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院感科制度.docx
- 文档编号:20566220
- 上传时间:2023-04-25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29.23KB
医院院感科制度.docx
《医院院感科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院感科制度.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院院感科制度
院感科监测检查制度
1、对各临床科室、供应室无菌间、诊室的空气细菌,每月监测一次。
2、对各个科室使用的消毒剂:
含氯消毒液等易挥发的每日监测浓度;稳定的如戊二醛每周监测浓度,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每月进行微生物污染监测。
3、对各个科室使用中的紫外线灯强度,每半年监测一次。
4、对各科室及治疗室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的手污染细菌,每月监测一次。
5、对供应室压力蒸汽灭菌,每锅均用化学指示剂监测,并有记录,每月生物监测一次。
6、对无菌物品,每月作一次无菌检验。
7、对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每半月调查一次。
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1、布局合理,诊疗室和清洗消毒室须单独设立,并有明显标志。
2、口腔诊室内应当保证环境整洁,每日对口腔诊室、清洗消毒室进行清洁、消毒;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诊疗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3、诊室空气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1次并记录。
紫外线强度每半年监测1次。
4、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
漱口孟保持清洁,每日用500mg/l健之素消毒溶液刷洗2次。
5、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应当戴口罩、帽子,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当戴护目镜。
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后应当严格洗手或者手消毒。
6、医务人员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个病人应当更换一付手套并洗手或者手消毒。
7、每次治疗开始前和结束后及时踩脚闸冲洗管腔30秒,减少回吸污染。
8、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9、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
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10、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11、消毒与灭菌后的口腔诊疗器械应注明消毒日期、有效期。
12、器械应使用加酶洗液清洗,对结构复杂、缝隙多的器械,应当采用超声清洗。
13、麻醉药品开封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h,抽出的药液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h。
14、无菌镊子罐采用干式保存,每4小时更换一次,若有污染随时更换,清洗后放入烤箱内灭菌。
15、夹片器应一用一消毒,干燥保存备用。
16、灭菌效果监测采用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工艺监测包括灭菌物品、洗涤、包装质量合格;灭菌物品放置灭菌器的方法合格;灭菌器的仪表运行正常;灭菌器的运行程序正常。
17、干烤箱、高压蒸汽锅每月进行生物监测1次。
干烤箱、高压蒸汽灭菌器每锅灭菌物品要有登记。
18、新灭菌设备和维修后的设备在投入使用前,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9、在设备灭菌操作程序、灭菌物品包装形式和灭菌物品重量发生改变时,应当进行生物监测。
20、对诊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口腔器械每季度进行一次消毒效果监测并记录。
21、医疗废弃物统一回收焚烧处理。
回收记录本要求科室与回收人员双方签字并保存三年。
