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概论知识要点框架概览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508106
- 上传时间:2023-01-23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24.93KB
美术概论知识要点框架概览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美术概论知识要点框架概览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概论知识要点框架概览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情感符号说:
艺术是符号形式。
卡西尔(德国)、苏珊·
朗格(美国)
异质同构说:
几种不同领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一致时激起审美的形式。
阿恩海姆(美国)
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艺术是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一种社会现象、历史现象,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生产形态,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能动的、审美的反映的产物,艺术以它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2、
美术本质上是社会的
在社会中的位置
美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美术与经济;
与政治;
与道德;
与宗教;
与哲学等的关系——相互的)
与社会生活
美术来源于社会生活,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
(如何理解)
与社会生产
美术是一种生产实践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
美术创造不仅关系到如何表现和如何传达,更主要的是关系到表现什么和传达什么,要重视思想性和情感性的表现与传达,即作品中的精神内涵。
3、
美术本质上是一种认识
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美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是人对于现实的社会生活的一种认识的表现;
美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以真实可感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美术是视觉形象的
美术具有具体可感的视觉形象性,视觉形象性是美术的基本特征。
视觉形象是感性与理性,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美术反映世界的真实
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
(艺术的真实是一种假定性的真实)
反映主观世界的真实;
美术创造高度真实的视觉形象和艺术典型。
(:
艺术比起普通的实际生活来,应该“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
4、美术本质上是审美的
美术与美
美术反映美——美术反映现实美
美术创造美——美术创造艺术美;
美术是审美对象,美术作品是美的物化存在。
审美本质
审美是美术的核心本质;
审美关系;
美感是一种意识活动和情感活动,是美的感受与美的感动的统一;
美是形象的真理,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美术是美术家审美观念的表现形态
审美特征
一般特征:
1.实践性与主体性;
2.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
3.形象性;
4.情感性
特殊审美个性:
1.形式美与形式感;
2.技艺性与物质媒介性;
3.历史文化的积淀性;
4.独创性与首创性
5、美术本质上是历史的
美术本质上是人类历史文化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成果,是历史的不断发展变化的。
美术创作
1、美术家(创作主体)
美术家和社会
社会分工导致了美术的出现,同时产生了美术家;
美术家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历史中,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
美术家应以最好的美术作品去满足相应水平层次的观众的审美需求。
(观众也应加强和提高自己,以成为真正“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
美术家的主体性
美术家是美术生产过程的主宰,是美术作品的创造者;
美术家在作品中表达主体意识,表现自我;
美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要树立创造意识,体现创作个性。
美术家的修养
要不断加强专业技能学习和训练,只有不断加强训练才可能使天赋得到开发和施展;
要具备进步和高尚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
要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和高尚的思想修养;
要有真切的生活体验和丰厚的艺术实践。
创作活动
创作过程
构思(审美认识)——传达(审美表现)
构思活动阶段:
1.从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到美的发现;
2.内心视象的酝酿和孕育;
3.审美意象的形成。
(灵感)
传达活动阶段:
艺术家运用材料表现审美认识。
(理解:
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制作与技巧:
熟悉物质媒介材料,熟练运用表现技巧,不能无视制作技巧也不能仅片面追求技巧。
创作的心理活动
创作中的心理要素:
直觉记忆联想理解
创作中的情感活动:
积极的情感活动是美术创作的一个显著特点。
创作中的无意识是创作主体在特定条件下一时意识不到的心理现象,仍受大脑中枢的控制。
“灵感”
思维活动
形象思维是美术创作中的唯一思维方式,美术直接运用由线条、色彩、形体等构成的视觉形式即形象性来思维。
创作方法
创作方法艺术手法艺术技法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古典主义创作方法”、“自然主义创作方法”、现代主义各种方法等。
3、美术作品(创作成果)
美术作品的构成因素
内容:
题材(作品中描绘的生活);
主题(意义认识、评价、态度);
美术作品中的“意义”:
四个层次
形式:
(美术作品内容的组织结构和一定物质材料、艺术语言表现出来的外在形态)
组织结构(内部结构内形式);
艺术语言(笔触、线条、形象等);
形式美(作品中色彩、线条、形体、明暗、空间等美术语言合规律与合目的性的组合)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内容依托形式而存在,形式为了表现内容。
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
美术作品的相关属性
意境(意与境合情景交融)
风格(作品中稳定的总体倾向)
格调(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高下雅俗)
品味(作品层次和等级,逸、神、妙、能)
商品属性:
美术作品一旦进入市场进行交换就变成了商品;
美术作品是一种特殊商品;
市场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美术作品的艺术美
美术作品的艺术美是美术家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审美体验的物化形态。
艺术美具有超越现实的永恒性、统一性、普遍性,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导向性、感染力以及高于生活的独创性等特征。
美术接受
美术接受与美术本质
接受是构成美术活动完整性的重要环节(如何理解美术接受是构成美术活动完整性的重要环节?
