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第七单元解放战争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437194
- 上传时间:2023-01-23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156.10KB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第七单元解放战争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第七单元解放战争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第七单元解放战争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年内战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7.毛泽东的诗篇中,反映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去,实施渡江战役的历史事件是(
A.黄洋界上炮声隆,我自岿然不动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8.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
“战争”是指(
护国战争
9.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
“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挺进大别山
百万雄狮过长江
横扫大西南
10.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台儿庄战役
平型关大捷
渡江战役
11.《毛泽东选集》中收录了一封电报,摘抄如下:
“为了歼灭这些敌人,你们现在就应该准备使用主力于该线,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
”“为了歼灭这些敌人”所进行的战役的影响是(
)
使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解放了东北全境
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12.下图是三大战役中以徐州为中心展开的哪个战役(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13.学习历史要求我们思考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以获得合理的历史解释。
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因
果
A
南昌起义爆发
清王朝土崩瓦解
B
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
东北三省完全沦陷
C
三大战役
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D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中国民族工业处于崩溃边缘
A
B
C
14.柳亚子赠毛泽东诗云:
“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
”据此推断此诗创作于(
武昌起义期间
北伐战争期间
抗日战争期间
重庆谈判期间
15.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计划实地考证淮海战役的有关史实,你认为他们应去(
徐州
扬州
苏州
郑州
16.它“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这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形势的根本改变,标志着中国革命战争已经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它是(
A.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B.千里跃进大别山
C.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7.1945年,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重庆各界纷纷在《新华日报》上表达他们的喜悦心情和对谈判的希望。
这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渴望和平,争取民主
18.《毛泽东选集》中收录了一封电报,摘抄如下:
“为了歼灭这些敌人,你们现在就应该准备使用主力于该线,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
”“为了歼灭这些敌人”进行的战役的影响是(
解放了东北全境
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19.历史知识结构图示,是研究和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
下面的示意图(图2)最有助于我们了解的是(
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历程
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20.“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所描述的军事行动发生在(
A.北伐战争时期B.红军长征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21.1947年8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
对这一“壮举”的意义表述不恰当的是(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牵制了国民党军队,缓解了解放区军事压力
对战局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
22.下列四位都是共和国的缔造者,他们既参加了南昌起义,又参加了重庆谈判的是(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贺龙
二、材料分析题
23.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请阅读以下诗词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秋收暴动》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毛泽东领导发动的哪一次武装起义?
在起义失败后,他率军建立了哪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在“远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性会议是什么?
红军“远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解放战争中的哪一战役的辉煌战果?
今天的北京在当年又是通过哪一战役实现解放的?
(4)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由国民党领导中国革命失败,到中国共产党取得伟大的胜利,你有何感想?
24.人物年谱实际上是社会和经济的缩影,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反映了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广阔场景。
以下几则材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的年谱片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
28岁:
7月23日至8月初,作为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材料二
1927年
34岁:
9月,在湘赣边领导起义。
10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材料三
1935年
42岁:
1月15日至17日,出席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材料四
1945年
52岁:
8月,重庆,作为主要成员,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较量。
材料五
1949年
56岁:
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作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些材料是哪位历史人物的年谱片段?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他开辟了一条什么道路?
(3)材料四中所说的“较量”是指什么事件?
(4)与材料五相关的这次战役的重大战果是什么?
(5)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应该继承这位历史人物的哪些优良品质?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物年谱实际上是社会和经济的缩影,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反映了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广阔场景。
以下三则材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的年谱片段:
1921年28岁
1935年42岁
1945年52岁
8月,作为主要成员,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较量。
材料四:
1949年56岁
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作诗《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0月1日,主持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什么?
(2)材料二所说的是哪次会议?
请你简要评价这次会议。
(3)材料三中所说的“较量”是指什么事件?
