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腐蚀学原理教案正文.docx
- 文档编号:20353813
- 上传时间:2023-04-25
- 格式:DOCX
- 页数:39
- 大小:335.93KB
金属腐蚀学原理教案正文.docx
《金属腐蚀学原理教案正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腐蚀学原理教案正文.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属腐蚀学原理教案正文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腐蚀的基本概念
研究对象:
金属腐蚀学是一门研究金属材料在与其周围环境下发生破坏以及如何减缓或者防止这种破坏的一门科学。
金属材料最常见也最重要的三种破坏形式:
(1)断裂(fracture)指金属构件受力超过其弹性极限、塑性极限而发生的破坏。
可以分为脆性断裂、塑性断裂、沿晶断裂、穿晶断裂、机械断裂等。
一般指结构材料。
(2)磨损(wearandtear)指金属表面与其相接触的物体或与其周围环境发生相对运动,因摩擦而产生的损耗或破坏。
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3)腐蚀(corrosion)指金属在与其周围环境的作用下引起的破坏或变质现象。
其定义为:
金属与周围环境(介质)之间发生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破坏或变质。
金属腐蚀学是在金属学、金属物理、物理化学、电化学、力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的边缘科学,学习金属腐蚀学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是:
研究和了解金属材料与环境介质作用的普遍规律,从热力学的角度研究腐蚀进行的可能性,从动力学方面研究腐蚀进行的速度和机理。
研究和了解金属在各种条件下发生的原因以及控制或防止金属腐蚀的各种措施。
研究和掌握金属腐蚀速度的测试方法和技术,制定腐蚀评定方法和防护措施的各种标准,发展腐蚀和现场监控技术等。
研究金属腐蚀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航空发动机的腐蚀与控制。
钢铁的腐蚀与控制。
等等。
第二节腐蚀的分类方法
一、按腐蚀的环境分类
1.干腐蚀(drycorrosion化学机理):
(1)失泽(tarnish):
金属在露点以上的常温干燥气体中腐蚀(氧化),生成很薄的表面腐蚀产物,使金属失去光泽,主要为化学腐蚀的机理。
(2)高温氧化(hightemperatureoxidation):
金属在高温气体中腐蚀(氧化),有时生成很厚的氧化皮(scaling)。
在热应力和机械应力作用下引起氧化皮剥落(spalling)。
属于高温腐蚀(hightemperaturecorrosion)。
2.湿腐蚀(wetcorrosion)
湿腐蚀主要是指潮湿环境和含水的介质中的腐蚀。
绝大部分常温腐蚀(ordinarytemperaturecorrosion)属于这一种。
一般为电化学腐蚀机理。
分为:
(1)自然环境下的腐蚀
大气腐蚀(atmosphericcorrosion)
土壤腐蚀(soilcorrosion)
海水腐蚀(corrosioninseawater)
微生物腐蚀(microbialcorrosion)
(2)工业介质中的腐蚀
酸、碱、盐溶液中的腐蚀
工业水中的腐蚀
高温高压水中的腐蚀
3.无水有机液体和气体中的腐蚀,为化学腐蚀机理。
(1)卤代烃中的腐蚀,如Al在CCl4和CHCl3中的腐蚀。
(2)醇中的腐蚀,如Al在乙醇中,Mg和Ti在甲醇中的腐蚀
这类腐蚀介质都是非电解质,不管是液体或是气体,腐蚀反应都是相同的。
在这些反应中,水起到了缓蚀剂(inhibitor)的作用。
但是一般产生的腐蚀,都是由于有痕量水的存在,腐蚀反应的发生都是在痕量水中进行,水中有金属离子存在,因此属于电化学腐蚀机理。
4.熔盐和熔渣中的腐蚀,一般属于电化学腐蚀机制。
5.熔融金属中的腐蚀,为物理腐蚀机制。
二、按腐蚀机理分类
1.化学腐蚀(chemicalcorrosion)
