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区三峭湾到木洞大桥道路改建工程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300330
- 上传时间:2023-01-21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42.29KB
巴南区三峭湾到木洞大桥道路改建工程Word文件下载.docx
《巴南区三峭湾到木洞大桥道路改建工程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南区三峭湾到木洞大桥道路改建工程Word文件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10年8月正式开工,2011年8月完工。
2.3安全目标:
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2.4文明施工目标:
本工程创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
2.5环境保护目标: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做到水土不流失,采取措施防治污染,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2.6管理目标:
全面推行项目法人施工,实行优化组合,动态管理,合理交叉,均衡生产。
实现整个工程质量评定合格(新标准)、安全生产无事故、保证合同工期或提前完成施工任务、创建文明施工工地、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1、工程概况:
巴南区三峭湾到木洞大桥道路改建工程,位于巴南区木洞镇境内,路线起点与南涪路交界,止于木洞镇,路线里程长度2.79716㎞,其中四级公路部分0.96㎞,市政道路部分20221291㎞(其中主路1.83716㎞,支路0.384131㎞).
2、主要设计技术指标:
2.1道路等级:
K0+000~K0+960:
四级公路;
K0+960~K2+413.029及支路K0+000~K0+384.131:
市政道路。
2.2K0+000~K2+413.029。
2.4标准横断面布置:
0.25m土路肩硬化+3.5m行车道+3.5行车道+0.25m土路肩硬化。
3、合同工期:
合同工期:
开工日期为2010年8月,完工日期为2011年8月。
4、地形地貌
木洞区地处四川盆地东部,位于长江中游南侧,重庆市东部。
南部与南岸区相邻。
地理坐标为东经106°
02′48″~106°
27′19″,北纬30°
30′15″~30°
59′31之间″。
本项目道路工程地处川东平行岭谷南缘,在地质构造作用下,地表起伏明显,岭谷相间,南北走向,南北起伏。
线路处于四川盆地东南部平行岭谷的重丘陵地区。
绝对高程190m~280m,相对高差约90m左右。
6、水文地质条件
该工程所在区域属亚热带带季风性气候,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常年降雨量在508.1㎜~1377.9㎜,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191.7~1566.0小时。
三、施工组织机构、施工布置等各项施工准备
我单位进场后,将发扬吃苦耐劳敢打硬仗的作风,强化施工组织管理,以“三快、三化、四保、一创”的主导思想组织好施工。
“三快”是快速组建项目经理部、快速调集人员和机械进场、快速完成施工准备工作;
“三化”是管理科学化、施工机械化、作业平行化;
“四保”是保质量、保进度、保安全、保护环境;
“一创”是创精品工程。
1.施工组织机构与职责:
1.1现场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
中心试验室
财务物资科
综合办公室
质检科
施工管理科
总
工
室
路面施工处
桥梁施工处
路基施工处
1.2各部门职责
1.2.1项目经理:
负责本合同段全面工作。
1.2.2总工程师:
主管工程技术、施工质量。
1.2.3总工室:
负责工程技术、质量检查、施工方案制订、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推广与应用。
1.2.4施工管理科:
主管施工技术、施工调度、计量与支付、施工测量等。
1.2.5质检科:
主管施工质量,负责质量检查、监督、验收及竣工资料等。
1.2.6综合办公室:
主管后勤保障、外事协调、安全、文秘工作等。
1.2.7财务物资科:
主管财务管理、物资采购与供应、设备调配、工程结算等。
1.2.8中心试验室:
主管工程各项试验、质量检查、监督等。
2.施工便道、便桥:
对外交通主要利用现有公路。
3.施工用电:
与当地供电局协商,利用当地网电,同时配备发电设备备用。
4.工地通讯:
项目部安装固定电话,同时配备手机,互相联系方便。
四、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及方法
1、路基工程施工
路基主要工程量:
挖方24926m3;
填方8906m3。
1.1雨水管道施工
1.1.1放线定位按照设计图纸放线,用石灰洒出开挖边线。
1.1.2开挖采用用挖掘机配合人工开挖,开挖时,测量人员配合开挖,挖掘机开挖至设计高程以上20~30cm,剩余部分采用人工紧跟挖掘机清理。
清理至设计标高。
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基槽边坡及基底宽度,防止管道安装过程中出现塌方。
1.1.3槽底经监理验收后,铺筑砂砾垫层,检查厚度和平整度。
1.1.4铺筑混凝土垫层砂砾垫层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安装垫层模板进行砼垫层浇筑。
浇筑前测量人员要严格复核模板的平面偏位及高程,以保证垫层的纵坡满足设计要求,垫层严禁出现倒坡流水现象。
垫层采用平板振捣器进行振捣密实,浇筑完成后要对垫层进行拉毛处理,以保证和护管砼的良好结合。
1.1.5下管,稳管雨水管安装采用8T吊车进行安装,人工辅助就位。
稳管前必须重新调整管线的偏位及顺直度,缝宽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顺直度满足设计要求后从管线两侧安装模板浇筑护管砼,浇筑前要清理干净垫层上面的杂物。
护管砼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
1.1.6涂沥青护管砼浇筑完成后对管周涂沥青两遍,涂刷要均匀
1.1.7处理接缝抹带施工之前管端接头位置要进行打毛处理,以利于抹带的结合。
接缝位置安装好沥青浸麻布后进行抹带施工,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抹带宽度及厚度。
抹完后立即贴塑料薄膜进行保水养护,防止出现裂缝渗水。
1.1.8回填在护管砼及抹带强度满足要求后进行回填施工,分别从两侧进行对称回填,保证雨水管不发生位移,两侧用人工夯实,管顶范围内40CM用人工夯实,其上压实施工同路基。
1.1.9检查井砌筑管线安装完成后进行检查井的砌筑,砌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检查井的尺寸及高程.