(4)与材料四相关战役的重大战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6月,国民党公开撕毁国共两党签定的《停战协定》,悍然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
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掌握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以及影响。
2.【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也标志这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解放战争中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
本题难度不大。
3.【答案】A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百万雄师过大江,可以判断这是指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渡过长江,攻占南京,选项A符合题意;
而选项BCD是指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不符合题意。
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读懂诗歌解答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
学生还要掌握渡江战役的时间和意义。
4.【答案】B
【解析】【分析】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被迫和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丧权辱国条约《南京条约》;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B项南京,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发生在南京的重大事件。
5.【答案】D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ABC都是抗日战前和抗日战争期间的口号,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知道重庆谈判的时间、结果及影响。
本题难度适中。
6.【答案】D
【解析】【分析】题干的图片内容分别是:
大转折、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转折事件,共产党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平津战役,辽沈战役是三大决战的内容,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A项北伐战争和图片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
B项十年内和图片内容无关战,不符合题意。
C项抗日战争和图片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
D项解放战争符合题意,图片“大转折、辽沈战役、平津战役”都是反映这一时期的历史的。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解放战争的史实及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7.【答案】D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发生在1928年,是指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黄洋界保卫战。
B反映的是长征途中的巧渡金沙江和强渡大渡河。
C是指红军登上六盘山,标志着长征即将结束,新局面即将开始。
D反映的是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长江的宏伟场面。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在理解诗词的基础上解答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8.【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的时间是1947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所以题干所指的战争是解放战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点。
9.【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
阅读题文,获取到的有效信息关键词:
解放战争,插上一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文材料反映的是发生在解放战争中我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标志性事件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刘邓挺进大别山时毛泽东的一段精辟论述,据题意,选项中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要先理解题干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10.【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地图中的“徐州”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是三大战役中歼敌最多的战役。
A项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符合题意。
B项台儿庄战役发生在山东台儿庄,不符合题意。
C项平型关大捷发生在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附近,不符合题意。
D项渡江战役发生在长江中下游,不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淮海战役及学生的识图能力。
11.【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长春、沈阳”“锦州”等信息,可知此战役是辽沈战役,由林彪、罗荣桓指挥的辽沈战役歼敌47万多人,基本上解放了东北全境。
A项使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不符合题意。
B项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是辽沈战役,符合题意。
C项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是平津战役,不符合题意。
D项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的是淮海战役,不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辽沈战役的意义。
12.【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淮海战役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淮海战役发生在1948年11月—1949年1月,由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同国民党主力进行的一次主力决战。
【点评】学生要掌握三大战役的名称、时间、参战部队、领导人、取得的战果。
13.【答案】C
【解析】【分析】A项对应不正确,使清王朝土崩瓦解的是辛亥革命,不符合题意。
B项对应不正确东北三省完全沦陷是九一八事变的结果,不符合题意。
C项对应正确,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符合题意。
D项对应不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使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黄金时期”,不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历史史实的因果关系。
14.【答案】D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中“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可知,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据题干“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可知,此诗创作于重庆谈判期间。
15.【答案】A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次决战——淮海战役,人民解放军在徐州附近顽强作战,歼灭大量敌人。
徐州的国民党军见大势已去,向西南逃窜。
人民解放军解放徐州后,在河南东部全歼敌人。
因此,要实地考证淮海战役的有关史实应去徐州。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解放战争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
16.【答案】B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1947年6月,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向国民党统治地区大别山实施进攻的战略性行动。
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
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
B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的知识,难度适中。
抓住信息“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是解题的关键,需熟练掌握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17.【答案】D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1945年8月,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山城为之沸腾,这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结合所学知识: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却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为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
重庆人民对中共代表团的到来所表现出的喜悦之情,反映的正是人民渴望和平、民主的愿望。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重庆谈判的有关内容。
18.【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可知该战役为辽沈战役,攻打锦州是辽沈战役中的关键作战行动,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B项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是淮海战役;
C项使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军事行动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项平津战役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相关史实。
19.【答案】C
【解析】【分析】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失败后,转为重点进攻,目标是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进攻。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1948年9月-1949年1月,中国共产党发动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歼敌150多万,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为解放江南奠定了基础。
1949年4月,中国共产党发动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之后人民解放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继续追歼国民党军队,国民党被迫逃往台湾。
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点评】解答本题需大体掌握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20.【答案】D
【解析】【分析】题干里的“钟山、过大江”告诉我们,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解放战争的历史的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诗词里的“钟山”指的就是南京,“大江”指的就是长江天险,1949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的命令,等候在长江北岸的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三路渡江作战,国民党长江防线顷刻崩溃,23日,南京解放,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渡江战役的知识,属于知识层面的识记,难度不大。
解题的关键需熟悉渡江战役的过程,1949年4月21日—4月23日,毛泽东和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的命令,发动渡江战役,属于解放战争时期。
21.【答案】B
【解析】【分析】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翼鲁豫解放军主力,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
他们直接插入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地区,从而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A项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表述恰当,不符合题意。
B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表述不恰当,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符合题意。
C项牵制了国民党军队,缓解了解放区军事压力表述恰当,不符合题意。
D项对战局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表述恰当,不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意义。
22.【答案】B
【解析】【分析】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
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等的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A项毛泽东没有参加南昌起义,而是领导了秋收起义,不符合题意。
B项周恩来既参加了南昌起义,又参加了重庆谈判,符合题意。
C项朱德参加了南昌起义,但没参加重庆谈判,不符合题意。
D项贺龙参加了南昌起义,但没参加重庆谈判,不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灵活运用。
二、材料分析题
23.【答案】
(1)秋收起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遵义会议;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
(3)渡江战役;
平津战役。
(4)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
(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秋收起义的相关知识。
根据材料一中的“工农革命”“秋收时节”“秋收暴动”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1927年,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并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工农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
1934年10月,由于博古、李德等人指挥失误,使得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国工农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结束。
(3)本题考查南京和北平的解放。
1949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渡江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发起了渡江战役,23日解放南京。
1949年初,平津战役中国民党官兵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4)本题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属于开放型试题,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平津战役、渡江战役等相关知识。
25.【答案】
(1)毛泽东;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遵义会议;
这次会议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重庆谈判。
(4)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国民党政权垮台。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
1921年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35年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1945年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较量可知,这是毛泽东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 人教版八 年级 历史 第一 学期 第七 单元 解放战争 测试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