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的分析方法.doc
- 文档编号:2045826
- 上传时间:2022-10-26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36.50KB
议论文的分析方法.doc
《议论文的分析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的分析方法.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议论文的分析方法
议论文重在分析,析出论点的深层内涵,析得论据的丰富意义,并辨析出论据和论点的关系。
刘勰《文心雕龙•论说》说:
"是以论如析薪,贵能破理。
"抓住分析,突出说理,才能有力。
分析说理是梁柱,援引材料是墙瓦。
如果分析不透彻,说理不充分,材料即使再多,也只不过是一堆没有骨架的肉,一摊没有枝干的叶。
宋代秦观在《淮海集•通事说》中也说"文以说理为上,序事为次"。
应该认识到,议论文质量的高低,除了论点的正确与否、论据的典型与否外,首要的要看分析是否全面、深刻、辩证。
同样一个论点,所用的事例相同或相近,但由于分析深入程度不同,其质量就大不一样。
请看下面两则议论:
“生活需要勇敢者,但光凭勇敢是不够的,有勇还得有谋,就是说一定要学会用智。
我国古代田忌赛马(孙膑教齐国将军田忌比赢了齐国诸公子)、西门豹治邺(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孙膑战胜庞涓(马陵之战,孙膑以“减灶法”第1天筑10万个灶台,第2天筑5万个灶台,第3天筑3万个灶台,一举击溃了庞涓的10万大军)等,不都是由于用智才成为脍炙人口的故事吗?
生活需要勇敢者,更需要智勇双全者。
”
“勇敢是值得赞美的品格,但光凭勇敢是不够的,有勇还得有谋,就是说一定要学会用智。
我国古代田忌赛马、西门豹治邺、孙膑战胜庞涓等,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辉。
用智,可以弱胜强,事半功倍;可出奇制胜,巧获成功;可少走弯路,顺利地实现目标。
时代需要的是智勇双全的英豪。
”
第二则议论说明了用智的深刻意义,揭示了论据、论点间的逻辑关系。
首先,要多角度分析论点和论据。
一个论点确定之后,要考虑这个论点有哪些深层的内涵,如"竞争"这一论题当包含下面几个内容:
①竞争是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的真正动力;②竞争才能增强人的危机感;③竞争必须具备顽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心理素质;④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⑤竞争要遵守法律规则和社会道德。
论点或分论点确定之后,就可以选择材料。
材料的意义是多侧面的,即使一个小小的材料,也包合多层次的意义。
这正如一滴水与大海相比,虽然微乎其微,但如果用辩证分析的"显微镜"放大,呈现在我们跟前的是一个大千世界。
选择论据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论据所包含意义的分析过程。
其次,要揭示论据间的内在联系。
揭示论据和论点的联系,就是分析论据的本质意义,寻求论据和论点意义上的相同点或相似点,摒弃那些与论点无关的内容。
最后,对分析的内容要加以概括。
分析可使问题深入下去。
引出结论;概括,则能集中起来,把问题提高到一定高度去认识。
没有分析,论证难于细致深入;没有概括,结论往往流于一般。
如果我们把"竞争"这一论题的有关分析,稍加整理,就可以得出下面一段议论:
竞争才能增强人的危机感。
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人们要接受种种挑战,而面对挑战就是面对困难,感受压力。
在挑战中,却焕发了生机。
自然界是如此,社会也是这样。
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大胆和积极地参与竞争。
在竞争中既看到自己的优势,又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和潜在危机。
竞争,能增强人的危机感,也能增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忧患意识。
议论文要摆事实,讲道理。
摆事实是手段,讲道理才是目的。
缺少分析议论,论据与论点就不能很好地结合,油和水分离着。
因此,要重视对论据的分析议论。
分析议论得好不好,关键在认识,认识水平低,不可能分析议论得好。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材料分析方法:
(一)探因分析法(因果分析法):
这种分析法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
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例:
“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
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
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
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
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
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
因为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怎样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
不失千里之志的千里马,,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
因此,他们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
”
(二)评析法(意义分析法):
就是通过提示论据所蕴含的意义,或予以高度评价,或揭示其危害,从而证明论点提出的看法和主张的影响、价值、效果等。
比如《崇高的理想》,在举出我国历史上创下过光辉业绩的一大批爱国者的事迹后,有下面一节议论:
“所有这些人,都是有伟大理想并坚决为他们的伟大理想而斗争的人。
他们的理想不是为了哪个人,而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他们为了自己的伟大的理想,有些人家可以不要,有些人官可以不做,有些人生命可以抛弃,有些人真正是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地步。
这样的一些人,是永远不会从人民的心中消逝的。
”再如,要证明“从点滴小事做起”的论点,举了雷锋的事迹后,可作如下分析:
“正是从这许多平凡的小事中,人们发现了一个高尚、纯洁的灵魂。
他的一生闪耀着时代的光芒。
他像一个闪光的路标,指引着人们支做好事。
这对于培养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归纳分析法:
在列举多个典型论据之后,对这些论据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扣在要证明的论点上。
这种分析方法称之为“归纳法”。
且看下例:
要学会“战胜自已”。
俗话说,事在人为。
人是有很大潜力的,关键是要充分认识自己,真正战胜自己。
一些学习成绩很好的同学在向自己的学习目标迈进的时候,往往都有那种“战胜自己”的体会。
“战胜”什么呢?
