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383905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6.83KB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
8=
5=
8×
8=
7×
3×
6=
9=
7=
2、将下列口诀补充完整要。
()八五十六三()二十七六()五十四
七()六十三二()一十八()七二十八
3、计算下面各题。
24÷
6=
15÷
3=
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求商的。
【设计意图】:
复习乘法的相关口诀,为学习除法的求商做好铺垫。
二、合作探究
1、谈话引入新课
六一快到了,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忙着布置自己的教室呢!
可是他们遇到了一些数学上的问题,你能帮他们一快解决吗?
2、教学例1。
(1)投影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说说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列出算式。
板书:
56÷
8
(3)引导学生得出算式的商。
问:
你是怎么计算的?
(想乘算除)
(4)学生独立解决:
要是挂7行呢?
你能够解决吗?
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并把求商的过程跟大家说一说。
3、小结:
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不仅帮小朋友们解决了数学问题,而且还进一步学会了利用乘法口诀来求商。
在以后的除法中只要大家能够熟记口诀,就能很快算出除法的商了。
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参与,独立思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要把充分的学习时空交还给学生。
三、巩固练习
1、引导学生完成书本第49页做一做。
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再说一说怎样求得商?
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完成第50页第1、2题。
用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有了什么样的收获?
板书设计: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8=□
口诀:
()八五十六
7=□
教学反思:
通过复习乘法口诀,表内乘法
(一),让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而且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课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课)
课本第51~52页练习十一3~7题
1、进一步巩固利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能较熟练在进行除法的求商。
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利用7、8、9的口诀求商,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到童话世界去玩一玩,不过还要请小朋友利用我们的本领解决几个数学问题,好吗?
趣味引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开学习
1、用童话故事出示第51页第3题小鸟回家主题图
(1)学生独立计算
(2)连线
(3)汇报每一题计算时所使用到的口诀。
2、完成第4题吹泡泡
(1)小八戒吹出了这么多的泡泡太美丽了,你会用口诀把这些泡泡上的题目算出来吗?
(2)学生独立计算
(3)小组交流如何计算。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知识,减轻计算的枯燥性。
三、拓展应用
1、引导学生完成第5题
(1)出示题目
()=36
6×
()=42
63÷
()=7
32÷
()=8
48÷
()=6
9×
()=54
(2)认真读题感受方程思想。
(3)填空并说说思路
2、综合应用完成练习十二第6题
35÷
7
42÷
6
72÷
8
36÷
()>
()
(1)独立计算求出商或积。
(2)比较后再填空。
3、解决问题完成练习十二第7题
(1)用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
(2)学生自己找信息
(3)解决问题并说说解决办法
(4)请学生说说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共同讨论解决。
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同时积极开发学生的思路。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能解决哪些问题了?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课)
6
第三课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课)
课本第52、53页练习十一8~12题
1、学生能熟练地利用7、8、9的乘法口诀进行求商。
2、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
1、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2、会用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文插图、实物投影
一、复习引入
1、背诵乘法口诀表
2、找几句口诀说出它的乘法和除法算式
提高学生运用口诀的能力。
1、完成第52页第8题
(1)出示表格
(2)说说商是怎么求的(被除数÷
除数=商)
(3)计算并填表
(4)说说每一题所使用到的口诀
2、完成第53页第8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核对答案
(3)体会被除数变了要使商不变,则除数也应相应地变化。
3、完成第12题
(1)让学生人人参与,将得数直接写在书上。
(2)在同一时间内看谁对的多。
(3)树立加、减、乘、除我都会我能学好口算的信心。
利用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完成第9、11题
(1)出示插图仔细观察掌握信息。
(2)认真分析数量关系
(3)学生讨论并解决书上的问题。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有助于促成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第四课时解决问题
课本P54~56页例2、3,练习十二第1~3题
1、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2、通过分析、推理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求“一个数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该类问题。
1、出示题目,组织学生口答。
(1)苹果有5个,梨的个数是苹果的3倍,梨有多少个?
3=15
(2)喜欢跑步的有6人,喜欢跳绳的人数是跑步的2倍,喜欢跳绳的有多少人?
2=12
2、组织学生说一说“倍”的含义。
“梨的个数是苹果的3倍”就是说梨的个数有3个苹果的个数那么多。
从上面的复习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甲数是乙数的×
×
倍,那就是说甲数有×
个乙数那么多。
反过来说,甲数有多少个乙数,就是乙数的多少倍。
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有关“倍”的数学问题。
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为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做好知识上的铺垫。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教学例2.
