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新人教版必修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497932
- 上传时间:2023-01-23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47.50KB
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新人教版必修Word格式.docx
《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新人教版必修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新人教版必修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既存在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只发生在丁和辛、丙和乙之间
5.将水生植物和小鱼放入盛有水的玻璃缸中,密闭后置于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为鱼的生存提供氧气
B.鱼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CO2
C.能量流动可以从植物到鱼,也可以由鱼到植物
D.若该玻璃缸长期置于黑暗中,鱼和植物将会死亡
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与营养结构
B.物质循环过程需要能量的驱动,能量流动需要物质作为载体
C.每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D.人工制作生态瓶要避免阳光直射,瓶内各种成分齐全,比例适中
7.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某草食动物同化的能量等于( )
A.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B.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减去生产者的呼吸量
C.被草食动物吃了的植物中所含的能量减去粪便中所含的能量
D.用于草食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8.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图中b=h+f+d+g
B.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a×
100%
C.图中乙代表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D.缩短食物链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9.下列对于生态系统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
B.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
C.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D.基因多样性较高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10.如图为一食物网。
若要使丙体重增加x,已知其食用的动物性食物(乙)所占比例为a,则至少需要的生产者(甲)的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 )
A.y=90ax+10x B.y=25ax+5x
C.y=20ax+5xD.y=10ax+10x
11.(2016·
通榆一中高二期中)有关下图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若y表示不同种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能力最强的是d
B.若y表示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则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d
C.若y表示四个鸽种群的个体数,则d种群被鹰攻击的成功率最大
D.若y表示某有毒物质在某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中的含量,则d代表生产者
12.下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 ②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 ③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 ④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
A.①②B.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13.下列生产活动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在一块田地中收割小麦后再种植玉米
B.在某池塘中养殖多种鱼并有计划地捕鱼
C.将湖泊中的一部分筑坝围成能种植水稻的良田
D.将濒临灭绝的白鳍豚人工繁育
1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无机环境
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
C.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生物信息
D.施放性引诱剂控制害虫,属于化学信息在生产中的应用
15.(2016·
东莞检测)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B.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
C.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
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16.下列关于江苏省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
B.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原产美洲,经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危害,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不属于生物入侵
C.麋鹿原产我国,但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迁地保护
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
17.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的一条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是J/(hm2·
a)。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田鼠未同化的能量为×
108J/(hm2·
a)
B.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C.鼬同化量中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不到5%
D.该食物链各营养级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18.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
下面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模拟生物圈“温室效应”的实验装置,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M和N是一组对照实验,其中起对照作用的是N
B.图中生态瓶内有河水、水草、小鱼、泥沙等成分,因此生态瓶实质上就是一个群落
C.如果N内的温度比M内的低,则可证明“温室效应”会导致气温上升
D.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人类应倡导低碳生活
19.森林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是( )
①生物多样性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②其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 ③其恢复力稳定性要比农田生态系统高 ④有比较复杂的营养结构 ⑤太阳能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 ⑥生产者和分解者构成生物圈中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循环回路 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 ⑧能量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
A.①③⑤⑥⑧B.②③④⑥⑦
C.①②④⑤⑦D.①③④⑤⑧
20.平时多关注一下时事新闻,你会经常看到世界各地自然灾害频发,探究缘由,很多都是因为人类自身生产活动引起的。
在下列各组选项中,三者之间具有逐级的因果关系的是( )
A.寒潮、霜冻、盐碱化
B.地震、泥石流、水土流失
C.酸雨、臭氧层破坏、杀伤性紫外线
D.森林减少、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12分)图1为某温带稀树草原食物网的部分示意图,图2为某生物的种群密度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在狼与兔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中,反应敏捷的兔和跑得快的狼均能很好的生存。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这是二者________的结果:
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分析,信息传递能够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2)若图2所示的种群为某鼠种群。
在C点时,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____,在无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该种群数量每年均以150%的增长速率(出生率-死亡率)增长,若该种群初始数量为N,则两年后它们的数量将达到________。
(3)采用样方法调查该稀树草原中风信子的种群密度,选取样方的关键在于________。
若同时统计各样方中物种数目,则可以起到调查________的作用。
(4)在图1所示的稀树草原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假设每种动物从上一营养级不同生物中获得的能量相同且能量传递效率均为10%,若狼种群增重6kg,需要消耗草________kg。
(5)某年气温明显增高,食物丰富,稀树草原昆虫数量也增多,但并没有呈现“J”型增长的状态,这是________调节的结果。
多年来,该稀树草原牧民大力植树种草,使草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牧业产量呈持续增长势头,说明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_,也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得以增强。
22.(8分)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草原生态系统组成成分除图示生物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鹰与蛇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鹰所处的营养级是________。
(3)如果鼠种群的死亡率较高,则鼠种群的数量一定会下降吗?
