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张飞李逵鲁莽英雄形象的塑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0452779
- 上传时间:2023-01-23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49.55KB
浅析张飞李逵鲁莽英雄形象的塑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浅析张飞李逵鲁莽英雄形象的塑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张飞李逵鲁莽英雄形象的塑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致谢18
摘要
在中国古典小说之中,有着一个独特的形象类别,那就是以张飞、李逵为代表性人物的鲁莽英雄形象系列。
这些独特的英雄形象为什么能够在人们心里留下深刻印象?
本文以张飞李逵为例,结合作品,对作者在塑造两者鲁莽形象、英雄形象时所采用的方法进行了探析。
同时也论述了作品是如何丰满两者形象,使其长久地存在于人们心中的。
关键词:
张飞;
李逵;
鲁莽英雄;
英雄形象;
塑造手法
ABSTRACT
AmongtheChineseclassicalnovels,hasauniqueimagecategory,itisZhangFei,Liastherepresentativecharacteroftherecklessheroimageseries.Theseuniqueheroicimageofwhywecanimpressonpeople'
shearts?
Inthispaper,ZhangFeiLiKuiexample,combiningworkonMethodofimagesinshapingbothreckless,heroicimagewasusedinChina.Alsodiscusseshowtheworkisfullofbothimageandmakeitpermanentlypresentinpeople'
sminds.
Keywords:
ZhangFei;
LiKui;
recklesshero;
aheroimage;
modelingtechniques
如果说历史是一条流淌在时光之中的大河,那么英雄人物就是大河在流淌过程中不时激荡起的浪花。
历史的平铺直叙并不能将英雄们的事迹完美演绎,将他们的事迹加以演绎、传颂,使其形象深入人心的是小说。
小说以其独特的手法将英雄的形象塑造得更加饱满,形成种种不同的形象系列。
而在中国古典小说所塑造的英雄形象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形象系列,那就是由《三国演义》的张飞、《水浒传》的李逵、《说唐全传》的程咬金、《杨家府演义》的孟良焦赞、《说岳全传》的牛皋、《万花楼》的焦廷贵等英雄人物构成的鲁莽英雄系列。
作为此种英雄形象系列之中刻画最为成功的角色,张飞李逵以其忠义无双、嫉恶如仇、豪迈不羁、骁勇善战、胆大心细的独特性格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那么罗贯中先生和施耐庵先生是如何对他们二人鲁莽英雄形象进行塑造的,是怎么将他们的形象铭刻在一代代人的心中的?
本文试做一浅析。
第一章张飞李逵鲁莽形象的塑造过程
与人交谈之时,言及张飞李逵给人的印象,九成以上的回答都是鲁莽二字。
那么,这种深入人心的形象又是怎么塑造出来的?
第一节张飞李逵的首次登台亮相
在人际交往之中,当人第一次见到某人时在脑海中形成的印象,往往会是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深刻印象,这就是首因效应(即优先效应、第一印象效应)。
[1]而这种效应运用在文学作品中就是人物的首次出场描写,这又与戏曲表演艺术中的上场亮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那么让我们来看一看《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关于张飞李逵的首次登台亮相是如何体现出其鲁莽英雄形象的。
张飞的登场方式与《红楼梦》中凤辣子王熙凤的登场方式相似的处理方式,即未写其形,先使闻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手法。
在《三国演义》第一回中,因为黄巾之乱,进犯幽州的张角势大,仅仅凭借现有兵力无法抵抗,于是太守刘焉发布募兵榜招募兵员加以应对。
刘备看了榜文触动心事榜下长叹,如此举动引起了另一个人的注意。
于是,先是一句厉声言语在他耳边炸响:
“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
”[2]刘备转身循声望去时,方才见到了说话之人——身高八尺有余,豹头环眼,燕颔虬须,声音如同雷鸣一般,气势好似奔马一样,这些描写不仅是对张飞外貌的描绘,略有些夸张的用词所组合出来的效果,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一个粗豪汉子。
而很多时候粗豪的形象往往会给人以鲁莽莽撞、不拘小节的印象。
如此一来,张飞鲁莽的形象基调就在读者脑海里形成了。
言罢张飞,我们再来看看李逵的出场。
与在第一回中就登场的张飞不同,李逵正式登场是在《水浒传》第三十八回及时雨会神行太保一回中。
乍一亮相就让宋江吃了一惊,从后文描写可知这让见多识广的宋江都吃了一惊的样貌:
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
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
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
不搽煤黑深身黑,似着朱砂两眼红,真真一个莽牛般的汉子!
