏能力的重要标志。
正如一个人对他所追求的绝世佳人身世背景的过分关注,会让我们怀疑他的真正用心一样,过分学术化的文学研究,也让我们怀疑他是否有“爱”文学的能力,甚至是否真的爱文学,或是仅仅因为这种学术研究能给他世俗的好处。
所以我有时大逆不道地劝我的学生不要去读学者们的文学史。
学术化的东西有时很煞文学的风景。
1.作者说《诗经》“一直不肯降为历史”,下列不属于其判断理由的一项是(3分)(B)
A.《诗经》本来是表达“愿望”而不是描述“历史”的。
B.《诗经》反映了周代广阔的社会生活,堪称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
C.《诗经》表达了那个时代的丰富的情感,这些情感今天还影响着我们。
D.《诗经》永远是鲜活的生活之树,不是灰色的理论与道德教条。
(A、C、D三项扣住《诗经》的文学特征,说明其“一直不肯降为历史”,B项反映的是《诗经》具有“现实主义”特点,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3分)
2.对文章最后一段“一位绝世佳人”的作用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D)
A.用“绝世佳人”作比,形象地论证“学术”在“美”这样的问题上是无能为力的。
B.用以说明真正的文学欣赏是没有学术性的,我们是否被感动、被感染,是文学欣赏是否发生的唯一标准。
C.说明学术化的文学研究追求的是世俗的好处,会给真正的文学欣赏造成伤害。
D.说明《诗经》的魅力和价值在于它自身的美而不是其他外在的东西,种种学术上的疑问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A与“‘学术’在‘美’这样的问题上是无能为力的”不存在直接论证关系;
B原文是“真正的文学欣赏也可能正是没有学术性的”,“可能”表示并未十分肯定;
C原文是“怀疑”它有这样的用心,“会给真正的文学欣赏造成伤害”不是“绝世佳人”的作用)(3分)
3.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B)
A.这是一篇洋溢着学者气息的文艺评论,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诗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剖析,并由此揭开了《诗经》的神秘面纱。
B.文章运用夹叙夹议的手法,用饱含激情的笔调回顾了《诗经》产生的过程,给读者以历史感、真实感。
C.与“诗云”相提并论的“子曰”,指的应该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作者认为,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经典著作已经被历史化。
D.“大家一齐装糊涂,往前挨日子”,是作者对《诗经》研究现状和《诗经》研究者无作为的一种形象概括。
E.文章的语言严谨而整饬。
作者个人的主观思想与审美对象的有机融会,使作品更富于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
(A“揭开了《诗经》的神秘面纱”,文中并没有表现出这样的内容,也不符合作者的观点;
B“夹叙夹议”是记叙类文章的手法,用在此文不当,且“回顾了《诗经》产生的过程”也没有依据)(答对一项得1分,答对两项得5分)
4.阅读全文,
(1)说说第一段“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中“恋恋不舍”的含义,(2分)
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2分)
(2)我们为什么对《诗经》“恋恋不舍”?
请分条列出原因。
(5分)
①它神秘,它是我们民族最美丽最缥缈的传说;
②它神圣,它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几乎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圣经;
③它美丽,它一直是大众的至爱,是我们心灵的寄托与表达。
(5分)(评分标准:
答对一项得1分,答对两项得3分,答对三项得5分,意思对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揣摩了三千年的心事
丁国强
《诗经》所特有的古典意蕴和民间视角使其保持了鲜活的审美风格,无论经学家如何去抠字眼,去作一些牵强附会的解释,都无法冻结《诗经》的美学生命。
王开林的《穿过〈诗经〉的画廊》一书是对"
诗教"
和"
诗史"
的解构。
《诗经》是一部性情之作,对《诗经》的解读同样需要一种激情以及对生存状态的敏感反映。
《诗经》之所以如此耐得住寻味,不仅在于其语言形式的完美,更重要的是,其中的生命体验和诗性智慧给人以无限的启示。
清代文人薛雪在《一瓢诗话》中,提到注释《诗经》的误区,他说:
“《三百篇》诸子尚有未详处,后人何尝疏得尽?
”他的办法是“只要吟咏既久,自然而然有兔起鹘落、水到渠成之妙”。
自古至今,吟咏《诗经》者多矣,然而心领神会这恐怕是不多的。
王开林则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轻松的神游者,他以诗化的语言来与三千年前的浪漫相呼应。
以《诗经》的方式来阅读《诗经》,彻底抛弃了皓首穷经的烦恼。
“三千年,我寤寐求之;
三千年,我辗转反侧”,超越时空的诗情是永恒的,尽管三千年前女子的欢乐,连今天的女权主义者都读不通透,但是,对喜怒哀乐的表白却不能遏止。
不读《诗经》,我们或许还意识不到自我心灵的压抑。
在《关雎》与《桃夭》之间,揣摩《诗经》时代的心事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诗经》的语言本身就具有白话性,这与诗境的延伸并不相悖。
我拒绝阅读一切关于《诗经》的白话版本,用翻译的方式来对待诗性话语的发轫者,是一种大不恭。
王开林将他的白话译作巧妙地置于他的随笔之中,在不经意间实现了诗意的转换。
《月初》无疑是最美的一篇,上千年的痴情依旧不改:
“月儿出来亮晶晶/月照美人撩我心/珊珊细步苗条影/一夜相思神不宁!