化学腐蚀是金属表面与非电解质直接发生纯化学作用而引起的破坏。
其反应历程为金属的原子与氧化剂直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腐蚀产物。
电子的传递是在金属与氧化剂之间直接进行的,没有电流产生。
2.电化学腐蚀(electrochemicalcorrosion)
指金属表面与离子导电的介质(电解质)发生电化学反应而引起的破坏。
任何以电化学机理进行的腐蚀反应应该至少包括含有一个阳极反应和一个阴极反应,并且以流过金属内部的电子流和介质中的离子流形成一个回路。
阳极反应是氧化反应,金属失去电子,形成离子。
阴极反应为还原反应,即介质中的氧化剂组分吸收来自阳极的电子的过程。
例如,碳钢在酸中腐蚀时,阳极反应为铁被氧化,成为铁离子,释放出的电子由阳极(Fe)流至钢中的阴极(夹杂物Fe3C)上,被H+吸收而还原成氢气,反应过程如下:
阳极反应:
Fe---------Fe2++2e
阴极反应:
2H++2e----------H2
总反应:
Fe+2H+---------Fe2++H2
电化学腐蚀的特点在于,它的腐蚀历程可以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并可同时进行的过程。
由于在被腐蚀的金属表面上存在着在空间和时间分开的阳极区和阴极区,腐蚀反应过程中电子的传递可以通过金属从阳极区流向阴极区,其结果是必然会有电流产生。
这种因电化学腐蚀而产生的电流与反应物的转移,有法拉第定律来约束。
电化学作用既可单独引起金属腐蚀,又可以和机械、生物共同作用导致金属腐蚀。
当金属同时受拉应力和电化学作用时,可以引起应力腐蚀断裂(stresscorrosioncracking)。
金属在交变应力和电化学共同作用下,可以产生腐蚀疲劳(corrosionfatigue)。
金属同时受到机械磨损和化学作用,可以引起磨损腐蚀(erosioncorrosion)。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可以为电化学腐蚀创造条件,参与或促进金属的电话学腐蚀,称为微生物腐蚀(microbialorbacterialcorrosion)。
3.物理腐蚀(physicalcorrosion)
物理腐蚀是指金属由于物理溶解作用下引起的破坏。
主要指熔融金属与固态金属之间由于相互接触而引起的腐蚀。
四、按腐蚀形态分类
1.全面腐蚀(generalcorrosion)或称均匀腐蚀(uniformcorrosion)
2.局部腐蚀(localizedcorrosion)
(1)电偶腐蚀(galvaniccorrosion)
(2)点蚀(pittingcorrosion)
(3)缝隙腐蚀(crevicecorrosion)
(4)晶间腐蚀(intergranularcorrosion)
(5)剥蚀(exfoliation)
(6)选择性腐蚀(selectivecorrosion)
(7)丝状腐蚀(filiformcorrosion)
例如,碳钢在酸中腐蚀时,阳极反应为铁被氧化,成为铁离子,释放出的电子由阳极(Fe)流至钢中的阴极(夹杂物Fe3C)上,被H+吸收而还原成氢气,反应过程如下:
阳极反应:
Fe---------Fe2++2e
阴极反应:
2H++2e----------H2
总反应:
Fe+2H+---------Fe2++H2
电化学腐蚀的特点在于,它的腐蚀历程可以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并可同时进行的过程。
由于在被腐蚀的金属表面上存在着在空间和时间分开的阳极区和阴极区,腐蚀反应过程中电子的传递可以通过金属从阳极区流向阴极区,其结果是必然会有电流产生。
这种因电化学腐蚀而产生的电流与反应物的转移,有法拉第定律来约束。
电化学作用既可单独引起金属腐蚀,又可以和机械、生物共同作用导致金属腐蚀。
当金属同时受拉应力和电化学作用时,可以引起应力腐蚀断裂(stresscorrosioncracking)。
金属在交变应力和电化学共同作用下,可以产生腐蚀疲劳(corrosionfatigue)。
金属同时受到机械磨损和化学作用,可以引起磨损腐蚀(erosioncorrosion)。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可以为电化学腐蚀创造条件,参与或促进金属的电话学腐蚀,称为微生物腐蚀(microbialorbacterialcorrosion)。