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1、医院所用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必须由医院统一集中采购。
2、购置的产品必须有以下证照:
(1)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省级),加盖企业鲜章,药品监督局发;
(2)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省级),加盖企业鲜章,药品监督局发;
(3)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厂家或检验部门)加盖企业鲜章;
(4)计量器具许可证(省级),加盖企业鲜章,剂量局发;
(5)国家进出口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进口产品),加盖企业鲜章并有中文翻译;
(6)加盖企业鲜章和企业法定代表人章或签字的企业法定代表人的授权书原件,委托授权书应明确授权范围;
(7)销售人员的身份证。
3、每次购置,采购部门必须进行质量登记。
订货合同、发货地点及货款汇寄账号应与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相一致,并查验每箱(包)产品的检验合格证、生产日期、消毒或灭菌日期、产品标识、灭菌标识、失效期等,进口的无菌医疗用品应有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等中文标识。
4、专人负责建立登记账册,记录每次订货与到货的时间、生产厂家、供货单位、产品名称、数量、规格、单价、产品、批号、消毒或灭菌日期、失效期、出厂日期、卫生许可证号,供需双方经办人姓名等到。
5、物品按规范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不得将包装破损、失效、霉变的产品发放至使用科室。
6、一次性医用物品在无菌区外开箱,中包装进入无菌间。
7、科室使用前应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失效、产品有无不洁净等。
8、使用时若发生热原反应,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必须及时留取样本送检,按规定详细记录,报告医院感染科、护理部、采购部门。
9、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后必须进行消毒、毁形或焚烧(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10、用后的锐器(针头、穿刺针等到)放入防渗漏、耐刺的容器内,并作无害化处理。
11、医院感染科履行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采购、管理和回收处理的监督检查职责。
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1、本院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
2、医院将建立健全感染监控组织,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配备专(兼)职人员,并认真履行职责。
3、院感科定期深入各科室工作,做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微生物学监测,督促检查预防院内感染工作。
4、分析评价监督资料,并及时向有关科室和人员反馈信息,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
5、协调全院各科室的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和咨询,推广新的消毒方法和制剂。
6、各科室要制定感染监控方案、对策、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并作为科室评审的重要条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核查。
7、对医务人员的消毒、隔离技术操作进行定期考核与评价。
8、建立感染控制的在职教育制度,对广大医务人员进行预防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做好有关消毒、隔离专业知识的技术指导工作。
9、须建立特殊区域(如消毒供应室、治疗室)保洁、消毒或无菌的监控制度的措施,定期检查。
院内感染监测登记报告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卫生部院内感染控制标准及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报告、分析、反馈系统。
2、临床各科医师,要熟悉院内感染分类诊断标准,并不断加强有关院内感染的基础理论学习,不断提高院内感染控制的水平。