双方见礼时的对话十分有趣。
宋江向询问戴宗说的是“院长,这大哥是谁?
”李逵询问时则是张口一句:
“哥哥,这黑汉子是谁。
”戴宗训了他两句,向他说出宋江名讳后,在读者想来言辞上应当恭谨一些了,哪知他又来了一句:
“莫不是山东及时雨黑宋江。
”[3]前言后语,宋江黑的外貌特点不离口,怪不得戴宗说他粗鲁了。
纵观全书梁山好汉与宋江首次相见的情景,如他这般黑字挂在嘴边的,不曾有一人。
初次见面就出言不逊,如斯形象,如斯言语,一个粗鲁汉子的形象跃然纸上,不由得不让人印象深刻。
第2节鲁莽形象的深入描绘
张飞李逵的形象基调已经确立,但是仅仅第一印象显然是不够的。
若是要支撑起一个具体而饱满的人物形象,还要将大量的具体事例填充进去。
一、张飞的鲁莽
关于张飞的鲁莽的一面,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十四回的失徐州之事了。
当时,刘备得陶谦之让赚了徐州,南征北讨总算是有个安身之地了。
只是徐州位置紧要,又有吕布暂栖小沛,曹操视之为心腹之患,于是荀彧使出“二虎竞食”之计想要计杀一人,刘备小心避过陷阱。
紧接着荀彧又使出了“驱虎吞狼”之计,引得刘备与袁术相互攻伐,以解决徐州之事。
由于讨伐之令出自汉帝,刘备虽知晓是曹操之计,却又不得不点兵出讨。
刘备、关羽率兵征讨袁术,张飞自荐负责后方守城的重要职责。
若是稳重之人担此重任必当兢兢业业,谨小慎微,调和内外文武,不越雷池一步。
但是张飞这样粗野惯了的鲁莽之人呢?
面对刘备的犹疑时,张飞信誓旦旦地说从今日开始便不再饮酒,不再鞭打士卒,诸般事务听从谏言。
言犹在耳,转眼却又是与众将官聚饮,说什么今日尽此一醉,明日都各禁酒,宴中又是强逼曹豹饮酒,醉后使性子,因其推辞不从又要鞭打于他,面对陈元龙的谏言,说什么你管好文事就可以了,不要来管我。
结果使得曹豹衔怨,愤而引吕布赚徐州,只落得拔剑捐生悔已迟。
徐州之事后,吕布为使刘备所部为其羽翼,将小沛予之驻扎。
莽张飞又因不忿吕布夺了徐州,愤恨难解,于是就假山贼之名劫了吕布部将宋宪魏续买的三百匹好马,引得吕布发兵攻打小沛,万般无奈下,刘备只能放弃小沛这个存身之处,转而投奔曹操,此中狼狈,难以言状。
此等言行,若非鲁莽,又当是何等模样?
张飞的鲁莽在招贤、识贤方面亦有所体现,譬如在“三顾茅庐”一事中,第一次访孔明未遇,刘备本意是想再等上一等,但张飞却直言道:
“既不见,自归去罢了。
”当第二次时,本来在出发前就探得孔明已回,刘备要备马造访,张飞又很不耐烦地道:
“量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
可使人唤来便了!
