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初中文言文阅读大全+文言文练习题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461740
- 上传时间:2023-01-23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9.27KB
最新中考初中文言文阅读大全+文言文练习题Word格式.docx
《最新中考初中文言文阅读大全+文言文练习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考初中文言文阅读大全+文言文练习题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⑤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2.用现代汉语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分)
3.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
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
□□□□。
4.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
(三)桃花源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
1.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
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2分)
A.选文中加点的“俨然”的意思是整齐的样子,“妻子”指的是妻子、儿女。
B.从这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渔人”的行踪是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辞别桃花源。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源人的淳朴、热情、好客。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桃源人。
3.下面是陶渊明《桃花源诗》的节选,选择对其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相命肆①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②王税。
荒路暧③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④豆⑤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注释】①肆:
尽力。
②靡(mǐ):
没有。
③暧():
隐蔽。
④俎(zǔ):
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
⑤豆:
古代盛食物用的器具。
A.前面选文中“土地平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段文字,与《桃花源诗》节选部分的内容是一致的。
B.节选的诗句与前面的选文有许多内容上相对应的句子,如: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
C.诗中的“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和选文中的“其中往来种作”都暗含了作者对桃源人终日耕作不得休憩的同情。
D.《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二者都是通过虚构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愿望。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答案
(一)五柳先生传1.①特别爱好
②到,往
2.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1分)
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1分)
好读书性嗜酒(1分)
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1分)
3.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4.“志”是洁身自好,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1.2分
A
2.3分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3.3分
④(即“庭下……盖竹柏影也”)
(1分)
概括:
庭中月色(或:
月色如水、月色空明)(2分,只要能扣紧“月”来概括即可给满分,其余酌情给分)
4.2分
旷达(答“豁达”也给2分;
答“怀才不遇”、“愤愤不平”、“乐观”等给1分;
答“闲适”、“热爱自然”不给分)
1.不足为外人道也(2分)①桃花源中的生活和平、宁静②百姓能安居乐业③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2分,以上三点答出两点即可)
2.D(2分)
3.C(3分)
3.C(3分
)
二、初中文言文练习题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
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曰怒己,曰奉查。
【乙】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①而下,有二道。
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
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②。
其上为睥睨梁欐③之形,其旁出堡坞④,有若门焉。
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⑤,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
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及是,愈以为诚有。
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⑥,而列是夷狄⑦,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⑧,是固劳而无用。
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
或曰:
“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或曰:
“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
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是二者,余未信之。
【注】①黄茅岭:
在今湖南永州。
②报:
尽头。
③啤睨(pì
nì
):
即“婢境”,城上的矮墙。
梁欐(lì
屋梁。
④堡坞(bǎo
wù
碉堡,防守用的建筑物。
⑤箭:
竹子。
⑥中州:
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⑦夷狄:
这里指偏远地区。
③伎:
技艺,这里指小石城山的奇景。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乙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
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________
③益奇而坚________
④或曰:
”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
(3)这两篇短文都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后写的,两者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答案】
(1)像狗牙那样;
悲伤;
更加;
有人
(2)①小石潭中的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②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
(3)在《小石潭记》中,作者借小石潭周围清幽冷寂的氛围,表达了凄苦孤寂的感情;
在《小石城山记》中,作者借小石城山景色奇秀却在荒远之地,抒发了自己有才能却无法施展的不平之气。
【解析】【分析】①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
犬牙:
像狗牙那样。
②因为这里过于情境。
清:
悲伤。
③形状奇特质地坚硬。
益:
更加。
④造物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来安慰那些被贬逐在此地的贤人的。
或:
有人。
⑵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①许:
大约;
皆:
都。
句子翻译为:
小石潭中的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②自:
从;
北:
向北走;
逾:
越过。
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
⑶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情感的能力。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及“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作者的凄苦孤寂之情;
第二空注意题目中的语境“乙文则于登山远望后借他人之口感慨自身遭遇:
“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景色美却无人欣赏,再注意题目中“借”,因而这里就可以概括为:
抒发了自己有才能却无法施展的不平之气。
两文表达出的共同的思想感情是:
表现被贬后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
故答案为:
⑴像狗牙那样;
有人;
⑵①小石潭中的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②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
⑶在《小石潭记》中,作者借小石潭周围清幽冷寂的氛围,表达了凄苦孤寂的感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⑵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⑶本题考查短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题时应注意,在准确理解词义,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大局之间的联系,依据体感要求来概括重点作答。
【附参考译文】
【乙】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
一条向西走,沿着它走过去什么也没得到;
另一条稍微偏向北而后向东,走了不到四十丈,路就被一条河流截断了,有石头推成的小山横亘在路的尽头。
石山顶部天然生成矮墙和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像堡垒,有一个像门的形状的润。
从洞口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丢一块小石子进去,有“咚咚”的水响声,那声音高亢清远,很久才消失。
(人)可以盘绕着登到山顶,站在上面望得很远,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而且更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参差,好像是有智慧的人特意布置的。
唉!
