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热学第4讲物态变化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442613
- 上传时间:2023-01-23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380.97KB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热学第4讲物态变化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热学第4讲物态变化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热学第4讲物态变化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2018·
山西三模)对下列自然现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情况解释正确的是( )
A.春天,河里的冰雪消融——熔化、放热
B.夏天早晨,花草上附着露水——液化、放热
C.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汽化、放热
D.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凝固、放热
4.(2017·
连云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成是因为钨的沸点高
B.水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C.盛夏,剥开包装纸后的冰棒会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D.深秋的早晨地面上经常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液化现象
5.(2018·
遵义)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能力提升提分真功夫
综合应用(每空1分,共5分)
6.(2018·
山西二模)小红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
(1)由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本次实验小红应选用测温物质为的温度计。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2)如图甲所示,小红实验时虽然也是蛮拼的,但操作还是存在几个错误,请指出其中一个错误:
。
(3)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实验时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
(4)当水温升到90℃时,小红同学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6
97
98
99
①若计时第2分钟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是℃。
②根据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说明此时当地的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预测猜押把脉新中考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7.(2019·
改编预测)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中,属于凝固的是( )
8.(2019·
改编预测)天气炎热,小明在吃冷饮时观察到一些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凝华造成的
B.包装盒外面的霜,是凝华造成的
C.打开冷饮包装纸,看到有“白气”生成是汽化造成的
D.吃冷饮时感到凉爽,主要是凝固造成的
9.(2019·
原创预测)(多选)冬季,开车时,司机经常会开暖风去吹吹玻璃,这是因为冬天开车时挡风玻璃很容易变模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挡风玻璃变模糊属于液化现象
B.玻璃变模糊,是因为小水滴出现在玻璃的内侧
C.开暖风的目的是使玻璃温度升高,减少小水滴的出现
D.司机开暖风的做法是错误的
10.(2019·
改编预测)(多选)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俗称干冰。
干冰被抛到空中,会迅速变为气体,促使其周围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实现人工降雨。
下列关于上述描述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是凝华
B.水蒸气凝结成水,是凝固
C.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放出热量
D.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吸收热量
二、综合应用(12题6分,15题3分,其余每空1分,每图2分,共23分)
11.(2019·
改编预测)如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该物质的沸点为217.9℃)。
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该物质的熔点是℃。
(2)该装置的好处是(写出一点即可)。
(3)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在CD段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加热20min后继续加热,被研究物质的温度却不再升高,这是因为。
12.(2019·
改编预测)如图是小红做“观察碘升华”的实验装置。
她的操作是:
在烧杯中放少量的碘,烧杯口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
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凝固点)、沸点(℃)
物质
水
煤油
碘
铜
熔点
(凝固点)
-30
113.6
1083
沸点
100
78.5
150
184.25
2360
(1)结合你的探究经历,描述小红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2)交流评估时,小明查阅了部分物质的熔点、沸点(见表),他发现碘的熔点是113.6℃,碘的沸点是184.25℃,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400℃,他认为小红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红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你针对小明的质疑,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写出实验方案并扼要说明。
13.(2019·
改编预测)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如图甲所示,是某小组安装的实验装置,合理的安装顺序是(填序号)
①杯和水 ②酒精灯 ③铁杆A和温度计(含厚纸盖) ④铁圈B和石棉网
(2)下表是小燕记录的实验数据:
88
94
实验过程中,她发现在第3min时,水中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选填“变大”或“变小”)。
(3)请将图乙中的坐标系补充完整,并根据上表数据绘出水温与时间的关系图像。
(4)由数据及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5)通过学习,小燕终于明白了妈妈用炉火炖汤时,在汤沸腾后总是(选填“保持大火”或“调为小火”)的道理。
(6)某次实验中,小燕由于粗心实验完没有熄灭酒精灯就开始处理数据了,处理数据完后在收拾器材时发现,温度计的温度又升高了。
请你帮她分析原因。
14.(2019·
改编预测)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白炽灯泡
白炽灯泡的灯丝是由金属钨制作的,其灯丝发光时温度可达2000℃左右。
为防止灯丝在高温下氧化,在制作灯泡时要抽真空,在制作大功率灯泡时,还要向灯泡内充入稀有气体氦等,主要是为了防止灯丝在高温下升华。
白炽灯泡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较低,因此逐渐被节能灯和LED灯所替代。
(1)由于钨的较高,所以用钨制作灯丝;
(2)灯泡内充入稀有气体氦等,主要是为了;
(3)白炽灯泡逐渐退出市场,是由于。
15.(2019·
原创预测)植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一种植物都具有蒸腾作用。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一个水分的运输和散失的过程。
蒸腾过程如下:
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内导管→茎内导管→叶内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
蒸腾作用对植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①降低植物的温度,②促进根吸收水分,③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植物一天中蒸腾作用的变化规律是:
日出后,蒸腾作用随之增强,到午后三时左右达到最高峰,三时以后,植物体内的水分减少,气孔逐渐关闭,蒸腾作用随之下降,日落后蒸腾作用降到最低点。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1)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强弱的因素(至少答出两点)。
(2)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及其周围环境的温度的物理原理
答案精解精析
1.B 2.A 3.B 4.B 5.B
6.答案
(1)水银
(2)读数时视线倾斜、或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杯底、或酒精灯的火焰没有正对加热的烧杯底部(答对一条即可)
(3)计时表(秒表) (4)①94 ②小于
7.D 8.B 9.ABC 10.AC
11.答案
(1)80
(2)可以使物质均匀受热
(3)小于 (4)此时液体已经到达沸点,开始沸腾。
12.答案
(1)用酒精灯对烧杯直接加热过程中,在烧杯中会看到紫红色的碘蒸气;
(2)采用的方法是将碘颗粒放在烧瓶中,将烧瓶浸没在正在加热的热水中观察碘状态的变化。
烧杯中水的温度最高为100℃,碘达不到熔点,不会发生熔化现象,碘一直处于固态,出现的碘蒸气只能是固态直接变成的,能更好地说明碘的升华。
13.答案
(1)②④①③
(2)变小 (3)如图所示
(4)保持不变 (5)调为小火
(6)烧杯中气压变大,使水的沸点升高,从而使温度升高
14.答案
(1)熔点
(2)防止灯丝在高温下升华
(3)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较低
15.答案
(1)光线强弱、温度高低(合理均可)
(2)蒸腾属于液体蒸发,蒸发吸热具有致冷作用,所以能够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物理 一轮 复习 第二 部分 热学 物态 变化 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