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二第二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471575
- 上传时间:2023-01-23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39.11KB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二第二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二第二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二第二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注]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
盘香。
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6分)
[自主尝试]
[解析]竹轩诗兴这个题目点明此首诗是一首写景诗,处所环境是竹轩。
开头两句通过对柴门狭径等生活环境的描写,突出了环境的优雅,足以引起诗人的诗兴;
颔联写诗人观赏梢影细落院中,叶声轻轻飘来,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
通过颈联,告诉人们:
暑天,这里宜于乘凉倦卧,冬天,可以坐在这里吟诗。
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人生态度。
通观全诗,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了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参考答案]本诗塑造了一位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
通过对竹轩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
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人生态度;
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了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解题方略]
步骤一:
概括形象特征(什么形象);
步骤二:
分析形象特征(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诗歌如何塑造的形象);
步骤三:
明确形象意义(情感、主旨分析诗歌塑造形象的作用或意义)。
当然这三步不是说每步都应答上,还应根据题目要求及诗歌本身来灵活作答。
[应用体验]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4分)
寄黄几复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此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任四会县(今属广东)县令。
蕲,通祈,求。
三折肱,《左传·
定公十三年》载:
三折肱,知为良医。
请结合诗歌的后四句,简要概括黄几复的形象特点。
答:
解析:
作为县令,却家徒四壁,见其清廉;
三折肱说明他有杰出的政治才能,却屈居蛮荒之地,见其不得志;
头发已经斑白,可还在那个猿猴啼哭、四处瘴气的地方坚守,赞扬他学而不倦、不得志却又甘守清贫的高洁品质。
参考答案:
黄几复为官清廉,有杰出的政治才干,好学不倦,不得志。
(每点1分)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意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
意境是诗人通过意象的创造和连缀,构成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高考命题者常常考查考生对某种意境的特点的概括能力。
[常见意境特点]
意境特点
雄浑壮丽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壮阔苍茫
李白《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苍凉悲壮
杜甫《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闲适恬淡
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清幽明净
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丽清新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萧疏凄寂
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安谧美好
王维《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高远深邃
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淡雅幽远
秦观《浣溪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清冷幽静
王维《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例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洞庭
张孝祥
行尽潇湘到洞庭。
楚天阔处数峰青。
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注]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
夜凉船影浸疏星。
[注]红蓼,指生长在水边的红色蓼草。
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景物?
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解析]浣溪沙·
洞庭这个题目点明此首词是一首写景词,词人围绕洞庭湖这一观赏点,描写了洞庭湖上及周围的景色。
第一句,行尽潇湘一笔带过,到洞庭引出船行至的地点——洞庭湖。
第二句写泊舟湖中,站立船头向远处眺望,看到的是辽阔的楚天,在广阔无边、一望无际的洞庭湖的四周是青色的山峰。
第三句描写近景,船头所插旌旗上的飘带一丝不动,傍晚的洞庭湖的湖面水波平静,显得如此清幽、静谧。
这样夕阳斜照中几组特定的意象——停泊在湖面上的晚舟与辽阔的楚天、青色的山峰,共同构成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充分地展现了优美的意境,显示出流连自然的心态。
[参考答案]上阕写了辽阔的楚天、青色的山峰、平静的湖面、停泊的晚舟等景物;
描绘了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表现出留恋自然的心态。
找意象,组画面(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析特点,设意境(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抓住描述意象的关键性词语,把握意象的自身特征及特殊内涵,找到多个意象的共同特征,进而概括出意境的特色。
概括时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表感情,明作用(分析的思想感情)
答案要具体,切忌空洞,答题时应尽量点出描绘的意象和意境所表达的感情,点明其在创设背景、表情达意、表现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
比如只答表达了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感伤。
(有时这几步需要合在一起作答,并且具体作答时要根据题目灵活处理)
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春中田园作
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注]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注]觇(chn):
察看。
诗中写了哪些具有春天气息的景象?
笔下的春天有什么特点?
