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山西省晋城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0398732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50.05KB
届山西省晋城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届山西省晋城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山西省晋城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H=E2-E1B.正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3
C.加入高效催化剂,△H减小D.恒压下充入一定量的氦气,n(Z)不变
【答案】D
【解析】A.△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E1-E2,故A错误;
B.正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3-E2,故B错误;
C.催化剂对反应的热效应无影响,故C错误;
D.恒压条件下充入一定量的氦气,由于该反应为等体积的可逆反应,所以平衡不移动,n(Z)不变,故D正确;
答案选D。
4.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偏铝酸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
AlO2-+H++H2O=Al(OH)3↓
B.将少量SO2通入次氯酸钠溶液:
ClO-+SO2+H2O=2H++Cl-+SO42-
C.向碘化亚铁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硝酸:
NO3-+3Fe2++4H+=3Fe3++NO↑+2H2O
D.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硫化钠溶液:
3S2-+2Al3+=Al2S3↓
【答案】A
【解析】A.向偏铝酸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偏铝酸钠优先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AlO2-+
H++H2O=Al(OH)3
↓,故A正确;
B.将少量SO2
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生成物中的H+会与剩余的ClO-反应生成HClO,故B错误;
C.Fe2+的还原性小于I-,稀硝酸优先氧化I-,故C错误;
D.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硫化钠溶液,S2-与Al3+在水溶液中发生双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3S2-+2Al3++6H2O=3H2S↑+2Al(OH)3↓,故D错误;
答案选A。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试题难度中等。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常用方法:
1、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
2、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
3、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
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
4、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
本题的易错点是D项,解题时要注意S2-和Al3+在水溶液中可以发生双水解反应,所以生成的产物不可能是Al2S3。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3.2
g肼(N2H4)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0.4NA
B.标准状况下,4
.48LCO2
和N2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电子数为4.4NA
C.0.5L0
.5mol·
L-1醋酸溶液中含有的分子数目小于0.25NA
D.常温常压下,NaH
与水反应产生2g氢气时,转移电子数为2NA
【答案】B
【解析】A.3.2
g肼(N2H4)的物质的量为3.2g÷
32g/mol=0.1mol,其分子结构中除了含有4个N-H键外,还含有1个N-N键,所以3.2
g肼(N2H4)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0.5NA,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4.48LCO2和N2O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2mol,而每个CO2分子和N2O分子均含有22个电子,则所含电子总数为4.4NA,故B正确;
C.醋酸溶液中除了醋酸分子外,还含有水分子,所以该醋酸溶液中含有的分子数目大于0.25NA,故C错误;
D.NaH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NaOH+H2↑,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当反应产生2g氢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个数为NA,故D错误;
答案选B。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掌握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物理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试题难度中等。
本题的易错点是C项,解题时要注意在醋酸溶液中除了含有醋酸分子外,还含有水分子。
6.对下列各实验装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装置可用来模拟工业制取NaHCO3,实验时为防止倒吸,应先通入CO2一段时间后再通NH3
B.乙装置可用来萃取溴水中的溴,放出下层水后,另换洁净的烧怀放出有机层
C.丙装置可用来分离四氯化碳和苯的混合物,其中直形冷凝管可用球形冷凝管代替
D.丁装置可用来做喷泉实验,若在水中滴入少量酚酞,实验中可观察到红色喷泉
【解析】A.NH3在水中的溶解度大而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实验过程中为保证CO2被充分吸收,应先通NH3一段时间后再通CO2,故A错误;
B.苯的密度比水小,苯在上层,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故B错误;
C.球形冷凝管的冷凝效果优于直形冷凝管,但蒸馏时不能选用球形冷凝管,因为冷凝后的液体会残留在球形区域,故C错误;
D.NH3极易溶于水,可用该装置做喷泉实验,且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在水中滴入少量酚酞,实验中可观察到红色喷泉,故D正确;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物质的制备、混合物的分离提纯、物质的性质等知识,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实验原理是解题的关键,解题时要特别注意对实验装置的作用及实验的严密性、评价性分析,试题难度不大。
