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议论文结构基本模式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325089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8KB
优秀议论文结构基本模式Word文档格式.docx
《优秀议论文结构基本模式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议论文结构基本模式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平平凡凡才是美。
人生美在抗争、拼搏的过程。
人从呱呱坠地到有所作为,都在抗争、拼搏着,在儿时,我们努力拼搏,在学习上不懈努力,总是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青年时,我们意气风发地工作在各条战线上,那里有我们的汗水和足迹。
在拼搏中,在抗争中,我们“鹰击长空”,我们“气吞万里如虎”,我们如痴如醉!
人生美在坦然面对平凡而真实的结局。
过程往往是伟大的,而结局则有时难免悲哀。
人们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当初没想到的那般伟大,那般成功,然而到头来却只能面对接受朴素而平凡的“我”,我们不禁悲哀,这时我们只要坦然面对,心中必会多一份欣喜,意识到自己曾经毕竟为此而奋斗过,并没有虚度年华,这时,在人生的坦然中你会抛出一句:
“忘记今生无悔!
”
人生是丰富多彩的,它的美也是丰富多彩的。
面对人生,我们有权选择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美,我们不必如《老人与海》中的老人那样,人生如何完美,但我们可以平凡,可以拼搏,可以坦然,可以让人生之曲多一份悠扬,让人生之书多一份激情,让人生之路多一道风景。
人生本是一片空白,只是有了人的种种行为才使得它美丽,只要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找到那一份坦然、超脱,你,我,他的人生总是美丽的!
评析:
文章在选用人生是美的这个总论点之下,分成“人生美在平凡;
人生美在抗争、拼搏的过程;
人生美在坦然面对平凡而真实的结局”这样三个分论点来逐层论证,条分缕析,读者一目了然。
并列式(横式结构)是对中心论点所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横向思维,分别进行论述,几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文章的论点。
上一篇例文的本论部分就是采用并列式。
掌握这种模式的关键是从并列的几个方面多角度地观察、分析、认识事物。
可按事物的性质并列,也可按事物的特点并列,也可按“首先”、“其次”、“再次”等排列。
(二)递进式
(1)按议论步骤递进
(2)按论点内涵递进
递进式(纵式结构),就是先提出问题,然后纵向思维、逐层深入论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三:
《论专注》的写作提纲:
二段、本论部分:
1层、:
写专注使人凝聚力量。
球星罗德曼、“棋圣”聂卫平等。
2层、:
写专注方能见微。
居里夫人、杨振宁等。
3层、:
写专注带来恒心。
如:
《我喜爱的一句箴言》
我喜爱的箴言是一位伟大的女性说过的话,她说:
“我们的生活都不容易……但是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是要有信心。
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能力是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发生什么情况,这种目的必须达到!
”这位伟大的女性就是镭的母亲——居里夫人。
我喜爱这句箴言,是因为这是居里夫人的肺腑之言。
作为一个曾受到爱因斯坦高度赞扬的伟大科学家,她不是一个凡人;
但她又是一位普通的女性。
她不像某些“仁人哲士”仿佛不食人间烟火似地高谈阔论些大道理;
她是一位可以信赖的母亲。
她理解我们,并不把我们看成无知的青年。
她亲切地对我们说:
“我们的生活都不容易……”非但如此,她的一生不懈地追求,也通过这句话坦白直率地表达出来了。
众所周知,她的生活的确不容易。
镭发现前不久,她的丈夫因车祸不幸身亡,这对居里夫人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
但是,她并没有倒下,因为她坚信,她的能力是用来“做某种事情的”。
无论如何这种目的必须达到!
自信力是她强大的精神支柱。
正是靠着它,她完成了一生中最后的也是最辉煌的乐章。
我喜欢这句箴言,还因为在我迷茫的时刻,她不断给我以信心和力量。
一个人的一生,就像在黑夜中行路,没有坚强的信念是很容易误入歧途的,特别是年轻、思想不成熟的时候。
每当我对自己选定的道路,特别是学习上的道路有所怀疑时,我的脑海里便出现居里夫人亲切的面容,她微笑着告诉我:
“我们的生活都不容易……”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我便想起居里夫人坎坷而伟大的一生。
我想居里夫人读中学时,她会预料到她将来能成为镭的母亲吗?
