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思考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352239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31.41KB
新时期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思考Word文件下载.docx
《新时期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思考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期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思考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竞争正在激烈加剧。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与“地球村”观念带来的开放心态和宏观视野联袂而生,知识信息一体化、文化生活一体化、政治经济一体化正带动洲际一体化、区域一体化和周边一体化的世界性浪潮风起云涌。
世界性的联结,是为了经济的发展,中国这个刚刚被世界贸易组织接纳不久的成员,要在这个趋势中稳稳站住脚根,争取更好的发展机遇,则需要我们全面发奋图强。
日本的虎视耽耽,“四小龙”与“三小虎”的高标独步,“发展中八国集团”亮相舞台,周边邻国蓄势待飞,我们不进则退,为此,我们必须迎接世界和周边的挑战,这也是国际环境发生变革所带来的新的挑战。
2、从国内环境看。
实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使生产力获得了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如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民主法制建设等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社会腐败现象不断滋长,社会道德水准面临下降,一些社会丑恶现象呈现蔓延之势。
不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将失去了精神支柱、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以上“两个重大变化”所带来的两大考验其实质是一个共性问题,即我们的党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使我们这个有着90年历史的党,既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又始终顺应世界进步潮流,站在时代发展前列。
这也是最重要的考验。
目前,我们在这方面既有思想观念的不适应,也有领导方式、工作方法的不适应,还有领导制度、具体实施制度的不适应等等。
(二)要着眼于切实解决作风建设中“不符合”的问题
众所周知,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一旦革命和建设处在重大历史关头,一旦作风建设出现“不符合”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党就特别敏感,特别强调并切实加强作风建设。
如早在延安时期,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倡导并领导了以整顿学风、党风和文风为主要内容的整风运动,指出我们既要完成打倒敌人的任务,又必须完成这个整顿党内作风的任务。
1945年毛泽东同志将党的优良作风科学精辟地概括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并号召全党大力发扬这三大作风。
毛泽东提出的这三大作风,使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得到空前提高,特别是对于党领导人民夺取全国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再如建国前夕,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及时告诫全党,要警惕党内产生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要求全党同志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文革结束以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邓小平同志指出,执政党的党风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问题,并告诫全党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一直把作风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来抓,明确提出了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在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活动。
2000年初,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三个代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01年9月,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倡导的“两个务必”时,号召全党同志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开拓进取、团结奋斗。
在十七大即将召开之前,他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就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再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努力实现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现在,中央再次提出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目的就是要切实解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不符合”的问题,也就是要解决与我们的执政地位、执政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不符合”的作风问题。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简单而又极其重要的道理,那就是:
没有一个好的作风,就难以凝聚人心,坚持正确的方向;
没有一个好的作风,就难以解决矛盾、开创事业的新局面;
没有一个好的作风,就难于抵御各种风险和排除各种困难。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关系到我国事业的成败,也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三)要总结历代兴衰规律,解决作风建设中“重蹈覆辙”的问题
纵观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都没有摆脱历代政权“其兴也勃焉,其衰也忽焉”的历史结局。
究其原因,统治阶级的作风的变化是其重要原因。
刚刚取得统治权力的阶级,往往如履薄冰,励精图治,但当他们久坐权力的宝座后,则往往纸醉金迷,高高在上,腐败成风,鱼肉百姓,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如闯王李自成以“均田免赋”为号召,起义军每到一处,便明令宣布“三年不征,一民不杀,平买平卖”,深受百姓拥护,所到之处,人民欢欣鼓舞,起义军所向无敌。
可起义军占领京城,夺取政权后,文武百将大肆搜刮金银,作威作福起来,大顺王朝自上而下全面腐败,失去了战斗力,使老百姓“始愤痛思旧矣”。
故而很快就转胜为败,落荒而逃,禅隐石门夹山而终。
再如清康熙大帝励精图治,使大清朝逐渐兴旺,以致出现了“康乾盛世”,可这个天朝自此骄傲自大,唯我独尊,闭关锁国,官吏腐败成风,国力日弱,最终积重难返,被“小小蛮夷”打得落花流水,受尽屈辱,最终灭亡。
历史的结论告戒我们,要保持党的执政地位需要优良的作风作保证,要使国家不变颜色,更需要作风作保证。
从党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高度来看,我们党作为一个在13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要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就必须切实全面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党的执政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部的作风。
毛泽东同志指出,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邓小平同志指出,政治路线确立了,要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是由赞成党的政治路线的人,还是由不赞成的人,或者是由持中间态度的人来执行,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只有干部树立良好风气,才能提出和贯彻落实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有效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
作风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民心问题。
干部作风好,党在人民群众中就有凝聚力和号召力,党的执政根基和基础就稳固;
反之,干部作风不好,就会脱离人民群众,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党的执政基础就会动摇,党的执政地位就会有丧失的危险。
二、深刻认识和领会党的作风建设的内涵与特点
(一)党的作风建设的内涵
首先,我们了解什么是作风?