3、发现院内感染病例或暴发流行时,应立即按规定程序报告,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4、感染病例调查表,由各科医师填写,兼职医师、护士、专职人员负责核对,共同完成。
填写院内感染病例登记表时,应字迹清楚,项目齐全。
感染病例报表由兼职医师每周星期一报医务科。
5、感染病例的报告应做到不漏报、不错报。
院内感染监测制度
1、对各临床科室、供应室无菌间、手术室的空气细菌,每月监测一次。
2、对各个科室使用的消毒剂:
含氯及过氧乙酸等易挥发的每日监测浓度;稳定的如戊二醛每周监测浓度,使用中的消毒剂每季度,灭菌剂每月进行微生物污染监测。
3、对各个科室使用中的紫外线灯强度,每半年监测一次。
4、对各科室及治疗室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的手污染细菌,每月监测一次。
5、对供应室压力蒸汽灭菌,每锅均用化学指示剂监测,并有记录,每月生物监测一次。
6、对无菌物品,每半年作一次无菌检验。
7、对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每半月调查一次。
院内感染监测反馈制度
1、感染病例调查表由科室监控人员负责填写。
发现感染病例后要认真填写调查表和周报表,交医务科,由医务科去病案室复查核对,相符后,将感染数字及感染部位、漏报率等项反馈到各科室,每季一次。
2、全院各科室进行物体表面的细菌总数、致病菌、空气、消毒液、有专职人员抽样,专职人员进行化验,每半年一次。
重点科室如手术室、消毒室等,以上监测内容,应每月监测一次。
感染办公室将每次监测结果及时反馈到各科室。
如有超标的应重新监测,重测结果反馈到科室。
3、每季监测紫外线灯强度一次,将监测结果反馈到科室。
凡强度低于50uw/cm2的灯管,一律进行更换。
更换后的科室负责人应报更换日期,由感染办进行复核,复核后及时反馈到科。
4、每半年将全院感染病例,按卫生厅要求,填写后逐级上报。
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制度
(一.)目的
1.有效地预防院内感染,保障病人和医护人员健康。
2.提高医护人员预防意识。
3.更新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知识。
(二.)培训人员
1.全院医护人员,重点为全院监测医生、护士。
2.新毕业学生及其他人员的岗前培训。
(三.)培训时间(次)
1.监测员每年l一2次。
2.医护人员及其他人员每年1次。
(四.)培训内容
1.有关卫生部门的法规、制度。
2.正确洗手、采样方法和注意事项。
3.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
4.参加各种业务培训班。
5.医疗废弃物的管理。
(五.)培训方法
1.邀请相关专家讲课
2.院内组织学习
3、试卷问答。
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并保持清洁,接触患者前后必须用肥皂、流动水洗手。
2、无菌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严格区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
3、治疗室、消毒室、注射室、手术室、供应室、各诊室等,均应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并做空气培养,做好记录。
4、各种无菌器械、容器、持物钳、敷料、治疗巾,必须定期灭菌。
5、口腔常规检查器具,必须严格执行消毒流程规范。
(1)口腔消毒灭菌室消毒规范流程原则
①清洗消毒灭菌器械入口与无菌洁净器械发放口必须隔离分开。
②器械物流方向必须单向流动,不允许回流。
(2)流程设立
污染器械入口→器械分类及手工清洗→清洗机进行热清洗消毒干燥→手机注油→分类塑封→高压蒸汽灭菌→无菌室存放→无菌器械分发口
6、消毒室规章制度
(1)消毒室区域划分
①污染区:
污染器械入口→手工清洗
②消毒区:
清洗机进行热清洗消毒干燥→手机注油→塑封包装
③灭菌区:
高压蒸汽灭菌
④洁净区:
保洁存放无菌包→无菌器械发放口
⑤一次性使用器械物品在洁净区外开箱拆包。
⑥区域划分原则:
A、污染区和消毒区严格隔离。
B、灭菌区域洁净区严格隔离。
C、物流经传递窗口传递。
D、禁止工作人员跨隔离区穿行。
(2)门诊消毒室护士职责
①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室规范流程要求,室内工作人员应衣帽整齐,进行无菌操作时要洗手戴口罩。
②每日上下班负责用消毒液擦洗物体表面,并对消毒室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保持消毒室环境清洁整齐。
③负责收取污染器械、手机、敷料、一次性检查器,并进行分拣、清洗、灭菌。
发放无菌物品、手机,注意做好登记工作。
(无菌物品注明灭菌有效日期)
④应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严格遵守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灭菌后效果指示剂显示合格、无湿包,达到要求后方可发放。
