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395263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3.06KB
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述各类突发事件往往是相互交叉和关联的,某类突发事件可能和其他类别的事件同时发生,或引发次生、衍生事件,应当具体分析、统筹应对。
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
Ⅰ级(特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1.6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项目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适用于指导、协调项目部范围内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适用于项目处置能力以内的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1.7工作原则
1.7.1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原则。
切实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把保障员工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防范、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危害。
1.7.2坚持“居安思危、预防在先”的原则。
把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工作落实在日常管理之中,加强基础工作,完善网络建设,增强预警分析,力争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将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做好预案演练,提高防范意识,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1.7.3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在项目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工区、各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工作机制。
1.7.4坚持“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原则。
加强以分级负责、区域结合、专业处置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1.7.5坚持“依法管理、提高素质”的原则。
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和企业的社会信誉,使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科技水平、指挥能力和综合能力,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
第二章 应急预案体系
1、项目部总体应急预案。
项目部总体应急预案是指:
是项目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总体应对重大和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指导性文件。
2、项目部专项应急预案。
项目部专项应急预案是指:
为应对某一类型或几种类型突发事件而制定的涉及数个部门职责的专项应急预案,指导、协调项目范围内的某类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结合项目工程项目的内容和特点,确定以下专项应急预案:
第三章组织体系
项目部根据施工特点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专业处置的工作原则,设置应急管理领导小组
3.1机构设置及人员职责
应急管理领导小组:
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及其人员组成
组长:
联系电话:
副组长:
下设:
通讯联络组组长:
技术支持组组长:
现场保护警卫组组长:
抢险抢修组组长:
物资设备组组长:
医疗救护组组长:
后勤保障组组长:
事故调查组组长:
善后工作组组长:
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是项目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领导指挥机构,统一组织、领导、协调、检查项目范围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研究确定项目应对突发事件的重大决策和指导意见;
决定实施应急预案,发布应急工作指令,开展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
当突发事件超出项目处置能力时,请求公司及地方相关机构的支援。
职责:
研究、审批抢险方案;
组织、协调各方抢险救援的人员、物资、交通工具等;
保持与上级领导机关的通讯联系,及时发布现场信息。
2、应急组织的职责及分工
组长职责:
1)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控制;
2)复查和评估事故(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
3)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并与领导小组成员的关键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4)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处理作出安排;
5)在场(设施)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
6)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副组长(即现场管理者)职责:
1)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
2)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
3)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
4)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通讯联络组职责:
1)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
2)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
技术支持组职责:
1)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
2)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
3)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
4)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
现场保护警卫组职责:
1)保护受害人财产。
2)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维持工地内抢险救护的正常运作。
3)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通畅,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
4)抢救救援结束后,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
抢险抢修组职责:
1)实施抢险抢修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