本题的易错点是B项,解题时要注意苯和水的密度大小和分液时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5H12O且能与Na反应生成H2的有机物其8种
B.乙二醇和丙三醇互为同系物
C.由氯乙烯生成聚氯乙烯和由氨基酸生成蛋白质的反应都属于加聚反应
D.一定条件下,蔗糖既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又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解析】A.分子式为C5H12O且能与Na反应生成H2,说明该物质为醇,戊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CH3CH2CH2CH2CH3、CH3CH(CH3)CH2CH3、C(CH3)4,它们分别有3种、4种、1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把羟基看成取代基取代戊烷上的氢原子,则分别有3种、4种、1种结构,共8种,故A正确;
B.乙二醇的分子式为C2H6O2,丙三醇的分子式为C3H8O3,二者的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CH2O原子团而不是CH2原子团,所以二者不是同系物,故B错误;
C.由氯乙烯生成聚氯乙烯的反应是加聚反应,由氨基酸生成蛋白质的反应是缩聚反应,故C错误;
D.蔗糖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单糖,但蔗糖分子中不含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D错误;
8.分子式为C8H8O2,且能与饱和NaHCO3
溶液放出气体的芳香族化合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A.6种B.5种C.4种D.3种
【解析】分子式为C8H8O2,能与饱和NaHCO3
溶液反应放出气体,说明分子中含有羧基,属于芳香族化合物,说明含有苯环,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
、
共4种,答案选C。
本题考查限定条件下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掌握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原则是解题的关键,解答本题时要注意明确常见有机物官能团和官能团具有的性质,以及有机物中取代基的可能组合方式,试题难度中等。
9.下列实验方案、现象和结论都合理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现象
结论
A
检验溶液中有无NH4+
用试管取少量的待检测溶液,加入少量的稀NaOH溶液,用一块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若试纸变蓝,则有
NH4+,否则无NH4+
B
检验溶液中有无K+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原溶液中一定无K+
C
检验溶液中有无SO42-
用试管取少量的待检测溶液,加入稀盐酸无现象,再加入BaCl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O42-
D
检验淀粉水解产物有无还原性
用试管取少量的淀粉溶液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加入少量的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产生大量的砖红色沉淀
水解产物有还原性
A.AB.BC.CD.D
【解析】A.因氨气极易溶于水,向待测液中加入稀NaOH溶液,即使溶液中含有NH4+,也很难生成氨气,应向待测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才能检验,故A错误;
B.观察K+的焰色反应时,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滤去黄光,而在实验中并没有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所以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故B错误;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采取的方法是:
用试管取少量待测液,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故C正确;
D.用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醛基必须在碱性环境下进行,因此应先用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稀硫酸,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进行检验,故D错误;
10.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和C为同周期的金属元素,A和B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A、B、C、D四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甲、乙、丙、丁,他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反应关系(图中用“—“相连的两种物质间可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
D>
B>
A>
B.等物质的量的BA3和B3A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相等
C.元素A和D的简单氢化物分子间仅存在范德华力
D.元素B和D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解析】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和C为同周期的金属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发生反应,说明B为Na元素,C为Al元素,乙为NaOH、丙为Al(OH)3,甲和丙能发生反应且A的原子序数小于B,说明A为N元素,甲为HNO3,Na与N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6,则D为S元素,丁为H2SO4。
A.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
S2->N3->Na+>Al3+,故A错误;
B.NaN3由Na+和N3-组成,Na3N由Na+和N3-组成,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物质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不相等,故B错误;
C.NH3分子之间存在范德华力和氢键,H2S分子之间仅存在范德华力,故C错误;
D.Na2S中的S2-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使溶液呈碱性,故D正确;
