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筑工程施工图节能设计说明示范文本doc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424791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格式:DOCX
- 页数:54
- 大小:62.48KB
福建省建筑工程施工图节能设计说明示范文本docWord文档格式.docx
《福建省建筑工程施工图节能设计说明示范文本doc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建筑工程施工图节能设计说明示范文本docWord文档格式.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各单位在使用本手册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随时函告省建设厅科技处(地址:
福州市北大路242号,邮编:
350001)。
示范文本主编单位: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示范文本编写组的具体分工如下:
第一、二部分第1节:
梁章旋陈政恩林莉
第一、二部分第2节:
郭筱莹肖剑仁
第一、二部分第3节:
陈汉民林卫东
第一、二部分第4节:
程宏伟黄文忠
本手册审定人员:
赵士怀卓晋勉施锦华
游志红黄夏东林其昌
陈仕泉陈元桂陈天铭
陈晓凤曹扬
第一部分居住建筑施工图节能设计说明
第一节建筑专业………………………………………1
第二节暖通专业………………………………………6
第三节电气专业………………………………………10
第四节给排水专业……………………………………15
第二部分公共建筑施工图节能设计说明
第一节建筑专业………………………………………21
第二节暖通专业………………………………………27
第三节电气专业………………………………………34
第四节给排水专业……………………………………41
第一部分
居住建筑施工图节能设计说明
第一节建筑专业
1.1设计依据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下简称“标准”)JGJ75-200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2007)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DBJ13-62-2004
《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使用手册》(以下简称“手册”)
国家及地方相关的规范、标准、规定
1.2工程概况
1.2.1建设地点:
1.2.2工程性质:
1.2.3工程规模:
地上总建筑面积平方米,
建筑层数为地上层,地下层;
建筑总高度米;
1.2.4建筑朝向:
(含角度)
1.2.5结构体系:
1.3气候分区和计算方法
1.3.1本工程进行建筑节能设计的居住建筑部分属于夏热冬暖地区的:
□北区
□南区
1.3.2计算方法:
□“规定性指标”
□“对比评定法”
1.3.3使用软件为: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综合评价软件
□“TBEC”天正节能软件
□“PKPM”软件
□其他软件:
1.4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及节能措施
表1.4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表(居住建筑)
设计内容
规定指标
计算或查表数值
节能措施
1
屋顶
传热系数K[W/(㎡·
k)]
K≤1.0,D≥2.5K≤0.5(轻质材料)
热惰性指标D
2
外墙
K≤2.0,D≥3.0
K≤1.5,D≥3.0
K≤1.0,D≥2.5
K≤0.7(轻质材料)
3
窗墙
面积
比
各朝向窗墙面积比
东面
C≤0.3
西面
南面
C≤0.5
北面
C≤0.45
平均窗墙面积比
-----
4
外窗
北区详细则表4.2,
南区无要求
外窗综合遮阳系数Sw
北区详细则表4.2;
南区详细则表4.3
玻璃可见光透射比τv
(卧室,起居室,书房,厨房)
≥0.45
5
天窗
屋顶透明部分面积/屋面总面积
≤4%
≤4
遮阳系数SC
≤0.5
注:
节能措施中屋顶、外墙应注明保温隔热材料导热系数λ及厚度
1.5构造详图设计
1.5.1屋面保温隔热构造:
□挤塑(XPS)板保温隔热屋面:
具体构造详(参照“手册”第35页或其它详图)
□聚氨酯泡沫保温隔热屋面:
具体构造详(参照“手册”第36页或其它详图)
□聚苯隔热保温砖屋面:
具体构造详(参照“手册”第37页或其它详图)
□挤塑(XPS)板保温隔热坡屋面:
具体构造详(参照“手册”第38页或其它详图)
□聚苯(EPS)板保温隔热坡屋面:
具体构造详(参照“手册”第39页或其它详图)
□种植屋面:
具体构造详(参照“手册”第40页或其它详图)
□其它做法:
1.5.2外墙保温隔热构造:
1外墙自保温系统
□加气混凝土砌块:
具体构造详(参照“手册”第13页或其它详图)
□粉煤灰(陶粒)小型空心砌块:
具体构造详(参照“手册”第14页或其它详图)
□聚苯乙烯混凝土节能砌块:
具体构造详(参照“手册”第15、16页或其它详图)
□隔热混凝土砌块:
具体构造详(参照“手册”第17页或其它详图)
□烧结孔砖:
具体构造详(参照“手册”第18、19、20页或其它详图)
□粘土空心砖:
具体构造详(参照“手册”第21页或其它详图)
2外墙内保温系统
□无机保温干粉砂浆内保温复合墙体:
具体构造详(参照“手册”第22页或其它详图)
□Ac微晶无机保温砂浆内保温复合墙体:
具体构造详(参照“手册”第23页或其它详图)
□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内保温复合墙体:
具体构造详(参照“手册”第24页或其它详图)
□增强粉刷石膏聚苯板内保温复合墙体:
具体构造详(参照“手册”第25页或其它详图)
□加气混凝土复合内保温墙体:
具体构造详(参照“手册”第26页或其它详图)
3外墙外保温系统
□无机保温干粉砂浆外保温复合墙体:
具体构造详(参照“手册”第27页或其它详图)
□AC微晶无机保温砂浆外保温复合墙体:
具体构造详(参照“手册”第28页或其它详图)
□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外保温复合墙体:
具体构造详(参照“手册”第29页或其它详图)
□聚苯板薄抹灰外保温复合墙体:
具体构造详(参照“手册”第30页或其它详图)
□模板内置聚苯板现浇混凝土外保温复合墙体:
具体构造详(参照“手册”第31或其它详图)
□喷涂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外保温复合墙体:
具体构造详(参照“手册”第32页或其它详图)
□复合装饰板外保温复合墙体:
具体构造详(参照“手册”第33页或其它详图)
□加气混凝土砌块外保温复合墙体:
具体构造详(参照“手册”第34页或其它详图)
1.6建筑外遮阳设计
建筑外遮阳系数SD=
(查“手册”第四章外遮阳构造类型及热工性能表或计算数值)
1.7外门窗设计
1.7.1外窗(包括阳台门)的热工性能:
表1.7.1外窗(包括阳台门)热工性能表
类
型
门窗
编号
外窗尺寸(mmxmm)
外窗面积
(m2)
开启面积(m2)
传热系数K
[W/(㎡·
遮阳
系数Sc
备注
≥外窗面积
45%
≥外窗所在房间
地面面积8%
1.7.2外门窗材料
1框料采用:
□普通铝合金□断热铝合金
□PVC塑料窗□其它
2玻璃采用:
□无色透明玻璃□热反射镀膜玻璃
□无色透明中空玻璃□LOW-E中空玻璃
□其它
1.7.3外门窗气密性要求:
□不低于《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第3级要求
□不低于《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第4级要求
第二节暖通专业
2.1设计依据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
《住宅设计规范》(GB5096-1999)(2003年版)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
动力)》
2.2节能设计原则
居住建筑的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旨在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综合考虑空调冷热源选型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节能、风系统及水输配系统的节能、综合考虑智能化控制及计量管理的节能、管道及保温系统的节能。
2.3空调冷热负荷计算
本工程位于________市,为居住建筑。
共分___个平面户型,各户型对应的建筑面积、空调面积如下表1。
本工程各户型单元设计考虑夏季集中空调供冷、冬季集中空调供暖,其各区域的温湿度设计标准、新风量标准取值、风速、噪音等按国家相关设计规范取值,其室外设计参数取________市的设计参数。
空调负荷进行热负荷和逐项逐时冷负荷计算,计算软件采用________,经计算结果详表2.3。
表2.3
户型
建筑/空调面积
计算冷负荷
(kW)
计算热负荷
装机冷负荷
装机热负荷
2.4空调冷热源选型及供给系统