鸣叫的斑鸠,雪白的杏花,繁忙的农事,回归的春燕,崭新的农历,这一切都透出一种明媚、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春天的气息。
借物抒怀、托物言志的诗,往往在对事物形象的描绘中寄寓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理想,诗中所描绘的形象往往既是物的形象,也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它不仅具有物的特点,而且还具有人的品性。
古诗中出现的草木花果、鸟兽虫鱼以及月露风云等,都是诗(词)人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特定的事物,我们要注意理解沉淀其中的特定意义和文化内涵。
古诗中的事物形象:
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2.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
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
柳,谐音留,古代有折柳送别之俗,所以有惜别怀远之意。
1.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事物形象?
某联描写了某物的什么形象?
有何作用?
2.这首诗中描写的事物有什么特征?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3.诗人塑造的事物形象有什么意义?
请简要分析。
[例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北陂[注]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陂:
池。
这里指的是池边或池中小洲。
结合诗歌前两句,简析杏花的形象特点。
(3分)
[解析]诗题北陂杏花点明了诗歌的题材,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所咏之物是杏花,所处环境是北陂。
首句先写晶莹清澈、清雅可人的一陂春水,突出杏花生长的环境的清丽、洁净,烘托出傍水而开的杏花雅致清艳俏丽之美,一陂春水环绕着盛开的杏花,杏花与环境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颔联从杏花与杏花在水中的倒影两个不同角度,用妖娆来状写杏花的鲜艳绚丽。
水中倒影荡漾,岸上的杏花绚丽繁茂,共同妖娆于大自然的山水间,花与影相互映衬,相映生辉。
此时大地还是一片萧索,只有这杏花的形和影傲然开放在天地之间,从而昭示了春天的到来及其美丽,饱含着浓郁的春意。
[参考答案]诗歌前两句描绘出了杏花雅致清艳、花影相映、鲜艳绚丽的形象。
开放在清丽、洁净池水边的杏花,妖娆美丽,水中倒影荡漾,树上水下,相映生辉,饱含着浓郁的春意,美景之中也流露出诗人喜悦的心情。
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的特点。
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神韵。
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寄托的情感、理想。
(第二、三步经常合在一起来组织答案)
3.(2012·
天津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糗粮:
干粮。
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政:
通正。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2分)
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
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因解答诗歌意象题角度不明而失分
[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晁端友
寒林残日欲栖乌,壁里青灯乍有无。
小雨愔愔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注]乌:
乌鸦。
愔愔:
寂静无声。
诗中的乌和马两个意象有何作用?
请简要说明。
[我的答案]
[考生答案]
考生甲:
考生乙:
[阅卷评点]
这两个答案表面上似乎答出了意象的作用,但实际上未能准确地答出。
考生甲答出了乌鸦渲染氛围的作用,但对意象最主要的表情达意作用却未提及。
对马的作用的分析,虽然注意到了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但用象征一词解释其表现手法不准确。
考生乙虽然点出了衬托这一关键作用,但乌鸦的反衬作用未分析到位,乌欲栖,本诗是用乌鸦的归巢反衬自己的难归。
另外,分析两个意象的作用,既要分别作答,又要合起来作答。
两个考生均未做到这一点。
[解题流程]
[参考答案]
诗中的乌马既是实景,又倾注着诗人的感情:
乌鸦暮投林,而诗人却无家可归;
瘦马尚且夜不眠,人更是如此。
乌和马,一反一正衬托了诗人奔波劳累、凄风苦雨的人生漂泊之苦。
[名师支招]
鉴赏古诗形象的要点在于鉴赏意象。
高考考查意象,作答时须由浅入深地从三个角度入手:
找意象,析特点,说作用。
1.找出合乎题干要求的意象
无意象无以为诗。
古诗中使用的意象往往有多个,高考题要求找出意象,都带有一个特定要求,要找准意象,就需要吃透题目要求。
再者,最重要的是表述。
意象大都是一个名词性词语,表述时须将原句中的主谓式(如花飞)成名词式。
不过,最终要看题干要求,如2009年江苏卷要求找出风尘恶的景象,表述则必须为主谓式。
2.分析意象特征
首先,要抓住描述该意象的关键性词语,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把握其外在特征。
要特别意象的时令色彩和冷暖色调。
因为不同季节、不同色调所呈现出的特征,尤其是情感特征是不同的。
其次,要抓住物与志情的契合点,由外在的形象特征而深入挖掘其内在的品质特征。
3.分析意象作用
分析意象的作用,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
(1)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营造意境方面的作用。
(2)塑造环境或背景的作用。
它通常表现为通过多个意象组成,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环境或背景。
(3)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是最主要的。
一些传统意象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往往是固定的,如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出诗人的羁旅之苦,空城落花传达出对国势衰危的哀叹及一腔的爱国之情。
意象在具体诗歌中传达情感方面的作用,则由具体诗歌决定。
(4)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的作用,多表现在咏物诗中。
(5)结构上的线索作用。
有的意象贯穿始终,则往往为线索。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
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惊残:
惊醒。
故乡:
家乡。
这首词茅檐人静等三句描写了什么景象?
