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5 自相矛盾课时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384186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7.10KB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5 自相矛盾课时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5 自相矛盾课时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5 自相矛盾课时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锋利。
以:
用。
弗:
不。
应:
回答。
第二课时
一、说说下列“之”“其”是什么意思。
(1)誉之曰之:
(2)又誉其矛曰其:
(3)吾盾之坚之:
(4)其人弗能应也其:
(5)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之:
二、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
1.这则寓言名叫《》,选自《》作者是时期家。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2)物莫能陷也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4)其人弗能应也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誉之曰。
译文: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4.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1)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盲目夸大,否则会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
(2)不要自己夸要自己。
(3)同伙间不要相互争吵或冲突。
(4)同学之间要互相团结,不要发生矛盾。
一、
(1)代指他的盾。
(2)代指他(卖盾又卖矛的人)。
(3)的。
(4)卖盾又卖矛的人(5)的。
二、1.自相矛盾韩非子•难一战国思想韩非子
2.
(1)……的人。
(2)穿透。
(3)用。
(4)不。
3.
(1)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
(2)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
4.
(1)
二、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绿色首都——莫斯科(节选)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地处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中心。
玉带似的莫斯科河,自西向东,蜿蜒地经过列宁山下,向北绕过克里姆林宫南侧,然后折向南方流去。
莫斯科也因河流而得名。
仅次于巴黎的欧洲第二大城市莫斯科,是一座有800多年历史的名城。
它________在7个高低起伏的山丘上,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蜘蛛网。
莫斯科的街道呈环形和放射形,一条条林荫大道,一环环自市中心向外延伸。
繁华的大街两旁和新建的住宅区内,________着式样各异、装饰多样的建筑。
克里姆林宫和红场是全市中心。
这所举世闻名的宫殿始建于1156年,它是历代沙皇的皇宫。
宫殿中央,________着三座有名的天主教堂。
光洁的白墙,协调的比例,俨如古代骑士头盔的圆顶,使这些建筑物显得雄浑大方。
红场在克里姆林宫的东面。
在俄语中,红场是“美丽的广场”的意思。
它辟于15世纪末,本是个贸易市场。
后来,沙皇政府经常在此发布政令,召集群众。
莫斯科气温较低,以前树木很少,曾被称为“沙漠城市”。
自1928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绿化,建立了从市中心向郊外辐射的8条绿色林带。
市内有很多大小公园和街心花园,还在市郊建立了11个自然森林区,过去曾一度绝迹的野鹿已繁殖到几万头。
如今市区绿地面积已占总面积的40%,平均每个莫斯科人拥有绿地44平方米。
生态环境的改善,美化了市容,调节了气候,使莫斯科摘掉了“沙漠城市”的帽子,成为绿色首都。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建立
林立
矗立
①它________在7个高低起伏的山丘上,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蜘蛛网。
②繁华的大街两旁和新建的住宅区内,________着式样各异、装饰多样的建筑。
③宫殿中央,________着三座有名的天主教堂。
(2)“举世闻名”的意思是________。
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3)为什么说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蜘蛛网?
(4)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莫斯科过去被称为“________”是因为那里________;
现在平均每个莫斯科人拥有绿地________,莫斯科已经成了“________”。
(5)俄罗斯是怎样摘掉“沙漠城市”的帽子,成为全世界羡慕的绿色首都的?
(6)绿化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请你写两句关于植树的宣传标语。
【答案】
(1)建立;
林立;
(2)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形容非常著名;
闻名遐迩;
驰名中外
(3)因为莫斯科建立在7个高低起伏的山丘上,街道呈环形和放射形,一条条林荫大道,一环环自市中心向外延伸。
(4)沙漠城市;
气温较低,以前树木很少;
44平方米;
绿色首都
(5)自1928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绿化,建立了8条绿色林带。
市内有很多大小公园和街心花园,还建立了11个自然森林区,市区绿地面积已占总面积的40%,平均每个莫斯科人拥有绿地44平方米。
(6)①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
②今天,播撒下一颗种子;
来日,收成起一片绿色。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建立:
开始成立或产生。
林立:
像树林一样矗立着。
矗立:
高耸直立。
(2)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在第二自然段找到答案。
(4)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5)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在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到答案。
(6)此类试题常常给定一个主题,让考生根据这一主题拟写标语,或者相关的诗句或者名言。
考生答题时首先要了解标语(或口号)的特点,即简洁,有号召力。
可引用名言,也可以自拟,只要符合活动主题即可。
故答案为:
(1)①建立②林立③矗立
(2)1、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形容非常著名2、闻名遐迩3、驰名中外
(3)因为莫斯科建立在7个高低起伏的山丘上,街道呈环形和放射形,一条条林荫大道,一环环自市中心向外延伸。
(4)沙漠城市;
(5)自1928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绿化,建立了8条绿色林带。
(6)①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
【点评】
(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
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6)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拟写标语的能力。
3.
