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形结合题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454718
- 上传时间:2023-01-23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117.68KB
中考数形结合题Word格式.docx
《中考数形结合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数形结合题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a-c
【思路点拨】
首先从数轴上a、b、c的位置关系可知:
c<a<0;
b>0且|b|>|a|,接着可得a+b>0,c-b<0,然后即可化简|a+b|-|c-b|可得结果.具体步骤为:
①a,b,c的具体位置,在原点左边的小于0,原点右边的大于0.②比较绝对值的大小.|a|<|c|<|b|.③化简原式中的每一部分,看看绝对值内部(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的底数)的性质,若大于零,直接提出来,若小于零,则取原数的相反数.④进行化简计算,得出最后结果.
【答案与解析】
从数轴上a、b、c的位置关系可知:
b>0且|b|>|a|,
故a+b>0,c-b<0,
即有|a+b|-|c-b|=a+b+c-b=a+c.
故选A.
【总结升华】
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来解决绝对值与数轴之间的关系,进而考察了非负数的运用.数轴的特点:
从原点向右为正数,向左为负数,及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非负数在初中的范围内,有三种形式:
绝对值(|a|),完全平方式(a±
b)2,二次根式
.性质:
非负数有最小值是0;
几个非负数的和等于0,那么每一个非负数都等于0.
类型三、利用数形结合解决代数式的恒等变形问题
3.
图①是一个边长为
的正方形,小颖将图①中的阴影部分拼成图②的形状,由图①和图②能验证的式子是(
)
A.
B.
C.
D.
这是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用几何图形来分析和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实质.是一个很典型的“数形结合”的例子,用图形的变换来帮助理解代数学中的枯燥无味的数学公式.根据图示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边长为(m+n)的正方形的面积减去中间白色的小正方形的面积(m2+n2),即为对角线分别是2m,2n的菱形的面积.据此即可解答.
【答案】B.
【解析】
(m+n)2-(m2+n2)=2mn.
故选B.
本题是利用几何图形的面积来验证(m+n)2-(m2+n2)=2mn,解题关键是利用图形的面积之间的相等关系列等式.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1是一个长为2m,宽为2n的长方形,沿图中虚线用剪刀均分成四块小长方形,然后按图2的形状拼成一个空心正方形.
(1)你认为图2中的阴影部分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2)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求出图2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3)观察图2,你能写出下列三个代数式:
(m+n)2、(m-n)2、mn之间的关系吗?
(1)图②中阴影部分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m-n);
(2)(m-n)2;
(m+n)2-4mn;
(3)(m-n)2=(m+n)2-4mn.
类型四、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极值问题
4.我们知道:
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可以直接确定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并运用轴对称的性质,可以在一条直线上找到一点,使得此点到这条直线同侧两定点之间的距离之和最短.这种“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非常有利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小)值问题.请你尝试解决一下问题:
(1)在图1中,抛物线所对应的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是_____.
(2)在图2中,相距3km的A、B两镇位于河岸(近似看做直线CD)的同侧,且到河岸的距离AC=1千米,BD=2千米,现要在岸边建一座水塔,直接给两镇送水,为使所用水管的长度最短,
请你:
①作图确定水塔的位置;
②求出所需水管的长度(结果用准确值表示).
(3)已知x+y=6,求
的最小值?
此问题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加以解决,具体步骤如下:
①如图3中,作线段AB=6,分别过点A、B,作CA⊥AB,DB⊥AB,使得CA=
____DB=____.
②在AB上取一点P,可设AP=_____,BP=_____.
③
的最小值即为线段___和线段_____长度之和的最小值,最小值为
___
(1)利用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就可得出函数的极值;
(2)
①延长AC到点E,使CE=AC,连接BE,交直线CD于点P,则点P即为所求;
②过点A作AF⊥BD,垂足为F,过点E作EG⊥BD,交BD的延长线于点G,则有四边形ACDF、CEGD都是矩形,进而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即可;
(3)
①作线段AB=6,分别过点A、B,作CA⊥AB,DB⊥AB,使得CA=3,BD=5,
②在AB上取一点P,可设AP=x,BP=y;
的最小值即为线段PC和线段PD长度之和的最小值,最小值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即可.
