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单组元相图及纯晶体的凝固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503927
- 上传时间:2023-01-23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2.75KB
第6章 单组元相图及纯晶体的凝固Word文档格式.docx
《第6章 单组元相图及纯晶体的凝固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 单组元相图及纯晶体的凝固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为体系的组元数;
P为相数。
对于不含气相的凝聚体系,压力在通常范围的变化对平衡的影响极小,一般可认为是常量。
因此相律可写成下列形式:
f=C-P+1
相律给出了平衡状态下体系中存在的相数与组元数及温度、压力之间的关系,对分析和研究相图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6.1.2单元系相图
单元系相图是通过几何图形描述由单一组元构成的体系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所可能存在的相及多相的平衡。
现以水为例说明单元系相图的表示和测定方法。
水可以以气态(水气)、液态(水)和固态(冰)的形式存在。
绘制水的相图,首先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测出水-汽、冰-汽和水-冰两相平衡时相应的温度和压力,然后,通常以温度为横坐标.压力为纵坐标作图.把每一个数据都在图上标出一个点,再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得到如图6.1(a)所示的H2O相图。
根据相律
f=C-P+2=3-P
由于f≥0,所以P≤3,故在温度和压力这两个外界条件变化下,单元系中最多只能有三相平衡。
OA,OB和OC3条曲线交于O点,它是汽、水、冰三相平衡点。
根据相律,此时f=0,因此要保此三相共存,温度和压力都不能变动。
如果外界压力保持恒定(例如一个标准大气压),那么单元系相图只要一个温度轴来表示,如水的情况见图6.1(b)。
根据相律,在汽、水、冰的各单相区内(f=1),温度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动。
在熔点和沸点处,两相共存,f=0,故温度不能变动,即相变为恒温过程。
在单元系中,除了可以出现气、液、固三相之间的转变外,某些物质还可能出现固态中的同素异构转变。
除了某些纯金属,如铁等具有同素异构转变之外,在某些化合物中也有类似的转变,称为同分异构转变或多晶型转变。
6.2纯晶体的凝固
6.2.1液态结构
凝固是指物质由液态至固态的转变。
因此,了解凝固过程首先应了解液态的结构。
由X射线衍射对金属的径向分布密度函数的测定表明.液体中原子间的平均距离比固体中略大;
液体中原子的配位数比密排结构晶体的配位数减小,通常在8~11的范围内。
上述两点均导致熔化时体积略为增加,但对非密排结构的晶体如Sb,Bi,Ga,Ge等,则液态时配全数反而增大,故熔化时体积略为收缩。
除此以外,液态结构的最重要特征是原子排列为长程无序,短程有序,并且短程有序原子集团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一种此消彼长,瞬息万变,尺寸不稳定的结构,这种现象称为结构起伏,这有别于晶体的长程有序的稳定结构。
6.2.2晶体凝固的热力学条件
晶体的凝固通常在常压下进行,从相律可知,在纯晶体凝固过程中,液固两相处于共存,自由度等于零,故温度不变。
按热力学第二定律,在等温等压下,过程自发进行的方向是体系自由能降低的方向。
自由能G用下式表示:
G=H-TS,
式中,H是焓;
T是绝对温度;
S是熵,可推导得
dG=Vdp-SdT。
