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滕王阁序》学案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382891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42.15KB
高中语文《滕王阁序》学案Word下载.docx
《高中语文《滕王阁序》学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滕王阁序》学案Word下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体感知:
本文原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全文运思谋篇,都紧扣这个题目全文共分四段,第1段历叙洪都雄伟的地势、珍异的物产、杰出的人才以及尊贵的宾客,紧扣题中“洪府”二字来写;
第2段展示的是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阁秋景图,近观远眺,都是浓墨重彩,写出了滕王阁壮美而又秀丽的景色,紧扣题目“秋日”、“登滕王阁”六字来写;
第3段由对宴会的描写转而引出人生的感慨,紧扣题目中“饯”字来写;
最后一段自叙遭际,表示当此临别之际,既遇知音,自当赋诗作文,以此留念,这是紧扣题中“别”、“序”二字来写由此看来,全文层次井然,脉络清晰;
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可谓丝丝入扣,层层扣题。
局部思路揭示:
本文因饯别而作,但对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不落窠臼,独辟蹊径而局部思路的布局谋篇,取舍立意,亦颇见为文之功底以第五段为例说明作者的情感起伏脉络:
先用一连串短句抒发感叹: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后易老,李广难封”而后长短结合,抒发自己的愤郁悲凉: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最后又用先短后长的一组对偶表明心志: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铿锵的语调表达了自己不甘沉沦的决心。
精彩语句揣摩: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赏析:
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的壮观,从而把读者带入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山光山色的色彩变幻:
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
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
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这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这是全文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古往今来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总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
“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而王勃此时正怀才不遇,但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
③关联资料索引(兴趣自选)
(一)滕王阁诗(王勃)(读一读,背一背)
【原文】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译文】
壮美的滕王阁俯面临江边,
佩玉响时歌舞结束
晨光中南浦的白云飞上画栋
珠帘卷起西山的暮雨
阴云投影深潭自在悠悠,
时移人易过了几度春秋
阁楼中的王子今在哪里?
门外江水依然寂寞地奔流!
【赏析】
诗语凝练,内容含蓄,概括性很强,且又极富诗的形象与诗的韵味但它毕竟不能像序文那样,大开大合,纵横出没,规模崇丽而又气象清新作为主体的这首《滕王阁诗》,只有参读附于诗前的序文才能更深地把握其内蕴反过来,正是因为有了这篇序文,又使这首诗的艺术价值被序文的光彩掩没了很多读者,但知有序,不知有诗,其中的奥秘是很值得探寻的。
(二)本文的借代和谦辞(找一找,看一看)
1、辨识六处借代用法
(1)棨戟遥临:
棨戟代阎公
(2)襜帷暂驻:
襜帷代车驾,实代宇文氏
(3)仙人之旧馆:
代滕王阁
(4)帝阍:
代朝廷
(5)奉宣室:
代入朝做官
(6)抚凌云而自惜:
凌云代司马相如的赋因汉武帝曾夸其赋“飘飘有凌云之气”
2、了解六个礼貌谦辞
(1)家君作宰,路出名区;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家君,称自己的父亲童子,王勃自称全句意思是,家父作交趾县的县令,自己因探望父亲路过这个有名的地方(指洪州);
年幼无知,(却有幸)参加这场盛大的宴会。
(2)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三尺、一介,都是王勃的自称古人称成人为“七尺之躯”,称不大懂事的小孩儿为“三尺童儿”三尺:
指衣带下垂的长度古时服饰制度规定束在腰间的绅的长度,因地位不同而有所区别,士规定为三尺绅,指衣带结余下垂的部分微命,即“一命”,周朝官阶制度是从一命到九命,一命是最低级的官职。
三尺微命,指地位卑微一介:
一个