”等到了需要三顾茅庐时,张飞更是无法忍受诸葛举动,于是对刘备说:
“这次不需要哥哥你亲自去请,他如果不来这里,我就用一条麻绳把他缚了带过来!
”除去此三顾之事,张飞的鲁莽在五十七回“耒阳县凤雏理事”中亦有所体现。
张飞巡视到了耒阳县,召见县令时却不见庞统,又听耒阳县同僚说他自从到任以来从不处理县中事务,现在这个时候还在睡懒觉。
不禁勃然大怒,就要下令让军士把他抓过来,如果不是孙乾劝止了他,且细观原由,又于县衙中旁观庞统处理县中事务等,必定会使刘备势力失去这最后的将这位旷世奇才纳入帐下的机会。
如此鲁莽简单的行事方式哪是招贤之时所应做的?
[4]
如上情节虽不多但足以使得莽张飞的形象塑造更加具体完整了。
2、鲁莽的李逵
《水浒传》中将李逵的鲁莽刻画得最为鲜明的就是《水浒传》第七十三回《梁山泊双献头》一事。
王江、董海二人本是绿林中的草贼,闻知刘太公颇为敬佩梁山好汉,就依草附木,假名托姓,假借宋江名号行骗。
闻听是替天行道的人到了,刘太公便设宴款待。
席间把自己的女儿叫出来给他们把酒,吃到半夜,却被王江、董海二人把她掳去了。
李逵听到贼人用的是宋江的名号,又因为曾经的阎婆惜及前些日子正月十五时候他去东京会了李师师,便在主观上认为宋江在动机上具备了作案原因。
所以在刘太公夫妇声泪俱下地对“宋江”的控诉声中,他又觉得人证也有了。
“作案动机和人证”俱在,他就认定了宋江是贼人。
于是,怒火中烧的李逵径直赶到梁山泊,奔上了忠义堂,拔出大斧,先是砍倒了杏黄旗,接着又扯碎了“替天行道”大旗,然后还要去砍翻了宋江,被拦住后更是骂道:
“你不要赖,早早把女儿送还老刘,倒有个商量。
你若不把女儿还他时,我早做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
”他还以自己的项上人头为赌注,要宋江一起去刘太公庄子上对质。
李逵认为跟着宋江的必是柴进,又对柴进道:
“若到那里对番了之时,不怕你柴大官人,是米大官人,也吃我几斧。
”[5]未曾深究根底,找寻因由,脑子一热就做出诸般事来,真个是鲁莽。
除去此事,李逵在接老母亲上山的一路上,更是将自己的鲁莽形象展示得淋漓尽致。
因宋江取了老父上山,公孙胜下山看望老母等便勾得李逵思亲之念顿生亦要下山接母亲来享福,几番约定后,终是得了宋江之允,随后宋江又不放心就命朱贵暗中尾随以便照应。
果然不出所料,虽有事先约定,但是黑旋风在这一路上还是惹出了许多事来。
其一,官府在城门口贴上了通缉令,李逵的大名和画影图形俱在其上,可是他毫不在意,居然还大大咧咧地上前看热闹,亏得朱贵发现及早把他拉了出来,不然少不了牢房里走一遭。
其二,李逵到得家中,接了老娘,急忙上路,却连干粮饮水都未准备。
比及到了半夜进了深山老林,老娘口渴难耐,他居然就直接把老娘独自留在无遮无拦之处就去找水去了,粗疏鲁莽,也不思量周全。
待到他好容易取水回来,老娘已为虎所害。
虽然他杀了四虎给老娘报了仇,但是生他养他的娘却再也回不来了。
其三,在杀了四虎之后,居然还接受了庄人宴请感谢,难道不知自己早已是通缉令上的人了么?