(1)抛物线所对应的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是4;
①如图所示,点P即为所求.
(作法:
延长AC到点E,使CE=AC,连接BE,交直线CD于点P,则
点P即为所求.
说明:
不必写作法和证明,但要保留作图痕迹;
不连接PA不扣分;
(延长BD,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得到P点的位置.)
②过点A作AF⊥BD,垂足为F,过点E作EG⊥BD,交BD的延长线于点G,则有四边形ACDF、CEGD
都是矩形.
∴FD=AC=CE=DG=1,
EG=CD=AF.
∵AB=3,BD=2,
∴BF=BD-FD=1,BG=BD+DG=3,
∴在Rt△ABF中,AF2=AB2-BF2=8,
∴AF=2
EG=2.
∴在Rt△BEG中,BE2=EG2+BG2=17,
∴BE=
(cm).
∴PA+PB的最小值为
cm.
即所用水管的最短长度为
(3)图3所示,
②在AB上取一点P,可设AP=x,BP=y,
的最小值即为线段PC和线段PD长度之和的最小值,
∴作C点关于线段AB的对称点C′,连接C′D,过C′点作C′E⊥DB,交BD延长线于点E,
∵AC=BE=3,DB=5,AB=C′E=6,
∴DE=8,
.
∴最小值为10.
故答案为:
①4;
②x,y;
③PC,PD,10.
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最值问题与利用轴对称求最短路线问题,结合已知画出图象利用数形结合以及勾股定理是解题关键.
作图题不要求写出作法,但必须保留痕迹.最后点题,即“xx即为所求”.
类型五、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函数问题
5.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开口向上,图象过点(-1,2)和(1,0),且与y轴相交与负半轴.以下结论
(1)a>0;
(2)b>0;
(3)c>0;
(4)a+b+c=0;
(5)abc<
0;
(6)2a+b>0;
(7)a+c=1;
(8)a>1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_.
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判断a与0的关系,由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判断c与0的关系,然后根据对称轴及抛物线与x轴交点情况进行推理,进而对所得结论进行判断.
①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向上,可推出a>0,正确;
②因为对称轴在y轴右侧,对称轴为x=>0,又因为a>0,∴b<0,错误;
③由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y轴的负半轴上,∴c<0,错误;
④由图象可知:
当x=1时y=0,∴a+b+c=0,正确;
⑤∵a>0,b<0,c<0,∴abc>0,错误;
⑥由图象可知:
对称轴x=>0且对称轴x=<1,∴2a+b>0,正确;
⑦由图象可知:
当x=-1时y=2,∴a-b+c=2,
---①
当x=1时y=0,∴a+b+c=0,
---②
①+②,得
2a+2c=2,解得
a+c=1,正确;
⑧∵a+c=1,移项得a=1-c,又∵c<0,∴a>1,正确.
故正确结论的序号是①④⑥⑦⑧.
考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图象,及综合应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与系数之间的关系:
(1)a由抛物线开口方向确定:
开口方向向上,则a>0;
否则a<0.
(2)b由对称轴和a的符号确定:
由对称轴公式x=判断符号.存在着“左同右异”,即a,b同号.对称轴在y轴的左边,a,b异号,对称轴在y轴的右边.
(3)c由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确定:
交点在y轴正半轴,则c>0;
否则c<0.
(4)b2-4ac由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个数确定:
2个交点,b2-4ac>0;
1个交点,b2-4ac=0;
没有交点,b2-4ac<0.
(5)当x=±
1时,ax2+bx+c就变成了a±
b+c了.这道题的第7小题:
当x=1时,a+b+c=0……①
当x=-1时,a-b+c=2……②,①+②得,2a+2c=2,即a+c=1.
【变式】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x=是该抛物线的对称轴.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请你写出有关a,b,c的四条结论,并简单说明理由.
①∵开口方向向上,∴a>0,
②∵与y轴的交点为在y轴的正半轴上,∴c>0,
③∵对称轴为x=>0,∴a、b异号,即b<0,
④∵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b2-4ac>0,
⑤当x=1时,y=a+b+c<0,
⑥当x=-1时,y=a-b+c>0.
结论有:
a>0,b<0,c<0,a+b+c<0,a-b+c>0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