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551850
- 上传时间:2023-01-24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71.02KB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低热、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16.阴阳偏胜治疗原则:
原则“实则泻之”;
方法:
“热者寒之”。
“寒者热之”。
17.阴阳偏衰治疗原则:
原则“虚则补之”;
“虚热证,阳病治阴”。
“虚寒证,阴病治阳”。
18.药物阴阳属性:
阴(寒、凉、酸、苦、咸、沉、降);
阳(热、温、辛、甘、升、浮)
1.五行相生:
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关系。
2.五行相克:
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递相克制、制约关系。
(生理变化)
3.五行相乘:
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倍克”。
(病理变化)
4.五行相悔:
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5.五行相生治则: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治法:
“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
6.五行相克治则:
“抑强扶弱”。
“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
中医学思维方法特点:
注重宏观观察、注重整体研究、擅长哲学思维、强调功能联系;
第二章精气血津液神
1)精基本概念:
是由禀受于父母生命物质和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物质。
2)精概念范畴:
先天之精,水谷之精;
生殖之精脏腑之精;
3)精功能:
繁衍生命、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等。
1.气概念:
推动和调控脏腑生理机能动力。
精是人体生命本原,气是人体生命维系。
2.气生成:
跟脾、肺、肾脏腑有关;
人体之气,由精化生,并和肺吸入自然界清气相融合而成。
3.气和相关脏腑:
肾、脾胃、肺生理功能相关;
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4.气运动:
称作气机;
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
5.脏腑之气:
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肝气升发、肺气肃降、脾气升清、胃气降浊;
6.气机失调:
气机不畅,气滞气逆气陷气脱气闭
7.气逆:
气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时;
气陷:
气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时;
8.气化概念:
气运动而产生各种变化称为气化;
9.气功能:
推动和调控温煦和凉润防御作用固摄作用营养作用气化作用
10.气分类:
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11.元气:
由肾藏通过三焦流行全身;
生理功能(生长发育、生殖机能,生理活动)
12.宗气:
由水谷之气和自然界清气相结合,积聚于胸中(膻中);
生成来源:
脾胃运化水谷之气和肺从自然界中吸入清气;
生理功能(行呼吸行血气资先天);
13.营气:
行于脉中而营养作用气;
生理功能(化生血燕和营养全身)
14.卫气:
行于脉外而保卫作用气;
生理功能(防御外邪温养全身调控腠理)
1.血成分:
水谷之精化生营气、津液以及肾精为其化生之源;
2.血化生相关脏腑:
脾胃心肺肾;
脾胃生理功能尤为重要;
3.血运行相关脏腑:
心肺肝脾;
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肝主疏泄脾主统血;
4.血功能:
濡养营养(化神)
1.津液概念:
津液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总称;
是津和液总称;
2.津液输布:
主要依靠肝、脾、肺、肾、三焦等脏腑;
3.津液功能:
滋润濡养充养血脉;
1.气和血关系:
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行血、摄血);
血为气之母(血能养气载气)
2.气和津液关系:
(气能生津、行津、摄津)(津能生气、载气)
3.精和血津液关系:
精血同源(肝肾同源)津血同源(血汗同源)
4.气随津脱理论依据是(津能载气);
还有“吐下之余,定无完气”;
5.大失血急用补气药理论依据是(气能摄血)
第三章藏象
藏象:
是藏于人体内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生理病理征象及和自然界相通应事物和现象。
