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顶板灾害防止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0392334
- 上传时间:2023-04-25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197.76KB
煤矿顶板灾害防止教案.docx
《煤矿顶板灾害防止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顶板灾害防止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矿顶板灾害防止教案
煤矿顶板灾害防治
第一节基本理论概述
一、事故的形式和特点
(一)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
1.局部冒顶事故
局部冒顶事故实质上是已被坏的顶板失去依托而造成。
就其触发原因而言可以大致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采煤工作(包话破煤、装煤等)过程中发生的局部冒顶事故,即在采煤过程中未能及时支护已出露的破碎顶板;另一部分则是单体支护回柱和整体支护的移架操作过程中发生的局部冒顶事故。
2.大冒顶事故`
采煤工作面的大冒顶事故也叫采场大面积切顶、落大顶、垮面。
1)由直接顶运动所造成的垮面事故
就其作用力的始动方向可分为以下
两大类:
(1)推垮型事故。
包括走向推进工
作面常发生的倾向推垮型事故,如图6-1-1a、b所示,及倾斜推进工作面容易发生的向采空区方向推垮型事故,如图6-1-1c、d所示。
(2)压垮型事故。
包括向煤壁方向压垮,如图6-1-2a、b所示,及向采空区方向压垮型事故,如图6-1-2c、d所示。
2)由老顶运动所造成的垮面事故
(1)冲击推垮型(即砸垮型)事故。
这类事故发生时,开始运动的老顶首先将其作用力施加于靠近煤壁处已离层的直接顶上,造成煤壁片塌和顶板下切,紧接着高速运动的老顶把直接顶推垮。
这类事故发展的简单过程如图6-1-3所示。
(2)压垮型事故。
这种事故发生在采用木支架支护的采场。
事故过程如图6-1-4所示。
3)大冒顶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从工作面倾斜方向来看,距离上出口10m范围内的事故比例通常是临近下出口部位所发生事故比例的两倍多。
其主要原因是受上侧工作面支承压力作用的影响,顶板的完整性容易受到破坏的结果。
从工作面推进方向来看,采煤工作面从开切眼推进开始到回采结束,就顶板运动和矿压显现特征的差别而言,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即老顶各岩梁初次来压完成前的初次来压阶段,以及老顶来压完成后的正常推进阶段。
(二)巷道顶板事故
巷道的变形和破坏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巷道中常见的顶板事故按照围岩破坏部位可分为:
巷道顶部冒顶掉矸、巷道壁片帮以及巷道顶、帮三面大冒落三种类型。
按照围岩结构及冒落特征又可分为:
镶嵌型围岩坠矸事故、离层型围岩片帮冒顶事故、松散破碎围岩塌漏抽冒事故以及软岩膨胀变形毁巷事故等几种形式。
二、影响顶板事故的主要因素
(一)影响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因素
1.自然因素
(1)煤层倾角。
煤层倾角对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影响是很大的。
