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教政字8号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397065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3.43KB
城教政字8号Word下载.docx
《城教政字8号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教政字8号Word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的通知》(晋教体[2004]28号)转发给你们,结合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和我市实际,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落实。
一、进一步明确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学校体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它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协调发展,有着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着力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认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切实做好体育教育教学工作。
二、贯彻《课程标准》要求,落实体育课课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规定,要“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得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中,增加了体育课课时,更加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各中小学校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贯彻《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号)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体育与健康)课占总课时10—11%比例的精神,开齐开足体育课时。
保证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年级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并保证每天一小时课外活动时间的落实。
三、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体育教学师资的数量和质量。
一是各学校应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有关体育教师配备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提高小学体育、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时比例的实际,以及结合体育教师组织“两操”、课外体育活动和竞赛、业余训练等,科学核定体育教师的工作量。
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内相应增加中小学体育教师编制数额,避免因缺少体育教师而削减体育课课时的现象。
二是各中小学校可采取分班上课与合班上课相结合、分项与选项相结合等多种教学形式,缓解体育教师数量不足的矛盾,切实保证体育课时。
三是要将课程改革的有关内容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
四是要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在职称评定、考核、奖励等待遇方面与其它学科教师同等对待,激励广大体育教师投身到课程改革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保证体育教学和活动的需要。
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加强素质教育,保证体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各学校应按照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省制定的《山西省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配齐,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
同时要因地制宜地积极开展体育器材设施资源的开发,一是利用现有器材,充分发挥其多种功能,提高利用效率;
二是要结合本校实际,制作简易器材,改善教学条件;
三是结合中小学的特点,将成人化的场地适当改造,提高场地利用价值;
四是要大力开发民族民间的传统体育资源和课外、校外资源;
五是要加强学校体育课的安全工作。
五、加强中小学体育课教学研究,保证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各学校要建立健全培训、教学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实施课程改革的工作方式,形成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以学校为基地的教学研究制度。
要定期举办教学成果交流展示活动,利用各种科研报告会、交流会、观摩会等形式,及时推广经验,推进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确保体育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
六、加强对中小学体育工作的督导检查与评估。
教育督导部门要将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落实体育课时、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场地器材配备等列为评估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定期对中小学校体育教学情况开展检查评估,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评估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内容之一,必要时对部分中小学体育工作开展专项督导,以促进学校全面落实国家规定的要求,全面提高中小学体育课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00六年二月十六日
主题词:
中小学体育课时通知
抄报:
市教育局、崔素琴副书记,孙桂莲副市长
长治市城区教育局办公室2006年2月16日印发
山西省教育厅文件
晋教体[2005]16号
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
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的通知
各市教育局:
青少年的健康素质是全民族健康素质的基础。
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再次显示,我国中小学生部分身体素质,特别是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及肺活量等指标持续下降,超重与肥胖学生的比例增加,学生视力不良的检出率继续上升。
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不足、体育活动时间不能得到保证。
教育部、省教育厅多次下文要求,学校确实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但是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对认真上好体育课,开展大课间活动,保证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始终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体育课不能开齐开足,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要求一直得不到落实。
对此,教育部又下发了《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现将该文件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并提出如下意见:
一、各市教育局一定要高度重视,以对每一个孩子一生负责的态度,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活动时间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二、各市要对所属中小学校体育课时(小学1—2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年级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和并保证每天一小时课外活动时间的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对不按照文件规定执行的学校,要给予通报批评。
三、要对老师进行师德和业务方面的教育和培训,认真上好体育课,保证体育课的质量和效果。
四、要认真贯彻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内容和方法。
附:
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
二○○五年九月二十三日
教育部文件
教体艺[2005]10号
----------------------------------------------------------------
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
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再次显示,我国中小学生部分身体素质,特别是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及肺活量等指标持续下降,超重与肥胖学生的比例增加,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不足、体育活动时间不能得到保证是其主要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
“对学生在校期间每天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给予保证。
"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中小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
但是长期以来,这些规定始终未能引起一些地方和学校的重视,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要求一直得不到落实。
党的十六大把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为切实提高广大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现就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开齐并上好体育课。
各地中小学校必须按照国家有关中小学体育课设置的规定和要求,开齐并上好体育课,小学1~2年级每周为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为3课时,高中每周为2课时。
地方和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