不,谁也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但是她之所以能取得那样辉煌的成就,是因为她比别人多了一股强烈的自信力。
这自信力,使她吃苦而不怨苦,受累但不觉累,结果——她成功了。
而我呢?
我的生活也有坎坷,但是,焉知我辈非鲲鹏?
我所缺少的,正是鲲鹏展翅、扶摇直上的那种自信力!
心灵的窗户,一捅便亮。
我相信,我的能力也是要做某种事情的,而且无论如何这种目的必须达到!
居里夫人的这段话,曾给我以力量,所以我异常珍爱它。
我不知道将来是否能成就一番事业——人的一生,总是要受多种因素制约的,但是无论我走到哪里的秀丽山水,无论我仰望哪里的灿烂星空,无论我聆听何处的神圣天籁,无论我吸吮何处的甘洁崖泉,只要我心中充满了对自己的信任,我将永不忘怀激荡我心胸的那句箴言:
“我们的生活都不容易……”
评析:
作者先提出所喜爱的一句箴言,以“我喜爱这句箴言”为标志,然后用“是因为”、“还因为”领起两个段落,前者从居里夫人失败、挫折乃至成功的过程揭示了自信力的重大作用,后者从我的迷茫、怀疑乃至自信力激起我“鲲鹏展翅、扶摇直上”的思想变化,说明了自信力的威力。
最后用我将永不忘怀激荡我心胸的那句箴言:
“我们的生活都不容易……”作结,体现了文章层层递进的脉络结构。
掌握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在于逐层深入地提出分论点,并进行分析论证,它们之间是逐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后一个分论点是由前一个分论点派生出来的,论据由表及里,由浅到深,部分之间环环相扣,共同为中心服务。
这就好比盖房子,一层比一层高,但每一层都是建立在前一层的基础之上,而不能一步到顶,成为空中楼阁。
(三)对比式
(1)分论点对照;
(2)分论点内部对照。
对比式,就是在中心论点提出之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
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另一个方面只起烘托、陪衬的作用。
鲁迅《拿来主义》
对待外来文化(大宅子)的三种态度:
①全盘肯定。
大吸剩下的鸦片。
孱头
②全盘否定。
放火烧掉。
混蛋
③占有挑选。
新人建设新文化的愿景
(2)分论点内部对照分析
对外来文化怎样占有挑选----建设新文化的愿景:
①对鱼翅,象萝卜白菜一样地吃掉。
(取其精华)
②对烟土,送药铺(半益半害)
③对烟灯、烟枪,送博物馆,毁掉。
(留益去害)
④对姨太太,全部遣散。
(弃其糟粕)
《成功并不很艰难》
在巴蜀之地有个很出名的女孩儿——刘亦婷,正当同龄人在象牙塔中苦苦挣扎时,她却潇洒地走出国门,走进哈佛,成为常人眼中的天之骄女。
此外,在国内学习时,她参加过《苍天在上》等电视剧、电影的演出,受到观众好评。
有人不禁会问:
她今日的成功是用多少努力和汗水换来的?
刘亦婷轻松地回答:
我只是和别人一样读书,唯一的原因是在机会来临时我已经准备好了,而且牢牢地抓住了它。
从刘亦婷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她对成功的淡然。
的确,只要准备充分并且把握住机遇,成功并不很艰难。
但为什么有人却离成功非常遥远呢?
原因往往就是平时慵懒,当机会来临时根本没有能力去把握。
我有一个室友,当我们谈论志愿和考大学时,她就感慨:
这些东西就像天方夜潭,好的大学、热门的专业我想都不敢想。
这时室友们就一起开导她、鼓励她。
可是认真分析一下,她为什么会这样呢?