(2)采煤工作面的围岩组成。
采煤工作面的围岩,一般是指直接顶、老顶以及直接底的岩层。
这三者对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有着直接的影响。
其中直接顶的稳定性直接决定着支架的选型、支护方式的确定,是引起工作面局部冒顶的主导原因。
(3)地质构造。
各种地质构造如断层的存在可能改变顶板冒落的一般规律,造成突然来压和冒顶。
(4)开采深度。
开采深度直接影响着原岩应力大小,同时也影响着开采后巷道或工作面周围岩层内支承压力的大小。
随着采深增加,支承压力必然增加,从而导致煤壁片帮及底板膨起的机率增加,由此也可能导致支架载荷增加。
(5)煤层厚度。
中厚及厚煤层要比薄煤层发生顶板事故的机率大。
2.开采技术
开采技术对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与支护方式有关,还受到回采工艺及其参数(采高、控顶距、循环进度等)、采空区处理方式、是否分层开采等开采技术因素的影响。
通常,综采工作面的顶板管理状况要好于单体支护工作面。
单体支护中单体液压支架要好于摩擦式金属支架,摩擦式金属支架要好于木支架。
(二)影响巷道顶板事故的因素
1.自然因素
(1)岩石性质及其构造特征。
(2)开采深度。
采深大时,由于上覆岩层重量大,形成的支承压力较大。
在底板软弱时,巷道容易出现底鼓现象。
(3)煤层倾角。
煤层倾角不同往往使巷道破坏形式有差别。
(4)地质构造因素。
如果巷道开掘在地质构造破坏带,则很容易发生各种规模的冒顶。
(5)水的影响。
巷道围岩中含水较大时,将会加剧巷道的变形和破坏。
(6)时间因素的影响。
各种岩石都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尤其井下巷道的围岩,在时间和其它因素的作用下,岩石的强度会因变形、风化和水的作用等等而降低。
2.开采技术因素
(l)巷道与开采工作的关系,如巷道是处于一侧采动还是两侧采动的条件下,是受初次采动还是受多次采动影响;
(2)巷道的保护方法,如巷道是依靠留煤柱保护还是在巷旁用专门的刚性充填带保护;
(3)巷道本身采用的支架类型和支护方式。
三、支护原理
1.采煤工作面支护原理
根据矿山压力的理论,整个采煤工作面上覆岩层中,裂隙带老顶岩层能够形成一种“大结构”,如图6-1-6所示。
2.巷道支护原理
在开掘巷道以后形成的“支架一围岩”力学平衡系统中,围岩通常承受着大部分的岩层压力,而支架却只承担其中一小部分。
而且,在支架和围岩分担岩层压力的过程中,巷道支架所承担的载荷是多变的,其分担岩层压力的比重视围岩本身承担了多少载荷而定。
围岩分担的比重愈多,支架分担的比重将愈少。
合理的支护方式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承力,使支架与围岩在相互约束的状态下共同承载,使得围岩在承受一定支架阻力的条件下有限制地(而不是自由地)向巷道空间内变形(受控变形)。
在此过程中,支架和围岩双方的受力和产生的变形大小都和任一方的特性有关,并随任一方特性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节采煤工作面顶板的日常管理
一、采煤工作面顶板情况和来压的预测
(一)破碎情况的预测预报工作
(1)构造破碎的推断。
(2)支承压力影响分析。
(3)预测预报顶板情况。
(二)老顶来压的预测预报
1.在生产中反映老顶动态情况的主要现象有:
(1)顶板下沉速度的变化,老顶在两次强烈运动之间,特别是临近再次运动前夕,将有一个十分沉静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的顶板下沉速度小而稳定,采煤过程如此,放顶过程中可以更明显的看到。
