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IASBFASB联合概念框架看财务报表列报的变革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491136
- 上传时间:2023-01-23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2.06KB
从IASBFASB联合概念框架看财务报表列报的变革文档格式.docx
《从IASBFASB联合概念框架看财务报表列报的变革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IASBFASB联合概念框架看财务报表列报的变革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iasb/fasb联合概念框架及其最新成果概要
为了更好地借鉴美国制定会计准则的丰富经验,制定出一套高质量的全球会计准则,iasb于2004年开始与fasb进行相关准则趋同项目的合作,并且把财务报告的概念框架(cf)作为首要的联合项目。
双方委员会都一直认为,制定一个连贯的、协调的、内在一致的概念框架体系能够用于评估现有准则和指导新准则的制定。
概念框架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实现财务报告的宗旨并为财务报告的报告主体、信息质量特征、报表要素、确认、计量、列报及披露提供基本的概念与原则。
按照原有的计划,两个委员会将该联合概念框架项目分八个阶段推进,具体包括:
1.目标和质量特征;
2.要素、确认和计量属性;
3.初始和后续计量;
4.报告主体;
5.列报和披露,包括财务报告边界;
6.框架目的和在gaap中的层次;
7.对非营利部门的适用性;
8.其他问题。
经过这些年双方委员会的共同努力,iasb/fasb联合项目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继2008年5月发布的征求意见稿(ed)“概念框架:
财务报告目标与财务报告信息决策有用性的质量特征与约束条件”之后,fasb于2010年9月发布了第8号概念公告,而iasb也于同年发布了财务报告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forfinancialreporting2010),用于取代原先的“1989年财务报表编报框架”。
从本质上看,无论是fasb的第8号概念公告,还是iasb新的概念框架,两者都是来自于联合项目的成果,它们内容都是趋于“一致的”。
葛家澍(2010)教授在评述美国第8号概念公告时指出,这份概念公告是高质量概念框架的一部分(因为目前仅包括目标和质量特征两个部分),是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新篇章。
fasb第8号概念公告第1章明确了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总的来说就是向现在和潜在的投资人、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等主要的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他们决策有用的信息,突出强调了决策有用性的目标。
通用财务报告能向主要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主体的经济资源与其要求权(由财务状况表及报表附注提供信息),以及由于交易和其他事项引起的经济资源与要求权变动的财务信息。
其中,经济资源与其要求权的变动又可以区分为两种变动:
一是财务业绩引起的变动;
二是来自其他事项和交易引起的变动。
而来自经营业绩的变动信息又分为反映权责发生制会计的信息(由综合收益表等提供信息)和过去现金流量变动的信息。
所有提供的这些变动信息都是围绕一根主线:
即如何预测主体预期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安排与不确定性以及怎样评估主体产生未来现金净流量的能力(葛家澍,2011)。
这与概念框架确立的决策有用性的目标是相一致的,因为在这一目标下更加关注有关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等信息,能够相关并且如实地反映主体产生未来现金净流量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达到决策有用的目标。
通过对联合概念框架项目成果——fasb第8号概念公告的解读,可以了解到,iasb/fasb已经明确指出,通用财务报告并不试图表示一个主体的“价值”(value),但是它能够提供信息以帮助现在和潜在的投资人、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估计报告主体的价值。
也就是说,由于财务报告本身固有的局限性,财务报告做不到也不企图做到反映主体的当前“价值”,只是为相关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对他们决策有用的信息。
而一直以来,无论是fasb还是iasb对于决策有用性的目标描述一直都是处于比较抽象、模糊的层面,对实务的操作缺乏明确、具体的指引,容易让会计实务人员产生这样的困惑:
到底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怎样才能体现决策有用性的目标?