五脏六腑生理特点:
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
治疗上“五脏宜补”,“六腑宜泻”。
1)肝:
“将军之官、罢极之本”生理机能:
主疏泄主藏血;
生理特性:
刚脏肝气升发
肝主疏泄:
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运行输布、脾胃之气升降、胆汁分泌排泄以及情志舒畅等作用。
肝气疏泄调畅气机作用:
1、促进血液和津液运行;
2、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
3、调畅情志;
4、促进男子排精和女子排卵;
肝主藏血:
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液、防止出血机能;
称为“血海”;
2)心:
“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
生理机能:
主血脉;
主神明;
阳脏火脏主通明;
3)脾:
“孤脏、后天之本”;
生理功能:
主运化主统血;
生理特性:
脾气升清喜燥恶湿
4)肺:
“相傅之官、华盖、娇脏”;
生理机能:
主气司呼吸;
主行水;
朝百脉主治节;
主宣发肃降
5)肾:
“先天之本”生理功能:
藏精、主水主纳气
七冲门:
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ben)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
四海:
脑为髓之海;
胃为水谷之海;
冲脉为血海;
膻中为气海;
六腑共同生理特点:
(受盛)和(传化)水谷。
1.胆生理机能:
“为奇恒之腑”;
“中精之府”1、贮藏和排泄胆汁;
2、主决断;
2.胃生理机能:
“太仓、水谷之海”1、受纳水谷;
2、腐熟水谷,生理特性:
胃气通降;
喜润恶燥。
3.小肠生理机能:
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
4.大肠生理机能:
传化糟粕和主津。
5.膀胱生理机能:
“津液之府”“本州都之官”贮尿和排尿。
6.三焦生理机能:
“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孤府”1、通行元气;
2、运行水液。
奇恒之腑:
胆、脑、髓、骨、脉、女字胞;
脑生理机能:
“脑为髓之海”“元神之府”1、主宰生命活动;
主司精神活动;
主司感觉运动;
女子胞理机能:
1、主持月经;
2、孕育胎儿;
五脏之间关系
1.心和肺关系:
主要表现在血液运行和呼吸吐纳之间协同调节关系。
2.心和脾关系:
主要表现在血生成和运行两个方面。
3.心和肝关系:
主要表现在行血和藏血以及精神调节两个方面。
4.心和肾关系:
主要表现为“心肾相交”
5.肺和脾关系:
主要表现在气生成和水液代谢两方面。
6.肺和肝关系:
主要体现在人体气机升降调节方面。
7.肺和肾关系:
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阳相互资生三个方面;
8.肝和脾关系:
主要表现为疏泄和运化相互为用、藏血和统血相互协调关系。
9.肝和肾关系:
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以及阴阳互慈互制等方面。
10.脾和肾关系:
表现在先天和后天互促互助关系;
水液代谢方面;
第四章经络
1)经络:
经脉和络脉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传导感应信息通路系统。
2)经脉:
十二经脉、奇经八脉(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作用)、十二经别(加强相为表里两经之间联系作用)
3)络脉:
十五别络(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联系)、浮络、孙络;
4)
十二经脉走向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
十二经脉交接规律:
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交接于手指末端(;
手三阳经和足三阳经交接于头面部;
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交接于足趾末端;
足三阴经和手三阴经交接于胸腹部。
5)奇经八脉: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阴跷脉、阳跷脉总称。
密切十二经脉联系,调节十二经脉气血,和某些脏腑关系密切;
6)十二经筋:
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体系,受十二经脉气血濡养和调节。
7)督脉基本机能:
1、调节阳经气血,为“阳脉之海”;
2、反映脑、髓和肾机能;
8)任脉基本机能:
1、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
2、任主胞胎;
第五章体质
1.体质:
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在形体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相对稳定特性。
2.正常体质分为:
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偏阴质;
3.九大体质:
平和质、阴寒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气郁体质、血瘀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特禀质(过敏质)。
第六章病因
病因四大类:
外感病因(六淫);
内伤病因(七情内伤);
病理产物;
其他病因(饮食劳逸)
六淫概念:
“六气、六邪”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外感病邪统称;
是属于外感病一类致病因素。
六淫共同致病特点:
1、外感病2、季节性3、地域性4、相兼性
性质和致病特点:
1.风邪:
1、风为阳邪,轻扬开泻;
易袭阳位;
2、风邪善行数变;
3、风性主动:
4、风为百病之长;
2.寒邪: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2、寒性凝滞;
3、寒性收引;
3.暑邪: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2、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
3、暑多侠湿;
4.湿邪:
1、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
2、湿性重浊;
3、湿性黏滞;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5.燥邪: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
6.火邪:
1、火为阳邪,其性趋上。
2、火易扰心神;
3、火易伤津耗气;
4、火易生风动血;
5、火邪易致疮痈;
疠气致病特点:
1、发病急聚;
2、传染性强;
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七情概念:
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情志活动。
七情内伤致病特点:
1、直接影响内脏;
首先伤及心神;
2、影响脏腑气机;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3、多发为情志病症;
4、七情变化影响病情;
饮食失宜包括:
饮食不节、(饮食不洁)和(饮食偏嗜)三个方面。
过劳包括:
(劳力)、(劳神)、(房老)三个方面。
病理产物:
1、水湿痰饮;
2、淤血;
3、结石;
可加重病理变化,或引起新病变发生;
1.痰饮概念:
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病理产物;
2.痰饮致病特点:
1、阻滞气血运行;
2、影响水液代谢;
3、易于蒙蔽心神;
4、致病广泛,变幻多端;
3.瘀血概念:
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
离经之血
4.瘀血形成:
1、血出致瘀;
2、气滞致瘀;
3、气虚致瘀;
4、血寒致瘀;
5、血热致瘀;
6、久病成瘀;
5.瘀血致病特点:
1、易于阻滞气机;
2、影响血脉运行;
3、影响新血生成;
4、病位固定,病症繁多。
6.瘀血病症特点:
1、疼痛;
2、肿块;
3、出血;
4、色紫黯;
5、脉象异常;
7.结石形成:
1、饮食不当;
2、情志内伤;
3、服药不当;
4、体质差异;
5、久病损伤;
8.结石致病特点:
多发于肝胆肾膀胱胃等;
病程较长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第七章发病
1)发病原理:
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内在因素;
邪气是发病重要条件;
邪正想搏胜负,决定发病和不发病;
2)发病因素:
环境因素;
体质因素;
精神状态;
3)发病类型:
感邪即发、徐发、后发继发合病和并病复发;
第八章病机
基本病机包括:
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内生“五邪”
一、邪正盛衰和虚实变化:
1、虚实病机: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实:
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病理状态,临床上表现反应比较剧烈、有余证候,称为实证;
虚:
是以正气不足为矛盾主要方面病理状态,临床上表现一系列虚损、衰退、不足证候,称为虚证;
2、虚实变化:
虚实错杂(虚中夹实、实中夹虚)、虚实转化、及虚实真假(真实假虚、真虚假实)。
邪正盛衰和疾病转归:
正胜邪退(疾病好转);
邪胜正衰(疾病恶化);
邪正相持:
病势处于迁延状态;
邪正盛衰是虚实病症机理,阴阳失调是寒热病症及动静失常病证病机;
二、阴阳失调:
(一)、阴阳偏胜:
属“邪气盛则实“实性病机;
1、阳偏胜:
“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