________,试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4分)近段时间我国持续出现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健康与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其中的罪魁祸首要归咎于化石燃料的不良排放,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元素的循环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A、B(B1、B2、B3)、C共同构成了________。
图中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2)碳元素通过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途径进入生物群落,②为生物的________作用,为防止雾霾天气,人们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3)成分C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捕食者能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捕猎,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图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600kJ,则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少可得到能量________kJ。
(6)森林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但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时不能自动恢复,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8分)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其中E(20000kJ)表示牧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E1、E2、E3(E1+E2+E3=3000kJ)分别表示牲畜、昆虫和鼠三者同化的能量。
牧草呼吸消耗的能量为2500kJ,牲畜、昆虫和鼠三者呼吸消耗的能量为600kJ,三者粪便中的能量为500kJ。
图乙表示该草原中某一种群的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中鹰与狐狸的关系是__________。
该食物网中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
(2)图乙曲线所示种群在前5年种群数量的变化类型是____________增长,在1~20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________年,20~30年中种群的增长率为________。
(3)该草原在第10年曾发生火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对火灾过后草原生物群落________过程的真实写照,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稳定性。
25.(8分)果园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生态系统,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果树害虫与其天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
果园中的所有果树是否构成一个群落__________(填“是”或“否”)。
采用样方法调查果园中苹果树的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之一是________。
(2)天敌控制果树害虫与喷施农药相比,其优点包括:
①能够更有效控制害虫数量,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某果园中,有一条食物链为:
柑橘(W1)→蚜虫(W2)→七星瓢虫(W3),括号内为该生物每年的同化量,正常情况下测算,发现W2远小于1/10W1,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践表明,在果园种草,可以大大降低害虫对果园的破坏作用,这主要是因为这一措施使果园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阶段质量检测(四)
1.解析:
选B 环境保护和环境改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效,而环境保护和环境改善的措施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只有制定一套系统、全面、完整的环境保护法规并使人人都遵守,才能达到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目的,而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最有效的个人行为就是积极参与制定环境保护法的活动和宣传活动,并带头遵守这一法规,所以B选项才是最有效的个人行为。
而A、C和D项都是个人局部的行为,虽然对环境的保护有一定的作用,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环境状况,不能形成整体的强大的社会力量,其作用极为有限。
2.解析:
选B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一般包括四种: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其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相当于生态系统概念中的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总和是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也就是概念中的生物群落。
只要具备生态系统的这四种成分,就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由此可见,A、C、D三个选项中所描述的内容与生态系统的概念都不符。
3.解析:
选C 图中a表示个体,b表示种群,c表示群落,d表示生态系统,A项错误。
一片鱼塘中的所有动植物既不是种群(有多个物种),也不是群落(缺少微生物),也不是生态系统(没有微生物和无机环境),B项错误。
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还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项错误。
4.解析:
选D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戊都是生产者。
与丙可能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还有乙和丁,因此丙的数量减少,辛种群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辛在食物网中占有3个营养级。
除丁和辛、丙和乙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外,乙和丁之间也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5.解析:
选C 植物为鱼的生存提供氧气,A正确;
鱼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CO2,B正确;
能量流动可以从植物到鱼,不可以由鱼到植物,能量不能循环,C错误;
若该玻璃缸长期置于黑暗中,鱼和植物将会死亡,D正确。
6.解析:
选C 每种生物在食物网中的不同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不同,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不一定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7.解析:
选C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错误;
草食动物所同化的能量等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减去生产者的呼吸散失的热量和粪便等排遗物中的能量,B错误;
草食动物所同化的能量等于被草食动物摄食的植物所含的能量减去粪便等排遗物中的能量,C正确;
草食动物所同化的能量等于用于草食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和呼吸消耗的能量之和,D错误。
8.解析:
选A 图中b=h+c,c=f+d,因此b=h+f+d,A错误;
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a×
100%,B正确;
图中c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f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d表示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C正确;
缩短食物链不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正确。