我怀疑这世上是否有造物者已经很久了。
到了这儿,我越发认为造物者确实是有的。
但又奇怪他为什么不在中原地区创设这种美景,却把它摆在这荒僻偏远之地,即使经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自己奇异景色的机会,这简直是劳而无功。
神明的造物者似乎不会这样做的,那么造物者果真没有的吧?
有人说:
“(造物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美景来安慰那些被贬到此地的贤人。
”也有人说:
“这地方山川灵秀之气,不孕育伟人,却唯独创造出这奇山胜景。
所以楚国的南部地区少出人才而多产奇峰怪石。
”这两种说法,我都不信。
3.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世家子弟最易犯“奢”字、“傲”字。
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
即是,车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①趋于奢矣。
见乡人则嗤其朴陋②,见雇工则颐指气使③,此即日习于傲矣。
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奢”“傲”二字者。
初五夜,又接弟信,余固恐弟之焦躁也。
余前年所以废弛,亦以焦躁故尔。
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
弟总宜平心静气。
尔与诸弟戒之,至嘱至嘱!
(节选自《曾国藩家书》)
【注】①日:
一天天地。
②朴陋:
粗俗鄙陋。
③颐指气使:
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
(1)请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
③悲守穷庐________
④此即日习于傲矣________
(2)选出下列划线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静以修身/皆以美于徐公
B.
险躁则不能治性/至则无可用
C.
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D.
车马仆从习惯为常/二虫尽为所吞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4)
【甲】文中诸葛亮认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以“________”四字比喻了过度懈怠、不静心于学的人精力衰竭、失去活力的状态;
【乙】文中曾国藩以自己为例劝诫弟弟,提出做事宜“________”,否则会导致“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的结果;
【甲】【乙】两文的作者都认为________会阻碍“静”的养成,从而影响学习与做事。
(5)
【甲】文中诸葛亮提出“俭以养德”的观点,请你结合【乙】文内容,谈谈在生活中该如何培养“俭”的习惯。
【答案】
(1)实现远大目标;
振奋精神;
偏偏简陋的房屋;
习惯,熟悉
(2)C
(3)不把名利看淡就不能明确志向。
(4)遂成枯落;
平心静气;
躁(险躁/焦躁)
(5)培养俭的习惯要从日常小事做起。
如【乙】文所说并不是“锦衣玉食”才是奢,如果“皮袍呢褂”随处都是,“车马仆从”成为习惯,这样就靠近奢而远离俭了。
所以要提醒自己,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注意节俭,不过度消费。
【解析】【分析】⑴解释文言文实词意义包括:
重点动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同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①致远:
实现远大目标;
②励精:
振奋精神;
③穷庐:
偏偏简陋的房屋;
④习:
名词,习惯,熟悉。
⑵A表目的,来/认为。
B那么/表转折,可是,却。
C都是顺接连词。
D以为/被。
故选C。
⑶遵循“一一对应,字字落实”的原则,把文言文句子对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子,注意翻译出来的句子要做到字字准确,忠于原文,通顺规范。
澹泊:
同“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明志:
明确志向。
明,明确,坚定。
句意是:
不把名利看淡就不能明确志向。
⑷看到题目首先在要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作答。
甲文写过度懈怠、不静心于学的人精力衰竭、失去活力的状态,句子是“遂成枯落”,乙文强调“平心静气”。
两文都提倡“静”,就是要静心,心态平正,不能“险躁”或“焦躁”。
⑸根据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正确理解原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阐述自己感受即可。
培养俭的习惯要从日常小事做起,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注意节俭,不过度消费。
故答案为:
⑴①实现远大目标;
②振奋精神;
③偏偏简陋的房屋;
④习惯,熟悉。
⑵C;
⑶不把名利看淡就不能明确志向。
⑷①遂成枯落;
②平心静气;
③躁(险躁/焦躁)。
⑸培养俭的习惯要从日常小事做起。
【点评】⑴本题考查解释文言文中实词的意义。
答题时应注意,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⑵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
答题时应注意,要尽可能地掌握词的各种义项,就必须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的知识。
后起义往往是以原有义为基础扩展衍生的,结合句意解释。
⑶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答题时应注意,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⑷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概括文章信息。
答题时应注意,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概括作答。
⑸本题考查探究启发。
答题时应注意,首先要整篇阅读文言文,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看看原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结合自己的体会作答。
【甲】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
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4.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贞观十七年,太宗谓侍臣曰:
“自古草创之主,至于子孙多乱,何也?