”读者之所以没有感觉到语言上的破绽,那是因为王开林已经把自已置换成了当年的歌者:
“她来过,两千多年前,她又走了,来时静悄去无声,唯有一缕香魂仍缭绕在春秋的月光里,如花的气息”。
王开林先生并不指望通过《诗经》来确立一种价值立场,他关注的是一种“真”与“美”的错位。
《穿过〈诗经〉的画廊》一书没有局限于文本层面,作者不经意地联系现代人的生存状况,这种比较是诗性的,是非学问的。
《诗经》作为一种本源,只存在于诗人的感悟之中,"
三千年前那只灵性充盈的燕子"
是诗人的自造,既是一种启示,又是一种律令,命令诗人不能放弃诗的尺度。
[注]本文节选自《穿过〈诗经〉的画廊》一书的序言。
《穿过〈诗经〉的画廊》的作者为王开林。
1.阅读第二段中划线的句子,回答下面的问题。
(5分)
(1)《诗经》"
耐得住寻味"
的现象表现在
(2)《诗经》"
的原因是
。
(1)牵强附会无法冻结《诗经》的美学生命,它的解读需要激情以及对生存状态的敏感反映。
(2)不仅语言形式完美,而且充满生命体验和诗性智慧。
评分标准:
意思对即可。
第
(1)题3分,前一句1分,后一句2分;
后一句答为"
保持了鲜活的审美风格"
或"
一部性情之作"
,得1分。
第
(2)题的两个方面各1分。
字数每超过3个字扣1分。
2.如何解读《诗经》,各人有不同的说法或做法,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l)薛雪的说法:
(2)王开林的做法:
(1)吟咏既久,自然就能领悟。
(2)以诗化的语言诠解《诗经》,在不经意间实现诗意的转换。
第
(1)题2分。
第
(2)题3分;
前一句1分,后一句2分。
3.阅读第三段中划线的句子,"
我拒绝阅读一切关于《诗经》的白话版本。
"
其原因有哪些,请分点陈述。
(4分)
(1)《诗经》的白话语言不妨碍今人对诗境的领悟。
(2)翻译将对诗意的表现造成伤害。
(或:
对我国诗歌源头的《诗经》,翻译是一种大不敬。
)
每一小点各2分。
4.下列分析和鉴赏,与这篇序言不相符合的两项是(4分)( A
)(
B)
A.《诗经》中的男女恋情,连今天的女权主义者都读不通透,因而超越时空的诗情受到了遏止,意识不到自我心灵的压抑。
B.王开林巧妙地把他的《月初》白话译作置于他的随笔中,把《诗经》的抒情主人公置换成了王开林自己而不留痕迹。
C."
,在序言中既是指《诗经》中鲜活的审美生命,也是指王开林对《诗经》的审美感悟。
D."
没有局限于文本层面"
,"
不经意地联系现代人的生存状态"
,指出了王开林将《诗经》研究置于一个开阔的视野之中。
E.王开林的随笔从对艺术的审美和对生活的认知的角度研究《诗经》,充满着一种激情和对生存状态的敏感反映。
F.这篇序言把对王开林随笔的评价融会于充满了诗意的描述之中,与王开林随笔的风格相接近,也增添了序言的艺术魁力。
(A、作者认为"
超越时空的诗情是永恒的"
对喜怒哀乐的表白却不能遏止。
B、文中的"
王开林已经把自已置换成了当年的歌者"
,指的是王开林深入领悟诗作的情感,与之融为一体。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8分)
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一阕《关雎》,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生命的源头,出现在华夏文明的源头。
每当读罢《诗经》,我常常不禁要问自己:
为什么斑驳的岁月并未使《诗经》里锃亮的意象生出铜绿,无涯的空间更未令远古诗歌包含的丰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蒙受损失?
当暗黄的纸页间错落的诗行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当代诗歌,又为何离我们这般遥远?
与诗人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应当说是我们的幸运。
诗,使灰暗变得多彩,使短暂变得永久,使有限成为无限,使腐朽化为神奇;
诗使生命中许多不可能成为可能;
诗使人类充分体验到情感的欢畅与智慧的奇谲。
无数的新诗正散布在我们周围,如星雨,如花瓣,飘散在我们的日子深处。
它们与我们相距那么近,伸手可触,然而又有多少人注意到它们的存在呢?
是因为李白李贺李商隐都已在历史的烟尘里隐退,而浮华的现世,不再造就王勃王维王昌龄了吗?
