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采薇优秀教案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509855
- 上传时间:2023-01-23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29.17KB
诗经采薇优秀教案Word格式.docx
《诗经采薇优秀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采薇优秀教案Word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同学们默读,教师在黑板上标出生词)
生词有:
玁狁(xiǎnyǔn)不遑(huá
ng)不来(là
i)孔疚(jiù
)靡盬(mí
gǔ)归聘(pì
n)四牡(mǔ)小人所腓(fé
i)
雨雪霏霏(yù
fēi)载渴载饥(zà
i)整饬(chì
)
大家都看完了吗?
诗经大都是四言诗,朗读的时候采用“二二”式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大家根据这样的方法,一起来有感情的朗读这篇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
大家读得都不错,不过朗诵的感觉还是缺了一点,现在老师给大家放一段音频,听听看名家是如何朗诵的。
(放音频)
大家都已经默读了,也一起朗读了这首诗,相信现在应该对这首诗一定有了初步的印象,现在我们就来具体的翻译这首诗歌。
第一章:
重点字词:
作:
薇菜冒出地面。
靡:
无,没有。
幕:
通“暮”,通假字。
启:
跪。
居:
坐。
第二章:
载:
又。
第三章:
阳:
十月,周代自农历四月到十月都为阳月。
王事靡盬:
战争没有休止。
孔:
非常。
疚:
痛苦。
第四章:
维何:
是什么,维是句中语气词。
常:
通“棠”,棠棣花,桃花的一个变型,早春开放,与桃李共争春色,显出浓郁春意。
业业:
高达雄壮的样子。
第五章:
小人所腓:
小人,士兵。
所,乘。
腓:
遮蔽。
孔棘:
棘:
通“急”,着急。
第六章:
雨雪:
下雪,雨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三)细读文章
如果把这首诗歌当成是一个剧本,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是导演,你会拍摄几个场景来反映这首诗歌呢?
板书:
悲伤喜悦悲伤
大家理解的都很好,那么现在来提几个问题请同学们帮我来解答一下。
1,结合文下的注释,具体的来翻译一下这首诗
2,文章一共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每个层次又都说了些什么?
3,既然这是一首思乡诗,那么最能表现战士思乡的又是哪些诗句呢?
4,为什么战士们即将归乡了,诗歌不是喜悦的而却显得如此悲伤?
5,"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晋人谢玄把这四句论为三百篇中最好的诗句。
你觉得这四句好不好,为什么?
2.(重点分析)
板书:
悲伤—喜悦悲伤
13节:
悲
一开篇,我们就感受到浓重的悲伤,我们不由得思考,此时这位战士身在何方,又为何而悲?
身处何时:
莫—阳
身在何方:
驻地边的旷野(说具体些“我戍未定”说明是在驻地边上)为何而悲:
思乡厌战仇恨
如何表现: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意象薇(如何用薇来表情达意呢?
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考虑)重章叠唱当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冲动的时候,“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对深化意境,强化感情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
比兴:
作—柔—刚比喻时间流逝
朗读
45节:
壮
战士的情感发生变化.此时他又身在何方?
为何而壮?
春季
身在何方战场(戎车既驾)
为何而壮打胜仗(一月三捷)(侧面描写写军容之壮、必胜信心)(“四牡业业”,“四牡骙骙”,“四牡翼翼”写战马的高大强壮,步伐整齐,“象弭鱼服”写精良的装备,“一日三捷”是用数字的对举,表现了战争的捷报频传。
传达出抒情主人公强烈的自豪感。
)
1.侧面烘托
2.借景抒情—意象棠棣花(有没有借助什么意象?
比兴:
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军容之盛及声势之壮。
至此,全诗气势为之一振.
6节:
冬季
归途(昔来,是来征战;
今往,是往家乡。
3,“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
聘。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
4,
(1)宋之问在《渡汉江》中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一个怯字写出了归乡时的千万种感受。
(2)“古诗十九首”里的《十五从军征》是这样写的: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所以这位战士唱道“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归来时,还何乐而有呢?
