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306243
- 上传时间:2023-01-21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2.99KB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Word下载.docx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学习中要注意抓住句子的关键词,理解课文的内容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采取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
3.课后练习要求摘抄印象深刻的句子。
摘抄时,学生要思考并能说出这些句子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原因。
主题
教研
研究主题:
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
单元分题:
抓住重点词语、句子或段落理解课文内容
实施
策略
初读时,提出问题,学会带着问题去读书。
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某一段课文反复阅读,提炼句子中关键词。
教师示范,引领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感受语言的美,理解课文内涵。
预设
效果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找出句子的关键词语,重点句段,并能够加以分析,掌握它们在课文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学习资料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认为我在教学实施方面需要重点提高的是“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而阅读则是达到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重要途径。
阅读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有助于信息输入强化记忆,有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和审美情趣。
它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到,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可见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而阅读能力较差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题之一,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也是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实施中重点提高内容。
对于这个问题,我确立的个人研究主题是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透彻,往往对理解整篇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有很大的帮助,是一种耗时少、收效大的做法。
我认为我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提高:
一是抓住中心句理解课文内容。
阅读教学中抓住中心句的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脉络,准确地理解整篇课文的内容。
我觉得整节课是不但抓住了词语,而是在句子当中提炼词语去进一步感悟词眼的表情达意,并结合整个句子整段话进一步让孩子品读,达到感悟的效果。
所以说这节课是以读为本,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学生群情高涨。
融入了文本当中。
老师和学生一起在课堂当中。
如果说这节课的遗憾有两点:
1.生字的认识还保留在一二年级的特点。
缺少三年级识记生字的特点,应该让学生学会对生字的进一步学习,如找近义词,理解难理解的词语。
等等可以放手让小组间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2.文章开课之初学生提出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
”这一个问题,教师也是以这个问题作为全片的解读。
可是在课堂的结尾,教师确没有回到这个主题上来?
即在结尾处,应该让学生明确“课文进入尾声了,现在你理解了为什么沉默是可贵的呢?
”这样才会让问题不失去意义价值,也紧扣全文中心。
二是抓住含义深刻的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这些句子,就不能全面理解课文的内容。
引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要注意教给他们理解句子的方法,教会他们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等来理解句子。
一篇文章,总要表达某种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往往是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
如果我在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就能帮助学生深刻地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是抓住过渡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过渡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文章思路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阅读教学中突出过渡句的教学,也可帮助学生弄清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的脉络,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四、明确目标,持之以恒,带动作文。
根据各年级各班的不同情况,制定一些相应的阅读计划,并保证坚持做到。
及时总结交流,让学生发作文形式汇总成简单的学习材料,贮存加工成学生自己的知识。
学生一时的兴趣激起来比较容易,然而要使兴趣常有,却是件难事。
只有让学生钻进阅读中,让其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学生自己就会主动阅读。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有目标,有计划地组织一些高质量的阅读活动,并长期进行下去,到那时,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旦有长足的进步,就会作文中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无形之中也带动了作文的进步。
本学期的语文教学,我认为如果我能够在以上几方面重点提高,我相信我的语文课堂教学成效一定能得以提高,扎实地提高全体学生的阅读能力。
摘自
分课教学设计简案
第四单元第1课时授课人:
田彦江
课题
13只有一个地球
课型
讲授
课时
第1课时
备课时间
10月15日
授课时间
10月22日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
正确读写“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设想、移民、破碎、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
2、初读感知,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重点:
是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是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教具准备
课件,图片
突破重点难点策略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通过反复阅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本课时
分题
抓住重点词语、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某一段课文反复阅读,提炼句子中关键词,并加以理解。
学生能通过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懂得课文大致内容。
教学过程预设
一、图片导入,提出质疑
出示太空中的地球图片,让学生根据所见说话。
为什么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还有第二个地球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自己感触深的词语、句子。
学生自由回答。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号,找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中出现以哪些说明方法?