fasb第8号概念公告将决策有用的目标具体化了,表现为“具体落实在该公告详细分析的财务报告所能提供的、直接或间接与评估主体未来现金流量前景密切关联的各种信息之上”(葛家澍,2011)。
也就是联合概念框架下的财务报告的目标——决策有用性,主要是通过提供使用者普遍关注的信息,以预测主体未来现金净流量的金额、时间安排和不确定性,以及评估主体产生未来现金净流量的能力,从而达到决策有用性这一目标。
iasb/fasb明确了这一具体目标,对于接下来的联合项目研究可以说是做好了铺垫,具有深远的意义。
因为在iasb/fasb均以“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为论点的支撑下,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指引系统运行的方向。
三、财务报表列报变革与决策有用性的体现
2008年10月16日,iasb与fasb联合发布了《财务报表列报的初步意见(讨论稿)》,该讨论稿是关于财务报表列报联合研究项目第二阶段的研究成果,对财务报表列报提出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方案。
这次的改革主要通过改变财务报表列报的形式和内容来达到刻画主体具有内在一致的财务图景,并通过分解信息有助于预测主体的未来现金流量,同时帮助报表使用者评估主体的流动性和财务弹性等目标。
该讨论稿建议了一个财务报表的新分类模式(2010年9月发布的建议准则的员工草案,将权益部分放入筹资活动)如表1所示。
再次深究这一讨论稿会发现,财务报表列报的变革与联合概念框架所强调的决策有用性的目标完全一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报表列报的目标和原则全面贯彻了决策有用性的目标
iasb/fasb在关于财务报表信息列报模式的初步意见中提出了列报模型的三个基本目标,第一个目标是使整套财务报表之间具有高度综合性、系统性和内在一致性。
第一个目标引出了第二个目标与第三个目标,即预测主体的未来现金流量和评估主体的流动性和财务弹性。
其目的在于使主体的财务报表更加有用,要求主体提供更详细的信息,这些信息的组织方式能够清晰描绘出一个主体内在一致的财务图景,从而提高主体财务报表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有用性,最终为提高报表使用者作为资本提供者的决策能力服务。
首先,财务状况表、综合收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大主表的基本结构趋于一致,要求将主体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等,便于信息使用者结合三大报表来合理计算关键指标,如主体负债比率、经营活动及投资活动产生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从而全面、合理地分析主体的财务状况,获利能力、现金流量状况。
其次,主体一方面将价值创造方式(业务活动)与筹资活动分开列报;
另一方面又将终止经营信息与持续性业务活动信息分开列报,有利于报表使用者较准确地判断主体未来的现金流量。
由此可见,新的财务报表列报的目标和原则就是通过提供信息有助于使用者预测主体未来现金净流量的金额、时间安排和不确定性,以及评估主体产生未来现金净流量的能力,从而达到决策有用性这一目标。
这与联合概念框架共同确立的目标要求是相吻合的,并且能够很好地贯彻决策有用性的目标。
(二)讨论稿将业务活动从筹资活动中分离将能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
从财务管理角度来说,主体是通过业务活动(经营活动与投资活动)来给股东创造价值的,而筹资活动是为业务活动筹集资金,其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因此,报表使用者判断一个企业的前景如何,主要是通过经营活动与投资活动来分析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另外,由于商业信用导致的债务从债务融资活动中分离出来归入经营负债,筹资活动的负债多是从银行等债权人处融资所得,因此将业务活动从筹资活动中分离出来,将有利于信息使用者正确、合理地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从而进行合理的决策。
(三)讨论稿要求主体将终止经营单独作为一个部分能够更好地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因为财务报表的使用者通常使用主体经营活动的业绩信息来评估主体未来净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
要求主体将终止经营信息单独作为一个部分列示,这虽然仅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是却能为报表使用者预测未来现金净流量提供更好的基础,于细微之处体现概念框架决策有用观的目标要求。
(四)讨论稿要求主体在财务状况表的业务部分和筹资部分分别列报资产和负债,该列报变化伴随着综合收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对业务活动和筹资活动的划分,能更好地提供与主体现金流量有关的信息,以服务于使用者的决策
笔者认为委员会这样的划分颇具创新,突出强调主体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及其预测未来现金净流量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的能力。
细究其文,讨论稿建议财务报表采用该种分类方式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包括管理层)一般独立于资本结构来分析主体的业绩。
将资产和负债按照业务活动和筹资活动进行归集将引起财务状况表形式的大变动,财务状况表不再按照要素分类(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而是按照其功能分类。
按照营业活动和筹资活动来分别列报资产和负债,可以清楚地了解管理层用于业务活动和筹资活动的净资产。
这种变动以及由此引起的综合收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对于营业活动和筹资活动的划分,更方便使用者计算各项活动的重要财务比率。
比如,通过将经营资产净额与经营活动产生的收益进行比较能够更客观地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
