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研计划.docx
- 文档编号:20327773
- 上传时间:2023-04-25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2.38KB
新教研计划.docx
《新教研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研计划.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研计划
南阳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编辑删除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依据,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认真开展每一次教学科研活动,结合学校课题,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涵养。
二、主要目标:
1、立足于课堂,提高全组教师的数学学科教学水平。
2、定时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活动质量和教学效益。
3、加强培优补差工作,提高学生各种能力和及格率。
4、按时高质量的完成学校规定的各种常规工作。
5、积极撰写教改论文并参加各项的评比。
6、努力探索数学辅导的有效途径,争取在数学各种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三、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数学教师拟定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2、拟定本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十月份:
1、开展教学教研交流。
2、四年级数学上公开课。
4、组织教师备课、学生作业检查。
十一月份:
1、做好期中质检工作,数学科进行质量公析。
2、开展数学科论文和课件的征集评比活动。
十二月份:
1、二、六年级数学上公开课。
2、抓紧教学进度。
3、择优参加校四五年级数学口算竞赛。
一月份:
1、组织教师备课、学生作业检查。
2、做好期末复习工作。
3、期末教学测试工作。
4、学科进行学期教学总结、撰写学科论文。
5、做好教研组工作总结。
南阳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编辑删除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区教育局和学校的工作要点,在区教研室、学校工作计划的指导下,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育人为归宿,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
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新体系。
继续推进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与措施
(一)发挥教研群体作用,提高教研实效,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
积极开展学校教研组活动,每周星期三下午开展数学教研活动。
做到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系列化。
做到教研与科研相结合,新的理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培训青年教师与教研活动相结合。
1、教研活动经常化。
根据教研组的具体情况制订切实有效的实施措施,教研活动的重点应该放在课堂教学。
实施“开放的课堂”,教师间相互听课评论交流,促使每位老师上好“家常课”。
组内教师校内听课不得少于20节。
2、教研活动专题化。
针对教研组的具体问题,善于发现数学教学实际中的薄弱环节,研讨在实际教学中的解决办法,集思广益、交流探讨,促使广大参与教师有所收获。
3、教研活动系列化。
开展活动要有系列,如围绕某个专题组织理论学习,明确目标开课,研讨并进行下一轮开课的集体研讨。
集体备课要确保实效,严格按照个人——集体——个人的模式,注意发挥每个教师的智慧,也唯有此,才能使更多的教师有参与的机会、锻炼的机会,真正把教研活动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起来,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教师成长结合起来。
充分利用区教研室搭建的平台,开展好我校数学教研活动,提高我校数学教研组文化。
1、积极参加集体备课。
2、请老教师做好引路课。
(二)继续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切实转变教学理念。
二、方法措施:
(一)扎实推进教学教研常规工作,增强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教学科研是学校的生命线,把科研工作与教师的教学实际紧密联系,在数学教学教研中严格执行《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师教研活动量化细则》、《校本教研考核制度》、《优秀教研先进个人评选方案》等,努力做到以制度为保障,扎实推进教学科研工作,增强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使教研工作真正地做到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
1、继续坚持每周三一个小时的业务活动,采用理论学习、座谈交流、网络研讨、集体备课研讨、专题辅导、课题活动、校本研究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研活动,对教师参加业务活动时的到会情况和参与情况严格按照《教师教研活动量化细则》进行量化考核,并记于教师个人教研积分,作为教师教研先进个人的评选依据之一。
2、严格执行集体电子备课制度。
继续坚持集体备课、周前备课、组长签字制度。
教案的备写要规范化,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九大要素要齐全。
教案的设计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实际和教师个人特点设计切实可行,易教易学的教案。
要从教学过程的设计中看出教师是如何教的、学生是如何学的、知识是怎样生成的、基础知识是怎样训练的、能力是怎样培养的、学生的积极性是怎样调动的等等。
并坚持集体备课研讨制度,真正体现出每节备课都是大家研讨的结晶。
学期结束,根据学校的《集体备课考核方案》对教师的备课量化打分、评比奖励。
3、作好课堂教学指导,强化质量意识。
课堂教学是落实课改的主渠道,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本学期将严把课堂教学质量观,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我组教师的重点工作。
严禁教师无准备上课,无教案上课,努力克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
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继续实行推门听课、跟踪听课、点评交流、量化打分,对教师们的教学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努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严把作业质量关,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对于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力求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讲”和“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