哪些修辞方法?
在哪些句子中体现出来。
提示:
段落的中心句一般放在段首或段末。
3、总结课文写了地球哪些方面的内容。
引导学生明白课文是从宇航员遥望地球引入,接着从“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三个方面来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最后告诉人类应该保护地球。
生:
讨论交流……
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段意
三、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1、根据板书的内容,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通过讨论、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从“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两方面深入感悟“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
2、学生概括内容后,老师引导学生说出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用中心句概括,用关键词概括、理解段落内容进行概括)
四、全班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
课后作业:
1、在括号里填适当的字组成词语。
映入( )( ) 相互( )( ) ( )( )可亲
一叶( )( ) ( )( )提供 不加( )(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毁坏—— 容易—— 精心—— 美丽——
3、比一比,再组词。
竭( )遨( )赐( )慨( )
渴( )傲( )惕( )概( )
协( )赌( )薄( )萤( )
胁( )睹( )簿( )莹( )
4、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的感叹?
板书设计:
13只有一个地球
美丽可爱容易破碎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第2课时授课人:
10月16日
10月23日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2、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通过重点句子的理解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多媒体课件
通过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找出句子中的关键词语
找出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并加以理解。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从我做起,保护我们的校园环境。
一、围绕宇航员的感叹,理解关键句子,整体研读课文
1、地球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⑴学生齐读宇航员遨游太空所见的地球,“一个晶莹的球体,……水蓝色‘纱衣’。
(2)学生齐读: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这个句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
把地球比作“母亲”“摇篮”好在哪里?
这是作者对地球的赞美,突出了地球的可爱与美丽,体现了作者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句中将地球比作“母亲”“摇篮”,说明了地球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方,阐明了地球与人类及万物生存的密切联系。
比喻的运用使句子在表达上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读起来极富感染力
2、读“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渺小”是什么意思?
这球这么大,为什么又说它是渺小的?
“渺小”是微不足道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就如同大海里的一叶扁舟般微小,由此可见,人类的活动范围是非常有限的。
从而说明了地球对于人类而言是多么的珍贵,人类应该珍惜和保护地球。
3、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本来”是什么意思?
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它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
结合前文“矿物资源”的阐述,再一次证实了自然资源的有限及面临的危机,从而给读者以警示、提醒。
4、读“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这句话引用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40万亿千米”直观地表明了范围之大,大到人类根本无法到达。
“至少”一词是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40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的严谨性。
同时,“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又进一步说明了距离的遥远,从而简洁有力地证实:
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易于理解,又让人信服。
5、读“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这句话引用了宇航员的感叹,与前文照应,简洁、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特征,突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地球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孕育着万物。
而“破碎”一词,一般用来形容玻璃、瓷器之类的易碎品,在这里可理解为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对地球的伤害,如,文中提到的资源枯竭的危机。
这样表达不仅使句子生动形象,同时又能引起人类的警觉,突出了保护地球的紧迫性。
二、联系实际,认识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1、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以及带来的后果。
2、地球的“渺小”
⑴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⑵结合地球的一些实际实际数据,认识地球太容易破碎
半径:
6300多千米
表面积:
大约5.1亿平方公里
世界人口:
1999年10月12日是世界人口60亿日
陆地面积:
1.49亿平方千米
可供人类居住:
约0.8亿平方公里
3、地球“自然资源有限”
⑴何谓“恩赐”?
为何不是恩赐?
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矿物资源,认识在“自然资源的有限”。
地球无私地、慷慨地向我们提供矿产资源。
体会地球太可爱。
⑵联系实际,人类不加节制地开采矿产,必将加速矿产资源的枯竭。
那时人们将没有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人类需要的工业原料就没有了,进而认识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4、地球的“生态灾难”
⑴人类生活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服务的。
何为“本来”?
去掉“本来”,读出地球的可爱;
加上“本来”,读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⑵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主要有哪些?
