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中考化学专题精选试题6含详细解析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529193
- 上传时间:2023-01-23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168.38KB
科学中考化学专题精选试题6含详细解析Word下载.docx
《科学中考化学专题精选试题6含详细解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中考化学专题精选试题6含详细解析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B.硫粉C.红磷D.铁丝
木炭燃烧发出白光;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
故C正确。
7.中国志愿者王跃参加了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航天飞行试验。
有探测资料表明,火星上存在丰富的镁资源。
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镁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镁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
C.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而不是非金属元素,故A错;
其原子序数为12,所以其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为12,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故B、C、D正确。
A
8.合理施用化肥是农作物增产的有效措施之一。
下列物质中可用作氮肥的是()
A.CO(NH2)2B.KClC.Ca3(PO4)2D.CaSO4
CO(NH2)2中含有氮气素,属于氮肥;
KC1中含钾元素,属于钾肥;
(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CaSO4没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不属于上述三种化肥中的一种。
16.解析:
动植物的呼吸、酒和醋的酿造、食物的腐烂都与缓慢氧化有关,属于化学变化;
而蔗糖的溶解是由物理变化与缓慢氧化无关,故选B。
17.解析:
薄荷醇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A正确;
薄荷醇是由薄荷醇分子构成的,每个分子由10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B错;
薄荷醇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0:
20:
1,而不是元素的质量比为10:
1,故C错;
薄荷醇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76.9%,故D正确。
18.解析:
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盐酸使酚酞试液不变色,因而开始时左边呈红色,右边呈无色,故A、B错;
充分反应后溶液可能呈碱性,所以溶液可能呈红色,而不一定是无色,故C正确,D错。
19.解析:
气体通过灼热的足量的铜网,氧气能与铜网反应被除掉,而N2不反应,故A正确;
CaO中混有CaCO3加水后,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需要的物质生成了其他物质,故B错;
Cu中混有Zn,加入过量的稀盐酸,Zn能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锌,而铜不与盐酸反应,过滤可得到铜,故C正确;
D中加入过量的铁粉,铁粉与CuC12反应生成FeC12,从而除去了CuC12,故D正确。
20.解析:
根据提供的五种物质,稀盐酸能跟其他四种物质发生反应,结合提供的信息知,Y为稀盐酸,X是氢氧化钙溶液,或者是碳酸钠溶液,故A错,B正确;
N为Fe2O3,Fe2O3与CO反应可生成铁,但不是置换反应,故C错;
X、Y、M两两之间是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D正确。
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A.A12O3B.HgOC.HNO3D.H2O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HNO3中含有三种元素,所以不是氧化物,应选C。
10.右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
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
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在这
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在封闭的容器中加热水,水变成水蒸气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而分子本身大小及数目不变,分子也不会跑到容器的一端,故B正确。
11.某同学想用pH试纸测定一些物质的pH,下列做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稀硫酸的pH
B.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二氧化碳气体的pH
c.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浓硫酸的pH
D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稀溶液的pH
A中会将稀硫酸稀释,测出的pH会变大,故达不到目的;
二氧化碳不显酸性无法测定其pH;
浓硫酸中没有电离产生的H+,无法测定其pH,故D正确。
12.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H+、C1一、HCO3一B.Na+、Cu2+、OH—
C.Ag+、Cl一、NO3一、D.H+、Fe2+、SO42一
A中H+和HCO3-反应产生CO2和H2O,故不能共存;
B中Cu2+和OH-反应产生Cu(OH)2沉淀,故不能共存;
C中Ag+C1-反应产生AgC1沉淀,故不能共存;
D中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可以共存。
1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ABCD
13.解析:
A中核外电子数大于核内质子数,属于阴离子;
B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
C中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
D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应选A。
14.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
如果把Y和Z分别放人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Z、Y、XB.X、Y、ZC.Y、X、ZD.X、Z、Y
X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而Y不能,说明X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的前面,而Y排在氢的后面,Y能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而Z不能,说明Y的活动性比Z强,所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X、Y、Z,应选B。
15.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
B.分别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
肯定都有晶体析出
C.要从含有少量a的b溶液中得到较多的b晶体,
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D.在t2℃时,用a、b两种固体和水分别配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需要量取相同体积的水
没有说明温度无法比较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故A错;
对于a、b两种物质的溶液只有饱和时才可以确定降温后一定析出晶体,没有指明是否饱和无法确定是否析出晶体,故B错;
由于b的溶解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所以要从含少量a的b溶液中得到较多的b应采用蒸发结晶法,故C错;
由于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需要的水的体积相同,故D正确。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
②
2l.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ABCDEF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②。
(2)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并据此选择上图中(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干燥二氧化碳的装置。
(3)如选用装置A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其化学方程式可以为
(2)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装置为“固+液→气”的装置,收集方法为向上排空气法,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可以除去生成的CO2中的水分,故选择BFC组装;
(3)装置A适合“固+固气”,故适合用KC1O3在MnO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或者用KMnO4加热制取氧气。
2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并用其测定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计算:
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g,水的体积为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②称量:
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将一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盘,称量其质量。
然后(按操作的先后顺序选填字母),直至天平平衡。
A.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烧杯中B.按需要添加砝码、移动游码
该步骤中用烧杯而不用纸称量氢氧化钠的原因是.