1.(B)儿子送衣服给保安(C)儿子贴纸箱在门口(小区居民送衣服给保安)
2.天气骤冷,居民纷纷换上冬衣,不乐意呆在户外。
引出下文,为下文送衣服作铺垫。
3.保安叔叔,这是我爸爸的保暖衣,天冷了,多穿些衣服吧!
你们辛苦了!
4.不矛盾,“天冷”是指天气,“我不冷”,是因为“我”的行为带动了居民送温暖的活动:
保安、小区居民的行动又温暖了“我”。
5.示例:
我们的教师上课时发现走道上的一张纸,他弯腰拾起来丢到了垃圾能里。
这反映了老师言传身教的品德。
(有事例分析品行,表述具体)
4.
1.一愕坚持
2.运用了环境描写,写出了天气的恶劣,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母亲发电报的情节作铺垫。
3.“稍微”一词写出了老妇人虽然生活拮据,但是对儿子的思念和爱盖过了其他所有,所以只是稍微犹豫了一下便还是坚持要加“妈妈想你”四个字。
“稍微”一词用得十分精辟传神。
4.本文写的是老妇人发电报的事,但作者却通过这件事感悟到了父母对于我们的爱一直都是无声、沉默的,这份爱他们不会言说,但却汹涌而规热,他们的爱就像一朵无声的花一样,沉默而惊艳,所以作者以此为题,用比喻手法,赞扬了父母之爱的平凡与伟大。
5.
妈妈的额头
蒋平
①童年的印象里,母亲的额头是最亲切的。
那时的我体质弱,常常生病发烧。
每次见到我一脸绯红的样子,母亲就觉得不对劲,然后她的额头就会贴在我的额头上,只那么轻轻一贴,母亲就能准确判断出我的健康状况。
②母亲的额头,很多时间都被汗水占据着,劳动着的母亲是美丽的。
那时候,年轻的母亲,以光洁而温馨的额头为纸,为这个家,书写着人生的喜怒哀乐。
跟我们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日子,母亲是开心的,幸福的,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
当我们遇到挫折和磨难,那额头上则会写满忧虑和郁闷。
我一度怀疑,多年以后,母亲额头上那一条条清晰的纹路,该是多年担忧留下的记忆档案。
③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了无数次病痛,而她自己生病的时候,总是悄悄瞒着。
好些回,我看见母亲浑身无力地躺在床上,父亲用湿毛巾捂着她的额头,才知道母亲已被病魔折腾多时。
每一次,母亲从疲惫中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揉拍前额,好让自己保持一份清醒,第一时间理清生活的烦琐,解开心头的愁结,为家的未来精打细算。
韶华流转中,母亲老了,无论记忆力还是动作气力,已经大不如前,唯一不改的,依然是拍额头的习惯性动作,那手掌在额头上发出的声音,于我而言,更多成了一种带着淡淡咏叹的生活乐章。
④母亲是爱美的,也许从她懂事时起,就用那些粉膏,每天在额头上涂抹。
然而岁月匆匆,雨霜重重,谁也无法挽留青春饱满的脚步。
一道道皱纹,在一个个不经意的夜晚,悄悄爬上了母亲的额头。
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
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
⑤母亲七十大寿那天,女儿忽然说头晕,母亲的额头,又习惯性地跟她贴在一起。
那是怎样的两张额头啊,一张沧桑遍布,饱经风霜;
一张青春饱满,一如母亲当年。
母亲仔细端详着孙女,不由感慨万千:
“奶奶老了,瞧这额头上的皱纹,多深!
