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案+反思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397247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格式:DOCX
- 页数:74
- 大小:114.79KB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案+反思Word下载.docx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案+反思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案+反思Word下载.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你看,诗人就是这样抓住事物的特点,用短短的两句诗,就勾勒出了如此美妙的景色。
(用换字法体会“肥”“稀”这两个字的精妙之处。
(3)现在,谁来把这句诗读给大家听?
让我们从你的朗读声中也感受到这种美。
2.出示诗句: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指名说诗意。
(夏天日长,篱笆边无人过往,只有蜻蜓和蝴蝶在翩翩飞舞。
(2)为什么篱笆边没有行人,他们都到哪儿去了?
(引导学生结合“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即夏天人们的劳动情况进行充分的讨论、想象,感受农民的辛苦)
初夏时节,田野里风光如画,农民辛勤忙碌,蜻蜓和蝴蝶在庭院里自由自在,上下翻飞。
这样和谐美丽的田园风光感染了诗人,让他爱上了这温馨美好的田园生活。
让我们也带着对这自然风光的热爱来朗读这首诗吧。
(配乐读诗歌)
四、总结拓展
同学们,在诗人的笔下,炎热的夏季也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请同学们课后搜集其他描写夏日景色的古诗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激趣揭题,理解题意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
这些古诗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2.释题。
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二、初读古诗,掌握生字
1.生自由读诗,有不懂的字词提出来,一起学习、讨论。
2.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相机指导读音。
3.指导书写。
(1)生认读会写字,师指导易错字的写法。
(“篱”笔画较多,注意笔顺)
(2)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三、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教师范读,学生静听,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物。
2.理解“疏疏”“未成阴”,了解春季的特点。
3.让学生小组合作,分前两句、后两句说诗意,体验诗句所描绘的景物美。
4.理解第一、二句。
(1)第一句写了哪几种景物?
有什么特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通向远方。
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
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
(2)齐读第二句,作者又抓住了什么景物?
(树头)为什么没形成树荫?
(因为叶子未长大)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
从这一点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
(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和星星点点的光斑。
(3)小组内说说这两句诗意,指名说,齐读这两句。
(多媒体出示画面)
师过渡:
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
你们看画面,这叫静态描写(板书)。
5.理解第三、四句。
(1)这两句抓住了哪些景物?
(儿童、黄蝶、菜花)男生读第三句,感悟诗意。
诗意:
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
(师:
他们追到了没有?
(2)女生读第四句:
飞入菜花无处寻。
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为何“无处寻”?
(3)把这两句诗连起来读,指名说诗意。
(4)再读诗。
(后两句)这两句诗写儿童追蝶的情景。
“跑、寻”属于动态描写(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
6.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
四、重点赏析,体会情感
1.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春分时节的美呢?
2.想象练说:
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
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边想象画面边背诵。
第三课时
一、以诗导词,引入课题
(出示村居图)当你看到这幅图时,你会想到哪首诗词?
宋朝的著名词人辛弃疾给我们带来了一幅村居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品味。
(板书课题,释题)
二、初读词句,整体感知
1.这首词是辛弃疾晚年所作,他是在什么情形下写下这首词的呢?
(晚年隐居的辛弃疾过着十分恬静安逸的生活,这首词就是他到一户农家做客后,写给主人作为礼物的。
2.那么辛弃疾笔下的村居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自由读词)
(1)相机正音,指导上下阕之间的停顿。
(2)相机理解重点词语。
(翁媪:
老翁和老妇)
3.指导写字。
(1)师出示会写字,生观察字形。
4.这首词中写了几个人,分别是谁,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三、展开想象,描绘画面
(一)学习上阕
1.读一读上阕,你仿佛能看到哪些画面?
(自由读,指名读,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回答看到的画面。
(出示图片)
教师相机引导:
(1)你仿佛看到怎样的小溪?
(缓缓流淌、潺潺流淌、叮叮咚咚……)
(2)这是一户怎样的人家?
从哪些字词可以看出?