3.物理腐蚀(physicalcorrosion)
物理腐蚀是指金属由于物理溶解作用下引起的破坏。
主要指熔融金属与固态金属之间由于相互接触而引起的腐蚀。
四、按腐蚀形态分类
1.全面腐蚀(generalcorrosion)或称均匀腐蚀(uniformcorrosion)
2.局部腐蚀(localizedcorrosion)
(1)电偶腐蚀(galvaniccorrosion)
(2)点蚀(pittingcorrosion)
(3)缝隙腐蚀(crevicecorrosion)
(4)晶间腐蚀(intergranularcorrosion)
(5)剥蚀(exfoliation)
(6)选择性腐蚀(selectivecorrosion)
(7)丝状腐蚀(filiformcorrosion)
第三节金属腐蚀速度的表示方法
根据不同的腐蚀破坏性蚀的不同,由各种不同的评定方法。
对于全面腐蚀来说,通常用平均腐蚀速度来评定。
具体方法有失重法(增重法)、深度法和电流密度。
一、重法和增重法
金属腐蚀程度的大小可用腐蚀前后的试样质量的变化来评定。
失重法就是根据腐蚀后试样的质量的减小,用下式计算腐蚀速度:
上式中,v失为腐蚀速度(g/m2.h),m0为试样腐蚀前的重量,m1为试样清除腐蚀产物后的质量(g),S为试样表面积(m2),t为腐蚀时间(h)。
这种方法适用于均匀腐蚀,而腐蚀产物完全脱落或很容易从试样表面清除掉的情况。
当腐蚀后试样质量增加并且腐蚀产物完全牢固的附着在试氧表面时,可以使用增重法,用下式计算腐蚀速度:
上式中,v失为腐蚀速度(g/m2.h),m2为带有腐蚀产物试样的质量(g)。
腐蚀速度除了使用g/m2.h的单位外,还使用kg/m2.a、g/dm2.d、g/cm2.h、mg/dm2.d。
还有mdd(mg/dm2.d)、gmd(g/m2.d)。
二、深度法
用质量变化不能把腐蚀深度表示出来。
因此,可以采用把腐蚀速度换算成腐蚀深度的公式:
上式中,v深为以腐蚀深度表示的腐蚀速度,单位为mm/a。
v失为腐蚀速度(g/m2.h),ρ为金属的密度,g/cm2。
8.76为单位换算系数。
根据金属年腐蚀深度的不同,可将其耐蚀性按十级标准和三级标准分类。
三、容量法
析氢腐蚀时,如果氢气析出量与金属的腐蚀量成正比,则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单位试样表面积析出的氢气量来表示金属的腐蚀速度。
式中,v容为氢气容积表示的腐蚀速度,单位为cm3/cm2.h;V0为换算成0℃、760mmHg柱时的氢气体积,cm3;S为试样表面积,cm2;t为腐蚀时间,h。
四、以电流密度表示的腐蚀速度法
电化学腐蚀中,阳极的溶解造成了金属的腐蚀。
根据法拉第定律,阳极溶解每一当量的金属,通过的电量为1法拉第,即96500库仑。
如果电流强度为I,通电时间为t,则通过的电量为It。
阳极所溶解的金属量△m应该为:
式中,A为金属的原子量,n为价数,F为法拉第常数(F=96500C/mol)。
对于均匀腐蚀,整个金属表面积S可看成阳极面积,所以腐蚀电流密度为
得出腐蚀速度v失与腐蚀电流密度icorr之间的关系:
由上式可知,腐蚀速度与腐蚀电流密度成正比。
一般常用腐蚀电流密度来表示金属的电话学腐蚀速度。
作业:
P11:
思考题:
6,7
习题:
1,3,5
第二章腐蚀热力学
第一节腐蚀倾向的热力学判据
在自然环境和许多腐蚀介质中,除了个别的贵金属之外,绝大部分的金属都会自动发生腐蚀的现象,也即它们的热力学状态是不稳定的。
金属腐蚀是冶金过程的逆过程。
自然界中的一切自发过程都是有方向性的,都有从自由能高的状态向自由能低的状态转变的趋势,并且其可逆反应不会自动发生,除非外界作功。
从热力学可知,判别物理过程或者化学反应,对于不同的条件,有不同的热力学判据。
对于金属腐蚀和绝大部分化学反应而言,一般是在恒温恒压的敞开体系中进行的,这种情况下,一般采用吉布斯(Gibbs)自由能来判断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在等温等压的条件下:
<0自发过程
=0平衡过程
>0非自发过程
必须指出,自由能的变化只能判断金属腐蚀的可能性以及腐蚀倾向的大小,而不能决定腐蚀速度的高低。
腐蚀倾向大的金属不一定是速度大,腐蚀速度属于动力学问题。