11.A、B、C、D、E五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短周期主族元素R,它们能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B、D、E四种物质均难溶于水,单质R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A.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化合物A既能溶于NaOH又能溶于氢氟酸
C.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
2R+2OH-+2H2O=2RO2-+3H2↑
D.化合物C的溶液与反应①产生的气体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
12.在体积均为1.0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相同质量的固体B,再分别加入0.1mol
A和0.2molA,在不同温度下反应A(g)
+B(s)
2C(g)达到平衡,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浓度c(
A)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Ⅰ、Ⅱ、Ⅲ点均处于曲线上)。
A.反应
A(g)+
B(s)
2C(g)
△S>
0、△H<
B.A的转化率:
a(状态Ⅱ)>
a(状态Ⅲ)
C.体系中c(C)∶c(C,状态Ⅱ)>
(C,状态Ⅲ)
D.化学平衡常数:
K
(状态Ⅰ)
=K
(状态Ⅲ)>
K(状态Ⅱ)
【解析】A.据图可知,随温度升高,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浓度逐渐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H>0,由反应方程式A(g)+
2C(g)可知,该反应的△S>
0,故A错误;
B.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在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0.1mol
A和0.2molA,反应物B为固体,相当于增大压强,压强增大不利于反应正向进行,因此状态II的转化率低于状态III的转化率,故B错误;
C.据图可知,状态II中气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均比状态III的浓度大,故C正确;
D.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大,温度相同时平衡常数不变,因此K(状态II)=K(状态III)>
K(状态I),故D错误;
13.某化学活动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对电化学进行探究,开始两电极质量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X为铜片,左池发生吸氧腐蚀作原电池,X在右池的电极反应式为Cu
-2e-=Cu2+
B.若X装载的是足量饱和KCl溶液浸泡的琼脂,当外电路通过0.02mol电子时,两电极的质量差为0.64g
C.若X装载的是足量饱和KC1洛液浸泡的琼脂,则X中的K+
移向左池
D.若X为锌片,左池为电池的负极区
【解析】A.当X为铜片时,左池发生吸氧腐蚀,右池为电解池,X在右池中做阳极,电极反应式为Cu
-2e-=Cu2+,故A正确;
B.若X装载的是足量饱和KCl溶液浸泡的琼脂,该装置为原电池,当外电路有0.02mol电子通过时,负极Zn质量减少0.65g,正极生成Cu,质量增加0.64g,两电极的质量差为1.29g,故B错误;
C.当X装载的是足量饱和KCl溶液浸泡的琼脂时,该装置为原电池,X中的阳离子移向正极(右池),故C错误;
D.当X为锌片时,左池为电解池、右池为原电池,故D错误;
14.25
℃时,用pH计测量VmL0.1
mol·
L-1
NaOH溶液中逐滴滴加等浓度的一元酸HA后pH的变化情况,绘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溶液的pH=13
B.B和C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C.pH=7时,溶液中存在:
c(Na+)=c(H+)+(HA)
D.C点所示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
c(A-)>
c(Na+)>
c(H+)>
c(OH-)
【解析】A.A点所示的溶液中c(NaOH)=0.1
L-1,溶液的pH=13,故A正确;
B.B点所示溶液中的A-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C点所示溶液中弱酸HA电离出的H+抑制了水的电离,所以B和C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C,故B正确;
C.pH=7时,c(H+)=c(OH-),根据电荷守恒:
c(Na+)+c(H+)=c(A-)+c(OH-)可知,c(Na+)=c(A-),故C错误;
D.C点所示溶液中c(NaA)=c(HA),由溶液呈酸性可知HA的电离程度大于A-的水解程度,则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c(A-)>
c(OH-),故D正确;
15.已知p(A)=-lgc(A),三种金属硫化物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A.a点无MnS沉淀生成
B.CuS和MnS的悬浊液中,c(Cu2+)/c(Mn2+)=10-20
C.向MnS悬浊液中加入少量CuCl2固体,c(Mn2+)
减小
D.向含等浓度ZnCl2
和CuCl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饱和Na2S溶液,先析出的是ZnS
【解析】A.据图可知,Ksp(CuS)<Ksp(ZnS)<Ksp(MnS),a点位于MnS沉淀溶解平衡曲线的下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有沉淀生成,故A错误;
B.在CuS和MnS的悬浊液中,c(Cu2+)/c(Mn2+)=Ksp(CuS)/Ksp(MnS)=10-20,故B正确;
C.向MnS悬浊液中加入少量CuCl2固体,MnS将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CuS,c(Mn2+)
增大,故C错误;
和CuCl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饱和Na2S溶液,因CuS的溶解度更小,所以先析出的是CuS,故D错误;
16.氨基甲酸铵是一种重要化工产品,常温时,为白色晶体或粉末,易溶于水,难溶于CCl4,59℃时分解为氨及二氧化碳,其制备原理:
2NH3(g)+CO2(g)
NH2COONH4
(s)
△H=-272kJ·
mol-1。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实验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省略)模拟制备NH2COONH4。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组装完毕后,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用于实验室制取NH2COONH4的原料气体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装置F中试剂的名称为_________,装置G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