1.2路基清表及填前压实:
1.2.1首先恢复中桩,根据提供的导线点,对控制点进行复测,检查所有的水准点,进行原地面横断面测量,报监理工程师审查后,进行施工。
1.2.2对路基范围内(包括护坡道以外0.5m)和土场范围内进行清表,清表采用推土机进行,将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至少10-30cm内的草皮、农作物的根系和表土予以清除,路基内的清表土用装载机装车,自卸车运输至弃土场,土场中的清表土用装载机堆成堆,土场挖除后回填到土场内。
1.2.3土料含水量控制:
对取土场含水量检测,并根据含水量的情况采用取土场和少量的路基上翻耕晾晒的方式,以达到控制含水量的目的。
1.2.4选取基底土进行击实试验,取得基底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后报监理工程师批准,进行基底压实前根据含水量的情况采用旋耕犁进行翻松晾晒,达到最佳含水量附近时采用振动式压路机进行基底压实,零填方或挖方路基路床顶面以下0-80cm范围内的压实度不小于96%,在80-150CM范围内,压实度不小于94%。
2.1试验及准备:
(1)对指定填土取样做击实、液限、塑限试验,确定土料是否为适用填料。
(2)路基填筑前,先做200m长路基填筑试验段,以确定松铺厚度、含水量、压路机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速度、碾压遍数和最终压实度。
试验完成后,提交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作为路基土方填筑的控制依据。
1.2.2土方开挖:
本合同段土方开挖一是挖除非适用材料(包括淤泥),现场采用抽水机抽水,挖掘机开挖,自卸车运输的方式运送到业主指定的弃料地点;
二是路基边沟土方开挖,开挖采用掘进法配合人工修整施工,路基填方前先开挖边沟,以利排水,路基填筑完成后修整路基边沟。
1.2.3路基土方填筑:
(1)路堤填筑按水平分层法摊铺,且最大铺土厚度不得超过3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压实厚度不得小于10cm。
(2)路堤每层填料顶面要形成1.5%左右双向排水横坡,边坡直顺。
(3)与旧路结合处需将旧路路基挖成台阶,台阶宽度满足摊铺和压实设备的需要,且不得小于1m,台阶顶一般做成2%-4%的内倾斜坡。
(4)填土路基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两个相邻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后填作业段要先挖除预先填作业段交接处的未压实部分(顺路线方向不少于1.5m),然后再按1:
1的坡度分层开挖台阶进行填筑;
如两段同时施工,则应分层相互交叠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m。
(5)整平:
每层铺土先用推土机大致推平,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后,再用平地机整平。
(6)碾压:
1).压实前及时测定含水量,含水量适宜时方可碾压。
2).碾压顺序:
先用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再轻振2遍,使其获得均匀初压,然后用振动压路机重振至设计压实度,最后再静压一遍(以路基试验段确定的压实方法为准),直至表面无明显轮迹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
3).在直线段先压两侧,然后平行向中间碾压;
在超高小半径曲线路段,先碾压曲线内侧,然后依次碾压至外侧。
4).采用纵向进退式碾压,压路机行进速度控制在4km/h左右,横向轮迹一般要重叠0.4-0.5m,前后两相邻施工段要纵向重叠碾压1.0-1.5m,达到无漏压、无死角。
禁止横向碾压路基和在路基上随意转弯。
5).设计规定在路基和桥涵结合处设置缓冲段,在压实每层路堤时缓冲段多压两遍,以确保此处的压实度。
2、路面工程施工
2.1路面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主线路面形式为上面层为3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为4cm中粒式沥青砼,下面层为5cm粗粒式沥青砼;
基层为17cm水泥稳定碎石+17cm水泥稳定碎石;
底基层为18cm石灰稳定土。
路面各面层之间设沥青粘层,面层与基层之间设沥青下封层。
另有其他工程项目包括路肩、路缘石等,具体见工程量清单。
2.2石灰稳定土底基层
石灰稳定土,设计厚度为18cm,另有少量15cm,计划采用路拌法施工。
2.2.1施工顺序
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备料、摊铺土→洒水闷料→整平和轻压→摊铺石灰→拌和与洒水→整形→碾压→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洒水保湿养生。
2.2.2施工准备
2.2.2.1下承层:
提前进行检查,确保达到规范要求,达不到要求的路段及时处理,确保正常施工。
2.2.2.2机械:
提前做好机械的维修,确保所用机械以良好的状况投入施工。
2.2.2.3人员:
实行定岗、定员、制定出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开工前进行人员培训,不合格的不准上岗。
2.2.2.4材料:
首先对拟进场的材料进行取样试验,试验合格后及时组织进场,定好料源,保证及时供应。
2.2.2.5混合料组成设计:
根据本工程要求的强度,按照图纸提供石灰剂量,并根据经验,估计最佳含水量的大致范围,然后按估计的最佳含水量和左右每间隔2个百分点含水量,做击实试验,求出石灰剂量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并按此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进行室内制件,检测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从而确定出合理的、满足强度要求的石灰稳定土的配比,并确定出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2.2.2.6按照试验配比,进行试验段施工,检验所采用的材料、机具以及施工方法、施工组织的适应性,以便作必要的改进,取得松铺系数、压路机合理组合碾压遍数、标高控制等数据。
试验路段完成后,进行总结,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经监理批准进行大面积施工。
2.2.3施工
2.2.3.1在验收合格的路基上恢复中线.
2.2.3.2把下承层清扫干净,表面无浮土、杂物、洁净,并洒水使之湿润,便于层间的粘接。
2.2.3.3材料运输及土的摊铺:
土料运输与摊铺:
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进行土料运输,运输车辆根据生产能力和运距确定,并有适量的余量。
将土样平摊,并控制松铺厚度。
2.2.3.4拌和:
石灰稳定混合料采用路拌机拌和。
土和石灰按设计数量布完后,拌和后混合料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1%-2%,以补偿拌和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否则根据情况补洒水。
路拌机拌和自一侧开始,逐步向中间进行,每次拌和搭接宽度不小于0.5m,达到拌和均匀。
拌和过程中,有专人随机检查拌和深度,发现素土夹层随时进行调整,达到施工及设计要求。
2.2.3.5整形:
拌和完成后,先用推土机进行稳压,然后用平地机刮平至标高.
2.2.3.6、碾压:
2.2.3.7、采用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和3Y18/21压路机进行压实。
混合料整平后及时进行碾压,碾压过程中,水泥石灰稳定土的表面保持湿润,如表面水分蒸发的快,及时补洒少量的水,防止出现裂纹。
碾压机械行走方向平行于路轴线。
碾压时,先用单钢轮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再振压3-4遍,速度约2-3km/h,到满足压实度要求为止。
最后用3Y18/21压路机静压1-2遍,直到无明显轮迹。
要求表面平整密实、边线整齐,无松散、坑洼、软弹现象,接茬平整。
2.2.3.8、碾压过程中由质检科进行检测:
a、检查含水量是否合适;
b、检测压实厚度及高程,有差异时及时处理;
c、检测压实度,合理安排碾压遍数;
d、检查混合料均匀性,有明显离析、弹簧处,及时处理,调换混合料;
e、检测平整度,提出改进措施。
2.2.3.9、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路段上“调头”,以保证石灰稳定土层表面不受破坏。
2.2.3.10、养生:
碾压完成后即保湿养生,采取洒水养生的方法,养生期不少于7天。
养生期间只允许洒水车辆通行,限制车速在15km/h以下,并不得急刹车,其他车辆禁止通行。
2.2.3.11、质量控制与检查
1、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坚持跟踪控制,首先对原材料进行控制,专人检查,主要控制项目为:
原材料质量、混合料配比、含水量、摊铺厚度、压实度、试件强度等。
②、检查方法:
石灰含量检测采用EDTA滴定法,水泥含量按理论计算数量进行现场控制,摊铺厚度采用挖坑检查,压实度采用环刀或灌砂法检查,现场取样做试件进行强度检查。
2.2.3.12、交叉施工影响及措施
道路工程施工质量要求高,由于工序较多,所以受周围其他因素制约较大,在姜萌路施工过程中,我部积极配合周村区交通局做好协调工作。
尽量争取封闭或半封闭施工,将对施工影响程度减少到最小。
2.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度17+17cm,201005.76m2;
采用厂拌法施工。
2.3.1施工顺序
测量放样→准备下承层→拌和→摊铺→压实→检查→养生。
2.3.2施工准备
2.3.2.1提前检查下承层,对达不到要求的路段及时处理。