第二节电化学腐蚀倾向的判断和电动序
多数金属的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电话学腐蚀倾向的大小,除了使用自由能的判据之外,还可以使用电极电位和标准电极电位来判断。
在腐蚀电池中,金属发生阳极溶解(腐蚀),其电位为EA(anode),腐蚀剂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位为EC(cathode)。
根据腐蚀倾向的热力学判据,可以得出金属腐蚀倾向的电化学判据:
EA﹤EC则电位为EA的金属自发进行腐蚀
EA=EC平衡状态
EA﹥EC电位为EA的金属不发生腐蚀
例如,在无氧的还原性酸中,当金属的电极电位比该溶液中氢电极电位更负时,有可能发生析氢腐蚀。
在含氧的溶液中,只有金属的电极电位比该溶液中氧电极电位更负时,才能发生吸氧腐蚀。
当两种金属偶接时,电位较负的金属构成了阳极,发生溶解,即腐蚀。
电位较正的金属构成阴极,不发生腐蚀。
对于可逆电极,可以使用nernst公式来计算其电位:
式中,E表示电极电位(electrodepotential),E0表示标准电极电位(standardelectrodepotential)。
电位的基准是标准氢电极(standardhydrogenelectrode,SHE),其电位是人为规定的:
在任何温度下都为零。
根据pH=7和pH=0中氢电极和氧电极的平衡电位(E0H=-0.414V,0.000V;E0O=+0.815V,+1.229V),可以把金属划分成腐蚀热力学稳定性不同的五个组(P18页),这个序列称为电动序。
需要指出,热力学上的稳定性,不但取决于金属本身,同时也与周围的腐蚀介质有关。
例如,电动序上非常稳定的金属Au,在含有洛合剂的氧化性溶液中,电位变成负值,就可以发生腐蚀(金店中洗金就是利用此原理),而热力学上不稳定的金属,在饱和烃的溶液中,就会非常稳定的存在(金属Na在煤油中)。
必须指出,使用标准电位E0作为金属腐蚀倾向的判据,有一定的局限性。
主要原因:
腐蚀介质中金属离子的浓度一般不为1mol/l,与标准电位的条件不同;二是大多数金属的表面会有一层氧化层,不是裸露的纯金属,因此电极电位可能会有所不同。
第三节电位-pH图
一、电位-pH图原理
多数金属的电化学腐蚀绝大多数是金属同水溶液相接触时发生的腐蚀过程。
水溶液中除了其它的金属离子外,总有H+和OH-离子。
这两种离子含量的多少由溶液的pH值来表示。
金属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不但与它的电极电位有关,还与水溶液中的pH值有关。
若将金属腐蚀体系的电极电位与溶液pH值的关系绘成图,就能直接从图上判断在给定的条件下发生腐蚀反应的可能性。
以电位E为纵坐标,pH为横坐标,对金属—水体系中每一种可能的化学反应或电化学反应,在取定溶液中金属离子活度的条件下,将其平衡关系表示在图上,这样金属—水体系中大量而复杂的均相和非均相化学反应与电化学反应的平衡关系,便简单明了地图示在一个很小的平面上,使我们能一目了然地对体系中的各种平衡关系得到一个总的轮廓。
这种图叫做“电位—pH平衡图”,亦称为理论电位—pH图,又称为Pourbaix(布拜)图。
二、电位-pH图的绘制
电势—pH图是以纵坐标表示电极反应的平衡屯极电势(相对于SHE),横坐标表示溶液pH值的热力学平衡图。
布拜和他的同事已作出90种元索与水构成的电位—pH图,称之为电化学平衡图谱,也称为理论电势—pH图。
如通过热力学数据平衡常数、标准化学位和溶度积的计算,可以作出Fe—H2O腐蚀体系在25℃时的电势—阿pH关系图:
根据参与电极反应的物质不同,电势—pH图上的曲线可分为三类:
1只导电极电势有关,与溶液的pH值无关的一类反应
式中R、O———物质的还原态和氧化态;x和y——还原态和氧化态的化学计量系数。
n——参与反应的电子数。
此反应的平衡电势表达式为:
可见,这类反应的电极电势与pH值无关,在电势—pH以上这类反应是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例:
2Fe3++3H2O=Fe2O3+6H+
由∆G=∆Go+6RTlnaH+-2RTlnaFe3+
=∆Go-2.3×6RTpH-2.3×2RTlgGFe3+=0
得:
lgaFe3+=∆Go/(+6RT)-3pH=0.723-3pH