2)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3)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修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
4)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最高管理者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
物资设备组:
1)迅速调配抢险物资器材至事故发生点;
2)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防护;
3)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资;
医疗救治组:
1)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
2)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3)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
后勤保障组职责:
1)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
2)提供合格的抢险抢修或救援的物质及设备。
事故调查组:
1)保护事故现场;
2)对现场的有关实物资料进行取样封存;
3)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分析相关人员的责任;
4)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教育、总结;
5)形成事故的调查报告。
善后工作组:
1)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稳定工作,稳定伤亡人员及家属思想情绪;
2)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跟踪工作,协调处理与医疗救护单位的矛盾;
3)对现场的有关实物资料进行取样封存,并做好事故理赔工作;
4)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恢复。
第四章运行机制
1、预测预警
(1)预警
a.项目各专项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小组、项目部现场执行领导小组(指挥部),在确认可能引发某类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后,应根据各自制定的专项预案或现场预案及时开展部署,迅速通知各相关单位和部门采取行动,防止事件的发生或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b.预测将有较大以上突发事件发生时,分公司应急管理办公室应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趋势,根据事件的发展状况和严重程度,及时将信息通报给各相关工作小组,并适时建议启动专家咨询组。
(2)、预警级别及发布
依据突发事件即将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由低到高划分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特别严重(Ⅰ级)四个预警级别,并依次采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来加以表示。
预警信息通过通讯、网络和现场广播等形式进行发布。
一般或较重级别的预警,由提出预警建议的部门或项目部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对外发布或宣布取消。
严重或特别严重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信息发布,需报请总经理批准,由项目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统一发布或宣布取消。
预警信息发布后,项目应急管理办公室、各突发事件专项工作小组、项目部现场执行领导小组(指挥部)应立即做出响应,进入相应的应急工作状态。
同时各相关部门、项目部应依据已发布的预警级别,适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履行各自所应承担的职责。
2、应急响应
(1)分级响应
(1)当有突发事件发生或将要发生时,各工区及作业队或相关人员应立即向主管领导或安全环保部门报告,各主管领导或安全环保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核实情况,评价突发事件等级。
(2)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和重大突发事件(Ⅱ级)发生后,由项目应急领导小组报请公司应急管理办公室,要求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3)较大突发事件(Ⅲ级):
由项目应急领导小组报请分公司应急管理办公室后启动应急预案。
在分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4)一般突发事件(Ⅳ级):
由项目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决定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2)应急信息报告程序和时限
(1)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和重大突发事件(Ⅱ级)发生后,项目部应立即如实向分公司应急管理办公室和地方相关部门报告,最迟不得超过1小时。
(2)较大突发事件发生后,项目部应立即如实向分公司应急管理办公室和地方相关部门报告,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
(3)一般突发事件(Ⅳ级)发生后4小时之内,项目部应立即如实向分公司应急管理办公室及相关部门报告。
(4)报告内容(快报应尽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a.发生突发事件单位的详细名称、单位负责人、联系电话及地址;
b.发生突发事件的时间、地点、类别;
c.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d.发生突发事件的简要经过;
e.发生突发事件原因的初步分析判断;
f.突发事件发生后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g.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抢救和处理有关事宜;
h.突发事件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i.其他需要上报的有关事项。
(3)基本响应程序
a.当确认突发事件即将或已经发生时,分公司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分公司专项应急工作小组、项目部现场应急执行领导小组(指挥部)在按程序和时限进行报告的同时,应立即做出响应,按照“统一指挥、属地为主、专业处置”的要求,成立由各级领导和上级领导参加的现场指挥部,确定联系人和通信方式,指挥协调各联动部门和应急队伍先期开展救援行动,有效处置和控制事态扩大或升级。
b.事件现场领导小组(指挥部)应维护好事发地区治安秩序,做好交通保障、人员疏散、职工群众安置等各项工作,竭尽全力防止紧急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及时掌握事件进展情况,随时向分公司应急管理办公室报告。
同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应立即研究确定现场应急救援事件的处置方案。
c.参与突发事件处置的各相关单位、部门,应立即调动有关人员和处置队伍赶赴现场,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按照专项预案(现场预案)分工和事件处置规程要求,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共同开展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d.应急管理办公室和突发事件专项应急工作小组应依据突发公共事件的级别和种类,适时报请具有丰富应急处置经验人员和专家咨询组,共同参与事件的处置工作。