”我伸过手,轻抚母亲的额头:
“妈,谁说您老呀。
瞧您的额头,还是当年那样温暖。
在我心里,您有一张永远年轻的脸。
”
⑥是啊,母亲的额头是不老的,那里面,写满了永恒的母爱。
1.文中写了有关“妈妈的额头”的几个生活片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1)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病痛。
(2)
(3)母亲揉拍前额缓解劳累。
(4)
(5)
2.结合语境,解释第②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并说明其表达作用。
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
3.根据要求赏析第①段与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1)“她的额头就会贴在我的额头上,只那么轻轻一贴,母亲就能准确判断出我的健康状况。
”本句用了什么描写?
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的?
(2)“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
”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活中我们都能在细节处体会到亲人们的关爱,请你把感受最深的小细节和大家分享。
1.示测:
(2)母亲的额头布满汗水、喜悦、忧伤。
(4)皱纹渐渐爬上母亲额头。
(5)母亲用额头为孙女诊断病痛。
2.“阳光灿烂”指阳光光彩夺目的样子,在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开心快乐、幸福的神态。
3.
(1)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
“贴”字用得生动传神,通过母亲这一个动作表现母亲对儿女的无微不至的关爱。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母亲比作树木,把母亲额头上的皱纹比作年轮,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的额头记录下了她对子女的疼爱,为家庭生活辛劳的付出,以及“我”对母亲的爱(或感恩之情)。
4.文中的母亲是一个关爱儿女、勤劳能干、任劳任怨、默默付出的人。
生活中小细节示例:
父亲的关爱让我感受最深。
父亲是家中的顶粱柱,尤其是他厚实的背给了我安全感和幸福感。
小时候,我在父亲的背上尽情欢笑;
现在,父亲仍然用他厚实的背为我遮风挡雨。
(能围绕所感受到的亲人们的关爱来答题,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6.
屋顶上的月光
①有一位少年,童年时期就失去了双亲,家境十分贫寒,生活非常艰苦。
然而这一切都阻挡不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渴望,他准备去距家400公里外的汉堡拜师学艺。
②他一路风尘仆仆,饿了啃干粮,渴了喝泉水,累了在农场的草垛旁或是马厩里歇一晚,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走到了汉堡。
虽然来到了汉堡,音乐老师的收费却很昂贵,使囊中羞涩的他无力支付,剩下的钱居然不够一星期的学费。
他不愿就此放弃,跑遍了几乎所有的音乐课堂,忍受着嘲笑与讥讽,终于得到一位老师的认可,做了他的学生。
③老师发现了他的天分,建议他去撒勒求学,那里才能给他真正系统的音乐训练。
于是他再次踏上旅途,忍饥挨(á
i)饿地走到撒勒。
经过苦苦(请求哀求),一位校长终于允许少年在音乐学校旁听。
他欣喜若狂,以加倍的热情投入学习,天赋与勤劳使他很快_______。
④少年渐渐不满足于手头简单的几套练习曲,他知道哥哥保存着很多著名作曲家的曲谱,回乡后便向哥哥提出了请求。
为生活四处奔波的哥哥对弟弟的音乐功底并不了解,他_______地说:
“这些曲子我演奏了十几年还觉得吃力,你不要以为出去学了几天就了不起了,还是好好弹你的练习曲吧!
何况,那么珍贵的曲谱,你弄坏了怎么办?
”哥哥板着脸离开了,他却没有因此(灰心死心)。
⑤哥哥每到晚上都要出去演奏补贴家用,这时他就偷出哥哥珍藏的曲谱,用白纸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抄下来。
因为家里很穷,点灯都是奢侈的事情,月(琅朗)星稀的晚上,他就爬上屋顶,在明亮(柔和温柔)的月光下抄写曲谱。
曲谱的美妙使他沉醉其中,被困窘折磨的灵魂此时似乎插上了翅膀,在月光下任意翱翔。
⑥一个夜晚,哥哥疲倦地归来。
临近家门,他听到一段优美而哀(蜿婉)的旋律,那是弟弟最后抄的那支管风琴曲的变奏。
音乐在夜色中飘荡回旋,他不知不觉地被感染了,深为其悲。
音乐如泣如诉,有身世坎坷的感叹,有遭遇挫折的伤感,更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光明的无线渴望。
哥哥站在月光下倾听,不禁________。
他终于相信,弟弟的天分足以演奏好任何一支曲子。
他走进屋,含着泪水轻轻搂住弟弟,决定从此全力支持弟弟(锻造深造)。
⑦少年终于一偿夙愿,美梦成真——他就是近代奏鸣曲的奠基者巴赫
⑧有人曾经问他:
“是什么支持着你走过那么艰难的岁月?