在等压时,dp=0,故上式简化为:
由于熵恒为正值,所以自由能是随温度增高而减小。
纯晶体的液、固两相的自由能随温度变化规律如图6.5所示。
这样,两条斜率不同的曲线必然相交于一点,该点表示液、固两相的自由能相等,故两相处于平衡而共存,此温度即为理论凝固温度,也就是晶体的熔点Tm。
事实上,在此两相共存温度,既不能完全结晶,也不能完全熔化,要发生结晶则体系必须降至低于Tm温度,而发生熔化则必须高于Tm。
在一定温度下,从一相转变为另一相的自由能变化为
式中,ΔT=Tm-T,是熔点Tm与实际凝固温度T之差。
由上式可知,要使ΔGv<0,,必须使ΔT>0,即T<Tm,故ΔT称为过冷度。
晶体凝固的热力学条件表明,实际凝固温度应低于熔点Tm,即需要有过冷度。
6.2.3形核
1.均匀形核
a.晶核形成时的能量变化和临界晶核晶体熔化后的液态结构从长程来说是无序的,而在短程范围内却存在着不稳定的,接近于有序的原子集团(尤其是温度接近熔点时)。
由于液体中原子热运动较为强烈,在其平衡位置停留时间甚短,故这种局部有序排列的原子集团此消彼长,即前述的结构起伏或称相起伏。
当温度降到熔点以下,在液相中时聚时散的短程有序原子集团,就可能成为均匀形核的"
胚芽"
或称晶胚,其中的原子呈现晶态的规则排列,而其外层原子与液体中不规则排列的原子相接触而构成界面。
因此,当过冷液体中出现晶胚时,一方面由于在这个区域中原子由液态的聚集状态转变为晶态的排列状态,使体系内的自由能降低(ΔGv<0),这是相变的驱动力;
另一方面,由于晶胚构成新的表面,又会引起表面自由能的增加,这构成相变的阻力。
在液—固相变中,晶胚形成时的体积应变能可在液相中完全释放掉,故在凝固中不考虑这项阻力。
但在固—固相变中,体积应变能这一项是不可忽略的。
假定晶胚为球形,半径为r,当过冷液中出现一个晶胚时,总的自由能变化面G应为
式中,σ为比表面能,可用表面张力表示。
在一定温度下,¦
¤
Gv和σ是确定值,所以¦
G是r的函数。
¦
G在半径为r*时达到最大值。
当晶胚的r<r*时,则其长大将导致体系自由能的增加,故这种尺寸晶胚不稳定,难以长大,最终熔化而消失。
当r>r*时,晶胚的长大使体系自由能降低,这些晶胚就成为稳定的晶核。
因此,半径为r*的晶核称为临界晶核,而r*为临界半径。
临界半径由过冷度上T决定,过冷度越大,临界半径r"
越小,则形核的几率增大,晶核的数目增多。
液相必须处于一定的过冷条件时方能结晶,而液体中客观存在的结构起伏和能量起伏是促成均匀形核的必要因素。
b.形核率
当温度低于Tm时,单位体积液体内在单位时间所形成的晶核数(形核率)受两个因素的控制,即形核功因子
6.2.4晶体长大
形核之后,晶体长大,其涉及到长大的形态,长大方式和长大速率。
形态常反映出凝固后晶体的性质,而长大方式决定了长大速率,也就是决定结晶动力学的重要因素。
1.液-固界面的构造晶体凝固后呈现不同的形状,如水杨酸苯脂呈现一定晶形长大,由于它的晶边呈小平面,称为小平面形状,如图6.11所示。
硅、锗等晶体也属此类型。
而环己烷长成树枝形状,如图6.12所示,大多金属晶体属此类型,它不具有一定的晶形,称非小平面形状。
图6.11透明水样苯酯晶体的小面形态×
60图6.12透明环己烷凝固成树枝形晶体×
60
经典理论认为,晶体长大的形态与液、固两相的界面结构有关。
晶体的长大是通过液体中单个并按照晶面原子排列的要求与晶体表面原子结合起来。
按原子尺度,把相界面结构分为粗糙界面和光滑界面两类,如图6.13所示。
杰克逊(K.A.Jackson)提出决定粗糙及光滑界面的定量模型。
他假设液-固两相在界面处于局部平衡,故界面构造应是界面能最低的形式。
如果有N个原子随机地沉积到具有NT个原子位置的固-液界面时,则界面自由能的相对变化ΔGS由下式表示:
式中,k是玻尔兹曼常数;
Tm是熔点;
x是界面上被固相原子占据位置的分数;
而,其中Lm为熔化热,,η是界面原子的平均配位数;
v是晶体配位数。
ξ恒小于1。
将(6.29)式按与x的关系作图,并改变a值,得到一系列曲线,如图6.14所示,由此得到如下的结论:
1).对于a≤2的曲线,在x=0.5处界面能具有极小值,即界面的平衡结构应是约有一半的原子被固相原子占据而另一半位置空着,这时界面为微观粗糙界面。