归家的喜悦因为对家人自身命运的担忧都变得沉重起来。
所以他说”莫知我哀”,莫是没有人,没有人知道我的哀伤.
5,○1本诗借景抒情。
诗含着两个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吹拂柳枝依依惜别的画面,一是寒冬季节雨雪纷飞的画面。
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惜之情,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以景写情,情景交融,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
○2本诗借助"
杨柳"
意象来抒情的。
自《诗经》始,杨柳成为中国古典文学歌咏的对象,开了借杨柳怀人的先河,在后世的诗词之中,青青杨柳枝成为牵绊游子、离愁别绪的象征性植物。
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柳和离别已似乎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
每当古人送别离人时,杨柳便出现在渡口、驿站、城外,杨柳多情,似要挽留行人。
每当古人怀人思亲时,杨柳出现在亭台楼榭,杨柳依依,似乎解人意。
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
同构"
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
依依不舍"
之情。
其次,还因为"
柳"
与"
留"
谐音,"
者即"
也,挽留之意。
正是这些原因使得古人喜借柳来抒怀。
_诗经采薇优秀教案。
(四)拓展阅读
在我们中国浩瀚的诗歌世界里,想采薇这样的诗还有很多,老师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首《十五从军行》
(教师朗读,可有配乐)
小雅·
采薇》教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能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
2.过程与方法:
自主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和平的热爱,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教学重点】
文章的重点字词,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
【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一、导入
(从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导入)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里,大陆在那头。
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每个人都拥有融于自己的血脉的故土亲情。
对故土的情结对一个人的影响常常是终生的,有时甚至让人魂牵梦绕,荡气回肠。
为什么?
让我们到我国文学的源头去体验一下这种美好的情感吧!
二、初读课文,把握字词
(学生齐读课文,重点考查预习情况,之后点拨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1.字音
狁(xiǎnyǔn)不遑(huá
ng)载饥载渴(zà
i)我行不来(là
i)......
孔疚(jiù
)靡盬(mí
gǔ)维棠之华(huā)象弭(mǐ).....
归聘(pì
n)四牡骙骙(mǔkuí
)小人所腓(fé
i)雨雪霏霏(yù
fēi).......
2.字形
靡(靡费)聘(聘请)霏(烟霏)遁(遁词)睽(众目睽睽)
糜(糜烂)骋(驰骋)菲(芳菲)循(遵循)骙(四牡骙骙)
遑(不遑)戍(戍守)戊(戊戌)弥(弥漫)
徨(彷徨)戌(戊戌)戎(戎装)弭(消弭)
3.解释重点字词
岁亦莫止莫,同“暮”。
古今字,莫得古字形象日在草丛中。
这里指年底。
不遑启居遑,空闲。
靡室靡家靡,无,不。
否定词。
启,跪,通“跽”。
靡使归聘聘,问候。
忧心孔疚孔,很,非常。
疚,痛苦。
我行不来来,回家。
彼尔维何彼,那。
尔,通“?
?
花盛开的样子。
维棠之华华,同“花”。
其古字形象花冠之形。
彼路斯何路,同“辂”,大车。
斯,语气词,无实义。
四牡业业牡,雄性。
牝,雌性。
这里指公马。
业业,高大的样子。
一月三捷三,虚数词,指多次。
捷,胜利。
象弭鱼服弭,一种弓,两端用骨角装饰。
服,盛箭的袋子。
?
孔棘棘,通“急”。
雨雪霏霏雨,下。
四声别义,破读。
三、整体感知
1.自主学习《采薇》
(教师点拨重点字词之后,学生自行默读、翻译诗文,了解作品主旨,并给文章分层。
2.这首诗共六章,你看分哪几个层次?