而当靠煤壁顶板下沉速度大幅度上升,甚至出现动压冲击现象,说明直接顶板被迫使挠曲,老顶活动已经开始。
(2)支柱的承载情况,支柱受力是顶板运动的结果。
(3)直接顶中强度较高、支承压力破坏不严重的部分,在上覆岩层相对静止时期,可能顶板放不下来而出现悬顶现象。
(4)“板炮”(铁柱子“放炮”)、活柱高速沉缩时发出雷鸣般的声响,是老顶活动的标志,顶板愈坚硬,这一现象愈明显。
追随采煤机后的支柱“放炮”增加(特别是靠近煤壁排的支柱“放炮”,是顶板大面积运动已经开始的标志)。
2.预示来压的支承压力显现
(1)顶板的挠曲程度。
采场来压前,超前支撑压力将逐渐达到高蜂。
(2)煤壁片帮。
由于支承压力对煤壁的预先破坏作用,因此,采面来压前常有明显的片帮现象。
(3)支柱钻底。
二、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的技术要求
1.单体支护密度
在确定了必要的支护强度PT后,支护密度n即可由下式求出,即:
式中RT-为支柱在工作面实际能够达列的平均承载能力。
可由下式求得:
如果计算出支护密度(n)超过实际所允许的数值,应当采取增加必要的特种支护措施。
2.单体支护控顶方式
1)周期来压不明显的采场,特别是在直接顶松软或者是采底分层的情况下,应当尽可能的缩小控顶距和放顶步距。
2)周期来压明显、强度较大的采场,单体支护工作面一般应适当加大控顶步距。
3.采煤、控顶之间的时、控关系组织
1)对于周期来压不明显的采场,特别是直接顶本身岩性强度不高,顶板稳定性差的情况下,单体支护工作面应当强调跟随机后架设临时支柱、采煤、控顶平行作业,尽可能缩小采煤、回柱放顶操作间的距离,以增加工作面推进速度。
2)对于周期来压明显,来压较大,顶板稳定性好的采场,应当在来压前后采取不同的时、控组织方案。
4.单体支护工作面辅助性控顶支护(特种支护)的选用
1)周期压力不明显,特别是直接顶板强度不高,采空区无悬顶(或悬顶很小)的情况下,只要基本支柱的承载能力满足要求,一般无需增设辅助性支护。
2)对于周期来压明显的采场,应当在来压前夕增设特种支护加强顶板管理,直接顶强度高(有较大跨度的悬顶)应在靠放顶排打斜撑戗柱棚。
来压强度大时增设木垛(底板比较松软的情况下)或直接改为密集(底板强度大时),来压强度特别大的采场,可以在采场内加设对柱、丛柱加强控制。
5.来压前顶板的管理
1)保证支柱有足够的初撑力,架设时打紧水平楔。
2)防止支柱钻底。
对于支承压力大(来压步距大),底板强度低的采场,应在来压前让支柱穿上“硬鞋”,防止来压时支柱钻入底板,否则支护密度再大,操作质量再好,也起不到作用。
3)提前打好戗柱、木垛等特种支护,起到双保险的作用。
4)在接近来压时刻要尽可能避免在采场同时进行采煤和放顶工作。
三、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的制度要求
(一)《煤矿安全规程》对顶板管理的总体要求
(1)采煤工作面必须按照作业规程的规定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3)采煤工作面必须及时放顶或充填,控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时禁止采煤。
(4)开采近距离煤层,上一煤层采用刀柱法、条带法或带状充填法控制顶板,下一煤层采用垮落法控制顶板时,必须制定控制顶板的安全措施。
(5)采煤工作面的伞檐不得超过作业规程的规定,不得任意丢失顶煤和底煤。
工作面的浮煤应清理干净。
(6)采煤工作面必须经常存有一定数量的备用支护材料。
(7)采用人工假顶分层垮落法开采的采煤工作面,人工假顶必须铺设好,搭接严密;采用金属网或矿用塑料网假顶时,必须把网连结好。
