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市八年级语文下册26岳阳楼记导学案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474719
- 上传时间:2023-01-23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3.73KB
广西北海市八年级语文下册26岳阳楼记导学案Word格式.docx
《广西北海市八年级语文下册26岳阳楼记导学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北海市八年级语文下册26岳阳楼记导学案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滕子京心里很有些愤慨,范仲淹非常担心他惹出祸来,想找机会劝他。
恰好赶上他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
范仲淹身在河南,望着滕子京送来的《洞庭晚秋图》,就借题发挥,
写出自己理想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预习导学】
一.下列加黑字注音
滕子京(
)
谪守(
)
浊浪(
怒号(
)
属予作文(
朝晖(
隐曜(
波澜(
衔远山(
樯倾(
忧谗(
沉璧(
汀兰(
楫摧(
锦鳞(
虎啸(
骚人(
宠辱(
淫雨(
)
潜形(
)
二.文常识填空:
1.《岳阳楼记》的作者是,(朝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死后谥,世称“”,课选自
2.中国古代“四大名楼”指:
、、、
3.“记”是一种,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滕子京的和之意。
三.指出下列的通假字,并解释。
1.百废具兴:
通,解释:
2.属予作文以记之:
四.解释下列重点字词:
1.谪守巴陵郡()
2.越明年()
3.增其旧制()4.予观乎巴陵胜状()
5.朝晖夕阴()
6.然则北通巫峡()
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8.去国怀乡()()
9.春和景明()
10.而或长烟一空()
11.把酒临风()()
1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3.或异二者之为()()
14.微斯人()()
15.吾谁与归()
16.不以物喜()
五.积累一词多义:
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先天下之忧而忧()
以:
属予作文以记之()
不以物喜()
属: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一:
而或长烟一空()
一碧万顷()
或:
而或长烟一空()
或异二者之为()
景:
四时之景不同()
春和景明()
则: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然则北通巫峡(
和:
政通人和()春和景明()
极:
南极潇湘()此乐何极()
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六.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并明确活用现象。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七.指出下列词的古今异义。
1.气象万千(气象:
古义:
今义:
2.微斯人(微:
3.属予作文(作文:
)
4.前人之述备矣(备:
八.参照注释,翻译下列的句子:
1.属予作文以记之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微斯人,吾谁与归?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问题一:
读课文,读准字、词的读音,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①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③
予观乎巴陵胜状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登斯楼也
⑥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问题二: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完成填空。
第一部分:
(第1段)记叙滕子京的背景,以及作者的缘由。
第二部分:
(第2——4段)文章主体。
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
第一层:
(第2段)简要描写的景象,引出的览物之情。
第二层:
(第3、4段)通过描写洞庭湖景色的变化,引出迁客骚人的两种心情。
第三部分:
(第5段)点明全文的中心——表达作者和远大的。
问题三:
细读课文,仔细思考。
1.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
什么?
(文中的话回答)。
从背景中你读出“滕子京”是怎样的一个人?
2.第一段简明扼要地交代了写作背景和作记的缘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用原句作答)。
这些景象有什么特点?
4.文章第二段的句子“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在文中结构上起着什么作用?
5.作者用第三、四两段文字来描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
6.课文第三、四段两幅画面各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7.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
这样写的目的是
8.文中“古仁人”指怎样的人?
“古仁人之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哪两种人?
“二者之为”指什么?
9.“古仁人之心”与一般“迁客骚人”异在何处?
10.“进亦忧,退亦忧。
”中“进”、“退”各指什么?
“进亦忧”“退亦忧”各照应什么?
11.“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微斯人,吾淮与归?
”是一个反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2.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
问题四:
再读课文,分析讨论。
1.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用原文回答)
2.如何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它在现代社会中还有什么借鉴和教育意义?
第三课时
赏读课文,品味语言。
1.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什么?
2.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
为什么?
3.找出文段中对偶最工整的句子,并品味其妙处(三到四句)。
4.本文出现的成语是什么?
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请你具体说说文章是如何将叙事、描写、抒情、议论巧妙结合在一起的?
拓展延伸
1.沙尘暴虐之下,人们对蓝天碧水、茂林修竹的珍爱愈加强烈你心中理想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
请借用古诗文《岳阳楼记》中的名句来表达,写出连续的两句
2.文中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忧乐”思想与当代社会的什么思想相似,请举两位当代有这种思想的人?
我的收获
学习了本文,理解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你树立了怎样正确的人生观?