有什么作用?
[我来解题]
解题要点
内容
找出合乎题干要求的意象
意象:
茅檐中的人、陋室内的灯、暮春、江上风雨
画面:
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
分析意象、意境特征
意象特征:
人静灯暗春晚风吹雨萧
意境特征:
萧索、凄清、孤苦
分析意象、意境的作用
暗示了诗人内心有无限的凄楚和愁绪;
为杜鹃出场作铺垫,也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的身世和凄凉的心境作铺垫
这三句描写了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萧索凄清景象。
暗示了诗人内心有无限的凄楚和愁绪。
(2分)其作用在于为杜鹃出场作铺垫,也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的身世和凄凉的心境作铺垫。
题组一考点针对练
1.(2013·
河北高三教学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李清照
绣面芙蓉一笑开。
斜飞宝鸭[注]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注]宝鸭:
用宝石镶嵌的飞鸭状的头饰。
整首词的内容,请简要分析词中女主人公的形象。
解答本题,首先要找出词中对人物形象的描写,上阕前两句写其外貌美丽,第三句通过眼波写其多情;
下阕从她的内心世界入手,写她的思念及主动写信。
通过对女主人公描写的分析不难发现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回答的思路是先总后分。
全词描绘了一位美丽多情,对爱情大胆追求的少女形象。
词的上阕以绣面芙蓉斜飞宝鸭衬香腮刻画了女主人公的美丽外表,以眼波才动写出了少女美目流盼、情窦初开的神态;
下阕着力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少女的思念、幽怨与主动写信相约。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元十八溪居
白居易
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
晚叶尚开红踯躅,秋芳初结白芙蓉。
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
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香饭细酒香浓。
[注]元十八:
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结识的朋友,隐于庐山五老峰下。
踯躅:
杜鹃花的别称。
诗的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意境:
潺潺的溪水,弥漫的岚气,茂密的森林,错落有致的水槛,面山而凿的小窗,绽放的红杜鹃,初开的白芙蓉,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夏秋之交的幽美意境图。
景物描写的特点:
诗人将宏观远视与近景特写相结合,写景富有层次感;
选取红白两色入诗,色彩对比强烈;
诗人用叠词描写溪岚的迷蒙和树木的茂盛,用拟人的手法写水槛山窗一个接一个地扑面而来,展现了友人溪居的幽美环境。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郑侍御谪闽中
高适
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
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
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
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
诗歌的颔联选取了哪些意象?
写出了闽中怎样的特点?
对于前一问,考生很容易便可得出答案。
而在总结闽中的特点时,需要结合诗中的意象进行分析。
比如对于秋雁,古人一直把雁作为传递音信之物,又加上少,可以看出诗人用秋雁少主要表现了闽中这个地方的偏僻和消息的闭塞,因为连秋雁这样的信使都比较少。
秋雁、夜猿。
诗歌用秋雁少表现闽中的偏僻和消息的闭塞,用夜猿多表现闽中夜晚的凄清与环境的恶劣。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生查子·
独游西岩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
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
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这首词是闲居上饶时游览风景优美的西岩所作。
偃蹇:
高耸、傲慢的样子。
在词人笔下,青山、明月是怎样的形象?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形象的能力。
要结合具体的词句来分析。
词中的青山和明月,是想象中的理想人格的化身。
开头青山两句,写出了词人对青山的一片痴情。
偃蹇是其屹立不移,不随人俯仰的写照。
岁晚两句写貌似傲慢的青山对词人充满了情意。
独游西岩是在冬天,应该把自然界的寒,理解为政治上的失意。
正是在恶劣的政治气候逼迫下,闲居山野,得到青山深切关怀的。
下阕展示明月与词人的情谊,突出了明月的有意有情。
青山貌似傲慢却又充满情意,明月高洁而又善解人意,是词人理想人格的化身,是被贬独游时的知音。
题组二考点综合练
5.(2013·
湖北八校联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注]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荦(lu)确:
山石大而多的样子。
(1)请简要分析首句雨洗东坡月色清中清字的妙处。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自我形象?