(8)采用倾斜分层垮落法回采时,下一分层的采煤工作必须在上一分层顶板垮落的稳定区域下面进行。
(9)工作面支架、煤壁、刮板输送机都要保持直线,拉线检查误差不大于±0.lm。
(二)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注意事项
必须根据矿井各个生产环节、煤层地质条件、煤层厚度、煤层倾角、瓦斯涌出量、自燃发火倾向和矿山压力等因素,编制设计(包括设备选型、选点)。
运送、安装和拆除液压支架时,必须有安全措施,明确规定运送方式、安装质量、拆装工艺和控制顶板的措施。
工作面煤壁、刮板输送机和支架都必须保持直线。
液压支架必须接顶。
顶板破碎时必须超前支护。
在处理液压支架上方冒顶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采煤机采煤时必须及时移架。
采煤与移架之间的悬顶距离,应根据顶板的具体情况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超过规定距离或发生冒顶、片帮时,必须停止采煤。
严格控制采高,严禁采高大于支架的最大支护高度。
当煤层变薄时,采高不得小于支架的最小支护高度。
当采高超过3m或片帮严重时,液压支架必须有护帮板,防止片帮伤人。
工作面两端必须使用端头支架或增设其它形式的支护。
工作面转载机安有破碎机时,必须有安全防护装置。
处理倒架、歪架、压架以及更换支架和拆修顶梁、支柱、座箱等大型部件时,必须有安全措施。
(三)单体支护工作面顶板管理注意事项
(1)工作面端头支护形式、材料、规格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总的要求应该是加强支护且有长梁抬棚,抬棚梁的长度应能保证在移动输送机头、机尾且替换支柱时不松动顶板,一般长度应为最大控顶距加循环进度,通常为2.4m的Π型钢梁或工字钢梁。
(2)支架排柱距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误差不大于±0.lm,支架必须坚固完好,迎山有力,不准有缺梁缺柱或折损弯曲和松动空顶的“等劲柱”。
(3)应提倡和推广交错支设方式,交错长度应为0.6m,齐头梁不利于对顶板的有效支护,因此应避免齐头梁,如果作业规程规定交错布置,则应杜绝齐头梁现象。
(4)回柱放顶应有明确规定和安全措施。
(5)整个回柱工作必须在有经验的老工人指挥下进行,并且要清理好安全退路,一旦顶板发生险情,能立即撤离险区。
采空区要每隔一段距离留有信号柱子。
(6)采煤机割煤时应追机支设临时贴帮点柱。
第三节巷道顶板灾害的防治
一、巷道掘进和支护的基本安全注意事项
(1)从总的方面看,要防治巷道顶板事故,在开掘巷道时就应该避免把巷道布置在由采动引起的高应力区内,或布置在很软弱破碎的岩层里。
(2)掘进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
(3)在松软的煤、岩层或流砂性地层中及地质破碎带掘进巷道时,必须采取前探支护或其它措施。
(4)支架间应设牢固的撑木或拉杆。
(5)更换巷道支护时,在拆除原有支护前,应先加固临近支护,拆除原有支护后,必须及时除掉顶帮活矸架设永久支护,必要时还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
(6)开凿或延深斜井下山时,必须在斜井及下山的上口设置防止跑车装置,在掘进工作面的上方设置坚固的跑车防护装置,以防跑车冲倒支架造成巷道冒顶。
(7)由下向上掘进250以上的倾斜巷道时,必须将溜煤(矸)道与人行道分开,防止煤(矸)滑落伤人。
二、不同地点防治顶板事故的注意事项
1.掘进头
(1)根据掘进头岩石性质,严格控制空顶距。