(1)在实物投影上展示用小棒摆的飞机。
数一数用了几根小棒摆出一架飞机?
(2)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摆小棒。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
并说说他们摆的小棒是教师根数的几倍?
(4)如果学生再摆一架飞机这时飞机的根数是老师的多少倍。
(5)总结,引导列式。
要求这些小棒的根数是老师的几倍,其实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5,15里面有3个5,就是说15是5的3倍。
说明“倍”是一种关系,不是单位名称,所以3后面什么也不用写。
(6)引导学生完成第54页的做一做。
2、教学例3.
⑴出示主题图,图上有多少人在唱歌?
多少人跳舞?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有35人唱歌,7人跳舞,唱歌的是跳舞的几倍?
⑵读题,分析,题目告诉我们哪些条件,问题问什么?
谁和谁比?
要解答这个问题一定要找出哪两个条件才能计算?
⑶说明:
我们把35位唱歌的人一份一份的分开,把几人当作一份呢?
也就是说,是把什么数作为标准呢?
唱歌的和跳舞的比,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这是把什么数作为标准?
列式时,7人作什么数?
7=5
3、完成“做一做”
⑴读题,先让学生把题意理解清楚,给出什么条件?
求什么问题?
⑵引导分析:
要求“踢球的人数是跑步的几倍”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⑶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⑷讨论,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练习十二
四、总结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要用除法来计算。
解决问题
求15里面有几个5,15里面有3个5,就是说15是5的3倍。
5=3
例3唱歌的有35人,跳舞的有7人,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
=5
通过让学生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有意识地让他们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我在教学时,让学生在充分的操作活动和简单的语言表述中,领会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在脑海里建立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形成清晰的认识。
第五课时解决问题(练习课)
课本第57、58页练习十二4~8题
1、学生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2、能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一般解方法。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过程并会解决实际问题。
图片、表格、实物投影
1、口算:
56÷
32÷
4
7
2、口答:
56是7的几倍?
18是6的几倍?
提高学生运用口诀的能力和理解“几倍”的求法。
1、用投影出示练习十二第4题
(1)解答蓝圆是红圆数目的几倍?
你是怎么想的?
(2)请你给每一行的圆涂上两种不同的颜色。
根据你涂的情况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放手让学生自己涂,自己找出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完成表格。
一种颜色圆片的个数
另一种颜色圆片的个数
你能提哪些问题?
2、完成练习十二第5题
独立计算,集体校对,通过加、减、乘、除的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3、完成练习第6题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有哪些信息,有哪些问题。
(2)学生独立解答。
(3)深化练习如果没有第一个问题你会算第二个问题吗?
尝试解答。
利用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完成练习十二第7题
(1)自己观察统计图并完成右边的表格。
(2)解决下面的3个问题
(3)发挥学生的想象提出多种问题,可以是加、减、乘、除多方面的。
2、完成练习十二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用“去年小红几岁?
妈妈几岁?
”进行降难指导。
解决问题(练习课)
利用复习题为本节课做好铺垫,让学生再次领会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接着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各组人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在亲身体验探索中明白道理,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数学思想。
第六课时解决问题(两步计算)
课本P59~61页,例4,练习十三第1~5题
1、学会运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相应的书写格式。
3、进一步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
运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学会分析思考的方法,思维更加富有条理性。
一、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投影出示主题图。
春光明媚的星期天,很多小朋友来到公园玩。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在玩些什么呢。
通过“公园游玩”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数学的问题与生活实际更加贴近。
1、依次出示两幅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观察第一幅图。
得到他们在划船。
每条船上有4人,一共有6条船。
还有5条船空着。
岸边有2个人。
(2)观察第二幅图。
得出碰碰车每辆可以坐3个人。
问题是这么多人要坐几辆碰碰车?
2、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然后尝试解答。
(2)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小结算法,板书算法。
从刚才大家的讨论中我们知道要解决图上的问题必须要先算出“一共有多少人?
”板书:
4=24
然后用24÷
3=8(板书)
(4)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
你们能将这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算式吗?
自己试一试。
(5)讲解综合算式的递等格式。
讲清书写过程与完整的格式。
1、明确问题和条件为正确地解答问题做好准备。
2、通过交流解答,掌握该类题目的结构特征。
1、引导学生完成书本第60页率1、2、题。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3)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纠正错误。
2、引导学生完成第3、4、5题。
尽可能让学生独立解答,要引导学生说出其中的思考过程。
解决问题(两步计算)
例4:
星期天同学们到公园玩划船,每条船上有4个人,有6条船,后来他们要玩碰碰车,每辆可以坐3个人,这么多人要坐几辆呢?