严格控制作业量及作业时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调动学习积极性。
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细致、规范,不允许错批、漏批、学生代批的现象发生。
对学困生的作业要尽量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辅导,以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二)学、研、培结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数学教师队伍建设。
强化教师的学习意识,促进教师知识及时更新,作好课题的研究工作、教师的培训工作、各级名师、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工作。
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数学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1、本学期把教师对教材教法的理解运用程度作为教研工作的重点。
认真组织教师进一步解读新课标,学习新教材,全面熟悉新教材的特点,以便更好得用好新教材。
并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探索新课程下的课堂教育教学规律。
在学习、探索、研究、反思、交流、实践中,把课程改革的精神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2、作好校本培训工作,提高数学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和科研能力。
充分发挥学校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的作用,利用教师之间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有效地开展培训。
多渠道提高我校骨干教师队伍实力,最终在校内形成人人想学、自觉好学、终身学习的学习氛围。
3、本学期,我们继续开展教师岗位练兵和赛教活动,通过课件制作、三字一画考核等活动,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4、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为青年教师的发展创造环境,为其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开展青年教师同课异教活动,在教师中进行“一帮一”的拜师活动,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一方面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另一方面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我组的学科带头人。
5、开展听课、评课的研讨活动,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教师之间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加强教学研讨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数学教研组月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各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撰写教学教研计划
2、新教材研讨
3、上学期数学质量分析
三月份:
1、理论学习
2、课题研讨会
3、学生作业评比活动
4.教师教案检查评比
四月份:
1、集体备课研讨
2、期中测试
3、质量分析
4.课题研讨活动
五月份:
1.课题研讨会
2、数学知识竞赛
3、检查教师备课、学生作业
六月份:
1、各教师拟写教学总结、论文、案例
2、校本教材汇编(优秀教学反思、优秀论文、教学设计)展示
3、期末考试
4、对各教师教研情况量化考核
5、教研组工作总结
(三)开展网络教研,创教研特色
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网络改变了传统的教研模式,为学校教研工作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网络教研这个新生事物,突破了地域限制、时间限制,缩小了学校、地区的差距,拉近了教师和专家的距离,为教师搭建了开放、平等、交互的学习研讨平台。
近年来我们数学教研组充分利用学校比较先进和完善的网络环境,对课堂教学及教研活动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为教学教研工作注入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在本学期,我们仍将发挥网络教研的优势,继承开展网络教研以来取得的成果,继续把网络教研作为校本教研的主要任务,让网络教研成为数学教研组的一大特色。
1、继续实行网络环境下的数学集体备课,开展网络备课研讨
2、努力开发建设“数学教学资源库”,打造优质课堂教学,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3、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发挥网络信息交互作用。
4、利用数学博客群,开展网络教研。
5、开展南小数学网络教研QQ群聊,实现网络在线互动研讨
6、参与小学数学新世纪网络基地研究的UC群组、QQ群组,实现专家引领。
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素质教育的重点,我们进行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的探索和研究。
我们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
为此,我们主要依靠三条渠道来实现:
实现课堂教学现代化实现课堂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建立自信和享受成功的欢乐,以使其得到主动发展。
我们着力抓了五个"优化":
优化教师的思维模式。
让教师首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承认学生是学习的…
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发展许明香素质教育把教育做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既注重教育的社会功能,又注重教育的本体功能,并把二者辩证地统一起来,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素质教育最终必须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
【正文快照】: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发展许明香素质教育把教育做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既注重教育的社会功能,又注重教育的本体功能,并把二者辩证地统一起来,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素质教育最终必须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每一个学生都是素质教育的承担者与体现者。