当掘进头遇到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破坏带或层理裂隙发育等破碎岩层时,棚子应紧靠掘进头。
(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危石必须挑下,无法挑下时应采取临时支撑措施,严禁空顶作业。
(3)在掘进头附近应采用拉条等把棚子连成一体防止棚子被推垮,必要时还要打中柱以抗突然来压。
(4)掘进工作面的循环进尺必须依据现场条件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永久支护离迎头的距离不得超过一个循环的进尺。
地质条件变化时,应及时补充措施并调整循环进尺的大小。
(5)巷道顶部锚杆施工时应由外向里逐个逐排进行,不得在所有的锚杆眼施工完后再安装锚杆。
(6)采用架棚支护时,应对巷道迎头至少10m的架棚进行整体加固。
加固装置必须是刚性材料,并能适应棚距的变化。
2.巷道交叉处
防治巷道开岔处冒顶的措施如下:
(1)巷道交岔点的位置尽量选在岩性好、地质条件稳定的地点,开岔口应避开原来巷道冒顶的范围。
(2)采用锚杆(锚索)对巷道交岔点支护时,要进行顶板离层监测,并在安全技术措施中对支护的技术参数、监测点的布置及监测方法等进行规定。
(3)架棚巷道的交岔点采用抬棚支护时,要进行抬棚设计,根据设计对抬棚材料专门加工,抬棚梁和插梁要焊接牙壳。
注意选用抬棚材料的质量与规格,保证抬棚有足够的强度;
(4)当开口处围岩尖角被压坏时,应及时采取加强抬棚稳定性的措施。
(5)必须在开口抬棚支设稳定后再拆除原巷道棚腿,不得过早拆除,切忌先拆棚腿后支抬棚。
3.围岩松散破碎地点
(1)炮掘工作面采用对围岩震动较小的掏槽方法,控制装药量及放炮顺序。
(2)根据不同情况,采用超前支护、短段掘砌法、超前导硐法等少暴露破碎围岩的掘进和支护工艺,缩短围岩暴露时间,尽快将永久支护紧跟到迎头。
(3)围岩松散破碎地点掘进巷道时要缩小棚距,加强支架的稳固性。
(4)积极采用围岩固结及冒落空间充填新技术。
对难以通过的破碎带,采用注浆固结或化学固结新技术。
(5)分层开采时,回风顺槽及开切眼放顶要好,坚持注水或注浆提高再生顶板质量,避免出现网上空硐区。
(6)在巷道贯通或通过交叉点前,必须采用点柱、托棚或木垛加固前方支架,控制放炮及装药量,防止崩透崩冒。
(7)维修老巷时,必须从有安全出口及支架完好的地方开始。
三、不同支护方式防治顶板事故的注意事项
1.支架支护
根据冒顶的原因,提出如下预防措施:
(1)可能的情况下巷道应布置在稳定的岩体中,并尽量避免采动的影响。
(2)巷道支架应有足够的支护强度以抗衡围岩压力。
(3)巷道支架所能承受的变形量,应与巷道使用期间围岩可能的变形量相适应。
(4)尽可能做到支架与围岩共同承载。
(5)凡因支护失效而空顶的地点,重新支护时应先护顶,再施工。
(6)巷道替换支架时,必须先支新支架,再拆老支架。
(7)在易发生推垮型冒顶的巷道中要提高巷道支架的稳定性,可以在巷道的支架之间用拉撑件连接固定,增加架棚的稳定性,以防推倒。
2.锚杆、锚喷支护
采用锚杆、锚喷支护形式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锚杆、锚喷等支护的端头与掘进工作面的距离,锚杆的形式、规格、安装角度,混凝土标号、喷体厚度,挂网所采用金属网的规格以及围岩涌水的处理等,必须在施工组织设计或作业规程中规定。
(2)采用钻爆法掘进的岩石巷道,必须采用光面爆破。
(3)打锚杆眼前,必须首先敲帮问顶,将活矸处理掉,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方可作业。
(4)使用锚固剂固定锚杆时,应将孔壁冲洗干净,砂浆锚杆必须灌满填实。