联系实际谈开去、想开去,体会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污水排放,乱砍滥伐,捕杀野生动物,废气排放,滥用化学品等。
并由此展开联想,想到不堪的后果。
三、人类别无去处,生成保护地球的意识,明白“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⑴科学家证明什么?
是何意?
科学家设想什么?
⑵展开想象,说说人类别无去处的结果?
⑶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说出怎样保护地球。
13
只有一个地球
渺小
资源有限
地质变化
太容易破碎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
别无去处
课后作业处理或补充练习:
搜集人类破坏环境的事实。
小练笔:
我们身边有哪些破坏或污染环境的例子,写一编倡议书。
第四单元第3课时授课人:
14狼和鹿的故事
自读
10月日
10月24日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然界里的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人类要尊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维护生态平衡。
3.学习体会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通过鹿群变化的对比,森林状态的对比,弄清狼和鹿的关系。
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
多媒体生物链
以疑代讲,联系科学中生物链知识,分析生物链中某种生物数量变化对其它生物的影响。
对20几年前后森林的变化和鹿的数量的对比提出质疑,通过小组合作,找出造成这种恶果的原因。
通过学习本文,知道人类在维护生态平衡中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不遵循自然之道,必然会受到惩罚。
从而引起学生的反思,保护好身边的各种生物。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你的印象中狼是什么样的?
(凶残、凶恶、贪婪)鹿又是什么样的?
(美丽、活泼、善良)
2、从你们的刚刚的表情中看出,大家都恨那贪婪、凶残的狼,而喜欢美丽可爱的鹿。
但是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却惊愕地发现课文中有这样两句话。
【出示】①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
?
②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祸首”是什么意思?
3、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使狼成了“功臣”,而鹿却成了“祸首”呢?
就让我们一起到狼和鹿曾经生活过的凯巴伯森林寻找答案。
二、研读课文(感受森林变化)
1、轻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把描写森林的句子用直线画下来,再读一读。
2、指名读:
“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出示句子
师:
“生机勃勃”什么意思?
由“生机勃勃”,你想到了哪些景象?
该怎样读好这句话呢?
指名试读,评价,齐读。
3、出示图片。
这是100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经过25年后,凯巴伯森林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快速浏览课文,找到再次描写凯巴伯森林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4、指名读:
“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出示句子、图片
读着这句话,看着这幅图,你的心情如何?
有什么感想?
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
指名读,齐读。
三、深入探究(感受狼与鹿的变化)
(一)狼的变化
1、是呀,同一座森林,25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读读课文,找到原因。
点拨:
原来,狼被大量捕杀是森林前后变化的导火线。
为什么要捕杀狼呢?
谁能用书中的话回答?
指名说。
2、这里说狼对鹿下毒手,进行暗算,想想看,狼会对鹿下怎样的毒手,进行怎样的暗算?
和你以前读过的那些故事、材料联系起来。
3、狼对人们喜爱的鹿下毒手,进行暗算,人们会说什么?
4、当地居民是怎样捕杀狼的?
放声读读第二小节,看看从这段文字里,你能读懂什么?
交流:
捕杀数量之多情景残忍。
5、狼一只跟着一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这是一个怎样的场面?
6、鹿是一起倒下去的吗?
一只一只,用了25年。
谁能再读读这段话,把刚才的悲惨的、凄惨的、血腥的场面读出来,还有那么长的时间,要读好。
(二)鹿的变化
1、狼被杀掉了,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当地居民,你会说什么了呢?
正如当地居民所想的一样,这一片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
(自由王国)自由王国还可以说成(自由世界、自由天堂)出示句子
2、鹿没有了狼这一后顾之忧,它们在这一王国里会怎样的自由呢?