③溶解:
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里,搅拌,使其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④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塞好橡皮塞并贴上标签。
(2)右图表示用上述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与20g某
稀盐酸发生反应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①根据曲线判断,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
质量为时,反应恰好完全进行。
②当加入15g氢氧化钠溶液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③试计算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1)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200g×
80%=16g;
需水的质量为200g-16g=184g,需水的体积为184g÷
1g/cm3=184mL;
称量时,左边放烧杯,右边放法码;
先按照要称量的药品质量,添加法码,移动游码,再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由于氢氧化钠易潮解,用烧杯而不能用纸称量氢氧化钠。
(2)①由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当加入20g氢氧化钠溶液时,温度达到最大值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②当加入15g氢氧化钠溶液时,盐酸过量,故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1和NaC1;
③根据20g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含的NaOH与20g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可求出20g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从而求出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1分)
23.现有六种物质:
①小苏打、②干冰、③盐酸、④酒精、⑤氮气、⑥石墨·
请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2)实验室中常用的燃料是;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4)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
(5)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6)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为氮气;
实验室常用酒精灯加热,故实验室常用的燃料是酒精;
干冰有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
石墨质软、灰黑色,在纸上划过会留有痕迹,可用来制铅笔芯;
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
(1)⑤
(2)④(3)②(4)⑥(5)①(6)③
24.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在世博会中应用了下列技术,其中能有效实现“节能环保”的是。
A.采用水循环为场馆降温B.用竹、藤等天然材料建造场馆c.构建生态绿化墙面
(2)由上汽集团自主研发的“叶子”概念车(如右图所示)在中国馆低碳区展出,该车顶部的“大叶子”是一部光电转化器,把能转化为电能。
(3)南京云锦在世博会亮相,织造云锦的传统材料之一是蚕丝。
蚕丝与羊毛、棉花一样,都属于纤维(选填“天然”或“合成”)。
(4)世博园区内有许多饮水台,可取水直接饮用。
其中的饮用水处理步骤如下图所示;
步骤①对应的作用是(填字母.下同),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
A.杀菌消毒B.吸附杂质
(1)利用水循环降温可以节约能源;
用竹、藤等天然材料建造场馆及构建生态绿化墙面可以保护环境,故A、B、C正确;
(2)由图知光电转化器是把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蚕丝是天然纤维;
(4)步骤①炭罐中含有活性炭,活性炭有吸附性,能吸附有异味的物质;
步骤③利用紫外线能使病毒中的蛋白质变性来杀菌消毒。
(1)ABC
(2)光(或太阳)(3)天然(4)BA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25.我们生活在“水球”上,地球表面的70.8%被水覆盖。
(1)海水晒盐是借助日光和风力使海水中的(写化学式)蒸发,得到含有较多杂质的(写化学式)晶体。
(2)降雨是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一个环节。
气体或这些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A、B、C三个地区雨水的pH如右图所不,
其中地区的雨水是酸雨。
(3)请按要求写出初中化学教材中水作为反应物的化学方程式(两个化合反应中生成物的类别必须不同):
①分解反应:
②化合反应:
③化合反应:
(4)下表提供了在一定条件下.水能否与一些金属发生反应的信息·
①请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和表中的已知信息,将表格填写完整。
物质
钠与冷水
镁与冷水
镁与水蒸汽
铁与冷水
铁与水蒸气
能否发生反应
剧烈反应
缓慢反应
不反应
加热条件下能反应
②已知铁与水蒸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铁虽然常温下与水不反应,但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
某同学进行了如右图所示实验。
一周以后发现铁钉表面锈蚀。
图
中a、b、c三处锈蚀情况最严重的是(填字母),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1)海水晒盐的原理是利用目光和风力使H2O蒸发,得到含有杂质的NaC1;
(2)SO2、NO2等气体能溶于雨水形成酸雨,在A、B、C三个地区雨的pH中,A、B地区的pH小于5.6,属于酸雨;
(3)根据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结合所学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按要求写出;
但要注意②③的生成物要求不是同类物质;
(4)①根据表中信息金属与水蒸气比冷水更容易反应,所以镁与水蒸气能反应;
②根据反应物是铁与水蒸气、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条件为“△”,可写出化学方程式。
③b处铁钉与水、空气同时接触,因而最容易锈蚀。
(1)H2ONaCl
(2)SO2NO2等AB
(3)①2H2O==2H2↑+O2↑②CO2+H2O=H2CO3CaO+H2O=Ca(OH)2
(4)①能反应②3Fe+4H2O(g)==Fe3O4+4H2
③bb处铁钉与水、空气同时充分接触(合理叙述均给分)
26.(南京市2010)图中A~I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圈i中的转化均是分解反应。