结果万人敌的黑旋风被曹太公轻松地生擒活捉。
[6]
除了这两桩事情外,李逵还做出过诸如扯诏骂钦差的鲁莽行为(第七十五回),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使得李逵的鲁莽形象的塑造、刻画愈发得深入人心。
第三节鲁莽之人的语言特色
对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来说,最能展现其个人特色的就是其语言。
鲁迅的《看书琐记》一文中开篇便说:
“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却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
”[7]此言可以显示精妙的对话描写在人物形象描绘塑造过程中所能够发挥出的作用。
人物形象有其独特性,因而不同的文学人物必定要有着符合其基本形象的特色语言。
而像张飞、李逵这般粗犷、粗鲁之人,其语言亦当是合其本色。
张飞的语言是具有其独特个性的,本来就是一个粗犷豪迈,言行坦率,不拘小节的性子,因此他的语言中的特点即是快人快语,少加修饰。
在《三国演义》里就有许多实例,如:
(1)刘备与张飞相识时,因见着刘备在招兵榜下叹息,他便厉声道:
”(第一回)
(2)怒鞭督邮时,飞曰:
“此等害民贼,不打死等甚!
”(第二回)
(3)只见玄德背后转出张飞,高声大叫:
“俺哥哥斩了华雄,不就这里杀入关去,活拿董卓,更待何时!
”(第五回)
(4)荀彧使“二虎竞食”之计,离间刘备吕布,张飞要斩了吕布时曾说:
“曹操道你是无义之人,教我哥哥杀你!
”(第十四回)
(5)徐州之事后,张飞生事,与吕布攻城,与吕布骂阵时,张飞曰:
“我夺你马你便恼,你夺我哥哥徐州便不说了!
”(第十六回)
(6)刘备曾说:
“吾得孔明,犹鱼之得水也”。
面对夏侯惇的大军,张飞却调侃道:
“哥哥何不使水去?
”(第三十九回)
(7)张飞曰:
“嫂嫂不以俺哥哥为重,私自归家,这便无礼!
”(第六十一回)
诸如此类心直口快、快人快语的例子在《三国演义》中随处可见,这样的快人快语与张飞鲁莽的形象相匹配,又加深了人们对于其“莽”的印象。
同样,李逵的语言亦与其粗直莽撞的形象所契合。
就如他前文所述首次与宋公明相见时,他的两句不离黑的话语,此等言语,实在让人啼笑皆非。
若说李逵的什么特色语言与其下层民众的代表契合的,那么就是其言语中的“鸟”语不断了。
譬如,这等鸟气、招甚么鸟安、夺了鸟位、鸟皇帝、什么鸟人等等。
再如“条例,条例,若还依得,天下不乱了,我只是先打后商量”、“招安,招安,招什么鸟安”等等。
细品张飞、李逵的语言,其粗鲁、粗豪的形象简直溢于言表,给人以鲁莽的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章张飞李逵英雄形象的塑造过程
对于英雄,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的选取标准,因其身份、价值观的不同而有其差异。
而对于作品受众主要是市民阶级的小说来说,英雄,自有其标准。
对处于社会中下层的老百姓们来说,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恶势力压迫,他们渴望打破这种压迫,但是有没有相应的能力。
那么关于他们心目中的英雄自然就要有着嫉恶如仇的性格,要有着除暴安良的行为了。
当然作为英雄,自然也要有相应的道德品质了,那么封建社会不得不提的忠与中下层民众最为重视的义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了。
第一节嫉恶如仇的英雄
在《三国演义》中最为着重描绘张飞嫉恶如仇性格的情节当首推第二回中的怒鞭督邮一事了。
刘备三人讨黄巾有功,却因当时朝廷之中十常侍当道,阻塞贤良上升之途,把具有大功的刘备封了个县尉了事。
而刘备上任不久,朝廷就降诏要裁汰有军功为长吏者,等到督邮来了,却是一个贪婪无耻的人,索贿未果就要逼迫县吏污蔑刘备害民以罢撤他。
这天张飞在家中饮了几杯闷酒,出门透气路经馆驿,却看见五六十个老人在馆驿门口痛哭失声,心下疑惑,于是就上前询问因由。
老人们说他们来向督邮为刘备求情,结果督邮非但没有听取还命令把门人殴打他们。
他又听说督邮正在馆驿里面逼勒县吏诬告刘备,就闯入驿站,奔进后堂之中,抬眼便看到督邮正将县中县吏捆绑在地拷打他们,不由大怒,暴喝道:
“害民贼!