做好机械的检修,确保所用机械以良好的状况投入施工。
人员实行定岗、定员,开工前进行人员培训。
2.3.2.2材料
(1)碎石
a.碎石压碎值应≯30%。
b.扁平、长条颗粒总量不超过20%,并不能含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
c.最大粒径不超过37.5mm,级配组成符合规范要求。
(2)水泥:
各项指标符合路用材料技术要求。
(3)水:
采用水库、沟渠或河流中无污染的水。
2.3.2.3混合料组成设计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组成设计,采用集料嵌挤设计方法,在满足施工和易性条件下提高粗集料用量,在满足强度标准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水泥用量,减少裂缝。
(1)按图纸规定的配合比进行混合料击实试验,确定最佳水泥剂量、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2)按最大干密度的98%配以最佳含水量制作试件,在25±
20C下保湿养生6天,浸水1天后,进行无侧限抗压试验。
(3)无侧限抗压强度按规范要求进行试验,若试验结果达不到设计要求,则分析原因,调整配合比,直到试验结果合格,再选定配合比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2.3.2.4选200m做试验段,验收合格后得出松铺系数,摊铺速度、合理的碾压组合遍数等参数,优化施工方案以指导后面的施工。
2.3.3施工
2.3.3.1认真测量放样,恢复中桩和边桩,边桩比设计宽度宽3-5cm。
2.3.3.2清扫、洒水、准备下承层
把下承层清扫干净,表面无浮土、杂物、洁净,并洒上水使之湿润,便于层与层之间的粘接。
2.3.3.3拌和
(1)拌和采用集中拌和的方式,根据试验数据及试验段总结,提前做好拌和机的调试和人员的准备工作。
(2)拌和时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应略增大0.5-1.0个百分点,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
(4)试验室定期检查含水量、水泥用量、混合料抗压强度、石料级配等
2.3.3.4运输
(1)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运输车辆根据生产能力和运距确定,并有适当的余量。
(2)已拌和的混合料及时运往工地,运输车辆用蓬布覆盖,防止水分蒸发和污染。
(3)卸料时应注意卸料速度,防止离析;
运到现场的混合料应及时摊铺,现场存放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
2.3.3.5摊铺
(1)放样:
挂好基准线,主线每10m,匝道每5m设一基准线立柱,基准线达到规定拉力,才能保证高程准确,基准线要平顺,松铺厚度严格按试验段数据进行施工。
(2)拌和机产量、运输车辆运料能力,同摊铺机摊铺速度相匹配。
摊铺混合料终端时,如果超过水泥延迟时间,应设置横向接缝。
(3)横缝的设置原则与纵缝相同,尽可能减少横缝的发生,在终凝前能进行处理的按翻松一部分共同找平碾压的方法处理。
横缝应垂直于路线中线,不斜面向留缝。
2.3.3.6碾压
(1)混合料摊铺后及时进行碾压,用轻型压路机先静压一遍,从两侧向中线碾压,速度约1.6km/h,再用重型压路机碾压2-3遍,速度约2.3km/h,到满足压实度要求为止。
最后用轻型压路机静压1-2遍,直到无明显轮迹。
(2)碾压过程中稳定土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如果表面水蒸发得过快,要及时补洒少量的水。
(3)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稳定土表面不受破坏。
2.3.3.7养生
碾压完成后即进行保湿养生,养生期不少于7天。
养生期间始终保持表面湿润,至上层结构物施工前,表面必须覆盖,不得曝晒。
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封闭交通。
不能封闭时,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并将车速限制在30km/h以下,严禁重型车辆通行。
2.3.3.8两层同时施工
水稳基层采取两层同时施工,在下层施工完成200米后,将摊铺机退回,进行第二层水稳基层施工。
2.4透层、粘层与封层
下面层和基层之间设封层,各面层之间设粘层。
总量为164951。
59m2。
2.4.1材料要求
2.4.1.1粘层采用喷洒乳化沥青,各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2.4.2施工
2.4.2.1封层
(1)铺筑封层前,基层表层应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能铺筑。
(2)封层施工采取层铺法进行铺筑,乳化沥青用沥青撒布车自动喷洒,层铺法的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3)集料的洒布应符合规范要求,洒布均匀,并用压路机碾压一遍。
