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517551
- 上传时间:2023-01-23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4.23KB
骨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骨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
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3、湿热证:
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
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4、肝肾亏虚:
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
偏阳虚者面色恍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萎、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
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二、治疗法
(一)药物治疗
病变急性期可予非甾体消炎镇痛、甘露醇加地塞米松脱水消肿治疗。
中医中药辩证治疗
1、寒湿:
散寒行湿、温筋通络。
用甘苓术汤加减。
2、湿热:
清热利湿、舒经通络。
用四妙散加减。
3、血瘀: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补益肝肾、通络止痛。
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二)牵引治疗、推拿治疗、针灸治疗
牵引主要以机械的力度牵拉椎间隙,而减轻椎间盘的压,使突出物对神经的压迫稍减轻。
(三)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电疗、红外线照射、热疗等法,和推拿、针灸等治疗目的基本相同。
就是以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为主。
(四)硬膜外阻滞疗法
硬膜外阻滞治疗分两种应用法,一种为椎管阻滞,一种为神经根阻滞。
在激素的作用下,可以减轻和消除神经根的无菌性炎症和水肿;
麻醉药物则为止痛,麻醉神经使其敏感性降低。
(五)针刀疗法
小针刀是以针刀这种手术器械,在腰腿痛患者的痛点上进行广泛的剥离松解,再注射入局部麻醉药物加激素药物,起到消炎止痛作用。
(六)开放手术治疗
常规开放手术包括:
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椎体融合术等。
手术的目的是直接切除病变腰椎间盘髓核,解除神经根压迫而达到治疗目的。
(七)微创介入治疗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
经皮穿刺切吸可以显著降低椎间盘压,减少突出的椎间盘容,从而减轻或消除突出物对神经的压迫症状。
该法的优点在于手术过程中损伤较小,对于椎间盘膨出、突出有效。
胶原酶化学溶解疗法:
胶原酶可以溶解髓核蛋白多糖,解除了突出物对硬膜囊及神经根的压迫,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臭氧注射疗法:
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和极高的还原电位对神经及神经根围产生的炎性组织液和细胞媒介成分致痛物质,产生分解、中和作用。
臭氧还原后直接改善局部的动脉压迫、静脉瘀滞的缺氧状况。
射频纤维环成型术:
作用机理加温后导致胶原纤维收缩。
修复撕裂的椎间盘。
(八)镜治疗
手术切口小,组织创伤小,出血少,神经根减压彻底,不扰乱脊柱稳定性,安全系数大。
且后遗症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过程同开放式一致,易于掌握和操作。
三、治疗法选择的原则
尽量选择非损伤的系统保守治疗法,在保守治疗无效(6个月以上)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其他治疗。
伴随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的情况,应该选择常规手术。
年老体弱者尽量不要考虑有损伤的治疗,应该进行保守治疗及微创治疗。
膨出和轻度突出的一般采用保守治疗或者微创治疗;
重突出和脱出的应该选择开放手术治疗。
四、疗效评估
1.治愈:
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
以上,能恢复原工作。
2.好转:
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
3未愈:
症状、体征无改善。
膝关节骨关节炎诊疗案
(一)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
膝痹病
西医病名:
膝关节骨关节炎
定义:
膝关节骨关节炎(keenosteoarthritie.KOA)又称膝关节病、退行性膝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是最常见的一种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疾病。
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形、破坏、软骨下骨硬化,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骨赘形成。
从生物力学角度认为本病的根本因素是关节、外力平衡失调,力线改变。
只要将关节、外的不良应力得以纠正则本病可获痊愈。
而该病在中医属“骨痹、痹证”畴,《经》最早论述了它的病因病机,常用补益肝肾、活血通络、散寒除湿、益气养血等法治疗
(二)诊断依据:
1.常见于中老年人群(50岁以上),膝关节疼痛病史;
2.关节活动时有骨响声;
3.晨僵<30分钟;
4.膝关节检查骨性肥大;
5.X线检查骨质增生、骨赘形成;
6.关节炎实验室检查符合骨性关节炎
(三)其他面:
1.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偏胖,中老年妇女多见,一般有典型的膝半蹲位一次受伤或反复损伤史,或长期穿高跟鞋史;
2.髌骨压痛,髌压痛,伸膝抗阻试验阳性,单足半蹲试验阳性,髌骨活动度小,髌股研磨试验阳性,扣髌试验阳性,股四头肌萎缩,膝关节屈伸或受限;
3.少数患者可出现髌上囊积液,髌骨抽动痛常为阳性,脂肪垫增生肥大而伴压痛,挤压痛及膝过伸痛;
4.X线见膝关节间隙变窄(侧多见),软骨下骨硬化及囊样变形,髌股关节消失或变窄,关节可有游离体,外观可见膝侧关节边缘增生、胫骨平台外髁及髁间嵴增生明显,可同时伴有骨质疏松征象;
5.关节液化验:
清晰,粘稠,多形核白细胞<2×
106/L。
(四)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1.肝肾亏虚:
关节疼痛,胫膝酸软。
活动不利,运动牵强,舌质偏红,苔薄或薄白,脉滑或弦。
2.湿热痹阻:
关节疼痛肿胀积液,活动受限,伴随疼痛、灼热,下肢沉重酸胀,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3.痰瘀交阻:
关节疼痛,肿胀肥厚感,痿弱少力,骨节肥大,活动受限,舌质偏红,或舌胖质淡,苔薄或薄腻,脉滑或弦细。
4.风寒湿痹:
肢体、关节酸痛,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9得热痛减,遇寒增剧,活动时加重,舌苔薄白,脉弦紧或涩。
(五)膝关节炎症状分级量化表
症状
轻
中
重
夜间疼痛或不适
偶有疼痛或不适
时有疼痛
频频疼痛
晨僵或起床后疼痛加重
有不适感,稍活动后消失
有时疼痛,活动后减轻
疼痛明显,活动后不减轻
行走时疼痛或不适
长途行走后出现(≥1Km)
短途行走后出现
(<1Km)
一行走就疼痛,行走后加重
从坐位站起时疼痛或不适
有轻度疼痛或不适
疼痛或不适明显,便无需帮助
疼痛明显,需要帮助
最大行走距离(可以伴痛行走)
>1KM,但有限
300~1KM
<300M
日常活动
偶有困难
时有困难
不能
登楼梯
能
困难
下楼梯
下蹲弯曲膝关节
崎岖路面行走
(六)治疗
1.手法治疗:
揉、按、推、拿膝部肌肉如腓肠肌、腘绳肌,提拉股四头肌腱、拉髌、提髌、旋髌,或术者以五指提拿髌骨,并尽量将髌骨上下左右滑动,或术者一手握膝,另一手握踝,以膝关节为轴心,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各10~20次后,再瞬间拉直关节,每日1~2次。
手法后行双下肢牵引30分钟,连续7~15天
2.药物治疗:
外敷及口服消炎镇痛治疗、保护关节软骨用药、改善病情药物等。
可予以局部关节药物灌洗或关节腔注射玻璃酸纳。
3.中医辨证施治:
(一)肝肾亏虚型:
补益肝肾,强膝健骨,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二)湿热痹阻型:
清热利湿,舒筋止痛,用四妙汤加减。
(三)痰瘀交阻型:
祛瘀化痰,除痹止痛,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四)风寒湿痹型:
祛风通络,散寒除湿,用桂枝芍药汤加减。
4.物理治疗:
微波,超短波,激光,中药熏蒸,中药离子导入等均可视情况选用。
5.小针刀治疗:
可对髌软组织及附着点的粘连行针刀松解,使膝关节的动态平衡得到恢复。
一一次,可做3~5次。
(七)疗效评估:
1.治愈:
症状与体征消失,膝关节活动功能正常,治疗后3~6个月拍片复查,可见髌股间隙、股胫间隙对照治疗前有不同程度增宽,能胜任日常行走与劳动。
2.好转:
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膝关节活动功能基本恢复,能短距离行走,能参加一般活动。
3.无效:
经过系统治疗后,症状与功能无明显改善,或有不同程度的加重。
骨质疏松症并椎体病理性骨折诊疗案
(一)中西医病名
骨瘘
骨质疏松症并椎体病理性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指患骨质疏松症后,因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导致骨强度减低,受到轻微暴力甚至在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属病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重的后果。
