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学》之岳麓山考察报告材料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324710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522.30KB
《土地资源学》之岳麓山考察报告材料Word下载.docx
《《土地资源学》之岳麓山考察报告材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资源学》之岳麓山考察报告材料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实习地概况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系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南岳衡山72峰之一。
位于古城湘江两岸,由丘陵低山、江、河、湖泊、自然动植物以及文化古迹、近代名人墓葬、革命纪念遗址等组成,为城市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岳麓山海拨300.8米,连峦叠峰数十公里,有如一道天然屏障,横亘市区西面。
主峰云麓石骨苍秀,廊殿楼阁依山畔石。
凭栏远眺,湘江如带,桔洲浮碧江心,双桥飞架东西,古城新廓尽在紫气青烟之中。
岳麓山荟萃了湘楚文化的精华,名胜古迹众多,集儒释道为一体,革命圣迹遍布且植物资源丰富。
白鹤泉、禹王碑、舍利塔、飞来石、自来钟、穿石坡等皆分布在山林岳壑之间;
山中现有植物174科559属977种,其中晋朝的罗汉松、唐代银杏、宋时香樟、明清枫栗均系千年古树,老干虬枝,苍劲挺拔,高耸入云。
枫梓、松栗,虬枝曲干,蓊郁青葱;
山涧泉流终年不涸,颇有清幽之感。
每到秋冬之交,红枫丛林尽染,红桔满挂枝头,麓山更加艳丽。
图1岳麓山概况图图2岳麓山卫星图
六、实习容及过程
由于此次考察是为了了解岳麓山的植被、土壤、地形、水文、动物等情况,并对“为什么古代岳麓山以南地区发展好于以北地区,而现代发展又正好相反”这一问题进行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植被:
调查结果表明,岳麓山现有植物群落类型13个,现分述于下。
A.常绿阔叶林:
根据植物种类及群落层次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两个群落类型。
(1)苦储、拷、钩栗群落。
见于白鹤泉右侧山坡下,小环境优越,水湿条件较好,群落呈深绿色,郁闭度达80%。
乔木第一亚层以苦储、拷、钩栗为建群种,乔木第二亚层有樟树、冬青等;
灌木层主要有细齿拎、杜茎山等;
草木层主要有鳞毛蔽,淡竹叶等。
(2)青冈栋、拷群落。
见于云麓宫下至山坡上部,乔木层以青冈栋、拷树为优势种,灌木层稠密,以花竹占优势,尚有黄荆、大青等,草本层较稀疏,尚有淡竹叶、海金沙等。
常绿阔叶林是岳麓山的地带性植被,由于人为的破坏,现仅部分残留;
从山麓至山顶常绿阔叶林建群种的垂直分布规律为苦储。
拷、青冈栋,这些树种在岳麓山各地亦见零星分布,森林一经恢复,已们仍将会逐渐占居优势。
B.马尾松纯林
(1)马尾松纯林。
马尾松人工纯林见于五轮塔、西坡的山底一线以及师大南院后山坡、东坡等向阳地带,生长良好。
乔木层有马尾松;
灌木层有糙木、枫香及自栋;
草本层有野古草和蔽等。
(2)马尾松、枫香群落。
此群落分布围较广,但分布规律不明显。
乔木层以马尾松、枫香为优势种;
灌木层有油茶、枫香等;
草本层有鳞毛蔽及皱叶狗尾草等。
C.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
枫香、苦储群落此群落分布围亦很广泛,山坡与山谷常见分布。
乔木层以枫香和苦储为优势种,灌木层有山矾、油柿、
石楠等,草本层有鳞毛献、皱叶狗尾草。
D.落叶阔叶林
(1)枫香纯林。
此群落为岳麓山的著名风景林,分布于爱晚亭至麓山寺,麓山寺以上公路旁山沟坡以及东坡的沟谷,其外貌季相变化十分明显,早春嫩绿,夏季深绿,秋季鲜红。
其乔木层以枫香为优势,灌木层有黄檀和苦储、八角枫等;
草本层有皱叶狗尾草及三褶脉紫苑等。
E.常绿灌丛
(1)映山红灌丛。
此群落呈小块状,外貌平矮,分布于各山坡,结构简单,以映山红为优势种,草本有蔽、莎草和五节芒等。
(2)丰迷木灌丛。
此群落见于林木被砍伐的某些地段,主分布于西坡和山顶,以桩木为优势种,或混生白栋、映山红、乌饭树等;
草本层有芒等。
F.落叶灌丛
主要分布于山顶及西坡,面积较小,有以下三种类型的群落。
(1)一友青叶、盐肤木淮丛以大青叶、盐肤木为优势科,草本层有黄背草有芒、野古草等。
(2)小果蔷薇、金樱子灌丛。
以小果蔷薇、牡荆及金樱子为优势种,草本有野古草、芒等。
(3)野南瓜、牡荆、山薄滋丛。
以野南瓜、牡荆及山慈为优势种,草本有野古草、细梗苔草等。
G.经济林(人工林)
(1)油茶林:
油茶林仅分布于穿石坡等少数地段,面积小,间或有高大的枫香、马尾松植株分布。
(2)柑桔林:
沿山底的小山坡零星‘地成小片分布,生长良好,植株高2m左右,冠幅约2x2m2。
总结:
解放前的岳麓山是“道路失修、亭院倒塌、山林残败”的荒凉山野。
解放后,经1952—1955年的大规模造林,种植了遍及全山的马尾松、枫香及其他树种,经30多年的演替和发展,成为了以混交林占优势,仍有一定比例马尾松纯林的植被。
在散生于各混交林中的乔木幼苗或幼树中,常绿成份的乔木占有一定比例,如苦储、拷、青冈栋、樟树等,且生长良好。
由此可见,岳麓山植被总的演替趋势是向着恢复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方向发展。