词典的解释为:
“作风,是指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
不同的党派,不同的群体,不同的组织,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作风。
从组织范围看,作风可以分为机关作风、基层作风、部队作风;
从个体性质看,作风可以分为党员作风、干部作风、群众作风;
从内容看,可以分为政治作风、组织作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学风等。
其次,我们了解的党风是指党的作风,是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全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个人政治、思想、组织、工作、生活和学习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相当稳定的态度和行为;
是党的世界观和党的性质的外化,它是全党包括党的每一个组织和成员在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学习上表现出的态度和行为。
我们的党风可以通过很多方面和领域表现出来:
在思维方式上表现出来的是思想作风;
在学习态度上表现出来的是学风;
在工作方式上表现出来的是工作作风;
在领导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是领导作风;
在生活上表现出来的是生活作风。
由此可见,党风和作风在对象范围内容上有所不同,我们平时讲作风建设,实际上就是专指党的作风建设,包括党和政府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党员领导干部、国家工作人员的作风建设。
▲党的作风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政治作风:
是指对党的政治目标、政治路线、政治纪律所持有的态度和行为。
我们党要求每个党组织和成员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同党中央保持思想上和政治上的高度一致。
组织作风:
是指对党的组织原则的一贯态度和行为。
党坚持全党的统一,强调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
同任何分裂和破坏党的团结和统一的行为作坚决斗争。
思想作风:
是指认识和处理问题的一贯特点和行为。
我们党要求每个组织和成员,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工作作风:
是指对党的事业和工作的态度、行为和风格。
我们党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谦虚谨慎;
对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乐于奉献、克己奉公、不计得失,讲求实效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生活作风:
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贯行为和风格。
我们党要求发扬共产主义风格,团结互助,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和拜金主义。
学 风:
是指对待马列主义的态度和观点。
我们党对待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坚决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
(二)党的作风建设的特点
一是具有直观性:
党风不是抽象的,不可把握的,而是由党员和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具体体现出来的,人民群众是通过这些具体对象来评价党风、感受党风的,因此,是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直观感象。
它表现为政治作风、组织作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和学习作风等具体形式。
二是具有相对稳定性:
党风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过程。
无论是党的优良作风,还是党内不正之风,都不是一时一事的态度和行为,而是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范围内形成的。
党的优良作风是经过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过多种形式的长期教育才逐渐形成的。
同样,党内不正之风也不是一时形成的,是多方面因素长期作用和积累的结果,要纠正它也不是短期内可以做到,需要长期不懈地坚持斗争和反复教育。
三是具有示范性:
作为执政党,她的每个组织和成员包括她领导下的国家机器,其作风正,则社会风气正;
其作风差,则社会风气差,是极具示范性的。
当前,之所以社会风气不好,与党风不纯有着极大的因果关系。
四是具有阶级性:
党风是世界观与党性的外在表现。
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世界观,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指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员的作风,必然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也决定了我党作风的主流必然是全心全意为人服务的。
五是具备群体性:
党风是一个由多方面、多层次构成的有机整体。
不同的群体和组织对作风有着不同的要求,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个组织或群体的作风如何与这个组织或群体的领导是密切相关的,领导阶层具有表率、示范、带动作用。
所以我们加强党风建设,其中领导干部是重点对象。
三、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现实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着重强调要全面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要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努力实现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这是推进各项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具有基础性、根本性意义的重大问题。
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转变工作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现实意义。
首先,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因此,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必须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要始终注重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如何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这个重大课题,已历史地摆在了全体党员的面前。
我们要通过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从根本上转变机关的工作作风,以科学的公共决策、有效的公共管理、优质的公共服务,更好地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