认得我么?
”还没等他开口回答一声,张飞就奔上前去,扯住他的头发,拽到县中马桩之前,绑在桩子上。
又去扯下不少柳枝进行鞭打。
如果不是刘备听闻消息迅速赶来阻止,督邮必当一命呜呼!
[8]
而除此之外在书中,张飞的很多言行举止都有着正义的光彩。
比如在第二回时,刘关张三人救了董卓性命,他却在得知三人还是“白身”之后便轻视于其,言行无礼。
张飞大怒,道:
“我等亲赴血战,救了这厮,他却如此无礼!
若不杀之,难消我气。
”提刀就要入帐中杀了董卓。
再如他对屡改门庭,背信弃义,见利忘义的吕布的蔑视。
种种言行举止,足以看出其一身铮铮铁骨、满腔浩然之气,亦是显现出了正义对邪恶、高尚者对卑鄙者的在道义之上的优势。
这些行为自然会使蒙受邪恶势力种种欺压凌辱、强权压迫,虽满腔愤懑却无能为力的老百姓们交口称赞、拍手称快。
在《水浒传》中对于李逵的嫉恶如仇性格的描绘最为突出的情节就是前文在讲李逵鲁莽之时有所叙述的第七十三回《梁山泊双献头》一事了。
此事虽然表明了李逵的鲁莽,但仅就其在得知是自己首领“宋江”做出的强掳民女之事后,并不像那些蝇营狗苟之人所做的一般或是压下此事或是抹去此事。
而是选择了大张旗鼓,又是要砍了“替天行道”聚义旗,又是要杀了宋江,要个公道。
虽有些鲁莽,但是其嫉恶如仇,虽亲不避的火爆形象却是显露无遗。
第二节忠义为先的英雄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忠和义是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杆。
而忠义与英雄是密不可分的,不忠不义,怎说得上是英雄好汉?
忠肝义胆更显英雄气魄。
张飞和李逵就是如此,无论何时,忠义为先。
一、张飞的忠义
张飞对刘备可谓是忠心耿耿,只因吕布言语中对刘备出言不逊,曾气得几度要和吕布决斗;
而当知道了关羽已降汉暂时跟随曹操,在古城相会张飞关羽相见之时,不知内情只道关云长背叛了兄长的他二话不说挥矛便向关羽搠去,道:
“你背了兄长,降了曹操,封候赐爵,今又来赚我!
我今与你拼个死活!
”除此之外还有一例,在赵云在长坂坡反身奔向曹军去救后主刘禅时,张飞不知详情,只听言说赵云归曹,气得说:
“待我亲自寻他去,若撞见时,一枪刺死!
”因其忠义故而不能见丝毫有玷污忠义之事。
这一系列的事件足以证明张飞对蜀汉事业的忠贞,对兄长的忠诚。
而就义来说,最能体现他重义之事的就是在关羽败走麦城,不幸身死后,他旦夕号泣,血湿衣襟。
而在听到刘备派来的使者说朝中多有劝他先灭魏而后伐吴时,勃然大怒曰:
“是何言也!
昔我三人桃园结义,誓同生死;
今不幸二兄半途而逝,吾安得独享富贵耶!
吾当面见天子,愿为前部先锋,挂孝伐吴,生擒逆贼,祭告二兄,以践前盟!