一.
té
ngzhé
zhuó
há
ozhǔhuīyà
olà
nxiá
nqiá
ngchá
nbì
tīngjí
lí
nxià
osāochǒngyí
n
二.1.淹北宋文学家文正范文正公《范文正公集》
2.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鹳鹊楼
3.文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慰勉和规箴
三.
(1)具,同“俱”,全,都。
(2)属,同“嘱”,嘱咐。
四.1.降职远调2.到了3.规模4.胜景,好景色5.日光
6.既然这样,那么……7.这就是雄伟壮丽的景色8.离开国都
9.日光10.有时11.举,拿着面对12.探求13.或许心情
14.没有这样15.归依,归附16.因为
五.之:
它,代词,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助词,的助词,无实义
来因为属:
通“嘱”,嘱咐类一:
完全一片
有时或许景:
景色日光则:
判断词,是连词,那么
和乐和煦极:
尽,直通穷尽观:
看景色
六.1.“守”:
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2.“先”:
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
“后”:
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
七.1.古义:
景象。
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2.古义:
没有。
细小。
3.古义:
写文章今义:
文章4.古义:
详尽今义:
准备
八.1.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2.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
3.降职的官史和失意的诗人,大多聚会在这里,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4.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
离开朝廷在偏远的地方做官就担忧他的君王
5.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6.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我追随投奔谁呢?
①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③予/观/乎巴陵胜状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登/斯楼也⑥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重修岳阳楼写作本文洞庭湖雄伟壮丽迁客骚人阴晴一忧一喜
旷达的胸襟政治抱负
1.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
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
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2.透露出作者对滕子京在贬谪生活中政绩卓著的赞赏,也暗含对宦海沉浮的悲慨,为下文写景、抒情、议论作了铺垫。
3.
(1)气势磅礴、非凡:
“衔远山,吞长江”。
(2)宽阔无边: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湖光山色、千变万化: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5.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洞庭湖景色的阴晴变化,引出迁客骚人一“忧”一“喜”的两种心情
6.极力渲染“悲”的气氛。
因己而悲;
极力渲染“喜”的气氛。
因物而喜。
7.“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
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突出他们旷达的胸襟,引出下文,由写景、抒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8.“古仁人”指:
古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品德高尚的人;
古仁人之心: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物喜,以己悲”的迁客骚人
;
“二者之为”:
“去国怀乡,·
·
而悲者矣”;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其喜洋洋者矣”9.古仁人的心情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迁客骚人的心情是“以物喜,以己悲”
10.“进”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
“退”指“处江湖之远”,在偏远的地方做官。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1.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及对朋
友的期望之情,并勉励滕子京心怀天下,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
12.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
勉励友人。
点明中心。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意思是,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这就是要超越个人的忧乐观,不计较个人得失,心忧天下,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的远大志向。
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
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衔”和“吞”
2.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同“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
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3.
(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运用对偶句,写出了洞庭湖独特、重要的地理位置,同时,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张本。
“通”“极”二字写出了洞庭湖博大的景观和恢弘的气势。
(2)“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怒”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风势之大,声
音之响。
(3)“日星隐耀,山岳潜形”两句极写天气的昏暗阴沉。
“隐”“潜”二字运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为画面增添了动感。
(4)“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光跃金”把湖面上“浮动的月光”比喻成“跃动着的碎金”,展现了景物的动态美。
“静影沉璧”的语法结构、修辞方法跟上句相同,写的是景物的静态美:
静静的月影宛如沉在水底的白璧。
两句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此句运用了互文的手法,借古仁人表明了自己的博大胸襟:
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这同时也是对朋友滕子京的慰勉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进亦忧,退亦忧”
这两组对偶句具体表现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也蕴涵着作者对古仁人的钦敬和向往之情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两句话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概括了范仲淹一生所追求的为人准则,是他忧国忧民思想的集中展示。
当然也包含了对自己的鞭策和对友人的勉励之意味。
4.本文出现的成语有: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浩浩荡荡,气象万千,霪雨霏霏,春和景明,心旷神怡,一碧万顷
1.文章第一段以记叙为主,交代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缘由
2.第二、三、四段以描写和抒情为主,通过描写洞庭湖景色的阴晴变化,引出迁客骚人一“忧”一“喜”的两种心情
3.第五段以议论为主,表达作者宽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1.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2.略
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北海市 年级 语文 下册 26 岳阳楼 记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