(4)为提高原料气的利用率,应控制装置C和E中最佳鼓泡速率比为____________,装置D采用冰水浴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成的氨基甲酸铵悬浮于CCl4
中,下列操作可实现产品分离的是_________。
(6)实验装置中存在明显不足之处的是______________,有同学认为装置H、G和F组成的装置过于复杂可简化,请简述该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Ca(OH)2+
2NH4Cl
CaCl2+
2NH3↑+2H2O(3).浓硫酸(4).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杂质(5).2∶1(6).降低温度,有利于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或降低温度,防止因反应放热造成NH2COONH4分解)(7).C(8).缺少尾气处理装置(9).采用干冰升华直接制取纯净干燥的CO2
【解析】
(1).仪器组装完毕后必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答案为:
检查装置气密性;
(2).装置A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
2NH3↑+2H2O,故答案为:
2NH3↑+2H2O;
(3).装置H、G和F分别为CO2的制取、净化和干燥装置,装置F中盛装的试剂是浓硫酸,装置G中盛装的是饱和NaHCO3溶液,作用是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杂质,故答案为:
浓硫酸;
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杂质;
(4).由反应方程式2NH3(g)+CO2(g)
可知,NH3和CO2的最佳鼓泡速率比为2:
1,制取NH2COONH4的反应为放热反应,装置D采用冰水浴可以降低温度,有利于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并可以防止温度过高,使NH2COONH4分解,故答案为:
2∶1;
降低温度,有利于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或降低温度,防止因反应放热造成NH2COONH4分解);
(5).氨基甲酸铵固体难溶于CCl4,通过过滤操作可实现产品分离,故答案选:
C;
(6).因尾气中含有氨气等有害气体,必须进行处理后才能排放,防止污染空气,利用干冰易升华的特点,可以直接制取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故答案为: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采用干冰升华直接制取纯净干燥的CO2。
17.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学习小组通过下述实验制备亚硝酸钠,并测定所制备亚硝酸钠的纯度。
(一)利用下列装置制备NaNO2。
已知:
①2NO+Na2O2=2NaNO2;
②NO和NO2-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NO3-。
(1)选择上述仪器完成实验,其连按顺序为_____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装置A中m管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测定上述实验所制备的NaNO2样品(含NaNO3和Na2CO3杂质)的纯度。
称量D中所得样品ag溶解后配制成250mL溶液,取25.00mL于锥形瓶用6mol·
L-1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到终点;
重复上述滴定操作两次,测得数据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休积/mL
19.98
19.75
20.02
(4)盛装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前需对酸式滴定管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滴定到终点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实验操作可能导致出现上表中第二次实验数据的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滴定时有部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在锥形瓶外
b.加入样品溶液前的锥形瓶未经干燥
c.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7)最终所得样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用含a、b的关系式表示)。
【答案】
(1).a→hi→de
→fg(gf)→c
(2).平衡压强,使浓硝酸顺利滴下(3).5NO+
3MnO4-+4H+=5NO3-+3Mn2+
+2H2O(4).检查是否漏液,清洗、润洗酸式滴定管(5).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或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6).c(7).
×
100%
(一).
(1).利用A装置制备的是NO2,所以制备完毕后需通过水将其转化为NO,经过干燥后进行实验,最后进行尾气处理,因此连接顺序为:
a→hi→de→fg(gf)→c,故答案为:
a→hi→de
→fg(gf)→c;
(2).装置A中连接m管,可以起到平衡压强,使上下压强一致,让浓硝酸顺利滴下,故答案为:
平衡压强,使浓硝酸顺利滴下;
(3).进入装置B中的气体是NO,根据题意可知,NO被高锰酸钾氧化为NO3-,MnO4-变成Mn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NO+
3MnO4-+4H+=5NO3-+3Mn2+
+2H2O,故答案为:
+2H2O;
(二).(4).酸式滴定管在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液,用水洗涤后再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润洗,故答案为:
检查是否漏液,清洗、润洗酸式滴定管;
(5).滴定到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或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故答案为:
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或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6).表中第二次实验数据表明消耗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体积偏小,a.滴定时有部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 晋城市 上学 第一次 模拟考试 化学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