”他笑着说;
“是屋顶上的月光。
⑨“屋顶上的月光”——他将所有的挫折都包含在这一简单而美丽的句子里。
这不仅意味着他灵魂深处对音乐的热爱,而且充满感人至深的力量。
有时候,照亮我们的理想并照亮我们的心灵,真的只需要那微弱的屋顶上的月光,就如同当初它照亮了巴赫的理想,使他漠视所有的困苦和劳累,而最终达到自己的音乐天堂一样。
1.选择文中括号内恰当的字词,打“√”。
2.结合短文语境,选出恰当的成语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潸然泪下语重心长脱颖而出
3.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
(1)囊中羞涩:
(2)欣喜若狂:
(3)如泣如诉: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音乐如泣如诉,有身世坎坷的感叹,有遭遇挫折的伤感,更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光明的无限渴望”是一个______句,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上下文,说说“屋顶上的月光”的真正含义。
6.第④自然段结尾说:
“哥哥板着脸离开了,他却没有因此(灰心死心)。
”此时的“他”想了些什么?
请发挥你的想象,写出此时少年的心理活动。
1.哀求死心朗温柔婉深造
2.脱颖而出语重心长潸然泪下
3.
(1)口袋里没钱,让人感到难为情,比喻经济困难。
(2)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3)好像在哭泣,又像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4.排比巴赫演奏管风琴曲技艺的高超
5.“屋顶上的月光”其实就是心中的理想。
有了理想就能指引我们去克服各种困难,引领我们成功的彼岸。
6.略
7.
父亲的秘密
周海亮
①假期里,父亲和他八岁的儿子去森林里游玩。
他们往密林深处不停地走,不知不觉迷了路。
(A)四周的古树遮天蔽日,像一只巨大的笼子将他们困在中间。
父亲背起疲惫的儿子,试图走出去。
可是他无奈地发现,自己能够做的,只是每隔一段时间,重新回到原地。
②那里有一个废弃的木屋。
木屋里也许住过守林员,也许住过伐木工人,现在它空着,破烂不堪,仿佛随时可能倒塌。
可它毕竟是一间屋子,这给他们父子俩带来了一些安全感。
晚上他们挤在里面,生起一堆火。
外面传来野兽的叫声,似乎距他们很遥远,又似乎近在咫尺。
儿子呜呜地哭起来,他说我们会不会死在这里?
父亲用力拍拍他的肩膀,说儿子别怕,我们会走出去的。
可是第二天,他们仍然围着木屋不停地划着圈子。
让父亲稍感欣慰的是,木屋外面有一口水井,水井里面有干净的水。
他小心地踩着井内壁的缝隙下去,用随身携带的军用水壶,打上一壶水。
可是他们已经没有任何可吃的东西了,恐惧的乌云笼罩着他们。
③第三天,父亲放弃了那种徒劳的尝试。
他对儿子说,这里有木屋,有水井,这很可能是一些过路人的临时驿站。
我们只要等在这里,就肯定会遇到人……你留在这里等我回来,我到附近找些吃的。
儿子问附近有什么吃的?
父亲就笑了,说森林里还能饿死人吗?
你难道忘了野生蘑菇很有营养吗?
他为儿子打上一壶水,然后一个人离开了木屋。
他一边走一边回头对儿子说,守着屋子,千万不要乱走……等我回来,我们一起吃晚饭。
④父亲并没有马上去寻找蘑菇。
他把衣服撕成布条,系在木屋周围的树干上。
系完,仔细检查一番,调整了几个布条的位置。
他想如果有人经过,就会发现这些布条,再发现小屋,再发现小屋里的他们,并将他们带出森林。
他想这可能是他们唯一的机会了,他不敢有丝毫马虎。
⑤那天父亲很晚才回来,他拣回了一小把蘑菇。
虽然仍然走不出去,仍然没人发现他们,可是有了蘑菇,他们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儿子问这蘑菇不会有毒吧?