⑤负责化学检测、生物检测,并记录结果。
对无菌存放室、包装间、高压灭菌室,每月做空气培养;无菌物品培养;每锅灭菌器械应放3M指示卡,每月做芽孢活菌检测一次。
⑥服从工作安排,尽职尽责,爱护集体,完成自己工作后,主动帮助他人,相互配合,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⑦无关人员不能随便出入消毒室,严禁在消毒室内餐饮和聊天。
(3)消毒隔离制度
①应注意保持消毒室内空气流通,每日上下班前用消毒液擦洗物体表面,保持消毒室环境清洁整齐。
②每日紫外线照射一小时进行空气消毒;每锅灭菌器械应放3M指示卡,每月做芽孢活菌检测,以测试高压灭菌器的效能;每月做消毒室空气培养和无菌物品、器械培养各一次。
③严格区分有菌区、清洁区、无菌区,并有醒目标记,未消毒的器械物品和已消毒好的器械物品要分开放置。
④无菌物品要专柜放置,注明灭菌失效日期。
(4)手机消毒灭菌程序
操作人员需要戴一次性手套,将治疗使用后的手机表面用75%酒精棉球拭去表面污迹→高温清洗,待全自动清洗程序完成→注油机进行手机内部运行机件注油养护程序完成→手机机体残留的机油需用纸巾擦净→每只进行塑封包装,并注明灭菌失效期→塑封的手机按要求放入高压灭菌器中→灭菌完成后烘干→临床发放使用。
7、所有无菌物品必须注明灭菌有效期,到期物品未使用需重复灭菌,灭菌物品有效期每年5月1日—10月1日(霉季)消毒无菌有效期为五天,每年10月1日—5月1日期间为一周,经塑封高压蒸汽灭菌后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3个月。
8、特殊感染用过的器械如:
绿脓杆菌、结核、破伤风、乙肝等要用1:
50清洗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进行清洁处理,后送高压灭菌,敷料类必须焚烧。
一次性物品处理遵照卫生部有关规定进行无还好处理。
严格区分医用垃圾和生活垃圾,医用垃圾分拣后送市指定地点焚烧。
9、安全制度
①消毒室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合理使用各种设备,严格按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②剧毒易燃易爆物品要严格保管,专人负责领取登记。
③下班前应注意检查各种设备,关好门窗水电。
④各级人员均应了解防火灭火知识,设立安全员制度。
⑤一旦情况发生,立即接通火警报“119”,匪警报“110”。
供应室质量管理追溯制度
1.消毒供应室对影响灭菌过程和结果的关键要素进行记录,保存备查,灭菌质量记录保留期大于等于3年,实现可追踪。
2..每天记录清洗、消毒、灭菌设备的运行情况和运行参数。
3.每天记录消毒的信息、消毒日期、灭菌器锅号、锅次、装载的主要物品名称、数量、操作者及核对者姓名或编号。
4.物理监测法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发放,并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5.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使用,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6.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分析不合格的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7.灭菌器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先重复一次生物监测程序,如合格,灭菌器可继续使用;如不合格,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分析不合格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8.临床任何质量反馈均有全程(包括处理结果)记录,并妥善存档。
9.消毒供应室的各类物品均符合质量标准,每月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查,必须时召回相关人员讨论,追溯相关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并做好记录。
供应室管理制度
1.严格遵守和执行消毒、灭菌、隔离制度和物品保管制度。
2.供应室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器械、物品的性质,严格执行消毒、清洁、灭菌、保养等规则。
3.严格区分污染、清洁、灭菌三类物品。
灭菌物品应在专室有序安放,并保持清洁干燥。
每日检查有效日期(通常7天,霉季5天),消毒期限已过或疑有污染的物品应重新消毒灭菌。
无菌室内不放任何杂物,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入室。
进入无菌室应洗手、戴口罩、更衣、换鞋。
4.各种器械包、治疗包应按操作规程包装。