高一高二时,她一直沉湎于各类书籍。
喜欢读书不是件坏事,可她为了看书却放弃了学业,到了高三,脱口就有故事的她却连三本物理书都没有完整地翻过,以致面临高考的选拔,与我们在同一起跑线上出发的她却有了上述一番无奈的话。
我相信在我们身边,在社会中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更有甚者,是沉湎于游戏机、赌博等毫无意义的事情上。
学习工作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当机会光顾时,自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被别人抓住。
自己除了抱怨还能如何呢?
如果准备充分,无论机遇何时到来,你都有能力去和别人竞争。
联想电脑公司的总裁在给大学生做演讲时回忆:
当年他大学毕业,准备工作一两年后就出国深造,可后来有了联想中的一个职位,一干就是十年,为联想成为国内市场的大哥大做出了贡献,如果不是那个职位,那也就没有现在的他了。
他讲话的结束语是这样的:
现在的社会到处都是机遇,只要你有能力去把握。
难怪西谚云:
“命运不会垂青懒惰的人。
”无论是走出国门的刘亦婷还是在国内发展的联想总裁,他们都做了自己应该做好的,才没有在机会面前手足无措。
中国即将加入WTO,更多的挑战和机遇等待着我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吧,也许你就是第二个比尔盖茨,成功后的你或许也会说:
我并没有做什么呀!
因为成功本不很艰难。
这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全文从正反两方面展开分析,例证鲜活,说服力较强;
倒数第二段以“无论是走出国门的刘亦婷还是在国内发展的联想总裁,他们都做了自己应该做好的,才没有在机会面前手足无措”归结上文,使全篇结构严谨,前后贯通。
掌握这种结构的关键在于从对比中阐明主张,让事物在比较鉴别中得到论证。
14种变化模式
问答式、关键词式、条件式、诗句式、纵向式、横向式、聆听式、比喻式、小标题式、蒙太奇式、反复式、判断式、否定式、假设式。
模式一、问答式
这一式就是在文章的开头提出一个统摄全篇的问题,然后从不同的角度作答的方法。
如学生习作“谈成功”
《没有付出,哪来成功?
》开头第一句就发问:
成功是什么?
然后从三个方面作答:
A、来自自然界的回答;
B、来自人间的回答;
C、现在我们可以郑重地回答;
在“来自自然界的回答”中,种子以付出代价而破土成长作答,母蚌以忍受痛苦而孕育珍珠作答,蜜蜂以辛勤劳动而酿成花蜜作答;
在“来自人间的回答”中,贝多芬以战胜病魔而坚持创作作答,奥运健儿以敢于拼搏而为国争光作答。
最后,“我们可以郑重地回答”:
成功是不容易的,没有付出,便没有成功,没有巨大的付出,就没有巨大的成功!
没有经历过风雨的考验,天边又怎么能出现彩虹?
没有付出,哪来成功?
作者就是以这种“一问多答”的形式把文章组织得井井有条的。
模式二、关键词式
一篇文章总有几个关键词,用一系列的关键词来串联文章,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这一式跟问答式很相似,作者也是在开头提出一个统摄全篇的问题,只不过回答的是几个关键词。
如作文《用真心建关系》
本文开头即提出问题:
都说世界是一张网,网着你,也网着我,那么,究竟是什么编织了这一张网,又是什么维系着你和我?
然后用三个关键词领起三个文段来回答:
A、金钱?
B、诚信。
C、真情!