(5)软岩使用锚杆支护时,必须全长锚固。
(6)锚杆必须按规定做拉力试验。
煤巷还必须进行顶板离层监测,并用记录牌板显示。
对喷体必须做厚度和强度检查,并有检查和试验记录。
在井下做锚固力试验时,必须有安全措施。
(7)锚杆必须用机械或力矩扳手拧紧,确保锚杆的托板紧贴巷壁。
3.砌碹支护
为防止砌碹支护顶板事故,应注意如下问题:
(1)在地压较大或不均匀地区,为使支架不被破坏,在这些地区应考虑采用钢筋混凝土砌漩。
(2)在掘砌一次成巷施工中,掘进工作面到砌碹地点一般保持20~40m距离。
巷道砌碹时,必须及时排除顶帮活动的歼石,并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
(3)顶板不好时要有专门措施,实行短掘短砌。
(4)采用料石砌碹时,砌碹用的料石材质和几何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经检验合格,不准用风化石料。
(5)开挖基础、砌墙、立拱架、支模(混凝土碹支盒子板)、铺拱板、拆拱架等在作业规程中要有具体现定,尤其要明确规定抬棚长度和立拱架长度、砌墙和扣拱之间的距离以及永久支护(砌碹)和临时支架之间的距离。
(6)砌墙和扣拱必须做到灰浆饱满,不准有干缝瞎缝,不准出现重缝现象。
砌墙时必须把料石用石楔支平。
(7)拱架之间必须有撑杆拉手,拱架要支稳支牢,保证巷道中腰线符合规定。
(8)巷道砌碹时,碹体与顶帮之间必须用不燃物充满填实;巷道冒顶空顶部分,可用支护材料接顶,但在碹拱上部必须充填不燃物垫层,其厚度不得小于0.5m。
(9)砌体要保证足够的养护期,不准提前拆拱架。
第四节顶板事故处理
一、顶板事故处理基本原则
1.采煤工作面冒顶的处理原则
(1)顶板冒落范围不大时,如果遇难人员被大块矸石压住,可采用干斤顶、液压起动器等工具把大块岩石顶起,将人迅速救出。
(2)顶板沿煤壁冒落,矸石块度比较破碎,遇难人员又靠近煤壁位置时,可采用沿煤壁由冒顶区从外向里掏小硐,架设梯形棚子维护顶板,边支架边掏硐,把遇难人员救出。
(3)如果遇难者位置靠近放顶区时,可采用沿顶板区由外往里掏小硐,架设梯形棚子,木板背帮背顶,或用前探棚边支护边掏硐,把遇难人员救出。
(4)工作面冒落范围较小,矸石块度小,比较破碎、并且继续下落、矸石扒一点漏一点。
救护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冒顶,抢救人员时,可采用撞楔法处理,控制住顶板。
(5)分层开采的工作面发生事故,底板是煤层,遇难人员位置在金属网或荆条假顶下面时,可沿底板煤层掏小硐,边支护边掏硐,接近遇难者后将其救出。
如果底板是岩石,掏不动,遇难者位置在金属网或荆条假顶下面时,可沿煤壁掏小硐寻找遇难人员。
(6)工作面冒落范围很大时,遇难者的位置在冒落工作面的中间,采用掏小硐和撞楔法处理,时间长,不安全。
可沿煤层重开开切眼的方法处理。
新开切眼与原工作面距离一般为3~5m左右,边支护边掘进。
也可沿煤壁掏硐法处理,但靠冒落区的一帮必须用木板背好,防止漏矸石。
(7)如果工作面两头冒顶,把人堵在中间,采用掏小硐和撞楔法穿不过去,可采用另开巷道的方法,绕过冒落区或危险区将遇难人员救出。
2.巷道冒顶的处理原则
(1)先外后里。
(2)先支后拆。
(3)先上后下。
(4)先近后远。
(5)先顶后帮。
一、采煤工作面冒顶事故处理
(一)局部小冒顶的处理方法
1.掏梁窝架棚法
在冒顶范围不大、工作面没有堵死、矸石暂时停止下落的情况下可采用架棚法。
如图6-5-1。
具体方法步骤是:
(1)在掏梁窝或挂顶梁之前,必须先检查冒顶地点附近的支架情况,发现有折损、歪扭、变形的柱子,要立即处理好,以防继续冒顶和掉矸伤人。
(2)在冒顶范围内清理出一部分塌矸后,进行掏梁窝架单腿棚子或金属悬臂梁的工作。