(3)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趋庭,快步走过庭院,这是表示对长辈的恭敬叨,惭愧的承受,表示自谦鲤对,指在父辈面前接受教诲全句意思是,过些时候自己将到父亲那里聆听教诲。
(三)用典详释(学一学,用一用)
1、言简意赅,含蓄有味——明用
所谓明用,就是用典故的字面意思,并将其所具有的特殊含义加以扩大,变为泛指《滕王阁序》中的“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虚;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天柱高而北辰远”等句中的用典即属明用典故。
“龙光”之典见于《晋书&
8226;
张华传》,张华因斗、牛二星间有紫气照射而在地下掘得龙泉、太阿两剑,两剑的夺目光芒即龙光“徐孺”之典见于《后汉书&
徐穉传》,东汉名士陈蕃任豫章太守时不接来客,惟因家贫在家种地而不肯做官的徐穉来访,才设一睡榻留宿“紫电”之典见《古今注&
舆服篇》,吴大皇帝有宝剑六把,其二名紫电。
“青霜”之典见《西京杂记》,汉高祖斩白蛇用的剑,12年磨一次,剑刃锋利如霜雪般白亮“天柱”之典见《神异经》,昆仑山上有铜柱,其高入天,称为天柱“北辰”之典见《论语&
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里指北极星,喻指国君。
以上明用的典故,实现了表达上“意婉而尽,藻丽而富,气畅而凝”(刘勰《文心雕龙》语)的效果,可谓言简意丰,辞约蕴寓。
2、隐括旨义,旨冥句中——暗用
暗用指引典不直录原文,而化成自己的语言,使典故贴近语境,又不违原意,起到恰当而曲折地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效果《滕王阁序》中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孟尝高洁,空余抱国之情;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等句的用典即属暗用典故。
“冯唐”“李广”两典见《史记》,“梁鸿”“孟尝”两典见《后汉书》这几个典故比较熟悉,本文不再详解“贪泉”之典见《晋书&
吴隐之传》,广州北20里的石门有水叫贪泉,据称人饮此水必起贪得无厌之心,吴隐之至此,取泉水饮,并赋诗一首: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涸辙”之典见《庄子&
外物》,此为语典,车辙无水,故曰涸辙,此处喻穷困的境遇“阮籍”之典见《晋书&
阮籍传》,身处魏晋间的阮籍,因不满于司马氏,便以饮酒来掩饰自己,以免被害,他常自己驾车外出,也不顺着路走,当前面有什么障碍不能前进时,就痛哭着回来。
以上这些典故,或事或语,均由王勃化用为自己的语言,而用典中所蕴涵的却是作者不为当世所用的自怨自叹的复杂情感但又由于王勃借用了“贪泉”“涸辙”之典,把自己强行振作、不甘颓废的信念表露无遗。
3、说古喻今,比况自身——化用
化用即点化后使用这是一种作者将叙事详备,文字较长的事典合理化简点睛,以简驭繁地表达情感的用典方法《滕王阁序》中“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
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句即属典故的化用。
“杨意不逢”之典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汉朝杨得意禀告汉武帝,说《大人赋》为司马相如所作,武帝召见相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而杨得意却仍做个掌管猎犬的小官“钟期既遇”之典见《列子&
汤问》,上古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只有钟子期知其音。
以上两个化用典故,涵蕴深刻只有26岁的王勃受邀作序,但面对自己“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不禁兴尽悲来,又不便直说,乃妙笔生花,化用典故,虽说的是古,而喻的却是今,可谓比况自如,毫无斧凿之痕。
4、多典浓缩,加强效果——连用
连用是指作者为了加强表达效果而在一句之中驱遣几个典故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用典方式《滕王阁序》中典故连用的句子较多,下面仅举一例: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今兹捧袂,喜托龙门”句中连用四个典故,表明作者幸蒙阎公垂青,得以即席命笔,施展才华的感激之情。
“谢家宝树”之典见《世说新语&
言语》,谢安问子侄们,人们为什么总希望子弟好?
侄子谢玄答曰:
“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玉树即宝树,比喻不辱门庭的好子弟“孟氏芳邻”之典见《烈女传&
母仪篇》,据说孟母为教育儿子而三迁择邻“鲤对”之典见《论语&
季氏》,孔子曾立于庭中,其子孔鲤“趋而过庭”,孔子教诲他应学习《诗》《礼》“龙门”之典见《后汉书&
李膺传》:
“膺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以上四个典故在句中连用,极恰当地表达出了年轻的王勃受宠若惊而又自怨自叹的复杂心理,而且这几个用典或正或反,给人以一气贯之的畅快淋漓之感。
(四)关于《滕王阁序》的故事——一字千金(讲一讲,说一说)
传说,唐朝文学家王勃到南昌,刚好赶上都督伯舆的宴会,一气呵成写成《滕王阁序》最后写了序诗: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转星移几度秋
槛外长江自流
最后一句空了一个字不写,将序文呈上就走了在座的人看到这里,有人猜是“水”字,有人猜是“独”字,阎伯舆都觉得不对,派人追回王勃,请他补上。
赶到驿馆,王勃的随从对来人说:
“我家主人吩咐了,一字千金,不能再随便写了”阎伯舆知道后说道:
“人才难得”,便包了千两银子,亲自率文人们来见王勃。
王勃接过银子,故作惊讶地问:
“我不是把字写全了吗?