作者在回答中断然否定了金钱,充分肯定了诚信,而对真情则大力提倡。
思路极其清晰,做到了一目了然。
又由于巧妙利用了标点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直观的长处,文章平中见奇,新颖别致。
模式三、条件式
即以若干简洁的条件句将话题展开,形成分论点来构成文章的轮廓。
如2005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说“安”》。
开篇从“修身”切入,引出本文中心:
“安家、安国、安邦,必先安心。
”接着又用条件句分段提出四个分论点:
A、志者,必先安心。
然后层层递进的展示了自己的心中“安心”四境:
欲成大事者之心,要安于既定目标,不屈不挠;
掌权治国者之心,要安于国事,心系苍生;
大智大慧者之心,要安于淡泊,不为荣辱所扰;
渡人自渡者之心,要安于恬淡,宽宏豁达。
在每段末尾又以“心如磐石”、“心若冰清”、“心比镜湖”、“心似苍穹”四个比喻句概括作结,言已尽而意未穷。
模式四、诗句式
这一式议论、记叙都适用。
就是用若干有概括力的名句来支撑整个文章的结构,分别领起几个部分,构成主主干。
如2002年吉林高考佳作《名句书写情志,人生重在选择》就是如此。
全文选取的名句如下:
A、屈原: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B、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C、于谦: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四个名句均是大家熟悉的,从屈原、李白到于谦、林则徐,这些熟悉的人物及其至理名言,均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文化的厚重感。
屈原选择正直爱国,李白选择高傲豪放,于谦选择清廉执著,林则徐选择忠诚勇敢,他们的选择成就了他们崇高的人格和辉煌的人生。
四则材料直接证明了"
人生重在选择"
。
同时,我们还可以从这里感受到现代社会的气息。
再如2004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琵琶行之父母有情》,只是从《琵琶行》中选取若干诗句领起全文:
A、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B、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C、间关莺语花底滑
D、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E、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
F、座上泣下谁最多,掌上明珠双眸
文章精巧构思,以古代名篇《琵琶行》作为行文结构转换的标志,同时将考生的成长过程结合到了一起,将日常生活中平凡琐碎的事情写得诗意盎然,而且脉络也十分清晰,一目了然。
模式五、纵向式
这一式主要针对“关系型”话题作文。
它从话题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入手展开,形成几个同时涉及两个概念的首括句,从而构成整篇文章的框架。
2004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语言是沟通的钥匙》就是如此:
A、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
B、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
C、恰如其分的表达,利于爱情的沟通。
这篇作文非常规范。
观点鲜明,从三个角度议论语言的作用,点出语言有助于亲情的沟通、语言有助于友情的沟通,语言有助于爱情的沟通,议论中肯,层次清楚。
模式六、横向式
这一式适合于“关系型”话题“纵向式”展开有困难的情况,也可称为“分总式”,即将话题涉及的两个概念分别展开之后,再论述两者之间的关系。
例如2005年四川高考优秀作文《历史的笑容》就是如此。
全文由三个小标题领起的若干个语段构成主干:
A、关于忘记;
B、关于铭记;
C、云在青山月在天;
作者思路一目了然,以简洁而富于诗意的文笔,再现了屈原、王勃、苏轼三为历史人物坎坷的命运。
屈原不会忘记,只铭记了恶浊伤痛而陷入倦怠;
王勃选择忘记,轻狂放纵而成为预知死亡的才子;
苏轼善于忘记也铭记,善于选择,自得其所,乐观旷达而善终一生。
最后水到渠成的得出结论:
会忘记,会铭记又如何?