其次,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大举措,转变政府职能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转变工作作风、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真正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来履行自己的职能。
目前,面对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新形势,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型的机关显得更为迫切。
如何通过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和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第三,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是切实转变机关作风的根本保证。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指出:
在工作中要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
目前在有些部门、有些单位存在者违背党的思想路线,存在着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弄虚作假。
有的不调查研究,不了解实际情况,靠拍脑袋作决策,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有些工作没有做深、做细、做实,不求精细化,不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有的热衷“绣花”,搞“政绩”工程,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甚至弄虚作假等一系列的问题。
这些问题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要求是极不相符的;
与党的宗旨观念是极不相符的;
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格格不入的。
为此,只有通过加强机关效能的建设,切实解决机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干部群众普遍反映的强烈问题。
四、新时期干部作风建设上存在的主要误区
▲学习上的敷衍对付:
一些同志懒于学习,惰于思考,平时学习只做表面文章,没有真正入脑入心;
有的以干代学,凭经验办事,对与自己不相干的东西以及新知识不去学习、理会,等到要用的时候才“临阵磨枪”,效果不佳;
有的同志对学习敷衍了事,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有的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不愿学习和思考,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问题;
有的同志学用脱节,不能把理论学习的成果运用于工作实践,不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有的同志理论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总感觉自己学得差不多了,不想学,强调自己业务工作忙,没时间学,认为作风建设是老一套,不用学;
还有极少数干部学习意识不强,有厌学情绪。
对与自己提拔升迁有关的培训学习态度比较积极,对组织上安排的短期培训班学习却不够积极,有的还经常“溜号”。
以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为例,在培训期间,总有少部分干部提前“溜号”或以请假的方式“缺课”,甚至有的干部对到地州(市)和省一级的培训机构接受培训学习这样难得的机会也不珍惜,对理论学习根本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而是热衷于“镀镀金,认认人,联络联络感情”,为将来的发展夯实人脉基础,以求达到“抓铁留痕”的目的。
这样就导致一些干部对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缺乏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系统的理解,在执行政策上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
有的干部对法律法规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知之甚少,工作起来有时出现连续失误。
▲作风上的漂浮:
有的干部(包括领导干部)热衷于搞形式,满足于会议开了,文件下了,工作部署多,实际检查少,强调任务多,研究措施少,如有的单位制度制定不少,还汇集成册、装匾上墙,但规章制度却在一片“落实”中落空;
有的工作思路、计划、措施停留在嘴上,工作往往有部署无检查,缺乏抓落实的具体措施;
有的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喜欢追求轰动效应,不切实际地勾画蓝图,不顾群众利益搞形象工程;
有的安排工作,照着文件念一念,调查研究,隔着玻璃看一看,接待上访,糊弄糊弄劝一劝;
有的被动应付,敷衍塞责。
以会议贯彻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对群众急需解决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却是事实上的回避、推诿;
有的脱离实际,远离群众,根本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即使下基层也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对群众的意见不了解,对基层的工作情况不掌握;
有的独断专行,作风粗暴,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排斥异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丢到脑后,对待群众“冷、硬、横、推”,造成党干群关系紧张;
有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甚至顶风作案、违纪违法。
▲民主意识的缺失。
有的班子“一把手”民主作风差。
许多涉及政策性、全局性重大问题基本上是一人说了算;
有的班子成员党性观念不强,不能开展正常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会上不说,会后乱说;
有的班子不团结,没有凝聚力、战斗力,工作上不去,群众也不满意;
有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存在“相互吹捧”、“轻描淡写”和“和稀泥”的问题,致使少数干部不能顾全大局,在班子内部闹不团结,搞无原则纠纷,在权力上争大小,在利益上争得失,在用人上搞亲疏;
有些部门虽然建立了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但有的民主集中制制度规定得比较原则、笼统、伸缩性大,弹性大,操作起来比较困难;
还有少数单位在研究重要问题作重大决策时,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独断专行”和“不调查研究”的问题。
▲廉洁从政行为的不规范。