美术接受方式——对美术作品采取一种无功利,超利害的观赏态度。
美术接受是美术返回社会生活的必由之路,必须通过美术接受与消费,美术作品才能返回社会生活。
美术接受与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是有待实现的对象(怎样理解美术作品是一个有待实现的对象?
)(召唤结构)
召唤结构的实现(四个层次):
第一、物质材料层。
第二、形式结构层。
第三、客体所指含义层。
第四、意义与意味集合层
是一个无限的创造过程
美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创造过程。
(如何理解?
)一、美术作品能超越作者面对不同地域和时期的接受者。
二、美术作品本身结构的召唤性特征需要接受者的积极参与填补和具体化作品中的空白和不确定点。
三、社会制度、文化变迁等使得不同历史中的接受主体对同一件作品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和体验而有所创造
美术接受的社会环境
美术世界(社会环境)
构造:
主体(人)(1.美术家2.批评家3.美术理论家和美学家4.美术史家5.各美术机构中的任职人员);
美术机构(展览和收藏机构、美术出版社、美术教育机构);
规则和制度
功能:
中介性、接受性、主动性、制度性和惯例性
美术接受的社会环节
展览馆是美术接受和传播的重要机构和场所;
新闻媒介是美术接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和中介;
美术出版社对美术作品进行复制发行;
美术博物馆中的作品能与不同历史中的接受者对话和交流;
美术市场的正反作用;
美术院校提高社会的审美接受能力。
美术批评
批评性的接受方式
(怎样看待美术批评?
美术接受的内在过程
准备阶段
定向与期待
//审美态度的形成
初级阶段
完形与弥散(整体性与局部细节)
错觉(空间错觉、物象错觉)
差异与陌生
高级阶段
理解:
前理解是理解的基础;
作品自身、作品与艺术家特质、作品与时代背景、作品与作品之间理解的循环;
还原、误解
体验——“共鸣”
回味
4、美术的审美教育
美术的社会功能
认识功能:
欣赏者通过作品不同的生活情景,从而认识真理、认识历史、认识现实。
教育功能:
美术作品使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他人与自我采取一种伦理态度,这种态度意味着对人类社会中美好事物与正义事业的热爱,对进步的信仰,对真理的追求。
审美功能:
优秀的美术作品中有美,美术中的美可以唤起人们的美感,使人产生美的感受与感动。
以上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美术的认识功能总要通过审美功能才能得以实现,美术的审美作用又都包容着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
美术的审美教育
培养人们正确而又深刻的美的观念;
对美术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培养人们对美术作品的整体把握能力;
美术审美教育的特点:
寓教于乐潜移默化
美术审美教育的意义
美术的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怎样理解?
一、审美教育使人们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接受,获得更为丰富的审美经验。
二、审美教育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既得到美的享受,又在精神方面得到净化。
三、审美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审美教育能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正确的美学观念,提高人们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美术发生
历史上关于美术发生的理论
游戏论
德国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先提出了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观点,斯宾塞也认为游戏是过剩精力的发泄。
席勒--斯宾塞理论
巫术论
巫术论是艺术发生理论中最具影响的一种观点。
劳动论
沃拉斯切克、毕歇尔、希尔恩都强调音乐、舞蹈的特征是节奏,而音乐、舞蹈的节奏又来源于劳动的节奏,因而劳动是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力。
普列汉诺夫也从劳动的角度考察研究艺术发生问题。
美术发生的动力
社会劳动实践是根本动力
在美术发生的动力系统中,人类的社会劳动实践是根本动力因素,起着主导作用。
劳动实践促使人类从动物向人转化,为原始美术的创造主体提供了生物学上的前提;
劳动实践使人类在主体与自身,主体与自然界,主体与主体之间建立了新的关系,从而使美术的发生成为可能。
生物性与原始美术发生
人体饰品的发生首先是以人类生物性的性本能冲动为动力的。
人类的生物性本能需要,作为最基本的动力因素,同样必须通过劳动实践这一根本动力,才能对美术的发生起动力作用。
美术发生的历史过程与阶段
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美术发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王朝闻“在一定意义上看来,人类的第一件工具和人类的第一件艺术品是有同一性的”。
美术的发生是一个过程,应具备人工性、形态性、审美性。
人工性
人工性是美术发生的上限。
美术是人类的创造物,是人工制品,制造工具不但标志着人类的诞生,而且也是美术发生过程的开始。
形态发生
形态性是区别美术与非美术本质特征划分的标准。
必须在漫长的劳动实践过程中,才能在人工性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美术形态性的工具。
美术形态划分为:
写实形态、形式形态和装饰写实形态三种基本类型。
审美发生
美术的发生过程中,审美发生是最后一个阶段。
在原始社会中,美术的实用功能在整体上先于审美功能,这与主体的心理和生理的需要的先后次序有关。
主体在劳动实践中生产出丰富的对象世界的同时,也生产出了自身丰富的本质力量。
而当主体获得了与对象美的性质相适应的审美能力,有了“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时,美术就能向审美对象生成转换。
4、
原始美术的性质及其转换
原始美术的性质及在历史中的转换
原始美术不是美术,因为:
1.都是从实用出发的;
2.总体社会状况决定原始人无法用审美欣赏来对待。
原始美术具有美术性质,因为:
1.人工性、形态性在原始美术作品中已经发生;
2.很多条件下,能够持欣赏和审美态度。
历史情境:
原始人眼中的原始美术
现代人眼中的原始美术
美术发展
美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他律性(社会制约性)
美术的发展不可能不受到社会生活的制约。
经济与美术发展:
(作用与反作用)
社会意识与美术发展:
(神话是艺术创作的土
壤;
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制约和影响美术发展;
宗教牵动和制约美术发展;
哲学影响美术的创造观念)
受制于经济基础和其他社会意识,同时也积极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和各种社会意识
自律性
继承借鉴与创造革新(内部历史传承);
革新是目的,只有以革新为目的的继承才是科学的批判地继承;
继承是基础,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的革新才是成功的革新。
形式风格变化律(形式风格价值)
民族性与世界性
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
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
并非一切民族的都是世界的,只有优秀的、反映共同人性的民族艺术才为世界所共赏。
形态流变
形态流变是美术发展的规律性的动态把握。
涉及三个层面:
传统美学思想;
理论中的重要范畴与命题;
自身历史形态
中国美术形态流变
基本美学特色
三大美学价值:
1.儒家的美学价值:
中和,雄健,充实,宇宙心灵;
2.道家的美学价值:
自然,虚静,空灵,素;
3.禅宗的美学价值:
空,淡,圆满。
把自然与社会、心与物、超越与内在视为一个连续的整体。
中国艺术的最高价值不是模拟物象,而是通过“写意”以“参赞造化”。
中国美术理论中的主要范畴与命题
形与神
似与真
理与法
雅与俗
意与境
笔与墨
解衣般礴
气韵生动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搜尽奇峰打草稿
1.中国原始美术:
陶器——彩陶;
2.先秦美术:
青铜器;
3.秦汉美术:
厚葬之风——画像石、砖;
4.魏晋南北朝美术:
佛教造像;
绘画繁荣;
5.隋唐美术:
佛教艺术;
6.五代宋辽金元美术:
(政治正反作用)绘画艺术高峰,官方//民间//文人;
7.明清美术:
绘画艺术;
民间美术;
工艺
西方美术形态流变
两大美学价值(两希文明为精神动源):
1.希腊式的美学价值:
秩序,形式多样统一;
2.绝对美,光和色彩。
都肯定神圣的秩序和美的根源存在于世界之上或世界之外。
西方艺术倾向于把外在的作品而非内在的心境视作实现上述美学价值的依归。
西方美术理论中的主要范畴与命题
再现与表现
具象与抽象
情感与形式
理性与非理性
优美与崇高
主观与客观
摹仿论
表现论
形式论
1.古希腊罗马美术:
古希腊希腊化罗马美术;
2.中世纪美术:
早期基督教美术拜占庭--罗马式哥特式;
3.文艺复兴美术:
意大利文艺复兴——北欧;
4.巴洛克和罗可可时期的美术:
巴洛克美术——罗可可美术;
5.十九世纪美术:
绘画;
雕塑;
建筑;
工艺;
6.二十世纪美术:
设计
当代中国美术
概貌
急剧变化着的社会生活——大变革时代的当代中国美术
历史描述
(一)十七年美术: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二)"
文革"
时期美术:
伪现实主义
(三)新时期美术:
复苏觉醒突破
美术门类
美术的基本特征及门类划分
美术的基本特征
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在实在的三维空间或二维平面上塑造可视的静态艺术形象
(形象化)造型性、(感知媒介)视觉性、(存在状态)静态性、(存在方式)空间性
美术门类划分
按使用的物质材料及其制作方法的不同,在广义上一般划分为工艺美术、绘画、建筑、雕塑、园林、书法、篆刻、设计等几大门类
美术的主要门类
工艺美术
以功能为前提的审美加工。
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建筑
空间实体的造型和结构安排。
基本规律:
适用+坚固+美观=建筑(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
园林
环境空间,是人工创造或改造的自然。
西方规则型园林——东方自然式园林
雕塑
通过雕、刻、塑的手法,创造具有真实的三度空间的反映生活和表现情感的艺术
绘画
绘画的分类:
(不同角度划分)
绘画的美学特征:
有长于描绘客观世界和表现主观世界的特点;
画面形象能够超越相对静止的时空范畴。
书法
汉字的书写艺术
篆刻
篆刻是书法与雕刻相结合的艺术,因多采用篆书,先写后刻,故称篆刻。
现代设计
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穆勒《设计21世纪的产品》谈到设计将发生的变化。
3、与其他艺术的关系
美术与文学;
美术与音乐;
美术与舞蹈;
美术与摄影;
与戏剧和电影
4、综合发展和开放性
不断分离——相互综合
艺术不断的经历着分化与综合的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术 概论 知识 要点 框架 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