(贫穷茅、低、小)
(3)你的家是怎样的?
让你生活在这样的人家,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3.这家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
(1)理解“醉”“相媚好”。
(醉:
酒后微醉相媚好:
指相互逗趣取乐)
(2)再读句子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他们老两口儿喝了点酒,有点醉了,说说笑笑互相打趣,其乐融融。
(3)你仿佛听到他们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想象)
(4)此刻你还认为他们贫穷吗?
(幸福、天伦之乐)
4.齐读上阕,感受他们平凡的幸福。
(二)学习下阕
1.过渡: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老两口儿的三个儿子吧!
(1)三个儿子在哪里,他们分别在干什么呢?
(自由读,指名说)
(2)小儿是怎么剥莲蓬的?
(卧在溪边剥莲蓬)
(3)“卧”什么意思?
(趴着)如果你也是一个调皮的孩子,你会以怎样的姿势“剥莲蓬”呢?
(表现出一种自由自在的感觉)
2.让我们来猜一猜,老两口儿最喜欢哪个儿子呢?
你能说说理由吗?
(大儿子勤勤恳恳地种田,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二儿子老老实实,默默地编织鸡笼,干力所能及的事情;
小儿子调皮可爱,为家中增添快乐)
(1)再读句子,哪个词凸显出小儿子的调皮?
哪个词最能反映老两口儿对小儿子的喜爱?
(2)烈日炎炎,小儿子在溪头卧剥莲蓬,久久不肯回家。
老两口儿和小儿子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呢?
(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说)
3.在你眼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
(和谐、幸福……)
四、布置作业
1.辛弃疾不仅是一位爱国词人,也是位有很多作品现存于世的词人,他的现存词有六百多首。
(出示目录)希望大家课下利用网络、书籍等工具查阅这些作品,假若你细细品读,我想你一定会大有收获。
[教学板书]
1古诗词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梅子、杏子、
麦花、菜花
无人过、惟有农忙
(勤劳朴实、温馨美好)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一径、树头——静
儿童、黄蝶、菜花——动
清平乐·
村居翁媪相媚好
大儿锄豆
中儿织鸡笼
小儿剥莲蓬安居乐业
[教学反思]
本课的三首古诗词描绘的都是农村朴素恬静的生活。
在教学中,我主要从词语教学入手,疏通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走入诗词描述的情境,感受诗词的意境美。
这个教学过程既是理解训练,又是想象训练,更是表达训练。
在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时,我引导学生先由眼前的画面感受作者的情感,再补充当时的背景介绍,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这种宁静、恬淡生活的向往之情。
高考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巴鲁赫·
斯宾诺沙:
如果你希望现在与过去不同,请研究过去。
②阿尔贝·
加缪:
对未来最大的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
③约翰·
列侬:
所有事到最后都会是好事。
如果还不是,那它还没到最后。
④李大钊:
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
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过去·
现在·
未来
弗里德里希·
席勒曾写道:
“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如箭一般飞逝,过去永远静止在原地。
”对于这个不会停止不会怜悯我们的时间,你是否时常觉得无奈而应接不暇?
时间是一维的抽象存在,它只会向前看,将一切变成过去,变成回忆和历史。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成了过去,而过去无法挽回。
你一定体味过做错的懊悔,失败的苦痛,浪费时间的悲伤,可它们都一去不复返。
不,准确说来是再也无法改正。
我们人总是幻想着倒流时间,或是一遍又一遍不自觉地追忆过往的美好。
可我们难道不清楚吗?
时间绝不会返回!
我们真的觉得回忆中的自己是不朽的永存吗?
一切都过去了,都静止在原地。
过去的只能放下,我们应该学会如何正确的对待过去。
面对它,说一声再见,带着经验离开。
我们总是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幻想,可我们幻想的时间正偷走我们的现在。
真想抓住自己的思绪,让它停留在现在不在徘徊。
真想向人们呼告我的心声:
做好现在!