”大家都说:
“那不是个空(kong)字吗?
王勃说:
对呀!
就是“空【kǒng】字呀!
‘槛外长江空自流’吗!
”
众人恍然大悟
(五)关于滕王阁(看一看,想一想)
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创建李元婴出生于帝王之家,受到宫廷生活熏陶,“工书画,妙音律,喜蝴蝶,选芳渚游,乘青雀舸,极亭榭歌舞之盛”(明陈文烛《重修滕王阁记》)据史书记载,永徽三年(652年),李元婴迁苏州刺史,调任洪州都督时,从苏州带来一班歌舞乐伎,终日在都督府里盛宴歌舞后来又临江建此楼阁为别居,实乃歌舞之地因李元婴在贞观年间曾被封于山东省滕州故为滕王,且于滕州筑一阁楼名以“滕王阁”,后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又筑豪阁仍冠名“滕王阁”,此阁便是后来人所熟知的滕王阁。
“时来风送滕王阁”,滕王阁因“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一篇骈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而得以名贯古今,誉满天下王勃的《滕王阁序》,脍炙人口,传诵千秋文以阁名,阁以文传,历千载沧桑而盛誉不衰自王勃的“千古一序”之后,王绪曾为滕王阁作《滕王阁赋》,王仲舒又作《滕王阁记》,传为“三王记滕阁”的佳话后大文学家韩愈又作《新修滕王阁记》由此王勃、韩愈等人开创了“诗文传阁”的先河,使之后来的文人学士登阁题诗作赋相沿成习。
滕王阁在古代被人们看作是吉祥风水建筑,有古谣云:
“藤断葫芦剪,塔圮豫章残”“藤”谐“滕”音,指滕王阁;
“葫芦”,乃藏宝之物;
“塔”,指绳金塔;
“圮”,倒塌之意;
“豫章”亦即南昌这首古谣的意思是,如果滕王阁和绳金塔倒塌,豫章城中的人才与宝藏都将流失,城市亦将败落,不复繁荣昌盛在我国古代习俗中,人口聚居之地需要风水建筑,一般为当地最高标志性建筑,聚集天地之灵气,吸收日月之精华,俗称:
“文笔峰”滕王阁坐落于赣水之滨,被古人誉为“水笔”,有古人亦云:
“求财万寿宫,求福滕王阁”可见滕王阁在世人心目中占据的神圣地位,历朝历代无不备受重视和保护。
同时,滕王阁也是古代储藏经史典籍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古代的图书馆而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也多喜欢在此,贵为天子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鄱阳湖之战大败陈友谅后,曾设宴阁上,命诸大臣、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
今天的滕王阁为宋式建筑唐宋一脉相承,宋代建筑是唐代建筑的继承和发展宋代的楼阁建筑极窈窕多姿,建筑艺术造型达到极高成就1942年,古建大师梁思成先生偕同其弟子莫宗江根据“天籁阁”旧藏宋宫廷画《滕王阁》绘制了八幅《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在第29次重建之时,建筑师们以此作为依据,并参照宋代李明仲的《营造法式》,设计了这座仿宋式的雄伟楼阁1983年10月1日举行了奠基大典,1985年10月22日重阳节正式开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之际,第二十九次重建的滕王阁于1989年10月8日重阳节胜利落成这不仅仅给古城南昌增色添辉,而且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纷至沓来的中外游人。
(六)相关成语(收一收,积一积)
胜友如云【解释】:
胜友:
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人杰地灵【解释】:
杰:
杰出;
灵:
好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语法】:
联合式;
作主语、宾语、定语;
含褒义
高朋满座【解释】:
高:
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语法】:
补充式;
作谓语;
形容宾客很多
腾蛟起凤【解释】:
蛟:
蛟龙;
凤:
凤凰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语法】:
作谓语、定语;
物华天宝【解释】:
物华:
万物的精华;
天宝:
天然的宝物指各种珍美的宝物
钟鸣鼎食【解释】:
钟:
古代乐器;
鼎:
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语法】:
作定语;
常与“之家”连用。
逸兴遄飞【解释】:
指超逸豪放的意兴勃发飞扬
天高地迥【解释】:
迥:
远形容极其高远
萍水相逢【解释】:
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用法】:
偏正式;
指无深交
命途多舛【解释】:
舛:
不顺,不幸命运充满不顺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
老当益壮【解释】:
当:
应该;
部分国:
更加;
壮:
雄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一介书生【解释】:
一介:
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解释】:
东隅:
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
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④文学常识(熟读记忆)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
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
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
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骈文句子的节奏:
①四字句的读法有“二二式”
②六字句的读法大致有五种:
“三三式”;
“一四式”;
“二二二式”;
“二四式”;
“一二三式”
③七字句大致有四种读法:
“三四式”;
“二一四式”;
“二三二式”;
“二二三式”
二、
课堂互动学案
1.了解王勃生平与作品,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累一些文化知识
2.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或用法,理解典故的作用
3.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感悟语言
4.准确把握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用典的内涵
2.熟读本文直至背诵,感受文章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教学过程
导入:
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地上,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亭台楼阁比比皆是在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含义那么有谁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呢?