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脊柱、髋部、桡骨远端和肱骨近端。
(二)、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腰背部疼痛和脊柱畸形,其次是身高变矮,驼背,呼吸系统障碍等,重者骨折损伤神经平面以下出现截瘫。
(2)体格检查:
局部有压痛及叩击痛,主动转侧及弯腰不能或明显受限,甚者外观可出现腰背部后凸畸形,重者鞍区可出现感觉异常、下肢感觉及肌力异常。
(3)辅助检查:
脊柱正侧位X线是诊断骨质疏松骨折的非常重要的手段。
X线平片显示骨小梁稀疏、骨皮质变薄、椎体楔形变、双凹变形等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CT检查:
有助于在横断面上了解骨折程度和椎体围的状况,特别是骨折椎体后的骨突显示有助于手术椎管减压的评估,椎体前后壁完整性的显示有助于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流向的评估。
MRI检查:
MRI有助于做出诊断,确定病变新鲜程度及围,围软组织累及情况。
BMD检测(骨密度检测):
骨密度测定通常采用DXA法,可以确定骨质疏松的程度,T值大于-2.5即可诊断骨质疏松。
(4)实验室检查: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骨钙素(BCP)、血甲状旁素(PTH)、VitD、降钙素、性激素等异常均有一定指向意义。
中医辨证分型:
(1)气滞血瘀:
有明显的外伤病史。
关节疼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筋肉挛缩,舌质紫暗,有瘀斑或瘀点,脉涩。
(2)肝肾亏虚:
腰膝酸软无力,驼背弯腰,活动受限,形体消瘦,或眩晕耳鸣,或无心烦热,或失眠多梦,舌淡苔白,脉沉细。
(三).中西医治疗法:
包括骨质疏松症本身的治疗和骨折的治疗。
(1)非手术治疗(保守治疗)
1.对症治疗:
卧床休息,腰部体位垫维持正常生理曲度平卧床休养1-3月,床上轴线翻身,适当给予消炎镇痛类药物以及物理治疗,以缓解疼痛,减轻肌肉痉挛。
2.降钙素或双伦磷酸盐制剂的使用:
能够提高骨密度、改善骨质量、增强骨的生物力学性能,对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有明显作用。
3.合理使用钙剂:
钙吸收主要在肠道,故钙剂补充以口服效佳。
4.活性维生素D3:
不仅能够促进骨形成和骨矿化,增加骨量,降低再骨折的风险,而且有助于增强肌力、提高神经肌肉协调性,防止跌倒倾向。
5.其他:
戒烟限酒,适度控制体重,坚持日常适度肌力锻炼及全身平衡性与协调性锻炼,适当户外活动,增加日照,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预防性正确用药。
(2)手术治疗
1.前路钢板或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
主要针对少数有神经压迫症状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2.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术)和后凸成形术(PKP术)、网袋技术。
对于椎体压缩程度明显(高度丢失大于1/3)、椎体后壁没有破坏,或为多节段骨折、疼痛明显、经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者,可以考虑微创手术治疗。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是目前建议采取的微创手术治疗措施,可达到减轻疼痛、稳定脊椎、恢复脊柱生理弧度和早期活动等目的。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应在X线密切监视下进行,手术医生必须经过正规培训,手术技术规化,避免发生骨水泥渗漏等主要并发症。
对于多椎体压缩骨折,需根据临床具体情况选择治疗节段。
术后常规卧床1-3天,腰围护腰下床不负重行走。
椎体成形术的禁忌症包括:
椎体压缩达百分之八十以上;
椎体后壁出现骨折和损坏;
骨碎片进入脊髓;
成骨性转移瘤缺损;
不能纠正的凝血障碍;
身体状况不能承受急诊减压手术。
(3)中药治疗:
1.气滞血瘀:
治以活血化瘀,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2.肝肾亏虚:
治以补益肝肾,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四)、疗效评估
1.治愈:
压缩椎体大部分恢复正常形态,骨折愈合,胸腰部无不适,截瘫消失,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2.好转:
骨折愈合,胸腰痛基本消失,胸腰段外观及椎体形态较治疗前改善,截瘫好转。
3.未愈:
局部疼痛,局部畸形无改变,截瘫无改善,功能障碍。
颈椎病诊疗案
(一)、中西医病名:
项痹病