我们不都知道那个可笑的宋人。
他看见一只兔子撞死在木桩上,竟天天幻想着未来会有兔子撞木桩,连农活都放着不干了,白白地让自己的庄稼枯死。
我们也许听说过哲学家和他的弟子在麦田上的故事。
哲学家令弟子去捡一束最丰硕的麦穗,但一畦麦田只可走一遍,不能回头。
弟子空手回来了。
他解释道因为自己总想着前方还有更大更好的一束,所以沿途遇到的穗子他都没有动手。
未来或许是美好的,但现在也是才是你能够掌握的东西,你为何不把它做好?
做不好现在的人,同样也将失去未来。
当你因为现在堆积了太多事务而应接不暇,你就失去了做好迎接未来的机会。
一项研究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世上仅有10%的人有明确而实在的目标,20%的人有一些长远而模糊的目标,70%的人没有什么目标。
那10%的人最终大部分都成了各行精英,20%的人也是成功之士,其余的大多碌碌无为。
你连未来的目标都没有立下,当它变成现在时,你难道不会不知所措?
难道会有如神助地抓住机遇?
我们应当在现在做好的同时,做好迎接未来的准备。
在一次又一次的完成现在任务,总结过去经验并迎接未来时,我们会觉得快乐。
如果我们不想被过去拖累,被现在抛弃,等不到自己想要的未来,那么就请记住:
离开过去,做好现在,迎接未来。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
本题是材料作文,本题是由多则材料组合而成的,在审题立意时,要找出多则材料的契合点。
多则材料作文在提炼观点时,必须对所提供的各则材料,先逐则分析,再比较分析,最后综合分析,归纳提炼出恰当的观点。
多则材料作文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准各个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全面、准确、周密的分析。
【审题与立意】
巴鲁赫·
斯宾诺沙是荷兰哲学家,他的话强调了研究过去的重要性;
阿尔贝·
加缪是法国哲学家,他的话指向现实的努力;
约翰·
列侬是英国歌手,他的话指向对未来的信心;
李大钊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话强调了正确认识过去、未来与现在的关系。
从材料本身看,前三则材料分别着眼于过去、现在和未来,而第四则材料是对前三则的总括。
写作时,可以用这四则材料中任意一个观点作为作文的中心论点,然后将这四则材料有机关联起来,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
分析时既能对四则材料中任意一则有所侧重,又能避免只顾其一,不顾其余;
同时能够立足新时代,立足家国情怀,立足“少年心事当拿云”的慷慨壮志。
如此,视为最佳立意。
素材准备:
过去,面对过去,我们是站在回忆里,我们曾是在草地上追逐打闹的孩童,我们无忧无虑的欢笑,我们笑的那么真。
孩子的笑容总是充满了童话的色彩。
童年的追逐给了我们无数的幻想和憧憬,童年的追逐,同样是我们坚持的开始。
最初的,我们的执着,我们的追逐,我们的坚持。
现在,花季正值的我们在青春里张扬放肆的生活着,慢慢的,我们懂得,站在原地,看看那些曾经发生的一切;
站在原地,想想未来可能到来的美好。
我们怀揣着追逐的梦想,我们执着,坚持,追逐。
我们小心翼翼的呵护着我们闪烁而灿烂的梦想,飞逝的青春。
我们能理直气壮的说,我们还年轻。
我们会固执的说,就像李宁,一切皆有可能。
我们那让人匪夷所思的执着,也许就是青春里,燃烧的热情,点燃的生命。
未来在我们手里,我们追逐,执着,坚持着。
未来,是我们成功的期限。
无数次,梦境里,洒落了成功的喜悦和泪水;
无数次,幻想过,拥抱着成功后的鲜花和掌声;
无数次,我们期待着,执着追逐,坚持的最后,我们成功了,然后静静的回首,成功的开始,奋斗的过程,最后的美好。
因为我们不懈的坚持,执着追逐着。
所以那一天,就在一步一步走向我们。
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我们应该坚持,我们的一切都是未知的,因为未知,所以一切皆有可能,不因困难而退却,不因未知而恐惧,不因失败而灰心,不放弃,做我们自己,坚持,执着,追逐,终会迎来属于我们的成功。
过去就像是一本翻不厌的书,让人忍不住的回味再回味;
现在就像是一本写满计划和行动的笔记,让人不断检查,完成,再向前;
未来,就像一页白纸,等待执着,等待追逐,等待坚持,等待这些美好的努力,最后画下一张灿烂的画……
结构思路:
本题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的核心最后要落实在“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上面。
首先从材料中确定立意,给文章拟一个明确的题目。
如:
《过去·
未来》。
联想和思考,写成散文比较适合。
写作中,可以侧重于过去、现在或未来的任何一方,但是要把三者有机联系起来。
不能只写一个方面,而不顾其他两个方面。
写作时要联系自身实际和时代特点,要立足新时代,立足家国情怀,表现出一个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点睛】
(1)相同型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多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之处。
其方法是先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然后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找出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
(2)相反型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各则材料的内涵相反,构成鲜明的对比关系。