(学生自由表达)
3、教师引导:
是呀,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们饿了可以……渴了可以……累了可以……困了可以……
在这一自由王国里,它们可以自由地散步,可以安心地睡觉,可以毫无约束地生儿育女。
4、于是,鹿的总数一下子就超过了十万只。
出示:
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
25年前,鹿还只有四千多只,现在一下子猛增到十万只,是当年的25倍。
想象一下,这时候你放眼远眺,凯巴伯森林是什么?
再放眼远眺,你看到的还是什么?
还是鹿,密密麻麻的鹿呀,让我们看看这个景象吧!
(出示图片)
5、凯巴伯森林真的永远成了人们心中鹿的自由王国了吗?
几年过去了,结果又怎么样呢?
(出示:
可是,……八千只病鹿。
)
6、默读。
讨论:
鹿为什么相继死去?
①饿死。
(哪些句子说明它们没有吃?
不是有一片森林吗?
怎么被饿死?
鹿太多了,它们吃了灌木就吃(吃小树)吃了小树又吃(吃嫩枝)吃完了嫩枝甚至去吃(树皮)吃完了树皮还会去吃?
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这时候让你画上凯巴伯森林,森林会是一番什么景象?
师出示句子:
“整个森林……蔓延”这个句子里面有一对反义词,哪一组?
(消退、蔓延)绿色是一点点消退的,还是突然消退的。
师引读:
一年过去了,绿色在……枯黄在……十年过去了,绿色在……枯黄在……二十年过去了,整个森林……绿色在……枯黄在……
多么凄凉的景象啊!
凯巴伯森林一片悲凉,同学们,鹿相继死去,还有一个什么原因?
②病死。
(为什么二十多年前疾病没有在鹿群蔓延?
7、因此,短短的几个冬天,十万只鹿只剩下八千只,而且是病鹿。
此时,如果让你在这幅画面上画上这八千只病鹿,这些鹿可能会是什么样子?
8、多么悲凉的画面!
你能通过朗读表达这份悲凉吗(指导朗读。
四、对照感悟
1、在这份悲凉中,鹿怎能不回忆起昔日“与狼共处”的生活呢!
(出示并齐读第一自然段。
2、男女生分别读昔日的凯巴伯森林与今天的凯巴伯森林。
过渡:
同学们读得真好,让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感受到了凯巴伯森林的生机和它的灾难、悲惨,面对着现在狼被除,鹿也惨败,森林也枯黄的景象,当地居民又会说什么呢?
3、为什么狼反而成为了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为什么鹿又成为了破坏森林和毁灭自己的“祸首”?
你能不能用“因为……所以……”来回答呢?
自由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
4、同学们,鹿想当这个“祸首“吗?
真正的“祸首”是谁?
大量捕杀狼这一政策是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制定的。
罗斯福当初做出决定,本意是想保护鹿,但事与愿违,结果痛心不已。
5、同学们,生物间有一种平衡关系,就像一架天平,一头是狼,一头是鹿,如果没有外界干扰,它们始终保持平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态平衡。
(板书:
生态平衡)
如果一旦某一方遭到人为的破坏,就像狼被无止尽地杀死,天平必将倾斜甚至是倒塌,必将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狼和鹿》这篇课文就是一幕惨痛的悲剧!
这无疑给人类敲响了“保护生态平衡”的警钟!
保护)
7、“保护生态平衡”齐读,再次大声呼吁。
请同学们把这六个字永远记在心中!
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总一部分人贪婪一时的利益,而不惜破坏生态平衡。
五、阅读资料,交流感受。
课堂作业:
我会填:
我们是大地的(
),大地也是我们的( )。
( )是我们的姐妹,( )是我们的兄弟。
树汁流经树干,就像血液( )。
我们和大地上的( )、( )同属于一个家园。
课后作业
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鹿和狼的故事
狼吃鹿→消灭狼→鹿吃植被→林毁鹿死
不能违背生物界发展规律
教后反思:
第四单元第4课时授课人:
15这片神圣的土地
10月18日
10月25日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回荡、滋润、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盘点”中列出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四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