2.4.1本工程所在区域能源供给状况:
□电力供应充足
□天然气供应充足
□该区域具有多种能源供给,含天然气、电等
□具有天然水资源(含海水、江河水、湖水)可利用
2.4.2根据本工程的能源结构及价格政策等,通过具体的技术经济比较,空调冷热源方案采用如下方案:
□一体化空气源热泵机组
□变制冷剂流量多联或一拖多商用空调系统
□燃气户式中央空调
2.4.3本工程考虑建筑物具有非常有利的地理位置条件及空调冷热负荷对比状况,可考虑充分采用可再生能源。
并得到当地政策法规允许,同时所采取的辅助技术措施得当,通过一系列的外界条件的勘察与环境评估以及技术经济比较,空调冷热源采用以下方案:
□(地下水源/土壤源)热泵系统
□(含海水、江河水、湖水)源热泵系统
2.4.4本工程设计选用一体化风冷涡旋式热泵机组在额定的工况下设备性能系数详表2.4.4。
表2.4.4
型号
主要性能参数
台数
制冷性能系数(W/W)
制热性能系数
(W/W)
2.4.5本工程采用变冷媒(数码涡旋)系统,压缩机采用变压缩机容量控制技术,在标准工况及管长下,其系统额定制冷性能系数COP值达到___(W/W),额定制热性能系数COP值达到___(W/W),本工程经过修正后的系统制冷性能系数COP值为___(W/W),系统制热性能系数COP值为___(W/W)。
2.4.6本工程所采用的风冷(□不接□接)风管单元式风管机,在名义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其能效比(EER)=___(W/W),大于规范要求的限定值。
2.4.7本工程选用燃气型户式中央空调,其额定制冷性能系数___W/W,额定制热性能系数___W/W。
2.4.8本工程采用(□地下水源□土壤源□地表水源)热泵系统,同时考虑机组带热回收装置,提供给淋浴用热。
2.4.9本工程机组单机的容量调节下限小于户型单元的最小负荷要求,同时各机组具有良好的负荷调节能力和范围,其负荷方式为_级调节,容量调节范围为100%~_%。
2.4.10本工程空调冷水的供、回设计温差为5℃,冷水供回水温度:
7/12℃;
空调热水的供、回设计温差为5℃,热水供回水温度:
40/45℃,空调水管路系统采用闭式两管制循环系统。
2.4.11本工程规模较小,空调末端侧水系统采用异程布置,各并联环路之间的压力损失差控制在15%以内。
2.4.12按本工程建筑的规模和功能特点,空调水系统采用一级泵变频调速系统,变频泵的变频范围能满足系统安全运行要求和流量变化要求。
2.4.13本工程空调水系统管路的比摩阻一般控制在150~200Pa/m范围内,管内流速设计取值符合相关专业规范设计要求,合理控制循环泵的输送功耗。
2.4.14本工程冷水系统(或包括冷却水系统)采用过滤、缓蚀、阻垢、杀菌、灭藻等水处理技术。
2.5空调风系统
2.5.1本工程空调送风采用单风道,空气处理过程无同时加热和冷却过程。
2.5.2本工程吊顶上部较高或吊顶上部存在较大的发热量,空调回风不采用直接从吊顶回风,回风口均接回风管,直接接至空调设备。
2.5.3本工程风道设计与连接符合《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中的相关规定:
包括矩形风管长宽比、风管弯头、变径、三通、阀件设置等。
2.5.4本工程空调风管内的风速设计取值既满足空调区域的噪声要求,又符合技术经济比较平衡,有效降低风机的输送动力。
2.5.5新风系统直接送入各空调区域,尽量不经过室内空气处理设备盘管后送出。
2.5.6本工程空调排风采用:
□板翅式全热回收装置
□板翅式显热回收装置
□转轮式热回收装置。
2.6通风系统
2.6.1本工程___区域利用自然通风,来消除室内余热、余湿。
2.6.2本工程地下车库部分区域采用车道自然补风。
2.6.3本工程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地下通风机房位置设置尽量靠近服务区域,减少风道长度;
同时合理划分系统大小,减少风道的作用半径;
风道设计与连接符合《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中的相关规定:
2.6.4本工程机械通风系统的风机压头通过计算确定,风机和电机的效率为高效率,风管与风机出口连接处的做法符合相关规定,减少风机出口局部阻力。
2.6.5本工程各典型机械通风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Ws),均小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GB500189-2005)中对应的限定值,具体分别详表2.6.5。
表2.6.5
序号
所在区域
(Ws)=P/ηt(W/(m3/h))
规范规定值
2.7自动控制系统
2.7.1本工程空调通风工程设置直接数字控制系统,内容包括参数检测、参数与设备状态显示、自动调节与控制、工况自动转换、能量计量以及中央监控与管理。