2).对于a≥2时,曲线有两个最小值,分别位于x接近0处和接近1处,说明界面的平衡结构应是只有少数几个原子位置被占据,或者极大部分原子位置都被固相原子占据,即界面基本上为完整的平面,这时界面呈光滑界面。
金属和某些低熔化熵的有机化合物,a≤2时,其液一固界面为粗糙界面;
多数无机化合物,以及亚金属铋、锑、镓、砷和半导体锗、硅等,当a>2时,其液一固界面为光滑界面。
但以上的预测不适用于高分子,由于它们具有长链分子结构的特点,其固相结构不同于上述的原子模型。
2.晶体长大方式和生长递率晶体的长大方式与上述的界面构造有关,可有连续长大、二维形核、螺型位错长大等方式。
a.连续长大对于粗糙界面,由于界面上约有一半的原子位置空着,故液相的原子可以进入这些位置与晶体结合起来,晶体便连续地向液相中生长,故这种生长方式为垂直生长。
对于大多数金属来说,由于动态过冷度很小,因此其平均生长速率与过冷度成正比,即
式中,u1为比例常数,视材料而定,单位是m/s×
K。
有人估计u1约为10-2m/s×
K,故在较小的过冷度下,即可获得较大的生长速率。
但对于无机化合物如氧化物,以及有机化合物等粘性材料,随过冷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生长速率达到极大值后随后下降。
b.二维形核二维晶核是指一定大小的单分子或单原子的平面薄层。
若界面为光滑界面,二维晶核在相界面上形成后,液相原子沿着二维晶核侧边所形成的台阶不断地附着上去,使此薄层很快扩展而铺满整个表面。
c.藉螺型位错生长若光滑界面上存在螺型位错时,垂直于位错线的表面呈现螺旋形的台阶,且不会消失。
因为原子很容易填充台阶,而当一个面的台阶被原子进入后,又出现螺旋型的台阶。
在最接近位错处,只需要加入少量原子就完成一周,而离位错较远处需较多的原子加入。
这样就使晶体表面呈现由螺旋形台阶形成的蜷线。
6.2.5结晶动力学及凝固组织
1.结晶动力学
由新相的形核率N及长大速率vg可以计算在一定温度下随时间改变的转变量,导得结晶动力学方程
上式称为约翰逊-梅尔(Johnson-Mehl)动力学方程,并可应用于在四个条件(均匀形核,N和vg为常数,以及小的¦
Ó
值)下的任何形核与长大的转变。
当N与时间相关时,阿弗拉密(Avrami)考虑形核率与时间呈指数关系变化后,得到
上式称为阿弗拉密方程。
式中n称为阿弗拉密指数,与相变机制相关,一般在1~4范围内取值,式中k为常数。
阿弗拉密方程是描述结晶和固态相变中转变动力学的唯象方程。
2.纯晶体凝固时的生长形态
纯晶体凝固时的生长形态不仅与液-固界面的微观结构有关,而且取决于界面前沿液相中的温度分布情况,温度分布可有两种情况:
正的温度梯度和负的温度梯度,分别如图6.21(a),(b)所示。
a.在正的温度梯度下的情况
正的温度梯度指的是随着离开液-固界面的距离z的增大,液相温度T随之升高的情况,即dT/dz>0。
在这种条件下,结晶潜热只能通过固相而散出,相界面的推移速度受固相传热速度所控制。
晶体的生长以接近平面状向前推移,这是由于温度梯度是正的,当界面上偶尔有凸起部分而伸入温度较高的液体中时,它的生长速度就会减缓甚至停止,周围部分的过冷度较凸起部分大而会赶上来,使凸起部分消失,这种过程使液-固界面保持稳定的平面形态。
b.在负的温度梯度下的情况
负的温度梯度是指液相温度随离液-固界面的距离增大而降低,即dT/dz<0。
当相界面处的温度由于结晶潜热的释放而升高,使液相处于过冷条件时,则可能产生负的温度梯度。
此时,相界面上产生的结晶潜热即可通过固相也可通过液相而散失。
相界面的推移不只由固相的传热速度所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部分的相界面生长凸出到前面的液相中,则能处于温度更低(即过冷度更大)的液相中,使凸出部分的生长速度增大而进一步伸向液体中。
在这种情况下液-固界面就不可能保持平面状而会形成许多伸向液体的分枝(沿一定晶向轴),同时在这些晶枝上又可能会长出二次晶技,在二次晶技再长出三次晶枝,如图6.23所示。
晶体的这种生长方式称为树枝生长或树枝状结晶。