少数干部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淡化了公仆意识,不能做到严于律己,清正廉洁,滋生了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有的借盖房、搬家、过生日、子女升学、参军、婚丧嫁娶之机,大搞宴请,不惜借机敛财。
还有一些干部在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政策方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敷衍了事,阳奉阴违。
有些干部根本不能发挥表率作用,不严格遵守工作时间,中午喝完酒下午不上班,工作时间坐公车到基层玩,甚至到一些严禁干部出入的场所,廉洁从政意识在他们的头脑中极为淡化。
有的领导干部公款吃喝、抹牌赌博、浪费严重,认为只要没有将钱装进自己的腰包吃点喝点无所谓;
有的盲目攀比,赶时髦,频频更换手机,话费据实报销;
有的虽然是贫困地区,公款请客送礼毫不含糊;
有的领导干部玩权弄权,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
有的领导干部缺乏艰苦奋斗精神,自律意识淡薄,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喜好讲排场、摆阔气,摆架子,拉关系,在公务接待活动中大吃大喝,铺张浪费,花钱大手大脚。
▲工作缺乏的激情:
一些同志的精神状态不适应快速发展的形势和节奏,在思想观念上存在因循守旧、小富即安,思想消极,进取心不够强,有的干部胸无大志,满足于当“太平官”,做“太平事”,守摊子、保位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缺乏干事业的气魄,缺乏争创一流的精神;
少数领导干部思想不够解放,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只凭经验做事,新思路、新举措、新方式想不到、用不着,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期的工作需要;
有的领导干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怕”字当头,“闯”劲不足,自甘落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面对困难和阻力,怨天尤人,一筹莫展。
有的干部好人主义思想严重,不愿说真话,不敢抵制和反对歪风邪气,不愿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明哲保身;
有的干部在工作方式上缺乏群众观念,对基层和群众服务不够,严重影响和谐社会建设;
有的干部看形势只看到成绩和有利的一面,忽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盲目乐观,或者只看到困难和问题,看不到成绩和发展,盲目悲观,缺少作为,思想方法与干部作风建设要求不适应。
五、产生干部作风建设误区的原因浅析
一是对党的作风认识的不够明确。
一些同志对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内容还缺乏足够清晰的认识,对党的作风状况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缺乏深刻理解,因而对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性缺乏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抓干部作风建设往往舍本求末。
存在就事论事多,就作风抓作风多,或只抓一阵子而不能坚持不懈。
一些同志对党的作风建设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工作重视不够,对一些表象问题没有提到世界观改造的高度,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是思想作风建设没有摆到首位。
任何人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发生的,因此,思想作风建设在整个作风建设中具有极为特殊的地位。
部分干部在指导思想上表现出来的行为取向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还有一定差距,没有把思想作风建设是首要的这一根本问题解决好,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紧迫感还不强,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点树立不够牢,以干部作风建设的“软实力”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硬实力”的意识不强,特别是对如何抓住机遇,如何把握工作切入点、着力点、落脚点等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以致工作效率不高、成果不明显。
少数党员干部思想上放松了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理想信念动摇,革命意志衰退,放弃了共产主义崇高理想。
部分干部存在着“宗旨观念弱化,法纪观念淡化、政绩观念虚化,生活观念现代化”的新“四化”问题,具体表现是在其位不谋其政,思想深处不想群众,只想自己,服务群众敷衍了事,与“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要求格格不入。
有的为达个人目的,置党纪国法于不顾,越陷越深。
工作虚华,政绩唯上,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事时常见诸报端。
生活上追求享受,虚荣攀比,有的甚至纸醉金迷,艰苦奋斗丢之脑后,群众呼声大。
三是教育教育培训缺乏针对性。
近几年来,在干部队伍作风教育上,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实际效果还是不够理想。
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
在教育对象上忽视被教育者的差异性,没有根据工作岗位的不同进行教育;
在教育内容上重正面教育轻反面典型教育,很少针对现实生活中违法违纪干部的反面典型进行有的放矢的警示教育,以致不能触及干部的思想和灵魂;
在教育管理上不够规范,没有把干部的学习情况同干部提拔使用挂起钩来。
四是不良环境形成了不良作风。
官本位、特权思想、等级观念等导致少数党员干部利己主义思想膨胀,作风漂浮,工作消极,不尽其责。
一些党员干部把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带进党的政治生活,把权力、地位作为与利益交换的砝码。
特别是由于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和物欲的无止境性,加上机会的不均等和攀比心理的作用,一些党员干部、领导干部心理失衡,行为不安分,思想不集中,见异思迁,趋利若鹜,导致走向腐败。
可以说,不良环境给一些党员干部形成不良作风提供了适宜土壤。
五是制度的不健全和执行不力。
近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存在不深入、不科学、不配套的问题。
选拔、任用、考核干部缺乏科学、定性的具体要求,对不同岗位、不同工作、不同职务的干部缺乏科学的评价衡量尺度。
同时,由于干部考核制度的不健全,干得最多的人考核结果不一定就最好,一些部门、单位甚至出现“不干没错,少干少错,多干多错”的怪圈,多干事的人犯错的概率比不干事或少干事的要大,多干事的人经常要被少干事或不干事的人笑话。
其次,由于没有形成正常的晋升机制,“表现好不如关系好”,一些沉迷于跑官要官,能力水平不高、事业心和责任心不强、工作成绩不突出的党员干部得到了提拔,相反那些能力水平高、工作深入踏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时期 转变 干部 作风 加强 机关 行政 效能 建设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