其方法也是先分析各则材料的内涵,再比较出相异点,这相异点就是这组材料的作文立意所在,正反皆切入可立意。
(3)相对型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几则材料的内涵既不相同,也不相反或相对,而是各偏执于一点,带有片面性。
其方法是将各材料的内涵加以分析综合,找出它们之间的对立矛盾点,进而归纳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观点来。
(4)递进型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几则材料的内涵构成递进关系。
其方法是先确定每则材料的内涵,辨析材料内涵的层级关系,进而归纳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观点来。
(5)综合型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多则材料的内涵之间存在多种逻辑关系,且可能出现干扰学生思维的材料。
审题立意时需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明辨材料之间的关系,排除干扰项,然后归纳出全面正确的观点。
北京大学中文系2018年毕业典礼,教师代表戴锦华教授深情地祝福毕业同学:
①愿你们有承当,首先承当起自己,进而承当起时代和社会。
②愿你们做个好人,利己亦利他,自我亦社会。
③愿你们快乐地生活,愿你们始终拥有真诚与坦荡。
④“小时代”是一种错觉和误判。
你们生逢大时代,文明重新选择方向的大时代。
你们个人生命的选择则汇聚为对未来方向的选择。
以上几则祝愿语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假设你是参加毕业典礼的大学毕业生中的一员,请你以此身份写一篇文章。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答案】带着祝愿在大时代中前进
偌大的礼堂,端坐着我们中文系2018届的毕业生。
轻柔的校园民歌、漂浮的气球、簇拥的鲜花似乎丝毫也没有办法冲淡我们即将离别前的忧伤,以往的嬉闹化作此刻的凝神专注,大家静静地聆听着戴锦华教授的祝愿,生怕一不留神就错过了什么。
望着台上将近花甲之年有着丰富阅历对社会有着深刻洞察力的戴教授,我们知道,她是在向我们指示着未来人生行进的方向啊。
戴教授的祝愿很简短,简短到我还来不及慢慢咀嚼便已结束。
但我真的听进去了。
她希望我们有承当,做个好人,能够快乐地生活,待人真诚坦荡;
还特别提醒我们既然生逢大时代,就要直面大时代。
这是一位长者对即将踏入社会的我们的希冀和要求。
四年前,我们带着家人的期盼来到这里求学;
现在,我们即将带着师长的祝愿奔向社会。
坐在礼堂里,我憧憬着毕业后的生活。
步出校门,之后的路就是自己一个人走了。
在以后的人生时空里面,我们或许有着不同的际遇,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正如戴教授所愿,我们都应该做一个有承当的人,要拿得起,放得下,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惟其有承当,时代才会发展,社会才会进步。
就如于敏之于氢弹,屠呦呦之于青蒿素,南仁东之于天眼……
进入社会后,环境肯定不如校园纯洁,各种人际关系或许会变得错综复杂。
无论是洁身自爱也好,坚守做人的底线也罢,我都会铭记戴教授的教诲,做个好人。
因为我知道,只有大家都做好人了,我们这个社会的风气才会得到净化。
这些年,身边的人都在埋怨国人道德滑坡,人心不古。
如,老人跌倒了,鲜人敢扶。
父母反复叮咛小孩“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
大家相互提防着。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韦唯的歌声传遍大江南北,大家耳熟能详。
可是唱归唱,真正用具体行动去改变这种现状的人又有多少呢?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雷锋,但是我们可以成为正常的自己。
职场打拼,我们或许会如鱼得水,或许会焦头烂额。
但无论如何,我都会谨记戴教授的叮咛,快乐地生活。
工作归工作,生活是生活,没有必要把两者混在一起。
我要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带给家人和同事。
我希望用自己的真诚和坦荡去感染身边的人,从而让自己的工作有起色,生活有笑声。
我知道,离开校园之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轨迹会不尽相同。
有的人可以无所事事当“宅”男,有的人可以肆无忌惮地当“啃老”族,有的人需要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打拼换取生活的所需。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我都希望能够和“大时代”接轨,戴教授告诫我们:
“‘小时代’是一种错觉和误判。
”毛泽东也说: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象早晨八九点种的太阳。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现在的中国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大时代,大时代的我们,与时代是一种共生共荣的关系,我们应以自己的朝气、勇气、锐气和魄力,推动时代的进步;
我们更要心系家国、社会、他人,勇于承担,不畏风险,始终心向光明和未来。
我们不能够辜负自己,也不辜负这个大时代。