因此,在遵循植物群落自然演替规律的基础上,尽快人为地促使某些生长不良的群落的更新,优化岳麓山的林分类型,将能更好地发挥岳麓山森林资源的社会功能。
2、土壤
A、通过对岳麓山某一长13m,宽7m的坡面进行土壤特性评析,结果表明:
(1)坡面土壤容重在1.320—1.524g•cm3之间,土壤结构较紧实,且坡下容重大于坡上坡中.土壤孔隙度较高,在44%—51%之间,小孔隙占的比例较大,土壤质地较粘重,且坡上坡中孔隙度大于坡下。
二者的方差分析,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不同坡位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存在差异主要由植被分布状况及受人类活动影响决定。
(2)在持续降水20天后,岳麓山坡面土壤表层含水量很高,达70%以上,原因在于红壤具有膨胀性。
经计算,岳麓山表层土壤膨胀系数为166%。
(3)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较高,在2.4%—4.2%之间,且坡上>
坡中>
坡下;
pH值在4—4.34之间,属于强酸性土壤,坡中>
坡下>
坡上.有机质质量分数和pH值呈负相关关系,且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水平(α=0.01)。
对二者进行方差分析,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不同坡位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孔隙度不同主要由植被分布状况决定。
B、岳麓山组成岩石为岳麓山砂岩,由厚层石英砂岩、砂页岩互层、页岩和砂砾岩组成,砂岩抗风化和剥蚀能力强,而山体四周因外力和构造作用,沿断裂处受侵蚀严重,形成沟壑,使岳麓山显的高耸挺拔。
3、地形
岳麓山位于省市的湘岸,由山的主体和周围一系
列的小丘陵构成。
我们此次实习所研究的岳麓山围指的是岳麓山的主体部分,其具体位置见下图:
岳麓山主要是由扭动构造带中的新华夏系构造形成,并且地貌格局基本上定型于强烈的燕山运动期的新华夏系构造体系,以拗陷和断裂为主,形成了东北—东南向的山脉延伸状况,这种上升运动,导致了侵蚀基准面的下降,为重力侵蚀、沟谷溯源侵蚀和流水侵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岳麓山中部高峻,南北渐低;
东坡陡峻,西坡较缓,山脊线以云麓峰为转折,南段呈东南一西北走向,止于最南端左家垅的靳江口;
北段向东北延伸,止于滦湾镇,成一半月弧型,凹面朝向古城,最高点海拔299.9m。
4、水文
岳麓山气候特点为春温多变,夏秋多晴,全年严寒期短,暑热期长,年平均温度17℃,7月平均气温28.6℃,极端高温40.6℃,一月平均气温4.6℃,极端低温-11.3℃,与市中心地区相比,山中平均气温低4—6℃,季节往往推迟1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120—140mm。
5、动物
由于当日雨势过大,导致无法观察。
6、为什么古代岳麓山以南地区发展好于以北地区,而现代发展又正好相反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有以下看法:
A.古代发展:
在没有工业革命兴起之前,中国普遍发展是靠农业,根据我们的调查能看到以下几点:
(1).岳麓山南面的土壤肥沃而北面却地面多石,因为南面有更适宜耕种的土壤地层。
(2).根据我们属季风性气候,且季风为东南风,岳麓山南成为迎风坡降水量大,而山北为被风坡则反之。
(3).由于山南降水量大,因此水土流失相对严重,而土壤的矿物质由上山而转移到山下,因此山南土壤的肥力能得到补充。
(4).根据古代的人口以及发展程度,在山南发展好的前提下没有必要再去开发山北。
B.现在发展:
以工业为基础的发展,以下为山北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
(1).工业兴起,原本的土地以及不足以够三大产业的发展。
(2).山北的地质多石,土壤层不厚,因此为建筑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地层基础。
(3).山北地区在最初发展行动缓慢,而山南土地发展却已基本饱和,因此会选在山北地区发展。
(4).市市政府也设在山北地区,同时带来政治效应带动山北地区发展。
(5).湘江一桥桥的兴建,更是沟通了山北和河东的联系,连带区域性首要带动山北地区发展。
七、实习总结及体会
应当说,这次实习基本上是达成了原定的实习目的,虽然天气因素影响很大,但并不影响成果。
现在回想实习的见闻,经过此次的土地资源学课程实习着实让我们每个人都学到了不少东西。
因为是同09级土管的学长学姐、本部的10土管的同学一起实习,在实地考查时锻炼并提升了我们组员的交际能力,特别是山上地滑,在梅溪湖路也不好走。
但这个过程加强了我们对土地资源学的整体认识,并对土地利用现状又来更深一层的理解。
在实习过程中应做到严谨而不能有半点马虎,在整个实习阶段让我们在无形中确实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很感这次实习,感夏老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地资源学 土地资源 岳麓山 考察报告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