比如,要大清早起床读书,就要战胜自己睡懒觉的坏习惯;上课时,就要战胜自己思想不集中的毛病;晚上搞好晚自修,就要战胜自己老爱看电视的念头;天冷读书,要战胜怕冷,夏天读书,要战胜自己怕热和蚊咬,等等。
总之,战胜自己就要善于抑制自己的那些偏离和违背学习目标的思想和行动。
因此“战胜自己”,实质上是一种良好的意志品质和顽强的毅力,也就是一种善于控制自己思想,安排自己活动的自制能力。
有了这种“战胜自己”的自制力,就能自觉主动地“迫使”自己“放弃”那些不利于充实和积累知识的消极因素,我们才能在学习上有所作为,获得好的成绩。
”
(四)阐释分析法:
这种分析,就是对引用的理论(名言)作解释阐发,证明论点的确凿。
如“理想作为一种道德意识,成为我们从事实践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精神要素。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
‘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人是一个丰满的统一体,一个多方面的内在联系着的有各种能力的统一体。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气质、性格、才能、意志、品质、思想等因素的综合。
这些因素对人的行为都有影响,但其中理想对人的行为控制和调节尤为突出。
”
(五)假设分析法:
这种分析法是假设材料中能达到的某种结果的条件不存在,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还可以同时与原条件下的结果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比较来论证论点的成立。
(六)辩证分析法:
这种分析方法就是用对立统一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分析材料,既要分析事物本身内在联系,又要分析该事物与其他事物间的联系;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其反面;既要照顾到事物内部的矛盾,也要注意到非主要矛盾,同时,还必须注意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和转换。
例:
“看待问题要全面客观,更不可以己之长攻人之短。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哲学家乘渔夫的船过河,他嘲笑渔夫不懂数学失去三分之一的生命,不懂哲学又失去一半的生命。
风浪来,船即将沉没,渔夫说,你不会游泳,全部的生命将没有了。
在这故事中,哲学家确实知识渊博,他懂数学又精通哲学,这是他的长处。
而渔夫呢,这类知识贫乏,对数学、哲学一窍不通,这是他的短处。
但是,哲学家虽有长处,也有短处,而且他的短处恰恰是渔夫的长处。
哲学家没有全面地看问题,片面地用自已的长处来攻击他人的短处,其结果自然被渔夫反唇相讥。
”
(七)条件分析法:
这种分析方法,就是分析论据存在的条件,从而揭示论据与论点的逻辑关系。
如“俗话说:
有志者事竟成。
明代徐霞客年轻时立下走遍三山五岳的志向,后来虽历尽磨难,但一直旅行到生命最后一刻,完成巨著《徐霞客游记》。
一个人只有立了志,才能坚持从事自已的事业,至死不渝。
徐霞客就是立下了志,才取得非凡的成就的。
”
材料分析的方法,当然还有许多。
需要说明的是,同一论据,可以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到底用哪一种,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而且,有时常综合运用几种方法。
但无论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记住:
分析的目的是为使论据更好地证明论点,使论点更加突出,更具说明力,因此,分析必须紧紧地围绕论点。
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议论文 分析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