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大一轮复习专题7 考点4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词汇分类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389534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3.05KB
版高考大一轮复习专题7 考点4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词汇分类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
《版高考大一轮复习专题7 考点4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词汇分类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大一轮复习专题7 考点4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词汇分类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官吏谦称:
下官、末官、小吏、卑职。
4.“家”称:
家父、家尊、家严、家君,家母、家慈,家兄、家姐。
5.“舍”称:
舍弟、舍妹、舍侄、寒舍。
6.“犬”称:
犬子。
7.“小”称:
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称自己)、小儿(对别人称自己的儿子)、小女(对别人称自己的女儿)、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
8.“拙”称:
拙著、拙作、拙见。
9.“鄙”称:
鄙人、鄙意、鄙见。
【敬称】称别人时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
1.“令”称: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
2.“贤”称:
贤弟(可以表示对自己的弟弟的尊称,也可表示对自己的结拜义弟的尊称)、贤侄(对侄辈年轻人的尊称)。
3.“先”称:
用于敬称已死去的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先帝(死去的皇帝)、先父或先考(死去的父亲)、先慈或先妣(死去的母亲)。
4.“太或大”称:
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
大(太)父(祖父)、大(太)母(祖母)。
5.称帝王:
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
6.称皇太子、亲王:
殿下、千岁。
【百姓称谓】布衣、黔首、生民、庶民、黎民、黎庶、黎元、苍生、氓等。
【职业称谓】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
“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
“师襄”,“襄”是名,“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
“优孟”,“孟”是名,“优”,亦称优伶、伶人,表明职业。
【朋友关系称谓】
1.贫贱之交:
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
2.金兰之交:
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3.刎颈之交:
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4.患难之交:
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5.莫逆之交:
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
6.竹马之交:
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
7.布衣之交:
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
8.忘年交:
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9.忘形交:
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
10.车笠交:
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
11.君子交:
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
12.神交:
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或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年龄称谓】
1.垂髫:
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2.总角:
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3.豆蔻:
女子十三四岁。
(豆蔻一词,典出杜牧《赠别》: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蒄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4.束发:
男子十五岁至二十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5.弱冠:
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6.而立:
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7.不惑:
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8.知命:
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9.花甲:
六十岁。
10.古稀:
七十岁。
11.耄耋:
八九十岁。
12.期颐:
一百岁。
【性别称谓】
1.巾帼:
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
2.须眉:
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以须眉为男子的代称。
(二)古代职官
【皇室】
1.皇帝的长辈:
太上皇(在世但已禅位的皇帝)、皇太后(皇帝的母亲)、太皇太后(皇帝的祖母)。
2.皇帝的妻室:
皇后(皇帝的正妻,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众妃子之主);
贵妃、贵嫔、贵人、才人、婕妤等(皇帝的妃子)。
3.太子:
也叫皇太子、储君,皇位的继承者,一般由皇帝的嫡长子充任,但也有例外,由皇帝选定册立。
拥有自己的类似于朝廷的东宫,所以有时也称太子为“东宫”,其正妻称“太子妃”。
太子与皇帝一起住在宫内。
4.皇子:
除了太子之外,皇帝的其他儿子。
一般有分封地和“王”(亲王)或“侯”的爵位。
成年后必须住在宫外或分封地。
5.公主:
皇女和王女。
皇帝的姊妹称“长公主”,公主的丈夫称“驸马”。
6.东宫:
①太子所居之宫,借指太子。
②汉代太后的住处未央宫。
③清代皇后和妃子们的住处分为东宫、西宫,而以东宫为大为正,西宫为次为从。
清咸丰帝的皇后是慈安,妃子是慈禧;
慈禧的亲子同治帝即位后,慈安是正宗的皇太后,所以居东宫,称“东宫皇太后”;
慈禧也母以子贵被册立为皇太后,居西宫,称“西宫皇太后”。
【中央官职】
1.丞相:
中央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
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
有几个朝代分设过左丞相和右丞相。
丞相(宰相)的其他名称:
同平章事、参知政事、左右仆射、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
2.三公:
①周代,司马、司徒、司空或太师、太傅、太保。
②西汉,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
③东汉一直到唐宋,太尉、司徒、司空。
④明清,太师、太傅、太保。
“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少”或“三孤”。
3.太子的老师:
由于东宫的官制与朝廷一样,所以太子的老师称为“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他们的副手称为“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4.九卿:
中央部分行政官员的总称,职能与六部尚书近似,有的朝代六部尚书就包括在内。
5.三省:
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起草诏书、审核诏书和执行政令,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个人专断的作用。
6.六部:
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另有属官郎中、员外郎、主事等。
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7.中央监察机构及官员:
①监察机构——御史台、都察院。
②监察官员——御史大夫、御史中丞、都御史、监察御史、给事中、左右拾遗。
8.中央军事长官:
太尉、大司马、大将军、中尉、兵部尚书。
9.中央法律机构及官员:
①隋唐以前没有专门的法律机构,隋唐有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宋代有大理寺、刑部,元代有刑部、御史台、大宗正府,明清有都察院、刑部、大理寺。
②相关官员为廷尉、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御史中丞、推官、推事等。
10.中央的文史官员:
翰林待诏、翰林供奉、翰林学士(翰林院的官员),侍读、侍讲、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经筵、经筵讲官(侍奉皇帝讲读的官员),太史、著作郎(史官),秘书郎、校书郎(管理图书的官员)。
11.其他官员:
太常(太常寺卿,九卿之一,掌管宗庙礼仪)、太仆(太仆寺卿,九卿之一,掌管皇帝的舆马)、宗正(宗正寺卿,九卿之一,掌管皇族事务)、大司农(九卿之一,掌管农业仓储,后被户部取代,为户部尚书的别称)、将作大匠(掌管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其职能后并入工部)、谏议大夫(谏官)、长史(丞相的属官、将军的属官)、参军(丞相的军事参谋,后为诸王、将军的幕僚)。
【地方官制】
1.秦朝郡县制:
①郡守(一个郡的最高长官);
②县令(一个县的最高长官)。
2.汉朝郡县制与分封制并行:
①封国国王(皇帝家族的人);
②刺史(中央派出监察地方官员的人);
③州牧(由刺史改任的一个州的长官);
④二千石(汉代郡守的别称,因郡守一年俸禄二千石得名)。
3.隋唐:
先是州县两级,后改为道、州、县三级。
①节度使、观察使(道的军政长官,在州县之上,实际上形成了藩镇);
②都督(都督府的长官);
③都护(都护府的长官);
④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
4.明清的行省和督抚:
①左右布政使(布政司的长官,管理一省的行政事务);
②都指挥使(都指挥司的长官,管理一省的军事);
③按察使(按察司、提刑按察使司的长官,管理一省的刑名、诉讼、监察);
④总督(跨省管理军政事务的官员,为封疆大吏);
⑤巡抚(一省的最高长官,节制“三司”,也是封疆大吏);
⑥道台(省与知府之间的官员);
⑦知府(一府的长官);
⑧知县(一县的长官)。
5.地方衙门的属吏:
①主簿(典领文书,办理事务);
②郡尉(辅佐郡守掌管一郡的军事);
③县尉(掌管一县治安);
④县丞(辅佐县令);
⑤督邮(汉代官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教令)。
【官职的升降】
1.拜:
授予官职;
被授予官职。
2.除:
3.擢、陟:
提升官职。
4.迁:
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除,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另有左除、左降、左转、左授表示降低官职。
5.谪:
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6.黜:
“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
7.去:
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
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8.乞骸骨:
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9.致仕:
也叫致事、致政、休致,指正式退休。
10.乞身:
请求退职。
11.请老、告老:
请求退休。
12.移病:
上书称病,要求隐退的委婉说法。
【官职的一般调动】
1.徙、调、转、改:
一般调动。
2.补:
补任空缺官职。
3.出、出宰:
离开京城外调。
4.入:
地方官调任京官。
【兼、代官职】
1.兼:
兼任。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2.摄:
暂时代理官职。
俄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
3.守:
暂时署理职务。
多指官阶低的人署理官阶高的职务。
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簿,守高密令。
4.领:
桓温镇江口,复引为司马,领广陵相。
5.行:
代理官职。
太祖行奋武将军。
6.署:
暂任,代理官职。
成祖即位,命署礼部事。
7.权: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8.判:
高位兼任低职,以京官身份出任州郡官。
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
【古代学府】
1.庠序:
地方学校。
2.太学:
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
长官为“太学祭酒”,兼管全国的教育行政事务;
教师为“五经博士”;
学生为“博士弟子”“太学弟子”“太学生”。
3.国子监:
隋朝以后的设在京师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是“太学”的继承。
长官为“国子祭酒”。
教师称“博士”“助教”“典学”“直讲”。
学生称“生员”“诸生”“监生”。
开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学科。
(三)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制之前的选官制度】
1.察举: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汉代选拔统治人才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贤良文学(汉代选拔统治人才的科目之一。
由郡国推举文学之士充任)、茂才(汉代选拔统治人才的科目之一。
本称“秀才”,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的讳改称“茂才”,即优秀人才)等。
2.征辟:
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3.九品中正:
也叫“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
州郡设立的选官者叫“中正”,把考察的士人评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科举制度建立之后】
1.隋唐的科举制
(1)进士科:
隋唐科举制度取士的科目之一。
主要考试内容为诗赋,还考时务策等。
最难录取,也最受重视。
考取者称“及第”,唐代进士科大约每百人中只能有一两人及第。
时人称进士及第者为“白衣公卿”。
(2)明经科:
主要考试内容为经文。
考取者称“及第”,每十人就能有一两人及第。
(3)制举:
也称“制科”,相对于“进士科”“明经科”等“常科”而言,考期与科目都是由皇帝临时指定的。
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文辞秀逸科”“风雅古调科”“博学宏词科”等。
2.隋唐之后的科举制
(1)考试的几个步骤
①童试:
初级入学考试,考试者不管年龄大小统称“童生”,经过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
②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
参加考试的是生员及监生,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考八股文和试帖诗。
③会试:
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所以又称为礼闱、春闱。
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皆可应考,考中的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考八股文和试帖诗。
④殿试:
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
录取分为三甲: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殿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
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也可以叫“进士及第”。
(2)其他名词
①及第:
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也称“登科”“登进士第”“进士及第”。
有一种比喻的说法叫“蟾宫折桂”或直接叫“折桂”。
②进士:
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③童生:
参加初级入学考试(童试)的考生。
④庠生、秀才、生员:
童试的考取者,乡试的参考者。
⑤举人:
乡试的考取者,会试的参考者。
第一名称“解元”。
⑥贡士:
会试的考取者,殿试的参考者。
第一名称“会元”。
⑦金榜:
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
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
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⑧同年:
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
(四)古代历法
1.二十四节气: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
2.四时:
指春夏秋冬四季。
农历以正月、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
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
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3.传统节日
(1)元日:
又叫元旦、元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等,现在叫春节,正月初一。
(2)人日:
正月初七。
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3)上元:
正月十五。
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
(4)社日:
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在春分前后。
(5)寒食:
清明前二日(也有说前一日的)。
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逃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介子推。
介子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
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
但介子推不愿当官,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绵山改为“介山”,立祠祭祀介子推,并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全国禁动烟火,只吃冷食。
后来便形成了在这天吃冷食、扫墓的风俗。
(6)清明节:
“清明”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节日。
是祭祀的节日,也是踏青的节日,所以也叫“踏青节”。
(7)上巳节:
原定为农历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节”,旧俗于此日临水祓除不祥;
后来把节日固定为农历三月三日,变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8)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
因为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初五”是恶日,因而避讳“五”,改为“端午”。
