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工人阶级方针贯彻落实情况调研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038501
- 上传时间:2022-10-26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5.36KB
依靠工人阶级方针贯彻落实情况调研报告.docx
《依靠工人阶级方针贯彻落实情况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依靠工人阶级方针贯彻落实情况调研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依靠工人阶级方针贯彻落实情况调研报告
依靠工人阶级方针贯彻落实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国工会十五大精神,**省委政策研究室与省总工会组成联合调研组,就贯彻落实“依靠”方针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反映,各地各单位积极探索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有效途径和实现形式,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中的主力军作用,使“依靠”方针的贯彻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同时,在目前形势下,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也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切实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贯彻落实“依靠”方针的基本思路各地各单位切实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切实做到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权益上维护,素质上提高,舆论上宣传,形成了推动“依靠”方针贯彻落实的基本工作思路。
(一)把握政治性,始终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作为重大政治原则。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推进党的事业的必然要求。
各地各单位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作为重大政治原则,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排除各种思潮和观念的干扰,切实做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保证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管理,参与本单位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实广大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工人阶级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
Www..m
(二)把握实践性,始终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落实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的伟大实践之中。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既是重大政治原则,也是重大实践课题。
各地各单位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落实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切实体现在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之中,更好地保障职工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体现在加强文化建设之中,明显提高工人阶级的文明素质;体现在加快社会事业之中,全面改善职工群众的生活;体现在建设生态文明之中,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而使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始终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
(三)把握时代性,始终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体现在改革开放全过程。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各地各单位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深刻认识和把握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深刻认识和把握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本质内涵,体现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时代特征。
引导广大职工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改革开放共命运,始终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努力成为继续解决思想、锐意改革创新的时代先锋。
引导广大职工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胸怀全局、立足本职,积极投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企业的实践。
引导广大职工发扬识大体、顾大局的光荣传统,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中的新情况,妥善处理改革攻坚阶段、发展关键时期的利益矛盾,努力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行动模范。
(四)把握系统性,始终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落实在党政和社会工作的各方面。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一项系统工程。
各地各单位以更加完善的制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整合各方资源,发挥各方优势,认真落实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在政治上保证;认真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制度上落实;认真落实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在权益上维护;保持和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在素质上提高;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宣传,在舆论上宣传;高度重视和支持工会工作,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重要推动作用,从而使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体现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工作的各个方面,形成系统化、制度化的工作体系。
二、贯彻落实“依靠”方针的基本经验综观各地各单位贯彻落实“依靠”方针的基本做法,主要有如下应当继续坚持和发展的基本经验:
(一)加强党的领导,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
党的领导是根本。
只有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排除各种错误观念的干扰,切实把“依靠”方针落实到党的工作内容和体系之中,切实做到思想重视、政策完善、措施有力,才能始终保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正确方向。
(二)创建有效的工作载体,完善相关工作制度。
贯彻落实“依靠”方针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党委、政府和社会工作的方方面面。
只有通过深入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切实整合资源,发挥各方优势,着力形成社会化工作格局,才能真正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落到实处。
(三)落实职工民主政治权利,保障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
民主政治权利是体现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的核心。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没有改变工人阶级作为我国领导阶级的地位。
只有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落实工人阶级参与国家、社会和企事业单位管理的民主政治权利,才能充分体现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
(四)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工人阶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