只有会选择,才能歆享人生带给我最大的乐趣。
这种方式最为直观,也最容易操作,但局限性也比较大,适用面不太宽。
模式七、聆听式
根据需要,在文章中虚拟若干“发言”对象,而将作者自己放在聆听者的位置来展开思路。
如2001年四川高考满分作文《感悟生命》。
作者在开头以简洁的语句明确点题之后即以虚拟的“发言”对象展开:
A、友人告诉我:
生命是崎岖坎坷的,路上有着荆棘、沼泽,也有鲜艳的花果。
B、老师告诉我:
生命是一场充满着遗憾,又满是拼搏的较量。
C、父母告诉我:
生命是一盘漫长的棋局。
然后更以自然界里的“风”、“雨”、“雷”、“电”甚至“小草”、“花儿”等告诉我生命的真谛,将“感悟生命”展现得特别充实丰满,气势也格外酣畅。
再如2001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所欲有甚于生者》
作者开头以排比的形式引出话题,以“凝望历史时空,有些人选择了坚毅,有些人选择了奋起,甚者选择了死亡。
他们用行动注释着生命,演绎着生命,亮丽着生命”总领全文,然后以前贤们向我“宣称”的形式展开主体段落:
A、坚毅者宣称,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
B、奋起者宣称,生活的道路上险象环生……面对困难,唯有奋起,才能成就不朽之伟业。
C、死亡者以其不死之灵魂向我诉说着生死大义。
最后以“坚毅者、奋起者、死亡者用其心灵的妙语启迪着世人,在这个世界上,选择坚毅与刚强,选择珍爱与无私正是最好的选择。
即便是死亡,也会赢得身后一片洁白”作结。
作篇以“选择”贯穿始终,首尾圆合,天衣无缝,令人击节赞赏。
模式八、比喻式
就是将话题展开成为若干个比喻句,并以这些提纲挈领的比喻句作为全文的骨架,再充实成文。
如上海高考满分作文《忙,不亦乐乎》就是这样。
这篇文章标题即将生活中的一句口头禅“忙得不亦乐乎”机智翻新,拟作标题将,把“忙”与“乐”联系起来。
开篇扣题,亮出观点:
忙,是人生中一个个步骤,不能碌碌无为地白忙,要忙就忙得精彩,忙得不亦乐乎。
主体部分巧妙的将它分解成为三个分支:
A、忙是问号。
B、忙是省略号。
C、忙是惊叹号。
在这三部分中作者分别用问号、省略号、惊叹号巧妙设喻,抓住这三种标点符号的特征,,深刻地阐明人生忙。
忙要像问号一样,经常问问自己,不能盲目,不能瞎忙,要忙得有意义;
人生如四季一样是有规律的,要选准目标。
像省略号一样,毫无休止地忙下去,忙出生命灵动的色彩;
而人生有限,每个人都应有限的生命里忙出属于他的惊叹号,忙出人生精彩的篇章。
层层递进,脉络清楚,每一部分略举几个事例加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
我们的忙不能永远是问号,而应是省略号和感叹号。
忙就要忙得精彩,忙得不亦乐乎。
以此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照应题目,收束有力。
模式九、小标题式
这一式操作性极强。
就是给文章的各个相对完整意义的段加上一简洁的标题,以揭示或提示段落的内容,从而使文章要点清晰、层次分明。
运用小标题,不仅仅使文章结构起了变化,而且对形成文章的思路,精心安排篇章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2003年陕西高考满分作文《情与理》。
文章三个主体段落分别以三个小标题领起:
A、渴望真情;
B、超越感情;
C、驾驭感情;
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总结了极有代表性的8个人物的人生经历和态度,得出结论:
理智需要情感的润泽,人生才显灵动;
情感需要理智的依托,人生才显智慧,愿人人都能用情感之雨浇灌理智之花。
再如2002年高考满分作文《无愧于天,无悔于心》。
全文主体部分也是用三个小标题来支撑:
A、巾帼不让须眉。
B、巨匠打造经典。
C、英雄爱国无敌。
以王昭君、屈原、荆轲、文天祥、文王、仲尼等古代先贤志士以“无愧于天,无悔于心”作为自己人生选择的标准,铺写他们选择的结果——“塑造的是干秋万代的典雅与理智”。
写得汪洋恣肆,读来荡气回肠。
模式十、蒙太奇式
即由各个有内在联系的画面或场景直接组合而成,操作简单,运用也比较广泛。
如2005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不能忘记的过去——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该文将60年前后对比鲜明的三组画面组合在一起,具体如下:
A、六十年前,法国,诺曼底,犹他海滩←→六十年后的今天,法国,诺曼底,犹他海滩