所用包布要每次换洗,器械治疗包两人核对后包装,并注明名称、灭菌有效期,器械包装不超过7kg,布类不超过30cm×30cm×50cm。
灭菌包内应有灭菌指示剂测定灭菌效果,包外应有指示胶带,未达到灭菌要求应重新灭菌。
5.做好灭菌物品的清洁灭菌监控。
灭菌物品每月抽样进行细菌培养一次
6.每日定期下收下送,下送车内灭菌物品与污染物严格分层放置。
每季下科室核对物品帐目,并听取意见,以便改进工作,提高供应质量。
7.物品的清洗应按照规定步骤和操作程序。
凡是接触过病原微生物的物品,应先以安必洁快速酶浸泡7~8min后,再化学消毒剂处理(浸泡30min),然后进行常规清洗、烘干、包装、灭菌。
用流水冲净的物品,需用蒸馏水冲洗,测PH值中性后,方可包装、消毒、灭菌。
8.用过的器材须由科室初步清洁洗涤,传染病病人用过的物品由科室先行消毒后退还供应室。
9.压力蒸汽灭菌时,必须严格掌握各类物品灭菌的压力、温度和时间,每锅进行工艺监测,放5个定点指示剂及留点温度计测定,并详细记录。
每个灭菌包均应经化学监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日灭菌前行B-D试验,每月做生物监测。
消毒物品不能超过灭菌器容积的85%,消毒好的物品要保持干燥。
灭菌物品和非灭菌物品应严格分室放置。
提取无菌物品时必须洗手,戴口罩。
10.购进一次性使用的无菌物品,每批抽样监测热原试验及细菌培养,阴性后方可发放。
回收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应用消毒液浸泡并毁形后由指定单位统一回收处理。
11.每日做好清洁整理工作,每周大扫除一次,每日空气消毒一次,每月空气培养一次。
供应室下收下送制度
1.定时到科室下收下送,实行文明服务,使用礼貌用语。
虚心听取临床科室意见建议,满足临床物资需要,及时供应各类诊疗物品。
2.遵守消毒隔离制度,认真执行下收下送的各项操作流程。
灭菌物品与污染物品分别使用专用封闭车辆,进行密闭式运送。
特别是污染物品应装入防污染、防扩散的装置内,并标明感染类型,防止交叉感染。
3.遵循查对制度,与临床科室做好当面清点、核查工作。
对使用过的器械物品、或超过有效期而未使用的物品进行回收,查看有无破损及其它质量问题,做到账物相符。
4.回收的各种布类物品及各种器械包进行准确分类,并做好物品交接、防护。
5.收下送时应戴手套、口罩,做好自身防护。
6.作结束后车辆分别进行清洗消毒处理,按清洁、污染分区固定放置,干燥备用。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1.消毒供应室布局按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办公生活区严格划分;路线采取强制通过的方式,不逆行,各区工作人员不随意在各区穿梭。
2.工作人员按要求着装,换鞋入室,按要求洗手,必要时着防护服、口罩、戴手套,遵守各区操作原则。
3.严格划分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三区标志醒目,非灭菌物品不与灭菌物品混放。
灭菌物品存放于灭菌物品存放间的存放架上。
4.分别设置污染、清洁、灭菌物品的发放窗口和通道,不交叉。
回收的污染物品均经过标准清洗流程后再包装灭菌。
5.下送车和下收车分开放置,分开使用。
每天下送下收完毕回科室后对车辆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清洗用具如拖把、盆、桶、抹布等严格按区域分开专用,不交叉使用,不污染环境
6.去污区有回收人员遵循标准防护原则和操作流程,被朊毒体污染的一次性诊疗器械直接焚烧,接触污染物品后洗手。
7.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域及其传递窗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一次,物体表面用消毒液擦洗消毒一次。
8.院感染管理质控员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各项监测工作。
供应室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1.医疗设备使用前必须制订操作规程,使用时必须按操作规程操作,不熟悉仪器性能,没有掌握操作规程者不得开机操作。
2.建立设备使用登记本,对开机情况、使用情况、出现问题进行详细登记。
3.大型或特种仪器设备须取得卫生部规定的《大型医用设备应用质量合格证》方能使用,其使用人员须持有上岗证方能进行操作。
4.设备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包括设备进行编号、登记、附件管理和设备的维护、检查。
5.操作人员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不得离开工作岗位,如发生故障,应立即停机,切断电源,并停止使用,同时挂上“故障”标记牌,以防他人误用。
由技术人员负责检修,操作人员不得擅自拆卸或检修,等故障排除后,方能继续使用。
6.操作人员应做好设备日常的使用保养工作,保持设备的清洁。
使用完毕后应将各种附件妥善放置,不得遗失。