请简要概括。
(5分)
(1)清字有清澈、澄明之意。
一个清字描绘出雨后月光的皎洁,营造了清新、澄澈的意境,展示了诗人清静、淡泊的内心世界。
(2)这首诗表现了一个热爱生活、淡泊名利、不畏艰险、自得其乐的诗人的自我形象。
6.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喜遇王处士
王绩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注]处士:
古代对隐居民间而不愿做官的人的敬称。
芸藿:
锄豆,和刈黍一样,都是秋天的农事活动。
(1)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本题要求回答诗句描述的画面,回答问题可以从三个角度:
一是找出诗句描写的对象,用比较整齐的语言表述出来,比如溶溶明月、点点流萤等;
二是描述诗句描写的整体场景,比如诗句对流萤的描写,增强了乡村生活的动态特征,更体现出诗人的欢喜之情等;
三是分析这种场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描写了一幅由溶溶明月、点点流萤所组成的山村秋夜图。
秋月圆若白玉盘,高悬夜空,皎洁的月光洒在小路之上,田野上的流萤,提着无数盏小灯笼在两人周围飞来飞去,映得一路星星点点,别有一番情趣。
它们的出现,给这宁静安闲的山村秋夜增添了流动的意致和盎然的生机,使它不致显得单调与冷寂,同时,这局部的流动变幻又反过来衬出了整个秋夜山村的宁静、安恬。
另外,也写出了两人相遇时的喜悦之情。
(2)有人说诗人没有写喜字,而其喜情却从字里行间跃然纸上了。
请简要分析诗歌是怎样体现诗人的喜悦之情的。
可以分析诗歌描写的哪些景物蕴含有诗人的喜之情。
比如一、二两句,为何诗人要写劳动归来,可以通过联想陶渊明《归园田居》表达的情感来理解;
三、四两句为何写乡村的秋月、夜萤,表达了诗人遇到朋友时怎样的情感等。
诗中选取北场东皋秋月夜萤这不同方位的四景对诗人逢友的兴奋心情进行渲染,但景又都饱含着诗人喜悦的情愫。
前两句描绘在满载劳动的喜悦中与好友相逢的场景,有喜上加喜的意味蕴含其中。
后两句写天公作美,友人得以团聚,以喜庆之景来烘托遇友之喜,使诗歌的意境弥漫着一种欢快的氛围。
第2讲语__言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诗词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
诗词的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加凝练、优美,更具抒情性、含蓄性、跳跃性和感染力。
鉴赏诗词语言,就是要了解诗词语言的特点,并借助诗词的语言进一步领悟诗词的精妙之处。
分析诗词语言的妙处,除了理解诗词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好诗词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
从多年的高考试题看,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三个方面:
炼字、诗眼和语言风格。
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
在单篇作品中,反复锤炼的某一个字,往往是最能表达思想感情,体现独具匠心的字。
因此,一首诗词也往往会因一字而境界全出。
古诗词炼字主要是锤炼动词、形容词和虚词。
根据这三类词语的语法特点分析,动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动态,强调过程及变化;
形容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性质状态,跟动词比较,形容词主要着眼对象的静态;
虚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程度范围。
从艺术效果的角度理解炼字艺术,要下面几个方面:
艺术效果
动静换结合,追求画面的动态美
苏轼《蝶恋花》中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运用想象、联想,追求化无形为有形的可感性
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最为精警,把看不见的春风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写出了春风的精神。
语意双关,追求表达的含蓄与丰富之美
苏轼《西江月》中人生几度新凉中的凉字,指出了自然气候的变化,营造了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
同时借写气候之凉,抒写人生之悲凉,指出了人生命运的起伏不定、变幻莫测,表达了对人生的深沉思考。
表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二第二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高考 语文 第一轮 复习 诗歌 鉴赏 第二 形象 语言 表达 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