对取定的aFe3+,是一条垂直线
②与pH值有关,与电极电势无关的一类反应。
这些反应中有H+或OH—,但无电子参加反应,因此是化学反应,而不是电极反应,反应通式可写为
可见pH与电势无关,在一定温度下,这类反应在电势—pH图上是平行于纵轴的垂直线。
例沉淀反应:
Ee=Eo+RT/2FlnaFe2+=Eo+2.3RT/2FlgaFe2+
=-0.44+0.0295lgaFe2+
对取定的aFe2+,是一条水平线:
③既与电极电势有关,又与溶液的PH值有关的反应。
这类反应的特点是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和电子都参加反应。
反应通式及电势表达式可分别写成:
可见,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的平衡条件既与电势有关,又与溶液的pH位有关。
它们在电势—pH图上的平衡线是与离子浓度有关的一组斜线。
平衡电势随pH值升高而降低,其斜率为—2.3mRT/nF。
例:
Ee=Eo+3RT/FlnaH+-R5/FlnaFe2+
=Eo(2.3×3RT)/FlgaH+-2.3RT/FlgaFe2+
=0.728-0.1773pH-0.0591lgaFe2+
对取定的aFe2+,是一条斜线,斜率为-0.1773
二、电势—pH图的绘制
—般可按下列步骤绘制给定体系的电势—pH图:
①列出体系中各物质的组成、状态及其标准化学势.μ0或标准生成自由能ΔG0m,f。
②列出各有关物质间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平衡方程式,并计算相应的电势—pH表达式。
本书中把电极反应写成氧化形式。
这与相对电极电位的规定一致。
③在电势—pH坐标图上画出各反应对应的平衡线,形成如下图完整的电势—pH图。
以Fe—H2O体系为例,说明电势—pH图的绘制。
三、电位—pH图的应用
若以平衡金属离子浓度为l0-6mol/L作为金属是否腐蚀的界限,即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小于此值时就认为不发生腐蚀,则可将Fe—H2O体系图所示的电位—pH图分为三个区域。
1.腐蚀区
处于稳定状态的是可溶性的Fe2+、Fe3+、FeO42-和HFeO2-等离子,金属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金属可能发生腐蚀。
2.免蚀区
在此区域内金属处于热力学稳定状态不发生腐蚀。
3.钝化区
腐蚀产物为固态氧化物、氢氧化物或盐膜。
但是否具有真正意义上的“钝化”作用,则取决于所生成的固态膜的保护性。
电位—pH图的主要用途是:
(1)预测反应的自发进行方向。
(2)估计腐蚀产物的成分。
(3)预测减缓或防止腐蚀的控制因素。
例如,从图中A、B、C、D各点对应的电位和pH条件,可判断铁的腐蚀情况:
点A处于免蚀区,不会发生腐蚀。
点B处于腐蚀区,且在氢线以下.即处于Fe2+离子和H2的稳定区。
在该条件下铁将发生析氢腐蚀。
其化学反应为
阳极反应Fe一Fe2++2e
阴极反应2H++2e—H2
电池反应Fe+2H+一Fe2++H2
若铁处于点C条件下,既在腐蚀区,又在氢线以上仍会遭受腐蚀,发生的是吸氧腐蚀:
阳极反应Fe—Fe2++2e
阴极反应2H++1/2O2一H2O
点D对应的是Fe被腐蚀,生成HFeO2-的区域。
为了使铁免于腐蚀,可设法使其移出腐蚀区。
点B移出腐蚀区的三种可能的途径为:
(1)把铁的电极电势降低至免蚀区,即对铁施行阴极保护。
采用牺牲阳极法,即将铁与电极电位较低的锌或铝合金相连,构成腐蚀电偶;或将外加直流电源的负端与铁相连而正端与辅助阳极相连,构成回路,两种方法都可保护铁免遭腐蚀。
(2)把铁的电势升高,使之进入钝化区。
这可通过阳极保护法或在溶液中添加阳极型缓蚀剂或钝化剂来实现。
(3)将溶液的pH值调整至9—13之间,也可使快进入钝化区。
途径
(2)、(3)的钝化效果还与金属性质、环境的离子种类有关。
作业:
P11:
思考题:
2
习题:
9,11,12
第四节腐蚀电池及其工作历程
一、电化学现象与腐蚀电池
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现象是电化学腐蚀,是腐蚀电池作用的结果。
自然界中大多数腐蚀现象是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