明确:
第一层(1—3):
叙述难归原因和军旅生活的劳苦。
第二层(4—5):
直接写战争。
第三层(6):
写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四、理解课文
(请同学分别朗读每一章,注意在朗读的技巧上进行点拨,注意把握诗歌的情感和四言诗的节奏。
朗读之后,教师逐层分析。
第一层:
1.从第一章开始,主人公已经奔赴战场了,为什么要去打仗呢?
外族入侵,需要服兵役。
2.抵抗外族入侵,保家卫国,本是一件光荣的事,那么主人公又是怎样的心情?
一方面,战士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
一方面,对外族入侵的仇恨。
“靡室靡家”和“不遑启居”是这一心情产生的主要原因。
朱熹引用程子的话说:
“古者戍役,两朞而还。
今年春莫(暮)行,明年夏代者至,复留备秋,至过十一月而归。
又明年中春至,春暮遣次戍者皆在疆圉。
如今之防秋也。
(”《诗集传》)这段话告诉我们,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二年为期限,可是本诗中的战士的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士兵归家变得遥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满和对家乡更强烈的思念。
以下几章都是围绕着这个基调叙写的。
3.第二、三章主要写的是什么?
写军旅生活之劳苦。
4.诗文是怎样体现的?
“载饥载渴”,吃不饱。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战事繁忙,很难知道家中的音信。
“我行不来”,怕自己不能生还,再见不到亲人。
基于以上几点,就更让人想家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
5.一起看前三章,在章法上有什么特点?
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前三章,章与章句型重复,字面意义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
很明显,前三章在章法上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
使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
①在内容上,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
②在音节上,反复吟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
第二层
1.从四、五章来看,主要写的什么内容?
直接写战事。
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
2.这两章诗文中都提到了那些事物?
突出了什么?
战车、战马、象弭、鱼服。
军队装备精良。
3.文中多次写战马的情态,如“业业”、“骙骙”、“翼翼”,有什么作用?
兵强马壮,突出自己的军队战斗力很强,军威赫赫。
同时也主人公强烈的自豪感,必胜的信念,和饱满的爱国热情。
4.“岂敢定居”,“岂不日戒”又写出了什么?
战事紧急,战事频繁。
将士们劳累奔波。
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
5.与前文那句话照应?
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
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6.诗文是怎样描写战争的?
写的是战车、战马、象弭、鱼服以及士兵的劳累奔波、饥渴难当,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展现战争生活的图景。
而没有写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厮打拼杀,但战争的残酷已可想见。
7.你发现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通过侧面描写,突出战事的残酷。
第三层
1.最后一章写战士归来,我们是否读到了应有的那份喜悦?
没有。
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
但诗文并没有写战士胜利后回家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
查阅相关资料,找出古人对这两句诗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
资料一: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
“谢公(谢安)因弟子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称曰: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资料二:
方玉润《诗经原始》中评说:
“此诗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
‘莫知我哀’,不然,凯奏生还,乐矣,何哀之有耶?
”又说:
“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伤神,绝世义情,知古常新。
资料三:
清人王夫之在论《诗经?
小雅?