圈ⅱ中的转化均是化合反应.D和G是常见的非金属单质,组成化合物E和H的元素种类相同。
组成化合物F和I的元素种类也相同,A常用来中和土壤的酸性。
(l)写出化学式:
ABD
(2)写出H→E+G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G→I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A可用来中和酸性土壤,故A为Ca(OH)2;
E可以转化为A,又根据E和H的元素种类相同,可以确定E为H2O、H为H2O2,G为O2;
根据F和I的元素种类相同,且Ca(OH)2与F反应生成B,B可生成F,可以确定为F为CO2,故I为CO,D为C;
然后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1)Ca(OH)2CaCO3[或Ca(HCO3)2](前两空合理答案均给分)C
(2)2H2O2===2H2O+O2↑(3)2C+O2=2CO
六、(本题包括l小题,共11分)
27.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CH4等)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
(1)工业上用天然气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得到CO和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得到的CO和H2的混合气被称为合成气,合成气在工业上可用于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新型燃料,还可用于冶炼某些金属。
(2)某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模拟了合成气的制备,并设计实验验证合成气的还原性。
I.用甲烷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得到合成气.根据
(1)中所写的化学方程式.合成气中CO和H2的质量比为。
Ⅱ.用合成气还原足量氧化铜.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设计买验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装入药品,通人一段时间合成气。
③分别称量装置D、E的质量。
④缓缓通入合成气,加热装置C,使其充分反应。
⑤停止加热,继续通入合成气至恢复到室温。
⑥再次分别称量装置D、E的质量。
[完善实验设计]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装置E后还应添加一个酒精灯,并在实验步骤
(填实验步骤的序号)中点燃(点燃前应对气体验纯)。
[进行实验]该小组的同学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了实验现象和数据:
装置D的质量
装置E的质量
反应前
292.4g
198.2g
反应后
296.0g
201.5g
①装置C中出现色物质。
②称量数据如右表所示。
[现象分析和数据处理]
①甲同学根据装置C中的现象,认为是合成气中的CO和H2还原了CuO。
.
②乙同学通过对上表数据的分析,推测除了CO和H2以外,制得的合成气中可能还有未反应的CH4,且CH4也还原了CuO。
试通过计算说明他的推测依据。
③丙同学提出,实验步骤⑤中通入的气体会带走装置E中的部分水蒸气,使实验产生误差。
你认为该误差对乙同学的推测结果是否有影响?
(选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
[拓展探究]该小组同学对于CH4是否真的能够还原氧化铜提出了质疑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甲烷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氧化铜,生成CO2和H2O;
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
实验设计:
该小组同学拟用纯净的甲烷气体和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FGI
①上图装置F中盛放的试剂名称是。
②上图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字母,且每套装置限用一次)。
[实验反思]除了可能是CH4也还原了CuO外,出现上表数据关系还可能是因为
(写出一个原因,并说明理由)。
。
(1)CH4+H2O=CO+3H2
(2)I.14:
3
Ⅱ.[完善实验设计]②
[进行实验]红[现象分析和数据处理]
②如果只有CO和H。
还原足量CuO,合成气中CO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1:
3。
生成物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
1
如果只有CH4还原足量CuO,生成物中碳元素与氢元索的质量比为3:
现测得CO2的质量:
201.5g--198.2g=3.3gH20的质量:
896.0g一292.4g=3.6g
生成物中碳元索与氢元索的质量比:
(3·
3g×
):
(3.6g×
)=9:
4
9;
4介于2:
1和3:
1之间
由此可推测出,除了CO和H2以外,制得的合成气中可能还有来反应的CH4,且
CH4也还原了CuO。
(合理过程均给分)
③否。
因为带走水蒸气会使测得的CO2质量偏低·
而实际测得的生成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已经大于2:
1,所以对推测结果无影响。
(合理叙述均给分)
[拓展探究]澄清石灰水HGFI
[实验反思]因为根据测得数据计算,生成物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太置2:
1,所以可能是合成气中参与反应的CO与H2的分子个数比大于1:
3(或H2未完全参加反应、生成的水未被完全吸收等)(合理答案均给分)。
27.解析:
(1)根据反应物是CH4和H2O,生成物是CO和H2,反应条件为高温,可写出化学方程式。
(2)根据化学方程式知合成气中CO和H2的质量比为28:
6=14:
3;
为了检验合成气是否纯净应在步骤②中对气体验纯;
装置C中黑色粉末变红色;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确定生成物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根据质量比与反应物中只有CO和H2或只有CH4时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较,从而找出推测的依据;
由于多余的气体带走水蒸气,使测出的CO2偏低,而实际测得的碳、氢元素的质量比已经大于2:
1,所以对推测结果没有影响;
利用澄清的石灰水可以检验是否有CO2生成;
连接仪器时应先通过H,再通过G,利用无水CuSO4是否变蓝确定是否有水生成,利用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确定是否有CO2生成,最后将剩余的气体通过点燃除掉;
生成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大于2:
1,也可能是合成气中参加反应的CO与H2的分子个数大于1:
3,也可能是H2未完全反应,或者生成的水未被完全吸收,从而测出氢元素的质量偏小,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偏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 中考 化学 专题 精选 试题 详细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