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单元计划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298137
- 上传时间:2023-01-21
- 格式:DOCX
- 页数:41
- 大小:128.35KB
小学数学教学单元计划文档格式.docx
《小学数学教学单元计划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单元计划文档格式.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040(改写成两位小数)=7.60000(化简)=
450(改写成三位小数)=12.000(改写成一位小数)=
三、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凑整。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0.982
28.365
8.254
四、单位换算。
5元零7分=()元3.8厘米=()分米
8千克56克=()千克3.08千米=()米
700.56平方厘米=()平方分米5038元=()万元
8.02吨=()克0.00078平方千米=()平方米
五、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
113.96-25.34-29.5739.45+68.89+17.55
16.68+8.69-6.6827.012-18.75-2.25
25.27-7.59+5.73-1.4131.21-7.89+2.11
六、先画树状算图,再用逆推法求方框中的数。
89.36-+19.23=65.32126.89-(+36.56)=36.87
七、根据提供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并计算。
问题一:
计算:
问题二:
问题三:
二、小数的乘除法
小数乘法
一、本单元的地位和作用
小数乘法是学生已具有乘法(倍)的概念(二上),小数的性质(四下),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四下),小数的加减法(四下)以及初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能力(例如,转化、逆推等)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
是进一步学习小数除法和解答日常生活问题的基础。
二、本单元的内容
小数乘法的内容主要包括:
小数乘整数;
小数乘小数;
连乘、连加、连减;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三、单元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2)运用一个数乘大于(或小于、等于)1的数积的大小规律,判断积的大小。
(3)会正确计算小数连乘、乘加(减);
并运用整数运算律对一些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简便计算。
(4)经历在实际的情境中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
(5)培养先进行估算(估测)的习惯,以及良好的计算行为。
四、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小数乘法的计算
乘数是纯小数的乘法的意义。
关键: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五、单元课时安排
(一)小数乘法
1.
新授
整数乘小数
掌握整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2.
小数乘整数
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
提高小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技能。
4.
小数乘小数
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5.
一个数乘大于(小于、等于)1的数的规律
能根据一个数乘大于(小于、等于)1的数,判断积的大小。
6.
(二)连乘、乘加、乘减
小数连乘、乘加(减)混合运算。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正确计算。
整数乘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
整数乘法运算律在小中同样适用,并能正确计算。
小数加、减、乘混合运算
六、单元测试参考题
⒈直接写出得数。
①0.4×
12=②2.3×
4=③1.6×
5=
④0.7×
0.8=⑤0.9×
0.01=⑥2.5×
40=
⒉列竖式计算。
⑴64×
0.23=⑵1.29×
43=⑶0.59×
400=
⑷0.83×
0.07=⑸0.85×
3.64=
⒊用递等式计算下面各题。
⑴0.89×
60-14.2;
⑵3.8×
0.4×
2.5;
⑶(0.028+0.062)×
1.01;
⑷48×
0.25;
⑸6.4×
99+6.4
⒋填空。
在括号内填上“>”、“<”或“=”。
①0.87×
1.2()0.87;
②0.87×
1()0.87;
③0.87×
0.2()0.87;
④1.6×
0.5()1.6;
⑤1.6×
0.5()1.6×
1.2。
⒌列式计算。
⑴8个0.15连加的和是多少?
⑵甲数是0.27,乙数是甲数的0.9倍,乙数是几?
⑶两个因数分别是3.7与6.,它们的积是多少?
⑷一只正方形桌子桌面的边长是0.85m,它的周长是多少?
⒍应用。
⑴小胖家住在一幢7层的公寓里,如果一层高是2.86米,那么这幢公寓楼高是多少?
⑵一只课桌的桌面长1.2m,宽0.55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⑶小巧从家走到学校共12.5分钟,速度是80米/分钟,小巧家至学校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⑷一头小牛的体重是0.38吨,一头大象的体重比这头牛的9.2倍少0.4吨,这头大象的体重是多少?
⑸按照国际通行的工艺,用1千克废纸做原料,可生产0.8千克再生纸。
如果每人每周回收1.5千克废纸,我们班级一周回收的废纸可生产多少千克周生纸?