也惟其如此,我们才不会愧对浸润了四年的大学校园。
其实,戴教授的祝愿带有一个传统文人的印记,她是希望我们“修身齐家”的同时也能够“治国平天下”啊。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梦,我的梦”,这些我们都懂!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来的时候,我带着父母的期盼,离开的时候,我带着戴教授的祝愿。
我们都将带着戴教授的祝愿在大时代中前进。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根据要求写作的能力,以材料作文的方式呈现。
材料由戴锦华教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2018年毕业典礼上的四则祝愿语组成,内容涉及个人“小我”与家国、社会“大我”两个层面,具有积极的导向功能。
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同学们毕业后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以及对于时代的认知选择,从第一则祝愿语可以归纳出“人要有担当精神”“人要担负起时代与社会的使命”等;
从第二则祝愿语可归纳出“人生要有利于自己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等;
从第三则祝愿语可归纳出“人生要快乐生活”“人要真诚如一”“拥有真诚与坦荡”等;
从第四则祝愿语可归纳出“人生的小时代要融于大时代”“未来方向的选择来自于自我生命的定位”“跳出自我‘小时代’”“自我人生要融入社会发展之中”等。
写作时注意以大学生的口吻来写,组合上面归纳的立意点谈自己对责任、生活、时代等的认知。
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
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
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
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
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
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
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
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
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
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
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
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高考试题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今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这是一场由以学生为主的青年发起的爱国运动。
他们的爱国精神、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精神、不畏强暴和黑暗的精神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人民日报》社论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鲁迅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
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历史。
——李大钊
作为刚刚迈入青年行列的“00后”的你,读了上述材料后,会唤醒自己怎样的体验?
产生怎样的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逆火前行的青春
弹指一挥间,人类已昂首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中国战胜了衰落,走向振兴,挣脱了屈辱,走向奋起,中国正以崭新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然而,人们不会忘记那划时代民族救之的“五四”爱国运动,更不会忘记那举起民族救之旗帜,开创民族独立和民族振兴新纪元的先驱者,不会忘记革命战争的峰火硝烟,更不会忘记,为真理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们。
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振兴中华的责任,已经落到我们肩上,“五四”火炬已经光荣地传到我们手中。
我们生活在一个靓丽的季节,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字眼,我们要去追梦与你同行、释放自己青春的能量。
青,是绿色,是生命的颜色;
春,是季节,是成长的季节。
青春就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人教版 四年级 下册 语文 古诗词 教案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