只有坚持依靠主力军、建设主力军、发展主力军,切实把广大职工的创造活力和工作热情充分调动起来,才能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凝聚更强大的力量。
(五)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营造共建共享的发展环境。
职工群众利益与企业发展是
紧密相连的。
既要把经济建设作为工作中心,又要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切实做到既维护企业利益,又尊重和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调动好两方面的积极性,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六)保持和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大力提升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工人阶级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经济技术竞争,必须站在科教兴鄂、人才强省的战略高度,大力提升职工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技术技能素质,着力建设一支技术过硬、结构合理、素质全面的职工队伍,为推进创新**、“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更广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七)加强和改善新时期工会工作,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重要推动作用。
工会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重要推动力量。
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工会工作,为工会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工会在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依靠”方针畅通工作渠道。
三、当前贯彻落实“依靠”方针存在的主要问题长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不动摇,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实现了贯彻落实“依靠”方针的新发展。
通过调研,我们也看到,在新的形势下,贯彻落实这一方针仍然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部分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有待进一步落实。
从总体上看,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得到落实,但在一些地方和基层仍然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
有的认为,开展企业民主管理会影响投资环境,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
有的认为,实行民主管理既占用生产时间,又影响决策效率,增加管理成本。
有的工会干部认为,端谁的碗,服谁的管,对这项工作不敢真抓实干。
二是制度机制还不够健全。
据不完全统计,在**省规模以上企业中,16.5%没有建立职代会制度,32.4%没有实行厂务公开;在国有及其控股的公司制企业中,65%没有建立职工董事制度,55%没有建立职工监事制度。
一些企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职工民主管理制度,但在职代会中存在一线工人比例下降、工作不规范等问题,使职代会职权难以落到实处;在厂务公开中只公开普通事项,不公开要害事项,存在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的问题,使职工的知情权难以保障;在职工董事监事制度中,存在职工董事、职工监事难以独立发挥作用的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职工民主管理制度还流于形式。
三是产业工人特别是普通职工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比例偏低。
据对我省某两个市统计,人大代表共有872名,其中来自企业方面的代表有154名,占17.7%;在企业代表中,高管人员140名,占90.9%,普通职工只有14名,仅占9.1%。
据对我省某三个市统计,政协委员共有1083名,其中来自企业方面的委员250名,占23.1%;在企业委员中,高管人员203名,占81.2%,普通职工只有47名,仅占18.8%。
一些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被削弱,导致他们的自我认同感下降。
据2007年全省职工队伍状况调查,16.8%的城市职工认为,近年来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有所下降或有很大下降;41.8%的城市职工认为,未来5年自己的社会地位基本不会有变化;还有9.8%的城市职工认为可能会下降或下降很多。
(二)部分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待充分调动。
当前,广大职工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但在一些地方和企业,劳动关系不和谐不稳定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影响了职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制约了企业健康发展。
一些企业内部多种用工形式并存,把职工分为三六九等,有正式职工、农民工、劳务派遣工、临时工、集体工等,他们在劳动合同、劳动报酬、社会保险、技能培训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一些企业与职工普遍签订短期劳动合同。
据全省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签订3年期以下劳动合同的城市职工达到67.4%。
一些企业的普通职工工资偏低,且增长缓慢,收入差距大。
据省总工会调查,55.8%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平均月工资是普通职工的2倍以上,41.1%的普通工人回答“5年来未增加过工资”。
一些企业对职工管理苛刻,不尊重职工的人格尊严,导致劳资关系紧张。
据2007年全省职工队伍状况调查,在城市职工中,认为经营管理者与普通职工关系“融洽”的只占11.5%,“比较融洽”的占38.5%,一半以上的职工认为“不够融洽”或“不融洽”。
一些职工在劳动用工、收入分配、企业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他们对企业缺乏归属感。
同时,一些职工还面临就业难、看病难、参保难、子女上学难、打官司难等现实问题。
上述种种原因,导致部分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据2007年全省职工队伍状况调查,只有52.29/6的城市职工、47.2%的农民工认为自己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或“比较充分发挥”。
(三)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相继实施后,职工的自我维权意识明显增强,使一些潜在的劳动争议矛盾凸显出来,劳动争议案件明显增多。
这些劳动争议主要集中在劳动工资、劳动用工、工作时间、加班工资、社会保障、工伤赔偿、职业病和企业改制等方面。
据省总工会对某三个市调查,2019年劳动仲裁庭受理案件比前年增加了92%,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去年受理投诉比前年增加了49%。
同时,据省总工会抽样调查,一些企业以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为工资支付起始线,若减去有关津贴及福利待遇后,13.6%的职工的月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在城市职工中,12.2%未参加养老保险,22.7%未参加医疗保险,38.9%未参加失业保险,44.o9/6未参加工伤保险;一些企
业经营者通过延长劳动时间降低用工成本,城市职工和农民工每周平均工作时间分别为44.29小时、54.01小时。
特别是农民工存在劳动用工不规范、劳动安全隐患突出、基本社会保险缺失等问题。
(四)部分职工的素质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
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施“两圈一带”重大发展战略,对各类人才产生了强劲需求。
我省1300万城镇就业人员中,技能劳动者只有500万人,占38%。
据测算,到“十一五”期末,我省技能劳动者缺口达200万人,高技能人才缺口达80万人。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全省高技能人才只有12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24%,其中技师、高级技师仅占5%。
紧缺工种、急需人才难求,关键岗位、关键工序人才难留,大部分高技能人才集中在45岁以上,高技能人才队伍面临断层断档、青黄不接的局面。
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现象,一方面,大量新生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文化偏低、技能单一,难以实现就业再就业;另一方面,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的加快,新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依靠 工人阶级 方针 贯彻落实 情况 调研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