小数除法
一、本单元的地位和作用
小数除法是学生在小数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好小数除法将对后续学习和日常生活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本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1、初步理解除数是整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含义。
2、能利用商不变性质,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通过探究除数与1的大小关系,能够预测被除数与商的大小关系。
4、经历在实际的情境中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
5、逐渐养成估算、验算的良好计算习惯。
小数除法的计算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意义。
小数除法的计算规则。
(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初步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含义,会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四)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初步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含义,能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探究除数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
一个数除以大于(小于、等于)1的数的规律
探究一个数除以大于(小于、等于)1的商的规律。
提高小数除法的计算技能。
①2÷
0.5=②0.3÷
5=③3.6÷
1.2+2.4=
④0.64÷
0.8=⑤0.78÷
0.01=⑥0.25÷
0.25+0.25=
⑴28.5÷
2.5=⑵24.08÷
0.43=⑶9÷
36=
⑷7.29÷
1.62(用乘法验算)=⑸0.854÷
0.6(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⑴28÷
(5.6×
25)⑵5.6÷
0.28÷
0.25⑶1.01×
(47.04÷
5.6)
①0.87÷
②0.87÷
③0.87÷
0.5()1.6÷
0.5;
⑤8.4÷
100()8.4×
0.01;
⑥0.9÷
0.98()0.9÷
1.02
⑴9是0.15的多少倍?
⑵甲数是0.27,是乙数的0.9倍,乙数是几?
⑶0.69与0.44的差除它们的和,商是几?
⒍应用。
⑴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面积是1100.48平方米,已知它的长是36.2米,它的宽是多少米?
⑵一辆货车3.5小时行了262.5千米,这辆货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⑶小胖家八月份储蓄2400元,是七月份储蓄的1.5倍,预计九月份比八月份多储蓄300元,预计九月份小胖家储蓄多少元?
⑷一头小牛的体重是0.38吨,比一头猪的体重的6倍少0.4吨,这头猪的体重是多少?
⑸果园里采摘了9.8吨香蕉。
如果用载重量是1.2吨的小货车装,至少需要这样的小货车多少辆?
⑹一间食堂长8.4米,宽4.8米,用边长是0.3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共需要多少块地砖?
(五)循环小数、用计算器计算、积商的凑整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具小数加减乘除的计算能力的基础上学习的,为以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做好计算准备。
二、本单元教材内容
本单元内容包括:
循环小数、用计算器计算、积商的凑整。
(1)认识循环小数,知道循环节的概念,会使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2)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运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3)能够按照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积、商进行凑整。
(4)亲身体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感受计算器的作用和优势,初步具备灵活选择计算方法和工具的意识。
(5)体会用“四舍五入”法对积商进行凑整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小数除法的计算计算。
循环小数
小数乘除法。
循环小数
认识循环小数,知道循环节的概念,会使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用计算器计算
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运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积商的凑整
能够按照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积、商进行凑整。
综合
运用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计算算法,提高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1、判断下列小数是否是循环小数,并将循环小数用简便方法表示。
2.33333()0.356356356()
89.4203203203┄┄()55.55┄┄()
5.060060006┄┄()4504545454545()
2、将下列各数按要求进行排列。
1)从小到大排列
.....
2)从大到小排列2.3042.3042.3042.304
3、用竖式计算。
0.53×
0.23(得数凑整到百分位)4.8÷
0.27(得数凑整到千分位)
9.6×
3.12(得数凑整到十分位)12.55÷
0.63(得数凑整到个位)
4÷
1.1(商用循环小数表示)8.2÷
0.3(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4、应用。
⑴修路队要修一段公路,第一天修了44米,第二天修了67米,第三天修了157米,这个修路队平均每天修路多少米?
(得数凑整到个位)
⑵一瓶大瓶的雪碧是2.5升,倒入容积是0.35升的杯中,可以倒满多少杯?
⑶工地上有一批120吨的货物,用载重量为4.5吨的卡车运输,要运多少次才能全部运完?
⑷超市里苹果每千克3.88元,西瓜每千克1.4元。
小胖的妈妈买了2.4千克苹果和一个重5.3千克的大西瓜,她给营业员50元人民币,应找回多少钱?
(可借助计算器计算)
三、统计
一、本单元内容
本单元主要包括:
平均数、平均数的计算、平均数的应用三个内容。
二、本单元的地位和作用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三、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解答简单的平均数实际问题。
2、知道可以使用平均数来比较不同样本数的两组同类数据。
3、知道可以使用部分的平均数来推测全体的情况。
4、初步了解平均数的特点和在统计中的作用,渗透对应的思想。
平均数的计算
平均数的应用
平均数的意义
平均数
了解平均数的概念,知道平均数四一个“虚拟”的数,知道平均数的取值范围。
会计算有零值资料的平均数,知道在计算人数等实际生活中不能用小数表示的量的平均数时,可能会出现小数形式。
巩固平均数的计算,知道可以根据数据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算法来计算平均数。
会使用平均数来比较不同样本数的两组同类数据。
5、
会使用部分的平均数来推测全体的情况。
6、
统计
提高平均数的计算应用能力
1、根据以下信息,回答下面问题:
2006年国庆期间崇明森林公园门票统计图
单位:
张
8000
7000
5500
5000
3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001000
(1)请估计一下这几天平均每天售门票多少张?
(2)用什么方法验证自己的估算是否正确?