”[9]即使最后他因其自身原因不幸殁于小卒之手,但是其对于义的恪守之志亦是不能忽视的。
纵观张飞一生,自桃园结义始至急兄仇张飞遇害终,他对于“忠”与“义”的恪守,是不容置疑的,是可以与堪为忠义表率的关云长争辉媲美的。
就“忠”而言,他自桃园盟誓之后,就以征邪恶、安黎庶,建蜀汉大业为目标,追随刘备至死不改其忠。
就义而论,无论是君臣之义还是兄弟之义,张飞的立身行事,毫无行差踏错,在封建时代,也是堪为表率的。
二、李逵的侠义
与张飞类似,李逵亦是极为重视忠义的。
但在具体的表现方面又是有所不同的。
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义”,与刘关张三人结义兄弟的义气有所不同,他的“义”与“侠义”有很大的相似性。
让我们先看一下关于侠义一词的解释:
“侠义”一词应该说是从武侠小说里引申出的一种精神,一种类似于“舍己为人”的精神,“侠义”从字面意思上便可看出它是一种抽象的思想表示,并非实物,而是存在于人们心中的热情。
例如:
为人仗义、肯于助人、见义勇为、舍己为人、劫富济贫,伸张正义等,这些都属于“侠义”的一部分。
[10]
我们把视角转向书中,李逵所归属的梁山好汉们所崇尚的是替天行道,所践行的是劫富济贫,所钦佩的是仗义之人。
路遇不平事,该出手时便出手,譬如《梁山泊双献头》一事。
可怜孝心人,仗义肯疏财,在捉住假名托姓的李鬼后,其撒谎说自己是因为无力奉养家中老母,所以才出来剪径,李逵不仅放了他性命还予他十两银子以作改业的本钱。
李逵所言所行,深合侠义本义。
同时,李逵身上还有对宋江等梁山兄弟的义。
[11]例如,宋江在浔阳楼题反诗被黄文炳陷害被捕入狱,戴宗嘱咐他照看宋江,因其忧虑他会因酒误事,他便自此日断了酒,一天到晚只是在牢房中照顾服侍宋江的饮食生活,不曾离开一步;
李逵也有自愿下井去救柴进的事迹。
而从另一种角度看来,此种忠义行为还可以看作是忠诚于梁山,忠诚于兄弟之义。
关于忠义,李逵最广为人知的一句话便是:
“哥哥剐我也不怨,杀我也不怨,除了他天也不怕。
”这种言语也正是他无限忠诚义气的一种表现。
[12]
而关于李逵的性格戴宗曾经和罗真人说过这样的话:
“这李逵虽是愚蠢,不省礼法,也有些小好处:
第一,鲠直,分毫不肯苟取于人;
第二,不会阿谄於人,虽死其忠不改,第三,并无淫欲邪心,贪财背义,敢勇当先。
”(第五十二回)此言可以说是对李逵形象的最佳概括了。
第三章鲁莽英雄形象的另一面
第一节张飞李逵的另一面
一个完整而形象饱满的文学人物自然不能只是单一的性格、单一的行事方式,为了描绘出更加具体而饱满的人物形象,罗贯中先生和施耐庵先生在书中也给张飞李逵安排了几处不同于平时的行事的事例,描绘其另一面。
一、张飞的另一面
莽张飞亦不是一味的莽,若他一直都是有勇无谋,那么在处处有战争谋略的闪光点的《三国演义》里怎么可能出彩,怎么可能给人以深刻印象?