树技状生长时,伸展的晶枝轴具有一定的晶体取向,这与其晶体结构类型有关,例如:
面心立方<
100>
体心立方<
排六方<
1010>
6.2.6高分子的结晶特征
高分子中的晶体像金属、陶瓷及低分子有机物一样,在三维方向上具有长程有序排列,因此,高分子的结晶行为在许多方面与它们具有相似性。
但由于高分子是长链结构,要使高分子链的空间结构均以高度的规整性排入晶格,这比低分子要困难得多,这使得高分子结晶呈现出不完全性和不完善性、熔融升温和结晶速度慢的特点。
本节将简要描述高分子在结晶方面与低分子的异同性。
1.相似性
1).晶粒尺寸受过冷度影响。
结晶高分子从熔点(Tm)以上冷却到熔点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之间的任何一个温度下都能结晶。
结晶需要过冷度,并随着过冷度的增加,形核率增加。
高分子从熔体(液)冷却结晶时,通常形成球晶。
2).高分子的结晶过程包括形核与长大两个过程。
形核又分为均匀(均相)形核和非均匀(异相)形核两类。
均匀形核是由熔体中的高分子链段靠热运动形成有序排列的链束为晶核;
而非均匀形核则以外来的杂质,未完全熔化的残余结晶高分子,分散的小颗粒或容器的型壁为中心,吸附熔体中的高分子链作有序排列而形成晶核。
3).非均匀形核所需的过冷度较均匀形核小。
4).高分子的等温结晶转变量也可用阿弗拉密方程来描述。
高分子熔体冷却结晶时,体积不断收缩,通常可用膨胀仪测定高分子结晶过程中的体积收缩量。
如果用Vn,Vt和V¡
Þ
分别表示高分子在起始时刻、t时刻和结晶终止时刻未结晶的质量体积,那么阿弗拉密方程为
式中,u为未结晶的体积分数;
k为结晶速率常数;
n为阿弗拉密指数。
2.差异性
高分子结晶具有不完全性。
最易结晶的聚乙烯,其最高结晶度为95%,而一般高分子大多只有50%左右。
高分子结晶的不完全性及其结晶能力的大小起因于大分子链结构特征。
影响高分子结晶能力的结构因素有:
(1)链的对称性。
高分子链的结构对称性越高,越容易结晶。
例如,聚乙烯和聚四氟乙烯的分子,主链上全部是碳原子,碳原子上都是氢原子或氟原子,对称性高,故最容易结晶。
(2)链的规整性。
对于主链型完全是无规的,不具有对称中心的高分子,一般都失去结晶能力。
例如,自由基聚合的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就是完全不能结晶的非晶高分子。
(3)共聚效应。
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单体分子形成的高分子称为共聚物。
无规共聚通常会破坏链的对称性和规整性,从而使结晶能力降低甚至丧失殆尽。
但是,如果两种共聚单元的均聚物(均聚物由一种单体生成的高分子)有相同类型的结晶结构,那么共聚物也能结晶。
(4)链的柔顺性。
链的柔顺性是结晶时链段向结晶表面扩散和排列所必须的,因此,使链柔顺性降低的结构因素,均会影响高分子的结晶能力。
例如,聚乙烯的主链柔顺性很好,如果含苯环后使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链的柔顺性降低,结晶能力显著减弱。
结晶高分子与低分子另一个差异是熔融过程中通常出现升温现象(边熔融边升温)。
图6.28(a),(b)分别示出了结晶高分子和低分子熔融过程质量体积-温度曲线。
由图可知,结晶高分子的熔融过程与低分子没有本质上的差异,热力学函数(如质量体积、比热容等)发生突变,只是程度上有差异,这一过程不像低分子那样发生在0.2℃的狭窄的温度范围,而存在一个较宽的熔融温度范围,这个温度范围称为熔限。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发生熔融升温的现象,这不像低分子那样几乎在液、固两相热力学平衡的恒温下结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6章 单组元相图及纯晶体的凝固 单组元 相图 晶体 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