4=246×
4÷
3
3=8=24÷
=8
答:
要坐8辆碰碰车。
让学生经历运用除法的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使他们初步懂得应如何用数学去思考问题,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处理有关的信息,如何合理地计算出结果。
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第七课时解决问题(两步计算)练习课
课本第61、62页练习十三6~8题
1、进一步巩固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
运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学会分析思考的方法,让思维更加富有条理性。
图片、学具、实物投影
32÷
5
2、6的3倍是多少?
3个9是多少?
72是9的几倍?
16里面有几个2?
提高学生运用口诀的能力和理解简单乘除法的数量关系。
1、投影出示第61页第6题
(1)学生汇报从图上可以看出哪些信息和问题?
买9元一枝的钢笔要花63元钱,换6元一枝的钢笔。
共需要多少钱?
他们要买几枝钢笔?
讨论两个问题的计算顺序。
(2)如果直接算6元一枝的钢笔要多少钱你会算吗?
试一试。
2、投影出示第7题
(1)仔细说说看到了什么?
要我们算什么?
(2)学生尝试练习
(3)交流解答思路。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3、解答第8题
从图上我们看到了什么?
他们在干什么?
要我们求什么?
你会算吗?
学生独立解答后在小组内交流思路,再集体校对。
(在指导练习时,要培养学生整体读图、读题的习惯,独立思考,自主分析数量关系的习惯。
同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可列分步式,也可列综合式,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用两种方式进行解答。
利用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解题兴趣。
解答思考题:
一根绳子长16米,对折后,再对折,每折长几米?
你能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或画出示意图,使之明白“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以后”它的总长度与每折长度之间的关系,这样问题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
解决问题(两步计算)练习课
63÷
=7×
=42(元)
他们买6元一枝的钢笔共需要42元。
第八课时整理和复习
(一)
课本P63页第1题,练习十四的第1~6题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学过的数学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交流中养成倾听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人进行合作的良好习惯。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问题以及涉及乘除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用乘法口诀求商,按除数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
实物投影、主题图
一、创设情景,引入谈话
师:
同学们,我们前几天学过了哪些知识,谁能说一下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直奔主题,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直接明确学习的内容和任务。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教学第63页主题图
你看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同桌互相说一说题意
生:
咱们把除法算式有规律地排一下,还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表的排列方式整理除法算式。
(1)发下一张空白的表格纸
(2)组织学生根据45句乘法口诀写出45道除法算式
(3)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或者按除数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培养学生井井有条的思维习惯,按规律办事的思想方法。
利用乘法口诀的排列方式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培养学生井井有条的思维习惯,按规律办事的思想方法。
三、知识应用,体验成功
1、学生做第64页的第1题
(1)先算出每道算式的结果,写在对应动物的下面,然后再将所得7个结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要求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同时学会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方法。
2、游戏形式做第64页第2题
(1)先让学生看清加、减、乘、除的运算符号
(2)使学生初步形成百以内四则运算的口算技能
3、学生独立完成第65页第4、6题
4、做第65页中第5题
(1)先让学生看懂图意
(2)再让同桌两人为一组进行对口令活动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倍”的意义。
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对表内除法计算的理解与熟练。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随堂练习
第九课时整理和复习
(二)
课本P63页第2题,练习十四第7~10题
1、让学生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转化的数学方法。
2、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观察生活中现象,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利用混合运算并进行逆向推理的练习,并用多种解决方案。
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
瞧!
这是小明他们班上的体育课的情景图,这个数学问题,同学们会解决吗?
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一个班的学生在上体育课,先玩跳绳,6人一组,可以分成6组;
再玩丢手绢,9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刚才,你们通过同桌互相说,明白了主题图的意思,知道了所要求的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1)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步骤,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解决步骤。
(2)小组合作交流不同的解题策略。
1、分步解答:
6=36(人)
9=4(组)
2、用综合算式解答:
6÷
用乘除法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要想好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2、学生自我搜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出示第66页第8题的主题图)
(1)师:
夏天到了,同学们可喜欢游泳了,瞧!
游泳池里真热闹!
你看到了什么?
要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二 年级 数学 下册 第四 单元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