”司空①房玄齡曰:
“此为幼主生长深宫,少居富贵,未尝识人间情伪,治国安危,所以为政多乱。
”太宗曰:
“公意推过于主,朕则归咎于臣。
夫功臣子弟多无才行,藉祖父资荫遂处大官,德义不修,奢纵是好。
主既幼弱,臣叉不才颠而不扶,岂能无乱?
隋炀帝录宇文迷在藩之功,捆化及于高位,不思报效,翻行弑逆。
此非臣下之过欤?
朕发此言,欲公等戒勔④子弟,使无恝过家国之庆也。
”太宗又曰:
“化及与玄感即隋大臣思深者子孙,訾反,其故何也?
”岑本对日:
“君子乃能怀德荷恩,玄感、化及之徒,并小人也。
古人所以贵君子而贱小人。
“然。
【注】①司空:
古官职名。
②宇文述:
与后文的“化及”“玄感”“岑文本”都是人名。
③擢:
提拔。
④戒勖:
劝诫勉励。
⑤愆过:
罪过;
过失。
(1)解释下列划线词。
①夫功臣子弟多无才行________
②皆反,其故何也________
(2)下列各句中的“而”与“颠而不扶”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足肤皲裂而不知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3)翻译句子。
(4)对于“自古草创之主,至于子孙多乱”这种现象,房玄龄的观点让我们想起孟子说的“________,________”。
(5)通读全文,可归纳出太宗与侍臣对话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答案】
(1)品行;
原因
(2)B
(3)这难道不是做臣子的过错吗?
(4)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5)想告诉臣子,应该尽心辅佐自己的君主,应该好好培养自己儿孙们的君子之品
【解析】【分析】
(1)根据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注意“行”,这里用作名词,德行、品行。
(2)“颠而不扶”中的“而”意思是“连词,表转折”。
A表顺接;
B表转折;
C表修饰;
D表并列。
(3)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
①之:
的。
过:
过错;
欤:
语气词,相当于“吗”。
这句话是一个反问句,翻译时注意语气。
故此句可以翻译为:
这难道不是做臣子的过错吗?
(4)这句话的意思是:
从古以来开创基业的君主,到他子孙手里往往发生祸乱。
结合房玄龄对这句话的解释,可知这句话和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一致。
(5)结合文章有关内容分析,从“朕发此言,欲公等戒勔子弟,使无恝过家国之庆也
”等语句可概括出太宗与侍臣对话的主要目的是
:
想告诉臣子,应该尽心辅佐自己的君主,应该好好培养自己儿孙们的君子之品。
⑴①品行;
②原因
⑵B;
⑶这难道不是做臣子的过错吗?
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⑸想告诉臣子,应该尽心辅佐自己的君主,应该好好培养自己儿孙们的君子之品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意义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要借助于平时的知识积累,因此平时要对文言词语归类记忆。
如文言实词可从词类活用、古今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多方面归类。
解题时,如遇到课本中学过的,可运用联想法,结合语境分析比较做出选择。
⑵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
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对来说较难,要求在平时学习时一定要认真积累,答题时,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后再根据句意解释词语含义。
⑶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时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⑷本题考查名句的运用能力。
答题时首先要理解文中人物的观点,然后再根据平时积累选择合适的句子答题。
⑸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
要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需要在文章各个部分寻找关键的词语,提取关键的信息来组织表达。
【译文】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
“从古以来开创基业的君主,到他子孙手里往往发生祸乱,这是什么缘故?
”司空房玄龄说:
“这是因为幼主生长在深宫之内,从小过着富贵生活,并不知道民间事情的真伪、治理国家的安危,所以当政就多祸乱。
”太宗说:
“你的意思是把过失推之于君主,我则要归罪于臣下。
那些功臣子弟多数无才无德,靠祖父、父亲的资荫就做上大官,不修身养性,只爱奢侈放纵。
君主既然幼弱,臣下又没有才能,遇到国家倾危不能匡正扶持,怎能不发生祸乱?
隋炀帝记取宇文述在自己当晋王时的功劳,把他的儿子宇文化及提升为高官显位,可是宇文化及不考虑如何报效,反而叛逆弑君。
这难道不是臣下的罪过吗?
我讲这话,希望你们训诫勉励自己的子弟,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中考 初中 文言文 阅读 大全 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