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第七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0415326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48.55KB
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第七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第七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第七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附:
板书
观潮 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
(时间顺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
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观潮》。
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
(板书:
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
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
笼罩白雾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从哪感受到的?
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
注意品读结合: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远近)
(2)远:
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
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
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
潮虽远,但气势已现。
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
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
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
(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
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
(看图片)(板书:
白浪翻滚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
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
(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
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
读第五自然段体会。
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
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
指导学生朗读。
(适时板书:
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
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
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
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2、(放录像)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
(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
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由于本课文内容的简单,因此要求学生以读为本,熟读成诵,课堂中教师抓住机会,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
通过读,让学生自己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课文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并且帮助学生积累课文中好的语言材料。
熟读自然就能成诵。
好的语句读熟了,有意识地让学生背背,强化一下记忆,可以有效地促进语言的积累。
2、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目的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学习收集资料。
课前准备
1.搜集与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文字、图片。
2.师制作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实验教具
录音机、磁带和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
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
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你心中最向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资料,都带来了吧!
1.(教师放歌曲《喜马拉雅山》)同学们,在课前先请大家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
2.学生汇报(会出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等)
3.师:
(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的,一同
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
2雅鲁藏布大峡谷)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思考:
师:
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呢?
今天我们一起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看一看。
作者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什么人文景观?
3.整体感知
1.师指名学生读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
①读一读,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②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课文空白处画“问题泡泡”。
3.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交流汇报
1.交流自读疑难
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
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并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所画的“问题泡泡”。
【口头提问是学生质疑的一种方法。
让学生学画“问题泡泡”,却更具情趣和诱惑,同时使学生与课文、编者之间的“对话”成为可能。
】
三、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师: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风光举世闻名,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为什么?
生自由发言。
2.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
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1)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
2)读一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
3)读一读,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
学生按自学提纲分组自学,教师指导。
3.学生分组汇报,教师点拨指导。
(同时理解重点词句。
四、拓展实践
教师放一段风光雅鲁藏布大峡谷录象片,要求学生自由配加导游词,适当加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五、拓展总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知道它无愧于“世界第一壮丽景观”这个美称。
六、尝试运用
1.尝试练笔。
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其中的一个景观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吗?
生练笔,师巡视学情。
2.班级交流。
3.演读课文。
师再次播“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片,并让学生装扮成导游,向游人介绍最熟悉的某方面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
二、初读,感知全文
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感受它的美、险、奇。
2.初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
3.抽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4.说一说,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
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
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
5.默读全文,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
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
壮丽(2自然段)奇异(3-4自然段)
三、再读,感悟全文
1.齐读2自然段,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
海拔:
3000米长5044米平均深:
22686009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
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你想说什么吗?
3.指导朗读,强调气势。
4.齐读3-4自然段,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
奇异:
山异(热带雨林、冰川)
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
生物的多样性
5.指导朗读:
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
齐读5自然段。
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
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让学生自己通过朗读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
并把指导朗读、抓住课文叙述的要点、品味文中生动的语言结合起来,并把它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转述课文内容。
同时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探究,并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探究一些不理解的或感兴趣的问题。
3、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
能正确地读写下列词语:
纠正、逼近、做巢、树梢、留恋、目不暇接。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大榕树的投影片(或挂图)和音乐磁带。
2.学生搜集关于鸟的天堂的资料(文字材料或图片、影像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从“天堂”入手,激趣导入
1.板书“天堂”。
你印象中,什么地方是天堂?
2.(板书“鸟的”,在“天堂”之前):
你想象中,鸟的天堂应是什么样的地方?
3.课前同学们已预习了课文,并查找了有关资料,关于鸟的天堂,你们了解多少?
请学生展示搜集到的资料。
去过的同学可以讲述所见。
4.导语:
70年前,这里还名不见经传。
巴金先生于1933年访友途经此处,写下了《鸟的天堂》一文,使这里名扬四海。
那么,他当时看到的鸟的天堂是什么样的呢?
他又是怎样把所见如实写下来的呢?
二、自读自悟,了解课文内容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边读边思考:
(1)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2)大榕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你是从哪些句子或段落中体会到的?
3.把反复读书后仍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汇报交流
1.指名读课文,注意“逼近”、“目不暇接”、“兴奋”、“不可计数”等词语读得是否正确。
难读部分相机引导再练习读。
2.小组交流读书的收获,讨论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
(1)就两个思考的问题集中交流。
问题1是内容题,学生读文后很快就能知道,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一次是傍晚,鸟儿休息了,因此只看见大榕树,没有看到鸟;
第二次是早晨,鸟儿开始活动,因而看到大榕树中栖息的许多鸟。
问题2作为交流重点。
交流时,不仅要说大榕树给自己留下什么印象,还要说清是从哪些句段体会出来的。
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板书:
大茂盛美丽鸟多
(2)提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鼓励学生带着感兴趣的问题,在深入读文中思考。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疑问:
①大榕树为什么成了鸟的天堂?
②“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一句是什么意思?
③最后一句中的两个“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不加引号?