在《三国演义》中,以张飞的行为作为第一叙述对象的章节里,与他的“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是在他性格中另一面的“智”。
[13]
张飞之“智”有前后之分,前期之时在读者看来往往只是灵机一现般的举动。
如在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中,当阳长坂之役时,张飞面临的不可思议的任务是利用手中仅剩的二十多员骑兵,阻挡住曹军数十万大军进军的步伐,为兵败逃遁携民渡江的刘备争取宝贵的时间。
到达长坂坡后,见到四处地形,他灵机一动,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缺陷,先是“教所从二十余骑,都砍下树枝,拴在马尾上,在树林内往来驰骋,冲起尘土,以为疑兵”。
待到大队曹军赶来后,独立于长坂坡之上的张飞,虚张声势,三次大喝,吓死曹军一员将领,吓退多疑的曹操。
还有在第二十二回“袁曹各起马步三军,关张共擒王刘二将”一回中,刘岱、王忠奉曹操之命领兵进攻刘备势力据守的徐州。
在王忠被关羽生擒之后,面对领兵迎战而来的张飞,刘岱坚守于营寨之中,不敢出战。
此时,为了引出刘岱将之生擒,张飞心生一计。
他一边声称要趁夜前去劫寨,另一边却又故意放掉被他寻衅处罚的兵士使其将劫营的消息带给刘岱。
刘岱果然中计,想要伏击他时,却被他早先布下的包抄后路的两路兵马来了个反包抄,一举将其生擒。
[14]
如果说前文所述是张飞临场之时的灵机一动的话,那么第七十回“猛张飞智取瓦口隘”一节所体现出的就是张飞在经历过风风雨雨之后由岁月磨砺出的智慧,此节亦是最能表现张飞之“智”的情节。
在此章节中,张郃据有山险,部署兵力于宕渠寨、蒙头寨、荡石寨三寨,多置滚木擂石,坚守不出,张飞多次率军进攻都被据险而守的曹军打退。
于此地两方大军对峙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战局还是没有什么突破性进展。
为了求变,张飞用出了“激将法”。
他在靠近曹军的山前扎下营寨,每天皆是饮酒,还命令手下小卒在面前相扑,戏耍取乐。
等到喝到大醉了,就坐在山前辱骂张郃。
张郃听细作汇报后,又于山上观望看见张飞举止果然与细作汇报相同。
被张飞如此做派刺激,又见其中似有改变战局的良机,张郃这下沉不住气了。
于是他于夜间引兵偷营,正中埋伏,仓皇而去,丢掉了宕渠、蒙头、荡石三寨。
之后他只得退守瓦口隘,又诈败使出了埋伏计杀掉了雷铜。
张飞反手将计就计复又杀得张郃大败,兵退瓦口关,据守不敢战。
在连日攻打却没有什么重大进展后,出外观察地形,偶然间见到逃亡百姓于山路上攀藤附葛而走,立刻察觉到了破局的契机。
令手下将他们请到军营之中,细加询问后,探知了梓潼山小路,这条小路能够直抵瓦口隘背后之处。
于是他引兵自小路进击,使魏延于山前进攻,前后夹击,攻下了瓦口隘。
还有他计赚严颜时,利用其“能料其粗,不能料其细;
能料其莽,不能料其精”的缺点,生擒严颜。
关于张飞的表现毛宗岗在第七十回的回评中说:
“张郃草草用兵,误以张飞之用兵为草草耳。
乃郃之骄,方视之如草;
而飞之智,则又以草为人。
始知其醉之非真醉也。
若使醉为真醉,则真张飞无异草张飞;
惟醉非真醉,故草张飞能赚真张郃,而真张郃反似草张飞耳。
今日以醉取瓦口之张飞,大非昔日以醉失徐州之张飞,是前后竟有两张飞也。
而今日赚张郃之张飞,即前日赚严颜之张飞,是前后原无两张飞也。
乃其赚严颜者,林木前后,张飞有两;
赚张郃者,寨门内外,张飞又有两。
”[15]莽张飞的另一面使人大开眼界,别有一番感官。
二、李逵的另一面
对于李逵的另一面的描写与张飞有很大不同,他的另一面是与其本身天真、直朴、粗卤、莽撞的形象相反的。
是作者运用依据“相反相成”的道理,刻意从反面着笔,并且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效果。
例如在书中第三十七回,他没有本钱去赌钱,于是扯谎话说什么大银换小银,小银换大银,拿了宋江给他的十两银子去赌之事。
金圣叹就此事有批曰:
“写他说谎,偏极妩媚。
”以及他后面赌输了首次赖账之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析 李逵 鲁莽 英雄 形象 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