(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与四大名楼有关的名人题诗,谁能例举一二?
(课件展示)
【风景剪辑】
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
“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
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黄鹤楼在武汉长江边的蛇山上,隔江遥对龟山始建于公元223年,传费文伟于此驾鹤成仙而得名此楼屡建屡废,现楼高51.4米,共五层,古色古香诗文以催颢的《黄鹤楼》诗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最为著名。
岳阳楼在湖南岳阳洞庭湖边,遥对湖心岛君山原为三国吴将鲁肃的阅兵台亦屡有兴废现楼高19.72米,共三层诗文以杜甫的《登岳阳楼》诗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文最为著名。
滕王阁在江西南昌赣江之滨,为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所建,历代屡有兴废为三大名楼之首,现楼高25米,为明三暗五层结构诗文以王勃的《滕王阁序》和《滕王阁》诗最著名。
四大名楼因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名扬天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让滕王阁名扬天下的、初唐诗人王勃一挥而成的。
《滕王阁序》
1、检查常识性知识的记忆
②文学常识(熟读记忆)
(1)同学们利用网络都搜集到了哪些关于《滕王阁序》的信息?
(考察学生的预习情况,激起学生的表现欲,为课堂有一个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打下基础)
(2)《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如何?
(3)《滕》成为不朽之作,流传千古,原因何在?
(意在让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而在后面的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同时还是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
(4)美文不可不读,请同学们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享受声韵辞彩之美,享受滕王阁的美景(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读美文,感受美的熏陶)
2、齐读课文,检查自读课文时字音的预习情况
3、学生自由发言,展示自学中形成的知识、认识和质疑
4、教师引导:
本文全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此序当为赠序而非书序聚散之因缘,登高之见闻,贤主嘉宾之寒暄,旧识新交之志趣等都是赠序之应有之义如何立意寓旨,如何取舍结构,则颇见为文之功底王勃天生才智,宛如妙手偶得统观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紧扣题意文因饯别而作,但对于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这就脱去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臼,辟出了自家新径
展示结构图:
第
一
段:
扣“洪
府”,
地势雄伟、物产珍异
人才杰出、宾主尊贵
第二、三段:
扣“秋日登阁”,
楼阁壮丽、山川胜景,
秋景特色,流光溢彩
第四、五段:
扣“饯”,
宴会胜况,人生遇合
借古勉今,穷且益坚
第六、七段:
扣“别”,
自叙遭际,谢主引宾
前三段欣赏品味
1、都督阎公闻报:
“星分翼轸,地接衡芦”之句时,为什么要沉吟不语?
(此问在于让学生对本文写景有个初步感知:
明朗开阔)
2、对滕王阁景物描写都在那几个自然段?
赏析二三两段
(1)这两段都描绘了哪些景?
这,些景有什么特点?
(2)你最欣赏其中那些诗句?
讲讲原因?
(3)你认为哪些诗句写得好?
可以用散文式的语言改写出来
【语言揣摩】
1.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评析:
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壮观,从而把读者带人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
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滕王阁序 高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