采薇》这两句时说: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①反衬:
以往昔之虚衬眼前之实,以凯旋之乐衬内心之悲痛。
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含畜形象,耐人寻味。
③“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对比,突出不胜今昔、岁月蹉跎之感。
④大雪交加,营造了一个清冷的氛围。
加之饥渴难当,情境更加悲凉。
⑤语调低沉,低回往复,气氛悲怆。
五、小结
通观全文,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诗文讲述了一位战士为抵御外敌,连年征战与疆场,经受饥饿、疲惫,以及死亡的恐惧,最后终于胜利回家的故事,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
优秀《采薇》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xx-08-24浏览:
9888人次
更多《采薇》相关资源>
>
采薇
教学设计:
张飞
【教学目标】
熟读成诵,归纳诗歌的章法特点、表现手法等方面的艺术特色以及本诗深刻的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疏通课文,鉴赏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
【教学难点】疏通诗句,体会抒情主人公复杂的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
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的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
2、翻开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你会发现,__年轮,并不总是从温馨宁静的田园中穿过,而常常碾压着累累尸骨前行不管你对它怀有什么样的情感,战争这个巨大的幽灵,一直伴随人类成长的历史于是,战争,一直是人类文学的一个永恒话题现在,我们来学习《小雅·
采薇》去感受几千年前的古人对战争含辛茹苦的咀嚼,去感受积淀在其中的真切复杂的人生百味
二、整体感知
1、检测预习
(1)字音
玁狁(xiǎnyǔn)不遑(huá
ng)孔疚(jiù
gǔ)四牡(mǔ)骙骙(kuí
)小人所腓(fé
i)象弭(mǐ)雨(yù
)雪霏(fēi)霏载(zà
i)渴载饥维常之华(huā)
(2)通假字
岁亦莫止莫——暮mù
彼尔维何
玁狁孔棘棘——急jí
2、诵读感知
(1)结合注释,自由诵读
提示节奏:
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2)放录音,听读课文
(3)齐读或点名个读
3、疏通诗句,理清思路
(1)结合注释,疏通诗句
①重点字词
不遑启居遑,闲暇
忧心孔疚孔,很疚,痛苦
君子之车君子,指将帅
小人所腓小人,指士兵腓,遮蔽
②疏通诗句,体会情感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
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
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
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_诗经采薇优秀教案。
什么花儿开得盛?
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
高大战车将军乘
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
一月要争几回胜!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
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
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三、文本探究
诗歌是一种最古老的文学形式,它用语言在我们的意念中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图画,传达一种内在的情感而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就在于它能有凝练的语言激发读者无限的想像力《采薇》这首诗一共六章,这六章我们可以分为三个镜头和画面,下面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三个画面——我们把13段写成一个镜头,4和5段写成一个镜头,第6分单独写一个镜头——并注意体会原诗所采用的艺术技巧
【教学预设】
镜头一:
采薇思归
深秋,夕阳如血,一位满面尘土与愁容的士兵,坐在军营不远处的旷野中,远眺着故乡的方向,干裂的嘴唇喃喃地唱着故乡的小调,内心涌动着浓浓的乡愁
画外音:
又是一年岁末了,薇菜柔嫩的叶子也逐渐变得枯硬,家乡的柳树又长高了吧!
战争何时才是个尽头?
贪婪的猃狁何时才肯罢手?
我的思念像一盆烈火,烧灼着五脏六腑柳条新发之时,我能否嗅到故乡的气息呢?
感情提问:
如果你作为这部电影主角,你应该如何把握每个镜头的情感?
忧伤(家园之思:
军旅生活之劳苦,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
艺术手法提问:
同学们的镜头设计很不错,有景物、有神态、有心理几位同学的镜头设计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薇”,为什么大家都关注到了它?
(都没有提到薇,是不是忽略了什么呢?
薇,菜名,又名野豌豆;
又名“大巢菜”指贫者所吃的食物
(1)比兴——提问:
三个小节的开头都是用了同样的话,这叫什么手法?
《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都是起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氓》的比兴手法也是有声有色“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来起兴,同时用来比喻氓之妻岁月容颜的改变)
提问:
用来起兴的事物往往跟下文的正题又有一定的联系,同学们请思考一下,三处采薇,略有变化,这有什么深意吗?
由“薇亦作止”采薇刚刚冒出薇芽,到“薇亦柔止”,薇菜长出柔软的茎叶到“薇亦刚止”,薇菜长得高大坚硬“采薇采薇”三次比兴,有一种时光流逝,戍期漫长、归家无期之悲
所以此处的“薇”不仅是起兴,还有作比,因为叫作比兴
(2)重章叠唱提问:
同样的话在诗中重复出现,这又叫什么手法?
《诗经》的形式基本上是四言诗章法上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重章叠咏”所谓“重章叠咏”,是指一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以重复歌咏的一种形式如前三章的重章叠句中,文字略有变化,以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经 优秀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