现在就下这样的结论,未免太匆忙了点。
唯一的解释,就是它们未曾经历过时间的淘洗。
一首诗若要成为绝唱,是不能省略这一手续的。
于是明白了,好诗的诞生,是天才与时间共同的结果,而读诗,是需要一个时间的距离的。
因为有了时间的距离,古诗里的字句,才化咸水底的珊瑚,美丽而持久。
所以,《诗经》里的蒹葭、白露的痕迹依稀可辨;
骆宾王的“西陆蝉声”,依然如丝如缕;
陈子昂的幽州台,温庭筠的五丈原,慷慨悲凉之气未改;
而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与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将同一个凉州锁定在心灵的地图上。
古诗如酒,存放得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妙的发酵。
我们要感谢酿酒师,同时更应对时间产生由衷的敬意。
既然诗是诗人灵智的闪光留下的痕迹,那么,构思的机巧,应当只有一次效用。
就像对一部悬念小说的欣赏,应当是“一次性”的,谜底揭开之后,再去重读,恐怕就会失去初读的那份奇妙的感受。
按说,诗也一样。
名诗佳句,诵过千遍之后,熟稔到了不假思索便可脱口而出的程度,理应不再有新鲜的刺激了,这似乎是旧诗的劣势、新诗的优势,可是事实却不是这样。
比如李太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刘禹锡的“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每次品读,心灵都如初读一般悸动,每次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些诗中名句是在诗人高度敏感的情感酒窖里酿制的,它们有足够的力量抵御心灵的麻木。
于是,在一次又一次反复的吟诵中,我们对世界对生命对完美对缺憾的体察一天一天地深化,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诗歌最终成为我们精神的源泉与归宿。
读诗,赋予我们生命以更深厚的意义,同时也使诗歌本身的魅力一次次地深化和升值。
地老天荒,美人迟暮,只有诗,常读常新。
诗不会老,就更不会死。
在诗歌的低潮时期,我从未对诗失去信念,原因也正在这里。
(选自《在梦中搁浅》祝勇)
1.下面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D )(3分)
A. 第1段中的“生出铜绿”是比喻诗歌衰老,失去生命力,失去光彩和神奇。
B.作者认为当代诗歌没有成为人们灵魂的一部分,因而“离我们这般遥远”。
C.作者认为当代诗歌没有经过时间的淘洗。
D.作者认为当代诗歌失去魅力是因为没有“多少人注意到它们的存在”。
D项揭示的是现象,而不是原因。
(3分)
2.第3段中说,“古诗如酒,存放得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妙的发酵。
”根据文意,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古诗经过时间淘洗,本身的光彩不会失去,其魅力反而得到提升。
(4分,两个要点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
3.第4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每次品读名诗,“心灵都如初读一般悸动,每次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它能深化我们对人事的体察,成为我们精神的源泉和归宿;
赋予生命以更深厚的意义。
(5分,前一个要点3分,后一个要点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
4.结合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A)(E)(6分)
A作者认为当代诗歌离我们遥远只是因为缺少时间的距离,因此作者未对当代诗歌失去信念,只要经过若干年,当代诗歌也会有古诗名句一样的魅力。
B.斑驳的岁月未使《诗经》里锃亮的意象生出铜绿,无涯的空间更未令远古诗歌包含的丰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蒙受损失,是因为这些诗已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
C.作者认为名涛佳句,诵读过千遍之后,熟稔到了不假思索便可脱口而出的程度,依然有它的优势,因为它能够常读常新。
D。
人们对悬念小说的欣赏,效用是一次性的,而对名诗句却百读不厌,这是因为名诗能经得起时间的淘洗。
E.作者认为尽管无数的新诗散布在我们周围,但浮华的现世已经不可能再造就王勃王维王昌龄这样的大诗人。
A“只是”“只要”太绝对了。
E·
项原文“下这样的结论”“大匆忙”。
(6分)
美文推荐:
1另一条母亲河
——《横穿〈诗经〉的河流》赏析
刘德福
现在,我们已经在长江上建造了三峡工程,缕缕母亲河水已经辗转变成了我们居室的光亮。
人类真的伟大了,一条活生生的精灵就被拦腰斩断了。
随着时代发展不单单有形的河被功利地斩断了,就是那条滋润了我们千年的那条文化的河流,也已经满目疮痍了。
昔时顽童开蒙,我们就是用《诗经》的浩荡的浪花进行洗礼的。
《诗经》不是识字课本,而是东方美学的一条大河。
那是采诗官千年在木铎声中收集的先祖的美感之源,这些能量巨大的水,穿越了浩浩时空流淌至今,依然保存着最初的冰雪气质。
我们炎黄子孙的生命里已经被这条河濡染,河水已经和血脉相连。
我们真的庆幸我们拥有了这么一部古老的诗集,在岁月长河中穿行的过程中,周围的空气和它摩擦,已经形成了巨大的电光雷火。
四字的组合,就是中国文化的方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经 有关 现代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