四、学习生字
1.指名读词读字。
2.指导书写比较难写的字。
巢:
上面三个“{”要写匀称、紧凑。
暇:
右半部分不能写成“段”。
3.生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练习读课文,重点读最感兴趣或最喜欢的段落。
2.把认为自己读得最精彩的段落读给同学听。
师生评议,相机指导。
朗读指导要点:
(1)关于榕树的“大”。
注意通过突出数量词“许多株”、“一株”、“两株”、“真是一株”读出榕树的大。
并且通过看录像,讲述其占地面积达20多亩,进一步体会独树成林,读出榕树之大。
(2)关于榕树的茂盛和美丽。
要重点指导“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中的“簇”和“堆”,应读出树叶的多和茂密。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一句,通过引导学生看图想象,体会榕树旺盛的生命力和色彩的美丽,再把自己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3)关于众鸟活动场面。
注意“大的,小的,花的,黑的”中逗号的用法,体会并读出鸟的种类繁多和作者的欣喜;
通过引导读好“有的……有的……有的……”一句和“一只画眉鸟……那歌声真好听”一句读出鸟的自由快乐,通过“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和“眼睛应接不暇”等句,读出鸟数量之多,不可胜数,读出鸟儿活动之美。
相机引导读好“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理解前一个“鸟的天堂”是指朋友说的,也可以理解为指那个地方,所以加上引号;
而后一个是作者由衷的感叹。
3.配乐配画朗读。
4.背诵喜欢的段落。
二、结合质疑,引发讨论
1.提出没解决的疑问:
大榕树怎么会成为鸟的天堂?
2.浏览课文,寻找依据,形成自己的看法,组织好参与讨论的语言。
3.有理有据地参与讨论。
学生谈的理由可能有:
(1)榕树庞大,可供群鸟居住造巢;
(2)位置好,在河中央,远离人群;
(3)人们保护鸟;
(4)河可给鸟提供食物与水;
(5)树叶茂密能为鸟儿遮风挡雨等。
4.总结:
在作者的笔下,展示了人与自然、树与鸟和谐相处、相互依存的生命之美。
这里不仅仅是鸟的天堂,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生活,人不也像在天堂里一样吗?
让我们共同企盼,这样的鸟的天堂、人间天堂多一些,再多一些吧!
四、布置作业
1、抄写喜欢的句子,并想想为什么喜欢。
2、有兴趣的学生可独立或与人合作为鸟的天堂写一篇解说词。
写得好的,在活动课中读给同学听。
4、火烧云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段。
2、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观察天上的云,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4、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悟能力。
一、创设情景,复习生字词。
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同学默写的词语,这位同学是个马大哈!
写字总是缺胳膊少腿的。
1、出示含有错别字的词语。
你们这些小老师们谁来帮帮他?
2、指名到前面来修改。
(设计一个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在乐趣中记住了词语的写法。
3、齐读。
二、复习第一段。
1、回忆第一段讲了什么?
上来了)
2、齐读。
三、教学第二段。
过渡:
火烧上来了,地面上的一切都变了,真神奇呀!
那火烧云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变化)
1、默读第二段。
思考:
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写火烧云的变化?
(板书:
颜色形状)
2、教学第二自然段。
(1)听录音。
(观察图片)
(2)听了这一自然段,火烧云的变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板书:
多快)
(3)从哪儿看出多,你能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吗?
(指名圈出)
出示:
照样子,找出其他表示颜色的词语。
红通通____________________
茄子紫____________________
(讲练结合,拓展延伸,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能学到课堂以外的知识,掌握运用知识的方法。
(4)又从哪儿看出颜色变化“快”呢?
(一会儿……一会儿……)
(5)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中的“烧”可以用什么词语来换呢?
那作者为什么不用“?
”,而用“烧”呢?
(“烧”写出了动态,表示了颜色,点明了课题。
(让学生反复推敲文章中的语言文字,体会精确的语言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6)指导朗读(喜悦语气)
3、教学第3——5自然段。
过渡:
火烧云的颜色是如此的色彩斑斓,瞬息万变,那么它的形状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1)指名读
思考:
这3年自然段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那它变成了什么形状呢?
狗、马、狮子)
(2)齐读第3自然段,思考:
a、马出现时是什么样子的?
b、马是怎样变化,又是如何消失的?
(3)自学第4、5自然段。
(4)检查自学情况,师生共同交流。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本处设计让学生自学,与老师共同交流,体现了这一点。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5)听录音,小结。
谁能用《黄山奇松》中的一个词来概括火烧云的状变化?
千姿百态)
(回忆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
四、指导背诵
火烧云真是太美了,读了课文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么美的景观你们愿意背诵下来吗?
选择一段你喜欢的景色背诵下来吧!
(此处设计是为了调动学生背诵课文的积极性,选择自己喜欢的背,变教师要求的被动为学生自己选择的主动。
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1)学生选择背诵。
(2)指名背。
五、作业
观察天上的云,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写一段话。
(作业的设计,为了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写法,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
板书:
上来了
颜色 多 快
火烧云 变化
形状 千姿百态 快
下来了
本课写了晚饭后火烧云从出现到消失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我根据课文所在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注意积累材料”,以尝试教学法的原理为指导,运用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学生的读、学生的议等,帮助学生理解字、词,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语文园地一
学习目标
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4、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
课前准备
1、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字材料。
2、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1、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
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
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
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2、指名一生上台交流。
听众反馈:
听了xx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
你感受到美丽了吗?
从哪儿感受到的?
教师总结:
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3、自由准备,稍作调整
4、再次指名交流。
a、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
b、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
5、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
6、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7、联系“宽带网”。
用你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自己撰写的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
课后分组举办“祖国一日游”风景名胜展示会。
习作指导
(同时学习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a、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
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
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
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b、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c、联系“我的发现”。
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
你有何发现?
(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
出示“日积月累”。
a、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
自由读,指名读。
b、你发现了什么?
(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
c、你最喜欢哪一组?
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d、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
试着说几句。
e、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5、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7、课外写作文。
第三课时
作文讲评
1、挑选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同学们认真倾听后交流。
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
着重留意:
a、语句是否通顺恰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度 第一 学期 语文 第七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