各子系统范围包括空气调节系统、通风系统,以及冷、热源系统。
2.7.2本工程冷热源自动控制包括:
根据系统冷、热量的瞬时值和累计值进行监测,并优化控制状态;
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及故障报警。
2.7.3本工程空气调节风系统自动控制包括:
房间温湿度监测和控制;
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及故障报警;
过滤器超压报警或显示。
2.7.4本工程空调末端装置均设置(□两通□三通)电动调节阀及温控阀。
2.7.5本工程___区域利用机械通风来排除房间余热,机械通风设备设置温控装置。
2.7.6地下车库及大楼的通风系统,根据使用情况对通风机设置定时启停(台数)控制。
2.7.7地下车库的通风系统,根据车库内CO浓度对风机采用变频调速控制或启停控制,以降低风机的运行能耗。
2.8空调管道保温
2.8.1本工程空调保温优先采用导热系数小、湿阻因子大、吸水率低、密度小、耐低温性能好的高效保温材料。
空调冷冻水管采用___保温材料,其导热系数为___W/m.K,空调风管采用___保温材料,其导热系数为___W/m.K,风管绝热层的最小热阻为___m2.K/W,满足节能规范的要求。
2.8.2本工程保冷管道的绝热层外,均设置隔汽层和保护层。
第三节电气专业
3.1设计依据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电气)》(2007)
《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J13-62-2004
3.2节能设计原则
3.2.1在充分满足、完善建筑物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3.2.2综合考虑建筑物供配电系统、电气照明、建筑设备的电气节能、计量与管理的措施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3.2.3合理选择负荷计算参数,选用节能设备,采用合理的照度标准,减少设备及线路损耗,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抑制谐波电流。
3.3供配电系统的节能
3.3.1本工程为地上层、地下层的居住建筑,建筑高度为m,建筑总面积为㎡。
根据负荷计算,设备总容量kW,需用系数Kx为,计算负荷为kW,选择台kVA高效低耗的干式变压器,变压器负荷率分别为%、%,变压器装置指标V·
A/㎡。
另设台kW自启动闭式水循环风冷柴油发电机组。
3.3.2本工程设计根据建筑规划将变配电房尽量设置在负荷中心,减少低压侧线路长度,降低线路损耗,至末端配电箱最长供电距离约m。
3.3.3本工程选用的变压器为D,yn11接线。
单相负荷尽可能均衡地分配在三相上,使三相负荷保持基本平衡,最大相负荷不超过三相负荷平均值的115%,最小相负荷不小于三相负荷平均值的85%。
3.3.4本工程在变配电所的低压侧设集中无功自动补偿,采用自动投切装置,要求功率因数保持在0.9以上。
对容量较大、负载稳定且长期运行的功率因数较低的用电设备采用并联电容器就地补偿。
对谐波电流较严重的非线性负荷,无功功率补偿考虑谐波的影响,采取抑制谐波的措施:
□安装无源吸收谐波装置(□电容器串接调谐电抗器□无源滤波器)
□安装有源吸收滤波器装置(□并联有源滤波器□串联有源滤波器□串并联复合型有源滤波器)
□安装无源有源复合滤波吸收装置
□安装静止无功发生器(SVG)
3.4电气照明的节能
3.4.1本工程照明设计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中规定的照度标准、照明均匀度、统一眩光值、光色、照明功率密度(简称LPD)、能效指标等相关要求。
公共场所的设计照度及选用光源、附件等见表3.4.1:
表3.4.1公共场所设计照明系统的照度标准值及选用光源、附件
场所
现行功率密度值/照度标准值
W/㎡/Lx
设计功率密度最大值/设计照度值(地点A)
W/㎡/Lx
设计功率密度最小值/设计照度值(地点B)
W/㎡/Lx
由二次装修设计
电光源/附件
(代号)
门厅
普通□
5/100
□
高档□
8/200
走廊、流动区域
普通□
3/50
高档□
楼梯、
平台
3/30
5/75
电梯前厅
8/150
车库
停车间□
6
普通办公室□
11/300
7
一般商店营业厅□
12/300
8
变、配电站
配电装置室□
变压器室□
9
发电机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建筑工程 施工图 节能 设计 说明 示范 文本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