(3)架好单腿棚子或挂好悬臂梁后,棚梁上的空隙要用木料架设小木垛接到顶。
架小木垛前应先挑落浮矸,小木垛必须插紧背实,阻止冒落进一步扩大。
(4)小木垛架好后,便可清理浮煤煤矸,打好贴帮柱,防止片帮。
2.撞楔法
(见图6-5-2)。
(二)大冒顶的处理方法
1.小巷法
(1)从采面冒顶的两头,由
外往里,先用双腿套棚维护好顶板,保护后路畅通无阻。
梁棚上用板皮刹紧背严,防止顶板继续错动、垮落。
梁上如有空顶,要用小木垛插紧背实。
(2)边整工作面,边支棚子,把垮落的矸石清理并倒入采空区,每整0.5m支一架板梁棚管理顶板。
若顶板压力大,可在冒顶区两头用木垛维护顶板。
(3)遇到大块岩石不易破碎,应采用电钻(如有压风,最好是用风钻)打眼放小炮的方法破碎岩石。
钻眼数量和装药量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4)如顶板垮落的矸石很碎,一次整巷不易通过时,可先沿煤帮运输机道整修一条小巷,支架形式可采用人字形掩护支架。
整通小巷,使风流贯通,运输机开动后,再从冒顶区的两头向中间依次放矸支棚。
梁上如有空顶,也要用小木垛接顶背严。
(5)若采煤机在冒顶区前方,当运输机除矸时,应先将采煤机吊起,以便矸石能顺利通过,见图6-5-3,
2.开巷绕道法
1)冒顶发生在工作面机尾处
(l)补巷的支架多数采用一梁二柱或一梁三柱棚子。
当工作面同补巷采成一直线时,运输机就可延长至回风巷,恢复正常回采。
(2)冒顶区埋压的设备、支架材料的回收方法是:
当新开的补巷紧靠冒顶区(无煤柱)时可直接扒开矸石取出。
如不好取出或不安全,可用整小巷的办法回收。
(3)若冒顶区范围较大,岩石堵塞巷道,造成采空区回风角瓦斯积存,可用临时挡风帘或临时安装局扇排除。
2)冒顶区在工作面中部
(1)新开切眼的掘进可采用对打的方法,以加快掘进速度。
在进风侧使用运输机运煤,回风侧可采用矿车运煤。
当两头工作面掘进相距15m时,停止回风侧的掘进,进风侧继续前进到打透为止。
此时要注意两头放炮时的警戒和瓦斯检查。
用局扇通风,按贯通规定办理。
(2)对压埋在冒顶区的设备和材料,用整通小巷的办法,分段进行回收。
可在新开切眼内每隔15~30m,往冒顶区穿小硐,用通小巷的办法,分段进行回收。
(3)回收完设备、支架和材料后,应在煤柱上打眼放炮,人工倒采几个循环,最好采透直达冒顶区,避免煤柱支撑顶板,给以后回采造成困难。
3)冒顶区在工作面的机头侧
三、巷道冒顶事故处理
冒落巷道的处理方法有木垛法、搭凉棚法、直接支架法、撞楔法、锚喷法、绕道法。
1.木垛法
(1)“井”字木垛法。
冒顶不超过5m,冒落范围已基本稳走,可用此法,如图6-5-7。
(2)“井”字木垛和小棚结合法。
冒顶超过5米,冒后稳定,为节省坑木和时间可用此法。
要求架棚技术高,棚子牢固可靠,如图6-5-8。
2.搭凉棚法。
当冒落高度不超过1m,并不再继续冒落,冒落长度也不太大时,可以用适当数量的较长坑木搭在冒落两头完好的支架上,即所谓搭凉棚法。
搭好“凉棚”后,在其掩护下迅速出矸、架棚。
架好棚子后,再在凉棚上用其它材料把顶板接实。
但此法在高瓦斯矿井不宜采用,如图6-5-9。
3.直接支架法
在巷道围岩已经稳定,冒落矸石又不多,冒顶范围约为2~3架时,可采用直接支架法。
该方法是先扒掉碍事的矸石,在两帮掏出柱窝,然后立好柱腿,紧接着架设顶梁,并且插背好,最后清理底部煤矸。
再往前依次照上述程序操作,直至处理完毕为止。
4.撞楔法
当巷道冒落矸石很碎,可采用撞楔法处理。
该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顶板 灾害 防止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