端午节早在西周初期即有记载,并非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但是端午节之后的一些习俗受到屈原的影响。
习俗有:
①悬钟馗像(钟馗捉鬼);
②挂艾叶菖蒲榕枝(辟邪驱瘴);
③赛龙舟(拯救屈原);
④吃粽子(祭祀屈原);
⑤喝雄黄酒;
⑥佩香囊。
(9)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
又称“乞巧节”。
传说织女和牛郎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节日由此而来。
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
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夕的一大趣事。
现在人们把它称为“中国情人节”。
(10)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又称“团圆节”。
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
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
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
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
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11)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
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现在被国家定为“老年节”。
(12)冬至节:
就是冬至这一天。
中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人们认为:
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13)腊日:
农历腊月初八,又叫“腊八节”。
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
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喝腊八粥等习俗。
(14)除夕:
农历每年的最后一天,也叫“大年三十”,有“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年终”等别称。
4.纪年、纪月、纪日法
(1)干支:
天干地支的合称。
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2)纪年法: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①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
如“鲁僖公三十三年”“赵惠文王十六年”等。
②年号纪年法。
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
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如“庆历四年”“元和十年”“至和元年”“元丰七年”等。
这种表述在古文中比较常见。
③干支纪年法。
如“丁卯三月之望”“辛亥三月二十九日”等。
④年号干支兼用法。
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如“淳熙丙申”“天启壬戌秋日”“乾隆丁亥冬”“顺治二年乙酉四月”等。
(3)纪月法:
我国古代纪月法主要有三种。
①序数纪月法。
②地支纪月法。
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
如“建子之月”指农历十一月,依次类推,“建丑之月”指农历十二月……“建亥之月”指农历十月。
③时节纪月法。
孟、仲、季代表每个季节的三个月。
(4)纪日法:
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四种。
①序数纪日法。
②干支纪日法。
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是月丁未”等。
③月相纪日法。
指用“朔、朏(fěi)、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
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
④干支月相兼用法。
干支置前,月相列后。
如“戊申晦”
(5)纪时法:
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两种。
①天色纪时法。
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
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ú
)中、日中、日昳(dié
)、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
②地支纪时法。
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
古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序数纪时对应关系表
天色
地支
现代时间
更鼓
夜半
子时
23:
00~1:
00
三更
鸡鸣
丑时
1:
00~3:
四更
平旦
寅时
3:
00~5:
五更
日出
卯时
5:
00~7:
食时
辰时
7:
00~9:
隅中
巳时
9:
00~11:
日中
午时
11:
00~13:
日昳
未时
13:
00~15:
晡时
申时
15:
00~17:
日入
酉时
17:
00~19:
黄昏
戌时
19:
00~21:
一更
人定
亥时
21:
00~23:
二更
(五)古代礼俗
【成年】
1.及冠:
也称“弱冠”,表示男子二十岁左右了。
男子满二十岁之后,举行“及冠”之礼,表示已经是成年人了,可以取“字”。
2.及笄:
古代女子满十五岁结发,用笄贯之,因此称女子满十五岁为“及笄”。
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
女子许嫁时取字,所以待嫁称作“待字闺中”。
3.束发:
古代男孩十五岁时束发为髻,因此用来指代成童。
【婚姻】
1.婚姻:
①男女结合为夫妻,嫁娶;
②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2.归:
①古代女子出嫁;
②出嫁后的女子回娘家探亲叫“归宁”。
3.生辰八字:
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共八个字。
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
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
旧俗订婚时,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版高考大一轮复习专题7 考点4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词汇分类整理 高考 一轮 复习 专题 考点 中国古代 文化 常识 词汇 分类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