实热证。
温洵、推动、兴奋等作用亢盛;
以热、动、燥等特点;
2、阴偏胜:
“阴盛则寒,阴盛则阳病”。
实虚证。
凉润、抑制、宁静等作用亢盛;
以寒、静、湿等特点;
(二)、阴阳偏衰:
属“精气夺则虚”虚性病机;
1.阳偏衰:
“阳虚则寒,阳虚则阴盛”。
虚寒症;
温洵、推动、兴奋等作用减退;
代谢缓慢;
肾阳虚衰为主;
2.阴偏衰:
“阴虚则热,阴虚则阳亢”。
虚热证;
凉润、抑制、宁静等作用减退;
代谢增快;
肾阴亏虚为主;
(三)、阴阳互损:
1.阴损及阳:
以阴虚为主阴阳梁旭病理状态;
2.阳损及阴:
以阳虚为主阴阳梁旭病理状态;
(四)、阴阳格拒:
1.阴盛格阳:
又称真寒假热证;
2.阳盛格阴:
又称真热假寒证;
是指阳热偏盛至极,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而将阴气排斥于外一种病理状态。
(五)、阴阳亡失:
亡阳亡阴
三、气血失常:
气失常:
1、气虚;
2、气机失调:
气滞(闷胀痛特点);
气逆(以实为主);
气陷(主要有上气不足中气下陷);
气闭气脱(休克面色苍白汗出不止)
血失常:
1、血虚(血液生成不足濡养功能减退)2、血运失常:
(血瘀和出血)
血瘀:
(血寒易疼痛、局部肿块、位置比较固定唇舌紫暗舌有瘀点脉迟涩)
出血:
(血热血行加速,脉扩张多实证多热象动血脉数面红肤色发后舌红心神不安心烦)
气血关系失调:
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不摄血(气虚出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
四、津液代谢失常包括:
津液代谢:
是津液不断生成、输布、和排泄过程。
和脾肺肾三焦脏腑有关;
1、津液不足
2、津液输布排泄障碍导致病变:
1、湿浊困阻2、痰饮凝聚3、水液贮留
津液和气血关系失调:
1、水停气阻;
2、气随津脱;
3、津枯血燥;
4、津亏血瘀;
5、血瘀水停;
五、内生“五邪”
内生“五邪”:
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功能失常而产生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火病理现象,由于病生于内,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
内风(风气内动)病机:
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
内寒(寒从中生);
内湿(湿浊内生);
内燥(津伤化燥);
内热(火热内生)病机:
阳气过盛化火、邪郁化火、五志过极化火、阴虚火旺;
疾病传变形式:
一、病位传移;
二、病性变化;
病位传变包括:
1、表里出入;
2、外感病传变;
(六经传变、三焦传变、卫气营血);
内伤病传变;
病症转化包括:
1、寒热转化;
1、虚实转化;
影响疾病传变因素:
主因正邪两个方面;
体质、精神状态、地域因素、气候、生活;
辨症求因:
以疾病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病证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
(3分)
第九章防治原则
预防包括:
(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治法八法:
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治病求本:
是治疗疾病主导思想;
治疗原则:
正治反治、治标治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理气血津液、三因制宜等;
正治包括: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反治包括:
寒因寒用(真热假寒证)、热因热用(真寒假热证)、塞因塞用(真虚假实)、通因通用(真实假虚)三因制宜内容包括: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第十单元 诊法(四诊)
细目一:
望诊
要点:
1.五色主病临床意义:
1.青色:
主寒证、痛证、瘀血证、小儿惊风和肝病。
表明经脉瘀阻、气血不通。
2.红赤:
主热证。
是血液充盈于皮肤脉络表现。
当人体热盛时,血液运行加快,面红赤。
满面通红者属实热证,慢性病中出现两颧嫩红,常有低热、自己感觉发热则属虚热证。
久病病人,面色苍白时红时消,属真寒假热危重证。
3.黄色:
主湿证、虚证。
面色淡黄无光泽是脾胃气虚,气血不足所致。
面色黄如桔皮,眼白发黄为湿证。
面色黄而消瘦者,多见于胃病虚热;
黄而色淡者属胃病虚寒。
4.白色:
主虚寒证、血虚证。
虚寒证面色白而浮肿。
血虚证面白而消瘦。
这是由于气血不足不能养荣机体表现。
面色突然苍白、出汗量多、四肢冷是阳气虚脱,或失血过多急症。
面部白斑或白点常见于肠道寄生虫病人。
5.黑色:
主肾虚证、寒证、痛证、瘀血证、水饮证。
寒证、痛证、瘀血证由于肾阳虚衰,水饮不化,血行不畅,故面呈黑色。
眼眶周围发黑为痰饮证。
2.正常舌象特征以及舌色变化(淡白舌、红舌、
绛舌、紫舌)、舌形变化(老嫩、胖瘦、齿痕、裂纹、芒
刺)、苔色变化(白、黄、灰、黑)、苔质变化(厚薄、润
燥、腐腻、剥落)临床意义:
正常舌象特征:
淡红舌薄白苔。
舌质(舌体)柔软、活动自如、舌色淡红。
舌色变化临床意义:
淡白舌:
舌色较淡红舌质浅,红色较少而白色偏多。
一般为气血亏损。
红绛舌:
舌色较淡红舌质红。
鲜红色者称为红舌;
深红色者称为绛舌。
多为热证。
舌尖红者为心火太盛;
舌边红者为肝胆火盛;
舌中红者,为胃火太盛。
青紫舌:
全舌呈均匀青色或紫色,或舌局部见青紫色斑块、瘀点为青紫舌。
一是热毒太盛,二是阴寒内盛,气血不畅。
多为热证、寒证、瘀血证。
舌绛紫而深,干枯少津液,多为热毒太盛。
舌淡紫而润,多为阴寒内盛。
舌色暗紫,舌青紫为血瘀较重;
局部舌紫斑、瘀点为血瘀较轻。
舌形变化临床意义:
老舌:
舌质纹理粗糙、为苍老舌,热盛主实证。
娇嫩舌:
纹理细致,多为气血运行不畅,内有水湿,多为虚证。
胖大舌:
舌体较正常舌大,舌肌松弛,称胖大舌。
胖大舌是由于脾肾阳虚所致,主水肿、痰饮。
肿胀舌:
舌体肿大,舌肌呈现胀大状,甚者不能闭口,不能缩回,称肿胀舌。
多因心脾热盛,或酒毒上攻中毒。
多为实证。
鲜红肿胀,为心脾热盛,舌青紫而肿胀,为酒毒攻心。
瘦薄舌:
舌体较正常舌小而瘦薄者,称瘦薄舌。
多见阴血耗伤、脾虚精亏、舌肌萎缩、舌体瘦薄,主阴虚血亏虚证。
裂纹舌:
舌面有明显裂痕、可呈现人、一、川字等不同形状。
由精血亏虚所致,主血虚证(先天裂纹舌者除外)。
芒刺舌:
舌体上有红色颗粒突起像刺,摸时感觉刺手,主邪热太盛,舌边芒刺为肝胆热盛,舌中有芒刺主胃肠热盛。
齿痕舌:
舌体边缘有压迫痕迹,为齿痕舌。
舌体肿大,出现齿痕。
主脾阳虚衰,水湿内停。
苔色变化临床意义:
白苔:
多主表证、寒证。
苔薄白而干,舌尖红者为燥热肺火盛。
厚白苔主痰湿。
黄苔:
多为热证,从黄程度辨别热轻重。
灰黑苔:
苔色为浅黑色是灰苔,深者为黑苔。
灰黑苔多为里热重证,越黑病情越重。
如苔灰黑而润为阳虚寒、痰湿内阻,苔色灰黑而干为里热证。
苔质变化临床意义:
薄厚苔:
透过舌苔能见舌体为薄苔。
透过舌苔不见舌体为厚苔。
薄苔为疾病初起,厚苔为病情较重。
润燥苔:
舌苔湿润适度为正常苔,苔干、粗糙为燥苔。
苔润燥程度表示体内津液盈亏情况。
若舌红绛而苔润为热盛,舌红而苔燥为湿阻遏制阳气。
腐腻苔:
苔质疏松,颗粒较大,舌边、舌中厚,刮之如豆腐渣样为腐苔。
苔质细密颗粒细腻。
观察苔腐腻可知阳气和内湿程度。
腐苔多为食积胃肠或痰浊。
腻苔因阳气被遏阻,多见于湿浊、或痰饮证。
剥落苔:
舌面本有苔但部分剥落,胃气或胃阴受损。
若舌苔骤然退去,光洁如镜者为光剥苔,是胃阴胃气俱损危重现象。
细目二:
闻诊
1.听声音(喘、哮、咳嗽、呕吐、呃逆、嗳气)临床
意义:
喘:
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者不能平卧。
喘分虚实。
实喘发作急,一般为形体壮实,脉实有力,多属肺有实热,痰饮内停。
虚喘发病缓慢,吸少呼多,一般为形体虚弱者脉虚无力,属肺肾虚损。
哮:
呼吸急促伴有喘,喉中痰鸣似哨声,反复发作。
多因痰饮又外感风寒所致。
久居寒湿地区,或食过多酸咸生冷也可诱发哮。
临床上哮和喘常同时出现。
咳嗽:
咳嗽发生和肺脏关系密切。
咳声重浊:
痰色清白,鼻塞不通,多因外感风寒。
咳有痰声:
痰多易咳出,多为寒咳,因痰湿阻肺,肺失宣降。
咳声如犬吠:
声如犬吠伴有音哑,多为白喉证。
阵发性咳嗽:
咳声不断,甚则咳血。
称为顿咳、百日咳。
呕 吐:
胃中饮食物、痰、水液冲出口一种表现。
呕吐声音微弱,吐势缓慢,吐物以清痰水:
多为虚证、寒证。
呕吐声音宏大,吐物痰粘黄,或酸苦:
多属实证。
呕吐酸腐:
多因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味,食滞胃中所致。
呃逆(打呃):
声高有力,多为实证、热证。
声弱断续,多为虚证。
久病重证,忽见呃逆,多是胃气衰败之危象。
嗳气:
嗳气酸腐多属实热,见于食滞、消化不良。
嗳声频频无味者,多属脾胃虚弱或肝胃不和。
7.嗅气味(病体之气、病室气味)临床意义:
病体之气:
口气:
正常人说话时不会发出臭气,口臭为消化不良、龋齿、口腔不洁。
酸臭气为内有食积,腐臭气多为溃腐疮疡。
身臭:
身发腐臭气,可考虑有疮疡。
病室之气:
病室有血腥臭,多为失血症;
尿臊气为水肿病晚期;
烂苹果样气为糖尿病;
均为危重病证候。
细目三:
问诊
1.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
热)、寒热往来临床意义:
但寒不热:
病人感觉寒冷,而不发热。
属于阳气不足虚寒证。
但热不寒:
病人发热,不感觉冷或反而怕热,为里热症。
若高热伴见口渴喜冷饮,出汗、大便秘结为实热证。
若午后低热,伴有手足心发热,夜间出汗,两颧发红者为里虚热证。
恶寒发热:
病人自觉怕冷而体温升高。
表示外感病初起。
寒热往来:
寒和热交替出现。
寒热往来定时者,为疟疾。
寒热往来不定时者,伴两胁胀痛、口苦为肝胆病。
2.特殊汗出(自汗、盗汗)临床表现及意义:
自汗:
白天稍活动即出汗,常伴疲劳乏力、气短畏寒,阳气虚损所致,多为内伤病。
盗汗:
指夜间睡着后出汗,伴有发热、颧红、心烦、失眠多梦、口干舌燥,为阴虚内热所致,为内伤病。
3.疼痛部位及性质、问头身胸腹不适临床意义:
头痛:
头痛不止连及项背,伴有恶寒发热,多属外感;
头痛轻而缓,时痛时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基础理论 重点 知识 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