9.解析:
选D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所含能量越少,但体型不一定越大;
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消耗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更少;
生物与生活的环境相适应,因此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有关。
10.解析:
选C 由题干中的“至少”可知,应该按最大传递效率20%计算,a表示动物性食物(乙)所占比例,则1-a表示直接从生产者(甲)获得食物所占比例,故有(1-a)x÷
20%+ax÷
20%÷
20%=y,即y=20ax+5x。
11.解析:
选A 若a、b、c、d表示四个不同种植物的遗传多样性,d的遗传多样性最高,最能适应剧烈变化的环境,A正确;
生态系统的组分和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B错误;
若y表示四个鸽种群中的个体数,四个鸽种群中d的数量最大,但种群密度不一定最大,C错误;
某有毒物质在某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中的含量越高,营养级越高,d代表最高营养级,D错误。
12.解析:
选B ①错误,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④错误,生态系统的各成分间都有信息传递,但并非都存在各种形式。
13.解析:
选C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人为控制的种植活动不会破坏生态系统。
池塘中有计划地捕捞不会使鱼类大量减少,会使鱼类繁殖和生长发育的速度加快。
人工繁育白鳍豚属于易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之一。
围湖造田,减少湖泊的面积和水容量,必然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能引起一些物种的灭绝。
14.解析:
选D 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是物理信息。
物理信息不仅来自无机环境,还来自生物自身,A错误;
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B错误;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C错误。
15.解析:
选C 物质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往复循环的过程。
其中的关键环节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物质流是循环利用的,能量流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而信息流却是双向的。
就一条食物链而言,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传递下来的能量就越少,但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人从中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多,因为人不仅可以利用各种动物,还可利用各种植物,如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营养级多,其消耗的能量也多,但人类可利用的能量也越多;
信息传递不仅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还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16.解析:
选B 互花米草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后在与本地物种的竞争中占优势,使本地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属于生物入侵;
小龙虾由日本引入后在与本地生物的竞争中占优势而大量繁殖,迅速扩散,也属于生物入侵;
麋鹿是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而被保护起来的,属于迁地保护;
盐城的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是在其越冬地进行的就地保护。
17.解析:
选B 田鼠的摄入量减去同化量等于未被同化量,为×
109-×
108=×
108J/(hm2·
a);
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07÷
×
108=3%;
鼬同化的能量中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比例为×
107-×
107)÷
107=%;
食物链中捕食者数量的增加会抑制被捕食者数量的增加,而被捕食者数量的增加会促进捕食者数量的增加。
18.解析:
选D 通过分析比较M、N两装置,发现唯一不同的是二氧化碳的浓度,所以两实验装置为对照实验组,单一变量为二氧化碳浓度,本实验探究的是高二氧化碳浓度对温度的影响,所以实验组为N组,起对照作用的是M组;
装置中既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河水、泥沙、光等,又有生物成分:
水草、小鱼、微生物等,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
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N内的温度比M内的高,说明高浓度二氧化碳气体能够导致气温的升高,则可证明“温室效应”会导致气温上升;
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人类应倡导低碳生活。
19.解析:
选C 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一般来说,营养结构越复杂,各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越多,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低。
20.解析:
选D 寒潮可引起霜冻,但土壤盐碱化与前两项无关;
泥石流是洪涝灾害的一种结果,导致大量水土流失,与地震无关;
酸雨和臭氧层破坏是两种生态环境问题,氟利昂等物质大量排放导致臭氧层破坏,引起杀伤性紫外线照射到地面的量增加;
森林减少,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减少,引起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
21.解析:
(1)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在狼与兔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中,反应敏捷的兔和跑得快的狼均能很好的生存。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这是二者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
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2)在C点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且此时两者的差值最大,所以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增长型;
在无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该种群数量每年均以150%的速率(出生率-死亡率)增长,若该种群初始数量为N,则两年后它们的数量将达到N×
(1+150%)×
(1+150%)=。
(3)采用样方法调查该稀树草原中风信子的种群密度,选取样方的关键在于随机取样;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若同时统计各样方中物种数目,则可以起到调查物种丰富度的作用。
(4)食物链的数法应该从生产者开始,沿着箭头走到最高消费者,结合图解可知该食物网中包括5条食物链;
假设每种动物从上一营养级不同生物中获得的能量相同且能量传递效率均为10%,若狼种群增重6kg,需要消耗兔和红狐各30kg;
而红狐增重30kg,需要消耗兔、臭鼬和鸟各100kg;
依此类推,需要消耗兔、鼠、昆虫的总量分别为(30+100)kg、(1000+500)kg、500kg,因此,共需要消耗草1300+15000+5000=21300(kg)。
(5)某年气温明显增高,食物丰富,稀树草原昆虫数量也增多,但并没有呈现“J”型增长的状态,这是由于昆虫增多,造成其天敌鸟类也会增多,这属于负反馈调节;
多年来,该稀树草原牧民大力植树种草,使草原生境明显好转,牧业产量呈持续增长势头,说明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也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得以增强。
答案:
(1)相互选择(或共同进化) 调节种间关系
(2)增长型 N (3)随机取样 物种丰富度 (4)5 21300 (5)负反馈 速度和方向
22.解析:
(1)草原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生物 阶段 质量 检测 生态系统 及其 稳定性 生态环境 保护 新人 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