(4)施工完毕后应封闭交通避免污染,当出现泛油时,应补洒吸附沥青材料。
2.4.2.2粘层
(1)粘层施工前,清扫下承层,确保整洁而无尘埃,以保证其与沥青面层之间有足够的黏结力。
(2)采用沥青洒布车人工均匀喷洒,喷洒的用量和稠度应通过试洒确定。
(3)粘层沥青应在中面层或上面层施工前24小时以内喷洒。
(4)洒布沥青材料的气温不应低于100C,风速适度。
浓雾或下雨不应施工。
(5)喷洒完毕后封闭交通,严禁车辆行驶,避免污染。
2.5沥青砼面层
沥青砼面层共分三层,上面层细粒式沥青砼154428.83m2,中面层中粒式沥青混合料120230.02m2,下面层粗粒式沥青砼772200.53m2。
2.5.1施工顺序
测量放线→准备下承层→挂线→沥青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碾压→验收。
2.5.2准备工作
2.5.2.1下承层
基层已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并养护7天以上,下封层施工完毕,经验查无缺陷,平整、洁净后即可进行沥青砼下面层施工。
2.5.2.2机械
提前对所用机械设备进行检修,确保所用机械以良好状态投入施工。
2.5.2.3人员
工作人员各就各位,并实行定岗定员、制定出明确的岗位目标。
2.5.3材料
2.5.3.1沥青
砼面层所用沥青按图纸和规范要求。
进场沥青按规定频率进行取样和试验,主要指标为针入度、延度。
2.5.3.2粗集料—碎石
a.沥青砼面层的碎石由坚硬岩石轧制而成,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
b.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长条、扁平颗粒总量≯15%,洁净、干燥、无风化、无粘土块及植物等有害物质。
2.5.3.3细集料
a.沥青面层细集料采用石屑和天然砂,应干净、坚硬、干燥、无风化、无杂质或其他有害物质。
b.细集料有良好颗粒级配,其规格符合要求。
2.5.3.4填料
a.沥青面层混合料中所用填料用石灰岩磨细得到的矿粉,不含泥土杂质和团粒,干燥、洁净,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2.5.4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2.5.4.1各层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标准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2.5.4.2通过马歇尔试验,测定稳定度、流值等物理、力学指标。
绘制密度、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同沥青含量的关系图,综合选定满足各项指标要求的最佳沥青含量。
2.5.4.3按照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比验证三阶段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2.5.5铺筑试验段
沥青砼路面上、中、下三层,每层施工前均做不小于100m的试验段,认真做好各项原始数据的记录、整理、验证施工方案,不合适的地方修改,最后确定松铺系数、碾压遍数、碾压设备的配备、碾压方法和运输车辆的数量等数据用于指导以后的施工。
2.5.6施工
2.5.6.1测量放样
(1)恢复中桩、边桩,主线上每10m设一桩,小半径匝道每5m设一桩。
(2)挂线:
基准线加力拉到规范要求的拉力,基准线立柱与基准线之间连接牢固,以免发生上下或左右松动现象。
2.5.6.2沥青混合料拌和
(1)沥青混合料采用可按用量分批配料的间歇式拌和机拌制。
(2)拌和机能分口、分级上料、计量准确、抖和均匀、自动调控、自动记录。
热拌沥青混合料允许偏差符合相关规范规定。
(3)混合料出厂温度控制在140-1650C,当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高于1800C混合料予以废弃。
(4)一旦发现花白料、焦料及离析现象就立即停止拌和找出原因并予以处理,对不合格的沥青混合料坚决不上路摊铺。
2.5.6.3沥青混合料运输
(1)沥青混合料用20t以上自卸汽车运输,运输车的数量根据拌和站的产量、摊铺速度、运距、等候卸料时间确定。
一般正常情况施工时,摊铺机前面应有2-3辆车等候卸料。
(2)自卸车厢后挡板卡扣保持清洁,易于卡紧、开启,以防料车在行进过程中漏料,造成材料浪费和路面污染。
(3)运输车均备蓬布,一旦遇雨及时覆盖,以免造成材料浪费和温度散失。
2.5.6.4沥青混合料摊铺
(1)摊铺机能自动调节层厚和找平,在倒换车辆过程中能连续摊铺,并具有可加热的振动熨平板及振动夯等初步压实、熨平装置,摊铺宽度可以调整。
(2)下面层摊铺时,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巴南区 三峭湾到木洞 大桥 道路 改建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