(写出一种验证方法)
(3)如果你是森林公园主管,看到这个信息你会有什么想法?
2、请根据以下信息,选择正确算式:
2006年小胖家各季度用水量统计图
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
(1)(16+24+35+21)÷
4
(2)(16+24+35+21)÷
12
(3)(16+24+35+21)÷
365
3、小巧向图书室借了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后6天共读了170页,正好读完。
小巧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4、某校四年级三个班进行一次数学测试,一班38人,平均分是89.5分,二班40人,平均分是90.1分,三班41人,平均分为88.5分。
求四年级的总平均分数(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5、有7个数,前6个数的平均数为38,如加上第七个数,平均数则为35,求第七个数。
6、下面是小胖上学期期终考试的成绩表,可惜表的中间被墨水污损了,你能想办法把数学、英语的成绩算出来吗?
7、下面是小胖和小巧家某一周的用水量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小胖家用水(千克)
250
320
280
290
350
420
440
小巧家用水(千克)
230
310
240
300
410
根据以上信息,请你算一算,比一比,在这个星期里,谁家平均每天的用水量少些?
四、简易方程
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数是学生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起点,也是代数学习的一个难点。
化简是进行解方程的必须的步骤,把具体的数代入含有字母的式子是检验方程解是否正确的重要方法。
两者都是进行解方程活动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让学生学得扎实。
二、本单元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知识包括:
用字母表示数、化简、求值。
1、初步会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与所学计算公式。
2、初步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或数量关系,化简含有字母的式子,并在式子中字母的值给定时求出式子的值。
3、逐步提高自身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化简求值。
教学难点:
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⒊教学关键:
用字母表示数。
(一)用字母表示数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习题
1、
用字母表示特定的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2、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常见的计算公式。
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计算公式,并会利用字母公式和给出的数据计算。
知道省略乘号的书写方法和平方的书写方法。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体会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或数量关系。
4、
用字母表示数综合练习
提高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数量或数量关系的能力。
(二)化简与求值
化简
会利用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对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化简。
求值
会把具体的数代入含有字母的式子求它的值。
化简求值
熟练掌握化简求值技能。
六、目标测试参考题
一、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加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除法的运算性质: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A与18的和比x与y的差的2倍多3的数
列车的速度为v千米/时,t小时能行千米。
比m的一半少n的数
课桌每张a元,椅子每把b元,学校新买了380套,共付元。
二、化简下列各式
a+6a0.3b+0.9b+b7m×
31×
a
m+m+m+m+m+m8x÷
2(4+6m)×
315k-2+3k+45
三、求值(能化简的要先化简)
1、当a=2.5时,求3a×
6的值。
2、当a=1.2时,求5(2a+6)的值。
3、当m=4,n=5.2时,求8m-3m-n-n-n的值。
4、当a=2.5时,求a2+3a的值。
四、应用题
1、每千克苹果4.8元,每千克梨a元,爷爷买了3千克苹果和m千克梨,共化了多少钱?
2、一辆小轿车从A地驶向距A地980千米的B地,上午行了3.5小时,下午行了4.6小时,每小时行v千米,列式回答问题并求出当v=90时各式的值。
(1)上午比下午少行多少千米?
(2)上下午共行多少千米?
(3)离B地还有多少千米?
方程
一、本单元的地位和作用
方程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代数的开始阶段,也是由算术思维过渡到代数思维的起步阶段,在深入浅出地介绍方程内容的同时,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方程“建模”、“化归”的思想方法将对以后进一步学习代数内容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二、本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有:
方程的意义、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三部分。
1、认识等式、方程,初步学会根据方程的解的含义检验方程的解。
2、会解简单的方程。
3、能根据题意正确寻找等量关系,并通过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4、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实际应用问题的优越性。
方程“建模”的过程
列方程解应用题。
五、单元课时安排
(1)
(三)方程
1
等量关系
会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来表示等量关系。
认识方程
理解方程的意义。
3
方程
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会解一步方程并会根据方程的解的含义检验方程的解。
会确定解题的顺序,知道先要求出含有未知数的那一项,然后再求出X的值。
5
会解方程。
6★
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出现未知数的方程
初步学会解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出现未知数的方程。
7
解方程
提高解方程的技能技巧。
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四)列方程解应用题
单元课时安排
(2)
1
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
会用方程来描述等量关系,解答较简单的一步应用题。
熟悉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规范格式。
2
列方程解应用题
会用方程解应用题,初步体会使用方程利用等量关系分析实际应用题的优越性。
3
会列方程解应用题。
4
提高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
5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单元目标测试参考题
一、填空
1)表示两边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
2)含有()的()叫做方程。
3)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的值,叫做方程的()。
4)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
二、解方程,带*的要求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教学 单元 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