其实质就是浸在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表面上,形成了以金属阳极溶解,腐蚀剂发生阴极还原的腐蚀电池。
电化学的动力学曲线一般都会有一个孕育期,经过了孕育期后金属的溶解速度急剧增长。
对于化学的动力学曲线,如果是裸金属,则增长曲线为线性,如果表面有膜,则增长方式一般为抛物线形状或者对数形式。
将工业纯锌浸入到硫酸中,可以观察到金属被溶解,有气泡冒出。
从电化学的机理出发,可以解释为:
工业纯锌含有一定的杂质,杂质(Fe)合金的电位比纯锌高。
杂质为阴极,纯锌为阳极,溶液中的H+离子在阴极还原而构成腐蚀电池。
此时构成的腐蚀电池处于微小的局部区域内,所以称为微电池。
下表为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的比较。
项目
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
介质
干燥气体或非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溶液
反应式
过程推动力
化学位不同的反应相相接触
电位不同的导体物质组成电池
能量转换
化学能与机械能和热能
化学能与电功
过程规律
化学反应动力学
电极过程动力学
电子传递
反应物直接碰撞和传递,测不出电流
通过电子导体在阴、阳极上的得失,测得出电流
反应区
在碰撞点上瞬时完成
在相对独立的阴、阳极区同时完成
产物
在碰撞点上直接形成
一次产物在电极上形成,二次产物在一次产物相遇处形成
温度
主要在高温条件下
室温和高温条件下
二、金属腐蚀的电化学历程
腐蚀电池与作为电源用的干电池或蓄电池有明显的不同,腐蚀电池多为短路的原电池,对外不做有用功,只能导致金属的腐蚀。
但是在工作历程上它们又是比较类似的。
一个腐蚀电池,必须包括阴极、阳极、电解质溶液和连接阴阳极的电子导体四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由电化学原理可知,凡是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是阳极,凡是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为阴极。
可见,腐蚀电池的工作历程主要由下列三个基本过程组成:
(1)阳极过程
金属溶解,以离子形式进入溶液,并把等当量的电子留在金属上。
(2)阴极过程
从阳极流过来的电子被阴极表面溶液中能够接受电子的物质所吸收,即发生阴极还原反应。
去极化剂:
阴极还原中能够吸收电子的氧化性物质,在腐蚀学中称为去极化剂(depolariserordepolarizer)。
如果没有去极化剂,阴极区将由于电子的积累而发生阴极极化,从而阻碍腐蚀反应的进行。
最常见的阴极去极化剂是溶液中的O2和H+离子。
(3)电流的流动
电流的流动在金属中是依靠电子从阳极流向阴极,在溶液中则是依靠离子的迁移,即阳离子从阳极区移向阴极区,阴离子从阴极区移向阳极区。
在阳极和阴极界面上则分别发生上述的氧化和还原反应,实现电子的传递。
这样,整个电池体系就形成了一个回路。
腐蚀电池工作时所包含的上述三个基本过程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是彼此紧密联系的,只要其中一个过程受到阻滞,其它的两个过程就会不能进行或延缓进行,从而使金属的腐蚀过程得到阻滞。
下图为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的示意图。
在化学腐蚀时,被氧化的金属与环境中被还原的物质之间的电子交换是直接进行的,氧化与还原之间是不可分割的。
而电化学腐蚀过程中,金属的氧化与环境中物质的还原过程是在不同的部位相对独立的进行的,电子的传递是间接的。
三、电化学腐蚀的次生过程
腐蚀过程中,阳极和阴极反应的直接产物称为一次产物(primaryproduct)。
由于腐蚀的不断进行,电极表面附近一次产物的浓度不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属腐蚀 原理 教案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