下班前应按规定顺序关机,并切断电源、水源、蒸汽等,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7.使用科室与人员要精心爱护设备,不得违章操作,如违章操作造成设备人为责任性损坏,要立即报告护士长及设备科,按规定责任人作出相应的处理。
供应室器械物品管理制度
1.护士长全面负责各种物资的管理并建立账目,定期领取、保管、清点、核对及报损,定期检查,做到账物相符。
2.各类物品指定专人管理,定期清点,如有不符,应查明原因。
3.消毒供应室给各科备用物品应建立账目,根据需要随时增减,定期下临床清点核对,发现丢失及时追查。
4.计划领取物品,出入平衡,避免物品浪费及过期。
5.因不负责任或违反操作规程而损坏的物品,应根据医院赔偿制度处理。
6.借出物品必须办理登记手续,经手人签名,重要物品需经护士长同意方可借出。
7.外来医疗器械根据消毒供应中心流程进行处理与保管。
8.工作人员应掌握各类器械的性能、使用要求,注意保养,提高使用率。
9.护士长调动必须办好移交手续,交接双方共同清点物品并签名。
供应室职业安全管理制度
1.严格区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采用强行通过方式,路线不逆行。
2.污染、清洁、无菌物品分窗收发,分室存放,设单独窗口发放,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入内。
3.严格掌握各种医疗器材的洗涤、包装、消毒技术规程。
4.包布容器保持清洁、干燥、完整、一用一洗。
5.各种消毒包有明显灭菌标志,如名称、消毒日期、有效期、责任人、消毒者,标志不清,记录不全均不发放。
6.严格掌握高压灭菌操作技能,每包放化学指示剂,每日做B-D试验,每锅有物理监测记录,每月一次生物检测。
7.进入无菌室更衣、换鞋、洗手,无菌物品每月一次细菌培养,每月一次空气、工作人员的手、物体表面、消毒液培养。
8.每天一次紫外线灯照射,灯管每周一次用95%酒精擦拭。
9.根据各科室需要,发给一定基数的灭菌物品;各种临时借用物品,办好借物手续,用后及时归还,如有血、脓性分泌物应及时冲洗后及时归还,每天下送下收。
10.各类器材、布类的洗涤、包装和消毒,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发的要求与消毒技术规范,遵守操作规程;所有的包布、治疗巾、洞巾清洁无损,每次用后一律换洗。
11.各种治疗包标明名称、灭菌日期并签名。
凡是灭菌物品超过7天,重新按程序处理,然后进行灭菌处理。
12.严格执行三查三对制度。
三查:
查配套是否准确,查零件有无缺损,查包装是否完整;三对:
对组装零件数量本,对名称标签牌,对操作日期与操作者。
13.将刀、剪等锐利器械与一般器械分开,单独包装,尖端部分用保护套,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
14所有物品、器材定期检查、保养并坚持修旧利废。
15月一次进行质量监控,每项均符合标准要求,并记录在案。
16一次性医疗用品按制度进行管理,做好发放和回收工作。
17毒供应室产生的医疗废物由专人负责分类、装箱,每1-2天由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的专业车回收,做好回收登记签名工作。
供应室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1.加强工作人员自身防护教育,防止各类意外事间发生。
2.在收回、清洗区处理物品时,应穿隔离衣,戴橡胶手套、口罩、帽子,如有污染应及时更换,必要时戴防护镜,脱掉手套后应立即彻底清洗。
3.皮肤表面一旦染有血液、其他液体、各种消毒夜及酶,应立即彻底清洗。
4.不慎被利器刺伤,应按锐器伤处理原则处理。
5.使用压力蒸汽灭菌器时,应具有防止爆炸、燃烧的措施,操作时应戴防护手套,预防烫伤事故发生。
供应室护理员制度
1·护理员按要求着装上岗,衣帽整齐,出入工作间要换鞋入室。
2·护理员必须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器械清洗操作规范。
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监督、指导院内各类医疗废物的收集、处置工作。
2、医院与绍兴华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定合同,委托该单位统一处理医疗废弃物。
3、指定专人从事医疗废弃物分类收集、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保管三年,由院办统一管理,院感组负责监督、检查。
4、医疗废弃物暂存的场所有防蚊、防蝇、防鼠、防蟑螂、防盗、防小孩触及的设施,并有明显统一式样警示牌。
暂存时间不超过2天。
5、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每周消毒和清洁一次。
6、各科室的医疗废物由专人收集、分类后,将医疗废弃物放置于黄色医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院感科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