B、六十年前,苏联,斯大林格勒,前线←→六十年后的今天,俄罗斯,莫斯科红场
C、六十年前,中国,东北,某个村庄←→六十年后的今天,中国,东北,某个小镇
画面之间,用简短的议论点睛扣题,巧妙过渡,跨越时空限制,将欧亚两大战场汇于一处,前后六十年历史凝聚瞬间,给读者带来一股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震撼。
模式十一、反复式
能够体现作者重要观点的语句在文中关键位置反复出现,以显示行文的脉络,能产生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妙。
2003年吉林高考满分作文《怎一个“情”字了得》就是如此。
作者巧妙化用名句,改一“愁”字为“情”字,赋标题以新意。
并以此作为全文的议论中心和行文的线素。
主体部分用“怎一个“‘情'
字了得”领起。
1、以祁贺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的典型例子,证明“认知之‘理’是‘情’外之物,它因人而异,并非总受‘情’的束缚”;
2、以战国时齐国的邹忌他在“纯然淡漠”的心态下所表现的自知之明的事例,有力的证明了“‘认知'
”高于‘感情'
”的观点;
3、以汉代历史学家陈寿抛开个人的爱恶,歌颂“仇人”孔明,大讲实事求是的例子,再次证明观点。
全文结构清晰严谨,一句“怎一个‘情'
字了得”出现六次,或拟做标题,树旗明旨,亮出观点;
或置于段首,概括要义,领起下文;
或用于结尾,总括全文,点睛扣题。
它如同散文中那根思想的红线,有机地组合了各部分材料,从而使文章一贯而成。
模式十二、判断式
这一式使用得较为普遍,操作也比较简便。
就是将话题分解成为几个判断句,然后以这些判断句为提纲,充填具体内容敷衍成文的方法。
如2003年高考全国卷满分作文《用旁观的眼神》。
文章在首段尾句点明文章中心:
请用旁观的眼神!
文章接着然后将此主旨句分解成为若干个判断句:
A、用旁观的眼神看别人,是意识的清醒。
B、用旁观的眼神看事物,是理念的超越。
C、用旁观的眼神,才能……;
用旁观的眼神,才能……;
用旁观的眼神,才能……
然后用唐对魏徵、鲍叔牙与管仲等六个历史上典型事例,从正面阐释,再接着讲唐玄宗、晋武帝的所作所为,从反面论证。
本文所用材料虽多,沙及到的时间虽长,但均能以“用旁观的眼神”统率,故纵横捭阖,收放自如,难能可贵。
模式十三、否定式
有时从正面难以突破,不妨绕道而行,从反面展开,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写出新意。
如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转折》就是如此。
这篇文章将话题“转折”展开成为三个句子:
A、转折,并不意味着要放弃信念。
B、转折,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尊严。
C、转折,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前进。
这三个句子提纲挈领,构成整篇文章的“骨架”,主体部分以“鲁迅为了救国而弃医从文”、“韩信为了鞭策自己而受胯下之辱”、“张文举为实现人生的目标而弃文从书法”三个典型事例分别加以论证,思路非常清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模式十四、假设式
围绕话题,用若干假设句作为骨架来支撑整篇文章。
这种提纲挈领的句子既可放在段首,也可放在段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这里举一个放在段尾的例子——《我若为官》。
具体如下:
A、我若为官,不为则已,为则当为王公之官!
B、我若为官,不为则已,为则当为王公之官!
C、我若为官,不为则已,为则必为周公之官!
作者先指出作为封建官吏王忠肃公坚拒家人的请求要挟,拒不调婿的难能可贵,然后独句成段,鲜明表态:
我若为官,不为则已,为则当为王公之官!
紧接着进一步分析王公在公与私、理与情的矛盾面前毫不为亲情所动,秉公执法,刚正廉洁而千古留名情况,再次表态:
最后在列举周总理生活简朴,严格要求子侄而赢得广泛敬仰的例子后,郑重承诺:
我若为官,不为则已,为则必为周公之官!
全文的这几个假设句均独句成段,旗帜鲜明,掷地有声,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秀 议论文 结构 基本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