父亲说不会……在走出去之前,我们天天喝鲜蘑菇汤。
儿子问这附近蘑菇多吗?
父亲说不多,也不少。
儿子说明天我也去拣。
父亲说不行,你得守在这里,万一有人经过怎么办?
我们的目的是走出森林,不是在这里吃蘑菇宴。
父亲朝儿子做了一个鬼脸,儿子发现父亲的脸,有些浮肿。
⑥父亲出去的时间一天比一天长,拣回的蘑菇却一天比一天少。
(B)每一次回来,他都是筋疲力尽,脸色蜡黄,像大病初愈的样子。
儿子问怎么了?
父亲说没事,有些累。
儿子害怕地哭起来,他说爸爸,我们是不是真的走不出去了?
父亲说不会的,只要我们坚持住,就会有人发现我们……
⑦终于有人经过。
是一位猎人。
是父亲的布条把他引到了小屋。
猎人把他们带出森林,他们再一次回到了城市。
那以后,每次谈起这次经历,父子俩都心有余悸。
⑧家里的饭桌上,从此没有蘑菇。
甚至,儿子说,哪怕在菜市场见到了蘑菇,他都想吐。
⑨可是时间会改变一切。
十几年过去了,有一天,儿子回家时,竟提回一袋蘑菇。
他告诉父亲,这是真正的野生蘑菇,是近邻的农民在大山里采的,刚才在街边叫卖,他看着不错,就买来一袋。
十多年没吃蘑菇了吧?
儿子对父亲说,我想您可能都忘记蘑菇是什么味了。
⑩父亲笑笑,没说话。
他似乎对蘑菇并不反感。
⑪父亲把蘑菇倒在水池里仔细清洗。
突然,他低下头,从那些蘑菇里挑出两个,扔进旁边的垃圾桶里。
儿子问,爸您干什么?
父亲说,这两个蘑菇,有毒。
⑫有毒?
儿子怔了一下,您怎么知道?
父亲得意地笑了。
他说,还记得十五年前我们的那次历险吗?
那几天,我可能尝遍了世界上所有的蘑菇……
1.父子俩因______而身困密林,第二天,又面临一个新的困难:
__________。
第三天起,父亲为解决这两个困难采取了两个办法: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全文后,我们终于发现“父亲的秘密”原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文来看,第⑤段中父亲不让儿子跟自己一起去拣蘑菇,这是为了____________,更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
A.四周的古树遮天蔽日,像一只巨大的笼子将他们困在中间。
B.每一次回来,他都是筋疲力尽,脸色蜡黄,像大病初愈的样子。
5.相信你已经被文中的父亲感动了,请你谈一谈你心中的这位父亲是怎样的人。
如果你是文中的儿子,多年之后再回想到这一次经历时,你想说点什么?
1.迷失方向(迷路)没有任何可吃的东西撕破衣服系在树干上作求援标志寻找蘑菇充饥(大意对即可)
2.当年森林历险时,父亲几乎尝遍了森林中所有的蘑菇(能答出“尝毒蘑菇”这个意思即可)
3.让儿子守在木屋里等待救援不让儿子发现自己的秘密(大意对即可)
4.示例一:
A句“巨大的笼子”这个比喻贴切生动,与前文“四周的古树遮天蔽日”的情境极为吻合,凸显了迷路的父子俩受困于密林之中欲出而不可得的那种焦急、无奈的心境。
示例二:
B句每一次的“筋疲力尽”“脸色蜡黄”,都是遍尝蘑菇时遭受毒蘑菇之害的生理反应,这一切都是为了避免儿子食物中毒。
什么叫作“父爱如山”?
什么叫作“大爱无声”?
这位父亲给了我们一个具体的答案。
这句话也暗示了父亲尝毒蘑菇的相关内容,为下文揭开“父亲的秘密”埋下伏笔。
我心中的这位父亲是深爱儿子的,勇敢的、有智慧的、伟大的。
这次经历让我收获颇多,让我知道了遇到困难不要慌张,不要放弃希望,要认真想办法。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只要不放弃就会有希望。
当然,真正让我铭记在心的是我的父亲,他无私的爱是我前进中的不竭动力。
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5 自相矛盾课时练含答案 新教材 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下册 15 自相矛盾 课时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