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445253
- 上传时间:2023-01-23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18.97KB
初中物理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
《初中物理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能透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不能不加研究、分析而只凭经验,对物理问题决不能主观臆断.正确的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
2、帮助学生养成研究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对比研究的习惯.
3、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知道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一些简单的器材,比如:
小车、铁板、毛巾、棉布等,来对比研究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现象明显,而且更容易推理。
2、培养科学研究问题的态度。
3、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认识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并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
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教学方法
1、对比实验、自主探索、合理推理。
2、利用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惯性与质量的关系,贴近生活更易理解。
教学用具:
多媒体、小车、毛巾、棉布、铁板等。
教学过程
一、前置测试
1、力的作用效果有:
(1):
(2):
2、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速度________和运动______的改变。
3、力是________(“改变”或者“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二、探究过程
(一)、情景体验:
(1)推箱子
(2)、关闭发动机的汽车
亚里士多德:
运动需要靠力来维持!
伽利略:
运动不需要靠力来维持!
(二)探究: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设计实验
(1)、如何保证让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让小车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滑下
(2)如何改变阻力的大小?
用毛巾、棉布、木板更换平面,改变接触面的____________
2、进行实验
3、把实验数据填入下表
实验次数
表面材料
阻力大小
滑行距离
1
毛巾
2
棉布
3
木板
推理想象
理想平面
4、实验结论:
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______。
5、实验推理
假设运动的小车不受阻力作用,小车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推理应用:
(1)行驶在马路上的汽车,如果撤去一切力,汽车会怎么样呢?
(2)静止在桌面上物体,如果撤去一切力,物体会怎么样呢?
(三)知识点一:
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_________时,总保持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状态。
2、内涵:
(1)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撤去一切外力,将_____________。
(2)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撤去一切外力,将_____________。
3、得出:
_______加________
(四)知识点二:
惯性
1、定义:
_____物体都有____原来______不变的性质
2、大小:
由______决定。
(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是否受力无关)
3、议一议:
(1)汽车突然启动时,为什么乘客会向后仰?
(2)汽车紧急刹车时,为什么乘客会向前倒?
4、情境再现
5、想一想
氢气球带着重物匀速上升,剪断绳后,重物会怎样?
()
A、上升B、下降C、先上升一段距离,再下降
6、用一用
用飞机投掷救灾物资,投掷的位置是()
A提前投掷B滞后投掷
(五)总结
1、
2、
(六)巩固练习
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结论的得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实验直接得出;
B.是以实验为基础,经科学推理得出;
C.没有实验为基础,只是理想推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B.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C.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运动速度小的物体惯性小
D.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前倒,是因为乘客受到惯性
(七)巩固检测
1、一位旅客在匀速直线前进的轮船的甲板上竖直向上跳起,这位旅客的落地点(不计空气阻力)()
A.在起跳点之后
B.在起跳点之前
C.仍在起跳点
D.无法确定
2、月球绕着地球转动。
假设月球在转动过程中,它所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它将()
A.月球立即停止转动。
B.月球继续绕地球转动。
C.月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月球的运动情况将变得不确定。
(八)拓展提升:
在一辆无限长的上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m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个小球()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想碰。
C.若m1大于m2,则一定相碰
D.无法确定是否相碰。
(九)作业:
举例说明惯性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1、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还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人们正确认识这个问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同样学生要正确认识它,也要克服日常经验带来的错误认识,所以一开始就用了两个实验,让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来澄清错误的认识。
因为教学经验丰富,教材熟悉,所以整个课堂设计环节齐全、步步深入,尤其在重、难点知识的突破方法上,设置合理。
本节课,先通过前置测试环节,为本节知识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然后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习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接着用实例,对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思想冲突展开大争论,学生热情高涨,自然地进入实验探究: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前先展开讨论分析,明确了实验的注意事项,然后学生快速的实验,很快就得出了实验结论:
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长。
然后推理:
假设运动的小车不受阻力作用,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接着应用实验推理分析:
行驶在马路上的汽车,如果撤去一切力,汽车会怎么样呢?
学生很快得出结果。
再对比分析推理原来静止在桌面上物体,如果撤去一切力,会怎么样?
然后引入本节第一个知识点:
牛顿第一定律。
在探究知识点二:
惯性时,先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确惯性的定义,影响因素后,精心安排“情景再现”:
教室是一辆车,当车突然启动、紧急刹车、左转弯、右转弯,匀速行驶时,让学生表现出各自的运动状态,学生即兴奋又深入掌握了物理知识,很好的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然后再通过“想一想”“用一用”“知识总结”“巩固练习”“巩固检测”等环节进一步深化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最后精心设置了拓展提升:
在一辆无限长的上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m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经过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使学生充分理解了两大原因“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将整个课堂推到了高潮。
尤因此,我本人认为,本节的教学效果相当不错。
如果本人的普通话水平再高一点,就很完美了。
本节课,通过潜质前置测试、实验探究、想一想、情景再现、议一议等环节有效的突破了教学重难点,但是,最后一个环节拓展延伸部分,延伸的还不够深刻。
课标分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物理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 物理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 设计 情分 教材 分析 课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