通过将经营活动流动资产与经营活动流动负债比较分析经营活动本身所面临的短期财务风险,同理还可以通过分析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中所面临的长期财务风险,从而使报表使用者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财务风险;
还可分别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会计利润与之相对应的现金流量相比较,从而有助于分析其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等等。
所有这些信息都围绕一根主线,即如何更好地提供与主体现金流量有关的信息,从而有助于报表使用者预测主体未来产生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以及评估其产生未来现金净流量的能力,以服务于使用者的决策。
(五)讨论稿建议将基于不同计量基础的相似资产和负债在财务状况表的不同行次进行列报
相比允许同一报表项目包含基于不同计量基础资产和负债的列报方式,这种分解方式能提供对决策更有用的信息。
笔者认为计量基础不同的相似资产和负债所面临的风险不同,带给主体报表的影响也不一样。
按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是根据账面价值与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相比较,以较低者列报于报表中;
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负债要按照公允价值来调整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以期末公允价值进行列报。
显然,前者在会计处理上更加谨慎,给报表造成的“冲击”会更小一些,而后者面临的风险敞口更大,给主体报表造成的“冲击”更大、更加不确定。
传统财务报表中同一报表项目包含基于不同计量基础资产和负债的列报方式大大降低了报表的使用价值,一份资产负债表中,有些资产用历史成本反映、有些资产则用公允价值反映,基本的数学规则告诉我们,把通过不同方法获取的数字相加,其结果是毫无意义的。
因此,将基于不同计量基础的相似资产和负债在财务状况表的不同行次进行列报,能够提高报表使用者预测主体的未来现金流量。
(六)讨论稿建议主体将综合收益表中各组和各类的收入、费用、利得、损失按照这些项目的功能、性质或者同时按照功能和性质作进一步分解,这种水平的分解能给作为资本提供方的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在传统财务报告中,要求主体在附注中披露收入、费用的明细,以提高财务信息的有用性,如今讨论稿中将此部分内容纳入财务报表当中,笔者认为其用意如下:
其一,传统财务报告体系中,虽然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体系的主体部分,但是其格式固定、内容也有限,大量信息是高度概括的,使用者要真正看懂其经济内涵,离不开附注,然而,主体财务报表附注中的内容越来越多,其中固然有许多重要的信息,但是并不是每位投资者都会付出太大的成本去搜索这些信息,从而使自己的投资决策带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
将投资者普遍需要的信息纳入主表,一方面引起了投资者重视;
另一方面减少了投资者分析主体获利能力、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的成本。
其二,按功能分类后,主体按收入和费用的性质对项目作进一步分解,这样一方面可以让信息使用者方便地分析主体成本结构,并能与往年可比数据比较分析评价成本管理的水平以及尚存在的问题;
另一方面可以让信息使用者极其方便地分析企业主营业务,并根据上年的可比数据分析主体主营业务发展的状况,从而可以较好地预测未来可持续的现金流量。
(七)讨论稿建议在现金流量表中用直接法列报现金流量能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笔者认为直接法列报现金流量与财务报表目标更加一致,同时也能够提高财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表现在:
第一,用直接法列报主体经营现金收入与支出和全面收益的目标是一致的,这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将经营资产、经营负债信息和经营现金收入、支出相联系。
第二,关于经营现金收入、支出的信息有助于使用者达到分类的目标,并且这些信息将为使用者评价主体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提供极大的帮助。
第三,有关经营现金收入与支出的信息有助于评估主体为进行经营、再投资、偿还债务、对股东分配利润等活动能从经营活动中创造充足现金流量的能力。
因此,用直接法列报经营现金流量能够提供与评估主体流动性与财务弹性有关的信息。
另外,讨论稿建议列报模式的附注中包括一张将现金流量调节为综合收益的明细表,该调节表将收入分解为现金,除重新计量外的应计数以及重新计量项目(例如,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收入。
由此可见,讨论稿中建议采用的调节方法不同于目前现金流量表中所使用的间接法,因为前者是现金流量调节为综合收益,而后者是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
讨论稿建议将现金流量调节为综合收益,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单独分析这些构成项目,因为这些项目在帮助报表使用者预测未来现金流量和评估盈利质量时体现的能力不同。
四、联合概念框架及财务报表列报变革对我国的启示
纵观财务报表列报(讨论稿)的创新变革,无不体现与联合概念框架的决策有用性目标的高度一致。
虽然关于财务报表列报的改革仍处于讨论稿阶段,但2011年7月iasb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议程咨询中再次强调指出:
“iasb一直在制定可以应用于财务报表编制的原则,以确保适当地列报分布式信息,以及报表中的信息内在一致地反映主体的活动”。
可见iasb对财务报表列报改革的决心及改革的方向仍然是“报表中的信息内在一致地反映主体的活动”。
