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量代换》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371003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4.43KB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量代换》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并引导学生解决方法的多样化,让学生利用“等量代换”进行了多样化的换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2)初步运用其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操作、计算、验证等活动,亲历学习过程,从而体验学习的愉悦。
(2)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2)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利用天平、跷跷板等原理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为以后学习简单代数知识做准备。
教学难点:
初步用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教具准备:
PPT课件猪、牛、羊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趣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
(喜欢)。
最喜欢玩什么呢?
乒乓(玩乒乓很有趣)
羽毛球(老师也很喜欢打羽毛球,有机会的话我们一起玩,好吗?
)
跳绳(跳绳会让我们的身体更加灵活)
足球(踢足球会让我们的身体更强壮)
电子游戏(我们要合理安排时间,保护视力)
·
看来,我们的同学爱好真广泛,生命在于运动。
运动能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也让我们的学习更出色。
大家玩过跷跷板吗?
(玩过)
在玩跷跷板的时候对两个人的体重有什么要求呢?
(一个人重,一个人轻)。
如果两个人一样重,那会怎么样呢?
(跷跷板会平衡)。
我们今天的数学课就从玩跷跷板开始!
你们有信心吗?
(有)
【设计意图:
我根据孩子们喜欢玩游戏的特点,从他们喜欢的运动开始,贴近生活。
同时在与学生的交谈中,活跃了课堂气氛,消除了师生第一次上课的陌生感和紧张,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
同时从学生们熟悉的事物出发,容易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体会在玩中也有数学知识,为本课内容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
二、创设情境,感知等量关系
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喜欢)有很多小的动物都在开心的玩跷跷板,大家想去看看吗?
(想)
(出示PPT,展示猴子、熊猫、小兔图片)
图片上都有哪些小动物?
谁来说?
请大家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
生1:
老师我发现3只小兔比1只小猴重。
(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2:
老师我发现3只小猴和1只熊猫一样重。
(你看得很认真)
生3:
老师我发现1只小猴和2只小兔同样重。
(很正确)
现在,你能用()和()同样重,说一句话吗?
根据大家的发现,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一只熊猫等于几只兔子)
(你的问题很有价值)
这么多同学都知道答案,看来我们三三班的同学真聪明!
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找2---3个同学说换的过程)。
(瞧,他的思路多清晰,表达得多完整啊!
)
刚才我们的同学用同样重的熊猫代换成了同样重的小兔,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做等量代换。
(板书课题)
展示兔子、熊猫、小猴玩跷跷板的图片,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发现,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也让他们在看图的同时思考、提问,把发现的权利交给学生,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同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
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参与的热情,同时也增强了同学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联系生活,应用等量关系
师:
等量代换的方法不仅在跷跷板中存在着,在生活中也经常遇到。
(点击PPT)小明和小红在路过李叔叔的水果摊时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愿意去帮帮他们吗?
(出示PPT,让学生观察图并思考:
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
一个西瓜重4千克
四个苹果重1千克
一个西瓜和多少个苹果同样重?
在本例中,我们假设每个苹果一样重。
请大家认真思考一下,然后和小组内的同学讨论讨论,不仅要说出答案,还要说出你是怎么想的。
开始吧!
(学生在做的时候巡视,个别交流,找出优等生指导)
想好的同学请举手?
16个。
为什么呢?
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多找几个同学说)
(注意让孩子把话说完整,讲清楚,讲具体)
谁还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你表达的这么清晰流畅,真棒!
大家的想法和他们相同吗?
(相同)
小结:
刚才我们在把西瓜换成苹果的过程中是通过什么把西瓜和苹果联系起来的?
(砝码)因为一个西瓜和四个1千克的砝码同样重,四个苹果和一个1千克的砝码同样重,这样一个1千克的砝码就能换四个苹果。
同学们,4个1千克的砝码能换多少个苹果呢?
(4*4=16个)所以,一个西瓜能换16个苹果。
谢谢同学们成功地帮助小明和小红解决了难题。
通过展示水果摊前的数学问题,将学生的思维由跷跷板迁移到天平,使学生感受到等量代换在生活中的运用。
培养学生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为刚才在跷跷板问题中,学生根据1只熊猫=3只小猴,1只小猴=2只小兔,很容易地找到了熊猫和小兔之间的联系。
在本例的解决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很好的解决了1个西瓜和多少个苹果同样重的问题,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了思维的迁移和提升。
四、巩固练习,提升能力
看到同学们表现这样出色,老师有几个问题想考考大家,敢挑战吗?
(敢)
第一关:
挑战我能行【牛羊猪】------说一说
谁能说说这幅图的图意?
(通过观察第一个跷跷板我知道2只羊和一头猪同样重,第二个跷跷板知道4头猪和一头牛同样重,问题是要求出2头牛和多少只羊同样重)
这个同学不仅看得仔细,而且表达的非常清楚。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与同桌一起解决这个问题吧!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在说的同时贴图片,展示第一种思路)
谁还有不同的想法?