专家咨询组应根据上报和收集掌握的情况,对整个事件进行分析判断和事态评估,研究并提出减灾、救灾等处置措施,为现场指挥部提供决策咨询。
e.现场指挥部应随时跟踪事态的进展情况,一旦发现事态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有可能超出自身的控制能力,这时应立即向公司应急管理办公室、地方政府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发出请求,协助调配其他应急资源参与处置工作。
同时应及时向事件可能波及的地区、部门通报有关情况。
(4)扩大应急程序
当基本应急程序难以有效控制事态,或发生特殊灾害事故,尤其是出现干扰地方治安环境或发生特殊灾害态势时,立即转入扩大应急状态。
a.预计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时,由项目应急管理办公室报请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批准后启动相应应急预案,依据事件等级,统一领导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工作。
b.如果突发公共事件的事态进一步扩大,预计凭事发项目现有应急资源和人力难以实施有效处置,这时应以局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的名义,请求建设单位、地方人民政府协同相关单位、部门参与处置工作。
(5)应急处置结束
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次生、衍生和事件危害被基本消除,应急处置工作即告结束,经相应级别的应急指挥部批准,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撤销,终止应急状态,转入正常工作。
应急处置结束后,突发事件发生的项目部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向公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公室提交突发事件处置情况专题报告,报告内容包括:
事件发生概况、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情况、事件处置情况、引发事件的原因初步分析、善后处理情况及拟采取的防范措施等。
3、事件善后处置和安置
(1)事发项目部有关部门要及时组织力量做好突发事件后期的善后处置工作,在短期内要迅速恢复受难者的生命支持系统,保障食物和水的供应、搭建临时住房等,达到最低的生活保障,做好疫病防治,尽快恢复正常的施工生产、生活保障、环境稳定秩序。
(2)对突发事件中的致残、致病、死亡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应当督促有关保险机构及时做好有关单位和个人损失的理赔工作。
(3)对污染物及时进行收集处理和现场清理。
突发事件事发地的后期现场清理和污染物清除,由项目部及其相关部门组织专业队伍实施,公司应急管理办公室和有关部门提供专业人员和技术支持,要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件发生。
(4)对发生自然灾害项目的恢复重建要有序组织进行。
公司应急管理办公室要指导项目部迅速组织开展生产自救,恢复生产、生活、工作和社会秩序;
邀请公司专家组科学评估重建能力和可利用资源以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情况,制定恢复重建计划,落实资金、物资和技术保障,做好后期重建工作。
(5)邀请公司应急救援医疗分队,及时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心理救助工作,邀请心理咨询专家,及时开展心理咨询、安抚救援工作。
(6)突发事件处置完毕后,由公司应急管理办公室、突发事件专项指挥部和分公司应急管理办公室、专项应急工作小组或项目部现场执行领导小组,依照有关规定组成联合调查组开展调查工作,突发事件责任项目部(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突发事件调查应当及时、准确查清事件性质、原因和责任,总结教训并提出防范和改进措施。
属于责任事件的,应当对负有责任的单位或者个人提出处理意见;
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调查总结报告应报公司、分公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必要时在全公司公布处理结果。
第五章保障措施
5.1通讯与信息保障
5.1.1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要保障24小时通讯设备处于畅通状态。
5.2人力资源保障
,提高各救援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应急救援队伍要合理部署和配置,完善装备,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能力。
5.3物资保障
5.3.1项目部在汛期按防洪度汛方案贮备防汛应急救援物资。
,为指挥、联系、救援的用车
轿车存放在营地
驾驶员姓名:
联系电话:
轿车 存放在营地
面包车存放在营地
5.3.3项目部配置在营地及施工现场设置水箱、砂箱、灭火器、消防铁锹、消防水桶等灭火器材。
5.4交通运输保障
,为指挥、联系、救援的用车。
,必要时予以求助支援,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
5.5医疗卫生保障
5.5.1项目部综合办公室配备担架、急救箱、急救药品等急救物资。
,申报公司应急管理办公室组织医疗救护队伍迅速进入救灾现场,对伤员进行应急救治和现场卫生防疫处置,尽最大可能减少伤亡、中毒和疫病的流行发生,消除恐惧心理。
5.6治安保障
5.6.1突发事件发生后,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应和属地公安部门建立联系和沟通。
根据需要立即在突发事件处置现场周围设立警戒区和警戒哨,做好现场控制,疏散救助群众,维护公共秩序等工作。
5.6.2突发事件发生后,如现场有起火、存有易燃易爆危险品、漏电、漏水、漏气等情况发生,现场先期处置人员要立即组织实施灭火、排爆、断电、断水、断气等措施,清除现场危险品,避免次生危害的出现。
5.7经费保障
,确保应急救援支出需要。
特别紧急情况下,项目部可向公司或分公司提出资金救助。
,明确支出用途和处理程序,实行跟踪监控和内部审计,保证资金专款专用。
第六章教育、演习和监督管理
6.1演习演练
6.1.1项目部计划今年的六月份、组织一次突发事件的模拟演练。
演练要从实战角度出发,深入发动和依靠群众,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6.1.2应急演练结束后应当对演练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价。
总结报告应当包括演练地点、时间、气象条件等背景信息;
演练方案和演练情景;
参与演练的应急组织;
演练目标和演练的范围;
演练过程等基本内容。
演练的评价包括对存在缺陷的评述和应急预案的完善、应急设施维护与更新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6.2宣传教育和培训
,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和技能,并有组织、有计划地为员工提供应急救援、减灾知识和技能培训。
6.2.2全体员工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必须接受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常识的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应急救助能力,增强全员安全防范意识。
6.2.3 预案演练前由项目应急小组组织对此预案涉及的所有救援人员进行演练及避险、自救、互救等常识的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应急救助能力,增强全员安全防范意识培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突发事件 总体 应急 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