大家都知道,影响教育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结起来,主要是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
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主体是唯一的内因,相对学生来说,其余的一切客体都是外因。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只有把学生始终作主体对待
在情境中激发创新—关于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探讨兼及案例评析
情境教育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使儿童获得探究、审美、创造的乐趣的情境,使教学真正成为得到儿童认同,获取积极情感体验的自我需求的活动
欢迎来到中国儿童教育网,在您阅读的时候送您一句名言:
本周名言--“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陶行知)
中国儿童教育网小学教师专区刚刚推出,将逐步完善,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情境教育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通过创设一种以美激趣的教学情境并与亲和的人际情境交融在一起的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使他们在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使儿童的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地结合,从而促进儿童潜能的开发与良好个性的发展。
现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策略的若干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一、以美激情情境交融
生活中处处蕴含着美,小学各学科课程中都渗透着美。
缺乏美感的教学,会使课堂变得枯燥而乏味,成为使人昏昏欲睡的一潭死水。
而体现美感的教学,可使儿童从小受到美的熏陶及完美人格的培养,并可激发其创新的动机。
小学数学的图形、计算等,将简洁的、逻辑的、创造的美蕴含其中。
教学应重演应用数学初始阶段的情境,使儿童如临其境,通过数学与生活的沟通,强化儿童对数学的感受,再现其教学内容之美。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念,将多媒体引入数学教学,是教学中隋境创设的重要途径。
多媒体的运用,一改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通过屏幕,展现生动鲜活的画面,产生声情并茂的视听效果,将教材所表现的相关情境,呈现给学生,使儿童在美的感受中,丰富了表象,激活了思维及情感活动。
教师教学语言对儿童的感知、思维、情感活动起着主导、调节和支配的作用。
教学语言的美,可再现教材所表现的情境,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促进其思维的发展,使儿童在教师以美的语言所创设的情境中,去感受到美,联想到美,体验到美,逐步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和道德情感。
二、师生互动,情感交融
情境教学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在情境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组织活动,参与活动,其间有更多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心。
教师倾注其真情实感,与学生心相通,情相联;学生在这种良好的人际氛围中,真正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真诚的情感交流。
情境的优化,使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切磋,相互交流,学会与他人的沟通、合作,在友好的人际情境中,逐渐懂得合作的快乐与重要。
三、发展思维,启迪创新
脑科学研究表明:
发散思维是构成创新思维的重要的思维形式,而发散思维则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的,是由人的右脑控制的。
情境教学中强调对教材形象的感受,强调师生的情感交融。
通过情境中鲜明的形象,积极而热烈的情感氛围,使学生眼前形象与视觉记忆中的形象交替进行,有效地激活右脑,促进了形象思维的发展。
数学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策略,决不仅仅是将教学停留在对教材形象化的水准,同时十分注重由语言的逻辑、数学的逻辑引出的逻辑思维的学习活动。
如此便形成大脑两半球的交替兴奋,协同互补,最终促进学生全脑功能的开发。
从而使儿童的学习过程成为思维发展的过程,成为其创新潜能得以充分开发的过程。
在优化的情境中,儿童的潜能易于开发,教师应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所进行的训练需结合学科特点进行。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育主张结合概念教学,训练思维的形象性、深刻性、批判性;结合计算教学,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结合应用题教学,探究在条件或问题开放的情况下,如何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独特性。
以下是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一节教学案例(片断)
片断一:
激疑引入
伴随京剧唱腔,出示京剧脸谱的精美图片,
(窦耳墩、包拯、张飞)让学生仔细观察,哪个脸谱在图案设计上与众不同?
为什么?
学生马上发现包拯的脸谱设计不对称(额头,鼻梁上的花纹)。
教师就此引出课题,对称和不对称都能让人产生美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和对称有关的图形(板书对称图形)。
片断二:
感知探索
(一)操作中体验对称图形的特点。
教师神秘的打开一个红折子,呈现剪好的对称图形,激起学生创作的愿望,然后让学生利用学具盘中的材料:
彩纸、点子图、剪刀、彩笔、尺子,剪一剪,画一画创作出一个对称图形。
边做边想,怎样能证明创作出的图形是个对称图形?
小组同学可以商量,看哪组创作拘又快又好?
(教师巡视并深入到各组进行6f究)
(二)生活现象中体验对称图形的特点:
镜像游戏)。
出示剪好的半个喜字,半只螃蟹图:
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想办法,要想看到一个完整的对称图形,应该把镜子放在什么位置?
通过实践操作,同学们发现应该放在中心线上,有的说放在中间的虚线上。
教师马上引出:
这条虚线数学上称它为对称轴。
(板书:
对称轴)让学生到前边指黑板上这些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追问你认为“什么叫对称轴”?
(三)抽象概括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刚才同学们创作的对称图形都叫轴对称图形。
(板书:
“轴”字)两人互相说说:
你心目中的轴对称图形是什么样的图形?
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出示小车图)为什么?