(学生在说的同时贴图片,展示第二种思路)
条件-----问题问题-----条件
2羊=1猪1牛=4猪
1牛=4猪2牛=8猪
4猪=8羊1猪=2羊
1牛=8羊8猪=16羊
2牛=16羊2牛=16羊
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看两位同学精彩的推理过程(展示PPT),第一位同学是从条件出发,根据2只羊=1只猪,1头牛=4头猪,4头猪=8只羊,这样我们就能推理出1头牛=8只羊,2头牛=16只羊。
另外一位同学是从问题出发,根据1头牛=4只猪,2头牛=8只猪,1头猪=2只羊,8头猪=16只羊,2头牛=16只羊。
刚才两位同学一个从条件出发,另一位同学从问题出发,都把这个问题成功的解决了,你们真棒!
第二关:
难题我不怕【萝卜】------读一读
谁来把这道题目给大家读一读?
(你不仅声音洪亮,而且读的很流利)
这是一道文字叙述的题目,如果要让拿到题目的人一目了然,我们首先应该怎么做?
(要先把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找出来)也就是说我们要对题里的条件和问题进行整理。
整理好条件和问题后,就试着找一找答案吧!
(展示学生推理过程)
(这个同学表述的非常清楚,让我们一起把掌声送给他,好吗?
第三关:
火眼金睛【多余条件】------看一看
请大家仔细看图,你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
谁能解决?
谁还想说?
大家的想法和他们一样吗?
(你观察的真仔细,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实质)
第四关:
题目大变脸【方框题】-----找一找
谁能看图,找出这道题的条件是什么?
问题是什么?
请大家试着做一做,并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学生做题,老师巡视)
现在老师看到有的小组已经解答出来了,请没做完的同学听听做完的同学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你能用等量代换的方法得出正确答案,不简单,将来你有可能成为一名数学家。
恭喜大家闯关成功!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等量代换的知识已有一定的了解,并初步学会了这种转化思想。
我就充分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适时抛出:
“看到大家表现这样出色,老师有几个题目想考考大家,敢挑战吗?
”这样一个挑战性问题,点燃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在挑战环节,我巧妙地对课本几个练习题进行了重组,设置了“挑战我能行”、“难题我不怕”、“火眼金睛”、“题目大变脸”四个环节。
环环紧扣,层层递进。
并辅以学生喜欢的动画形象,如懒羊羊、喜羊羊、孙悟空、灰太狼。
让学生在非常轻松愉悦的环境里思考,让学生们快乐的学习。
在难点的突破上,我采用了“抛砖引玉”的做法:
当学生成功闯过第一关(课本109页做一做),我先让学生说出他们的解题思路,同时把他们的推理过程用精美的图片展示在黑板上。
“刚才两位同学,一个从条件出发,一个同学从问题出发,都非常精彩的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这一句话,不仅是对学生的鼓励和肯定,同时也是一种数学思想方法(综合法和分析法)的渗透。
这道题的成功解决,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第二关“难题我不怕”(课本111页第3题)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也交给了孩子们一种学习方法:
怎样去找出题里的条件和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
没想到这节课我们的收获还真不少,看来,学好数学能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精彩!
在这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老师有一句话送给大家:
成功=汗水+灵感,希望大家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成功的花朵!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梳理、归纳、小结,同时老师的话(成功=汗水+灵感)饱含着对学生殷切的希望。
六、课后延伸
在生活中找一找还有哪些等量代换的运用。
从课堂内到课外,从课本到生活,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板书设计:
等量代换
课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觉到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优点和不足:
优点:
1、思路清晰,主线清楚,不跑不偏自始至终围绕“等量代换”这个主题。
内容的安排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形象到抽象,培养了学生的思维。
2、关注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合作和同桌交流,留给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空间,并且让同学们在合作与交流中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3、课堂评价语及时、准确,具有激励性。
例如,在观察图片环节,当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小动物时,老师评价说:
“你看的真仔细”、“你看的很认真”、“很正确”,给予学生鼓励。
课堂上最为出彩的是,在解决多余条件问题时,班上有一位女同学说:
“老师,这道题其实就是一个纸老虎,它看上去很难,其实一点都不难,因为题目里2个梨换4串葡萄这个条件跟题目一点关系都没有。
”面对这样精彩的回答,我立马给出了评价说:
“你有一双非常锐利的眼睛,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实质!
”给予了这位同学充分的鼓励和肯定。
这些精彩、准确的评价,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教给了他们怎样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意识。
不足之处:
1、抽学生回答问题时,指代不明确,挫伤了有位同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在展示学生作业时,应选取几种具有有代表性的(写的/画的)这样能进一步拓宽学生思路。
3、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前半节课还比较流畅,但是后半节课,由于时间没有把握好,所以最后一题的展示显得有些仓促,同时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畅谈本节课的收获,这些都是以后需要注意的地方。
总之,通过参加这次市级小学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大赛,感触很多,收获很多。
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再接再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不断努力,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等量代换 等量 代换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