颈椎病
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为颈椎病。
(二)、诊断依据
1.一般原则:
(1)临床症状与影像学(颈部X光片、CT、MRI)表现一致可确诊。
(2)有典型的临床表现而影像学正常,应除外其它疾病可作出诊断。
(3)仅有影像学表现而无典型临床症状,诊断不成立。
2.病理分型:
(1)颈型:
枕颈部痛,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有相应压痛点。
X线片示:
颈椎生理弧度在病变节段改变。
(2)神经根型:
颈痛伴上肢放射痛,颈后伸时加重,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萎缩,肌力减退,颈活动受限,牵拉试验、压头试验阳性。
1)颈椎X线示:
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椎间变小。
CT及MRI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
2)除外颈椎外可致上肢疼痛为主的疾病,如:
肿瘤,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肩炎、肱二头肌腱鞘炎等。
(3)脊髓型:
早期下肢发紧,行走不稳,如履沙滩,晚期一侧下肢或四肢瘫痪,二便失禁或尿潴留。
受压脊髓节段以下感觉障碍,肌力增高,反射亢进,椎体束征阳性。
1)X光片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
行CT、MRI或脊髓造影了解脊髓压迫情况。
2)除外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损伤、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
(4)椎动脉型:
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视物不清,有体位性猝倒,颈椎侧弯后伸时,症状加重
1)旋颈试验阳性。
2)X光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X线片示:
横突间距变小,钩椎关节增生。
CT检查可显示左右横突大小不对称,一侧相对狭窄。
3)多伴有交感神经症状。
4)除外眼源性、耳源性、颅性、心血管性眩晕、基底动脉供血不全。
5)行椎动脉造影见椎动脉迂曲,变细或完全梗阻。
以明确诊断并以此决定是否手术。
(5)交感神经型:
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
X片有颈椎失稳、退变表现,椎动脉造影阴性。
4.中医辨证分型
1)风寒湿型:
颈、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气滞血瘀:
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
舌质暗,脉弦。
3)痰湿阻络:
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仁,纳呆。
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4)肝肾不足:
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
舌红少津,脉弦。
5)气血亏虚:
头晕目眩,面色苍白。
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
舌淡苔少,脉细弱。
(三)、中西医治疗法
颈椎病的绝大多数应采取非手术治疗,只有少数病人需要手术治疗。
1.非手术治疗:
(1)颈椎牵引疗法:
用枕颌布带牵引,重量3~6公斤;
每日1~3次;
每次1/2~4小时。
(2)理疗。
(3)围领或颈托。
(4)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维生素类药及中医中药。
(5)中药辨证施治:
风寒湿痹型:
祛风散寒,除痹止痛。
用蠲痹汤加减。
气滞血瘀型:
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痰湿阻络型:
祛湿化痰,舒经通络。
用温胆汤加减。
肝肾不足型:
补益肝肾,强筋健骨。
气血亏虚型:
补中益气,调和气血。
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2.手术治疗:
适应于脊髓型或其它几型经长期非手术疗法无效,重影响正常生活或工作者。
(1)前路术式:
目的是彻底减压、稳定颈椎。
(2)后路术式:
目的是扩大椎管,解除脊髓压迫,尽量减少颈椎后部结构的损伤。
原有各型病症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
原有各型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
3.未愈:
症状无改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骨科 优势 中医 诊疗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