在当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下,一方面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变革,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以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及自身利益;
另一方面,更需要加强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
首先,我国应该借鉴fasb/iasb,以及英国、加拿大等组织和国家构建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成功经验,积极构建适合我国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
我国目前尚无完整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仅仅有类似概念框架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
但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与我国基本会计准则的定位是不同的。
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从本质上说,主要是为准则制定机构制定或评价会计准则提供指南和理论基础。
iasc在1989年“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就明确指出:
“本框架不是一项国际会计准则,因此不对任何特定的计量和披露问题确定标准。
本框架的任何内容都不能取代任何具体的国际会计准则”。
而我国基本会计准则却是准则体系的一部分,内容既不规范也不完整,没有形成一个逻辑一致的理论体系,且未能很好地协调和统驭具体会计准则的实施。
当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前提是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趋同,财政部于2010年4月发布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已经表明了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态度。
因此我国应当重视在国际趋同中我国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今后制定或修订包括财务报表列报在内的具体会计准则提供指南和理论依据。
其次,在fasb/iasb的联合概念框架(初步意见)中都明显地强调“决策有用性”这一目标。
由于各国资本市场发展程度不一,财务报告的目标形成了“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性”并存的局面(葛家澍,2007)。
虽然我国在基本准则(2006)中将“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性”同时列为财务报告的目标,但考虑到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具体情况,我国将受托责任排在第一位的,决策有用性排在第二位的。
iasb与fasb认为,虽然不同类型的主体由于成本限制等其他原因可以对他们作出不同要求的财务报告,但其财务报告目标应当是一致的,即为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
iasb与fasb坚持认为“决策有用性”是财务报告的唯一目标,并且认为这一目标已经涵盖了“受托责任”的要求。
如果在理论上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不能提出需要不同财务报告目标考虑的充分理由,在当前国际趋同的背景下,我国可能要重新审视财务报告目标的定位,因为只有明确了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才能理解财务报表列报变革所产生的影响及其所要达到的目标,进一步明确将来在财务报表列报变革中的方向。
最后,无论是fasb/iasb的联合概念框架,还是关于财务报表列报的讨论稿,两者都强调了如何更好地为信息使用者提供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即如何预测主体未来现金净流量的金额、时间安排与不确定性以及怎样评估主体产生未来现金净流量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实现决策有用性的目标。
而当前我国的报表使用者普遍关注的是有关盈利性指标方面的信息(即更加注重利润表的信息),对于现金流量表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利用。
这一方面与我国一直以来所强调的业绩考评指标和受托责任的财务报告目标有关;
另一方面这也与我国不太重视现金流量理论的相关研究有关。
未来国际财务报告的目标将会更多地转向决策有用性,更加注重现金流量方面的相关信息。
因此,我们一方面应当重视现金流量理论的研究;
另一方面不断完善相关业绩考评的指标,引导信息使用者在决策的时候关注现金流量的信息,从而提高信息使用者决策的质量和效率。
结束语
财务报表列报的创新变革,体现和贯彻了联合概念框架的思想精髓——决策有用性的目标。
而iasb在2011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议程咨询中再次强调指出的“iasb一直在制定可以应用于财务报表编制的原则,以确保适当地列报分布式信息,以及报表中的信息内在一致地反映主体的活动”这一内容,进一步说明了iasb对未来财务报表列报变革的决心及改革方向,而fasb/iasb联合概念框架取得的最新进展,为即将到来的财务报表列报的变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葛家澍,陈朝琳.财务概念框架的新篇章——评美国fasb第8号概念公告(2010年9月)[j].会计研究,2011(3).
[2]汪祥耀,叶正红.fasb第8号概念公告评述[j].财会通讯,2011(1上),2011(2上).
[3]iasb与fasb《财务报表列报的初步观点(讨论稿)》.2008-10-1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IASBFASB 联合 概念 框架 财务报表 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