(电脑演示验证)
片断二:
图片欣赏
伴随着优美的钢琴曲,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电脑演示:
世界各国的建筑,自然界中的动物等立体图形(实景)——呈现平面图——平面图上画对称轴——对折重合——打开平面图形。
本案例显现出在实施情境教学策略时有如下特点:
1.情境的创设具鲜明性、新异性。
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伴随京剧唱腔,将鲜明的感知目标——京剧脸谱的精美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
脸谱的形象美,使学生因爱美而产生“要学”的愿望,在观察中引发学生对“脸谱设计有何不同”的思考,进一步使学生因探究而“要学”。
教师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多媒体功能,从文字、画面、音响全方位为学生提供鲜明,新异的感知目标,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情境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造成悬念,引发学生因好奇而要学,这种积极情感正是产生其学习活动内部的诱因。
2.创设生活与实践的情境,增强情境体验
教学中,教师选取了“镜像游戏”的生活情境及“剪纸创作”的实践情境,进一步重演人们认识“对称轴”,“轴对称图形”初始阶段情境,再现美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身临其境。
通过教学与生活的沟通及儿童操作实践,强化了儿童对数学的感受,深化了对已感知内容的内心体验。
通过使学生倍感新奇与乐趣的二情境的创设,为学生的思考与想像提供了线索,使其思维逐渐明晰,并向纵深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得到了锻炼,创造性思维随之得以萌发。
3.创设亲和的人际情境,为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留有广泛的空间。
学习数学需要独立思考,也需要伙伴合作。
教学中,教师创设了以合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亲和的人际情境。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感受·、体验,对问题的兴趣、好奇,对不同观点的碰撞、辩论、澄清、认同,对探究过程中的困惑与理解,伴随着师生的情感及教材美的内涵而推进、深入。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通过学习、探讨、交流,学会发现问题,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和谐相助的情境中,促进了学生爱学、乐学、与人沟通交流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培养。
情境教育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使儿童获得探究、审美、创造的乐趣的情境,使教学真正成为得到儿童认同,获取积极情感体验的自我需求的活动。
点拨-探究教学法在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综上所述,本"教学法"综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通过实践,充分显示了"教学法"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学生不仅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而且也是教学活动的创造者,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促进新课程数学科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欢迎来到中国儿童教育网,在您阅读的时候送您一句名言:
本周名言--“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陶行知)
中国儿童教育网小学教师专区刚刚推出,将逐步完善,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数学是发展人的思维,提高人的智力的有效手段,是培养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在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注意开发人的智力潜能,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即: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启发、点拨、设疑、解惑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实践"地学习,使学生的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主动的提高。
下面介绍一种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法--"点拨-探究"教学法。
一、“点拨-探究”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点拨-探究"教学法最早由美国教育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创立者约翰.杜威提出,杜威认为,思维的作用就是"将经验到的模糊、疑难、矛盾和某种纷乱的情境,转化为清晰、连贯、确定和和谐的情境",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记忆百科全书的知识,同时是一种过程和方法,他主张教学应当遵循以下五个步骤:
一是疑难的情境。
二是确定疑难的所在,并从疑难中提出问题。
三是通过观察和其他心智活动以及收集事实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
四是推断哪一种假设能够解决问题。
五是通过实验,验证或修改假设。
二、“点拨-探究”教学法的主要步骤:
根据杜威提出的"思维五步",我认为"点拨-探究"教学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一是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直接的经验的情境(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提出科学的问题,如通过观察、实验和研究图片等,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二是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针对解决问题提出各种假设。
三是根据假设加以整理和排列,使探究过程井然不紊,并利用多种途径和形式收集有价值的证据。
四是对所收集的证据进行筛选、归类、统计、分析和综合处理,运用已有知识证明自己的假设,对问题做出科学的解释。
五是检查和思考探究计划的严密性,证据的周密性,解释的科学性,以对结论的可靠性作出评价。
如果结论与假设不吻合,则需重新确定探究方向。
六是个人解释自己探究计划以及在探究过程中形成的见解,并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对不同的意见进行讨论,充分交流探究结果,最后形成结论。
教师在以上六个步骤中主要是充当"点拨"这一角色,就是适时对学生进行启发、指点、引导,让学生根据自己以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使学生学会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加工、理解、重组,达到主动建构并形成新知识的目的。
这"六个步骤"与新课程所倡导的"为题情境--建立模型--理解、应用与拓展"是相一致的,完全符合新课程数学教学理念。
在"点拨-探究"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步骤可以是多种形式的活动,具体情况不同,所采用的形式也应不同,而且,探究教学的步骤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教学活动包括上述的六个步骤,有些教学活动涉及的步骤会更多,比如在交流了探究结果之后发现了新的证据,这时就需要补充或重新进行解释,也有的教学活动只含有上述六个步骤中的某些步骤,这称为"部分探究"。
在探究教学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应根据活动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程度不同的指导。
例如,对问题的来源,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也可以由教师通过特殊情境诱导学生提出,甚至可以是教师或教材提出的;对数据的收集,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亲自收集,也可以老师给出数据让学生分析和作出解释,甚至可以将数据和数据的分析方法都告诉学生。
在实践中,"指导型探究"和"部分探究"适合于学生学习概念原理,"开放型探究"则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具体采用什么类型的探究,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三、“点拨-探究”教学法的主要作用:
(一)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探究教学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学生的学习不是从空白开始,而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获知。
教学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学生已有的经验会影响现在的学习,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学生的学习体现出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
课堂教学出现了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局面,课堂面貌焕然一新。
(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探究教学每一课都要求学生先进行观察、实验或调查等,在了解和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规律,学生从多角度深入地理解知识,容易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真正地激发知识,达到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各式各样的探究活动自己得出结论,参与并体验了知识的获得过程,建构起新的对自然的认识,同时培养了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锻炼了学生的推理及思维判断能力。
探究教学重视证据在探究中的作用,学生通过证据的收集、从证据中提炼解释、将解释与已有的知识相联系等过程,使他们懂得如何思考问题、如何分析问题以及如何通过探究发展并获得新知。
(四)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在探究教学中,常常需要分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研 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