二、保证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凡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一小时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应排进课表,形成制度。
寄宿制学校要实行学生出早操制度。
三、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
近些年来,许多地方和学校为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通过调整作息制度,在课间操的基础上,延长活动时间,丰富活动内容,形成了25。
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
从这些年的实践情况看,这种活动形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好评。
各地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尽快推广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并形成制度。
学校要将大课间体育活动排入课表,按时进行。
各地和学校要积极探索、不断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
四、落实必要的物质保障。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保证中小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支持中小学校认真执行《中小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购置必要的体育器材,建设、改善体育场地设施。
尚未达到《中小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要求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作出相应的规划,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同时,学校还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积极建设快乐体育园地,努力满足青少年学生体育活动的需要。
五、加强组织管理。
中小学校要切实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内容中,认真落实。
校长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各部门及广大教师要关心和支持这项工作。
凡直接参加组织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体育教师、班主任及文化课教师,均应计算工作量。
六、建立督导、检查和工作评比制度。
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将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工作,纳入对中小学校的综合督导内容及评估指标体系,加强督导检查。
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要把这项工作,列为对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的检查、学校校长年终考评以及有关的工作评比内容之中,定期进行检查、督促,使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工作落到实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00五年八月十九日
晋教体[2004]28号
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保证中小学
体育课课时的通知》的通知
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验已取得了显著成效,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为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高质量地开足开齐中小学体育课,教育部专门下发了《保证中小学体育课课时的通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将《教育部关于保证中小学体育课课时的通知》(教体艺[2004]10号)转发给予你们,请遵照执行。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深入调查研究本地中小学体育课的开展情况,开齐、开足课时的学校有多少?
且有质量的有多少?
开齐课程开不足课时的有多少?
课程和课时均未开足的有多少?
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二、最近,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农村小学体育课程设计》(教师用书)一书。
该书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是教育部“十五”科研重点课改项目。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新课程标准》针对性地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和培养,以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
特别是农村小学体育教师要认真研究《农村小学体育课程设计》一书,开创性地应用于体育教学的实践中。
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能否开设体育课课程,开足体育课时作为今后督导检查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要使各类中小学校的场地、器材配备达到教育部规定的一类标准。
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学习,加强对体育课程改革的领导和管理,把体育课教学与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合起来,确保开齐开足体育课,使学生从小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以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目标。
1、教育部关于保证中小学体育课课时的通知
二○○四年十二月三日
教体艺〔2004〕10号
教育部关于保证中小学体育课课时的通知
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开展以来,各地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和《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9年级)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组织新课程标准的实验工作。
务实验区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和广大体育教师,按照《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积极开展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实践,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打破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的框架,“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逐步得到落实,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不断涌现,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普遍提高,体育课的健身育人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课程标准》实验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为全面实施《课程标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保证《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和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现将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贯彻《课程标准》要求,保证体育课课时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号)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体育与健康)课占总课时10—11%的比例,1—2年级体育课相当于每周4课时,3-6年级体育课和7-9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相当于每周3课时。
各地在制订体育课程实施计划时,应明确小学体育和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的周课时要求,确保开足体育课。
二、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有关学校体育教师配备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课程设置方案和小学体育、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时比例提高的实际,科学核定体育教师的工作量,相应增加中小学体育教师编制数额,避免因缺少体育教师而削减体育课课时的现象。
要建立健全贯彻《课程标准》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通过职前培养、岗前培训,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质量;
要完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立足学校开展经常性培训和研究;
要充分调动中小学校长、体育教研员、体育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激励广大体育工作者投身到体育课程改革中去,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切实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
三、加强领导和管理,保证体育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体育课程改革的领导和管理,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本地实施《课程标准》具体措施;
要及时总结和推广实施《课程标准》先进经验,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成果的交流活动,树立典型,表彰先进;
要加强对新课程标准实施情况的检查评估,督促学校做好体育教学场地、器材、设施的保障工作;
要进一步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努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体育课程体系,全面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二OO四年十一月八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教政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