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高产养殖与利用新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296610
- 上传时间:2023-01-21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1.19KB
蚯蚓高产养殖与利用新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蚯蚓高产养殖与利用新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蚯蚓高产养殖与利用新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8
干蚓粉:
117
蚓粪:
119
苏氨酸
0.59
2.66
0.36
丝氨酸
0.64
2.72
谷氨酸
1.80
7.81
0.72
甘氨酸
0.69
3.07
0.14
丙氨酸
2.75
胱氨酸
0.06
0.35
0.11
缬氨酸
0.52
2.30
0.30
蛋氨酸
0.95
0.17
异光氨酸
2.10
0.19
亮氨酸
0.92
3.89
0.38
酪氨酸
0.37
1.71
0.20
苯丙氨酸
0.44
1.91
0.29
赖氨酸
0.90
3.77
0.24
组氨酸
0.31
1.22
0.10
精氨酸
0.80
3.26
0.26
脯氨酸
0.33
1.16
0.21
色氨酸
/
100%,鱼类生长良好,成本大幅度降低;
在蚯蚓粪里面加少量化肥等,制成颗粒就是优质的复合肥料;
也可用袋装成1公斤1袋作花肥出售,每袋可卖1——2元;
或直接卖给花卉场和菜农、果农等,每吨可卖200元以上。
用蚯蚓喂养的猪、鸡、鸭和鱼,长得快,味道又鲜美,主要原因是蚯蚓蛋白质多,而且容易被畜、禽和鱼消化与吸收,很合他们的口味。
畜禽和鱼均喜欢吃混有新鲜蚯蚓的饲料,混合的用量要根据畜、禽和鱼的种类以及个体的大小而定,以占饲料总重量的5%左右较好,但有时可多达40--50%。
用这种混合饲料喂养幼小的畜、禽或鱼苗,效果特别好,它们吃了蚯蚓以后生长快,色泽光洁,发育健壮,不生病或少生病,还减少死亡。
据初步报道,每头猪每天喂以2-4两蚯蚓(按猪的大小而定),每天可增重0.5-1.0市斤,而不喂蚯蚓的猪,每天只能增重0.3-0.7市斤。
用蚯蚓喂蛋鸭,可使每只鸭每天都产蛋,而不再间隙停产,并且每个蛋比原来的平均增重10克(即2钱)。
据资料表明:
在饲料添加2——3%的蚯蚓粉,猪生长速度可提高74、2%以上;
喂鸡产蛋量提高17—25%,生长速度加快30——100%;
用鲜蚯蚓喂鳖增产30%到60%以上;
用鲜蚯蚓喂养黄鳝,任何其它饲料都不能相比,且增长40%;
用蚯蚓喂对虾、河蟹、鳗鱼等名优鱼类,均增产30%以上,饲料成本下降40—60%。
也可以在配合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蚯蚓,即可制成优质高效饲料。
这样,蚯蚓既是优质饲料,又是理想的摄食促长物质,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摄食强度、饲料利用率。
为什么用蚯蚓喂养动物(特别是水产类)有如此好的效果呢?
因为蚯蚓不但富含氨基酸,且含量极高,组成齐全,几乎所有氨基酸类均有,完全具备鱼类及其它名贵水产动物所需的10种必需氨基酸。
并且,对鱼类还具有强烈的刺激取食功效。
然而,富集了农药和有害重金属的蚯蚓是不能再作为畜、禽和鱼类的饲料或饵料了,否则将引起畜、禽和鱼类的疾病,甚至将导致中毒死亡。
因此,利用蚯蚓造福于人类必须做到既除去有害物质,又保护了畜、禽和鱼类的安全。
在我们的学员中,把蚯蚓用来饲喂黄鳝、蛙及其它鱼类等,蚯蚓粪用来饲喂泥鳅、田螺、鱼苗、鲤鱼、鲫鱼、鲢鱼、鳙鱼等。
特别是喂养田螺,爱吃,生长快,约3.5——5斤蚯蚓粪可生长1斤田螺,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各位学员可以通过实践,把蚯蚓、蚓粪发挥更大的用途,使用养蚯蚓这一项目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二节
蚯蚓的生活习性与生态条件
蚯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需要适宜的生态条件。
不同的蚯蚓所需的条件也有差异。
本技术仅着重介绍大平2号和我基地新一代杂交蚯蚓的生活习性与生态条件。
养殖蚯蚓,为了获得高产,必须研究熟悉所养蚯蚓的生活习性以及所需的生态条件,了解其对蚯蚓的影响。
1、温度
蚯蚓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蚯蚓对环境的依赖一般比恒温动物更为显著,环境温度不仅影响蚯蚓的体温和活动,还影响蚯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及繁殖等,而且温度也对其他生活条件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蚯蚓。
因此,温度是蚯蚓最重要的生活条件之一。
一般来说,蚯蚓的活动温度在5—30℃范围内,0—5℃进入休眠状态,0℃以下死亡,最适宜的温度为20—27℃左右,此时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
28—30℃时,能维持一定的生长;
32℃以上时生长停止;
10℃以下时活动迟钝;
40℃以上时死亡,蚓茧孵化最适18—27℃。
可见蚯蚓的最高致死温度低于其他无脊椎动物。
养殖场最好在室内,在南方地区,夏天通风保湿,冬天只要关窗保温就能全年正常生产(这里的温度指基料的温度,因为空气的温度与基料的温度是不一样的,比如:
当空气温度0℃时,基料温度有12℃左右;
当空气温度为38℃时,基料温度却只有28℃左右,这是因为粪料含有极高的水分)。
2、湿度
蚯蚓没有特别的呼吸器官,它是利用皮肤进行呼吸的,所以蚯蚓躯体必须保持湿润。
如果将蚯蚓放在干燥环境中,蚯蚓的皮肤经过一段时间就不能保持湿润,因而不能正常呼吸,蚯蚓马上会发生痉挛现象,不久就会死亡。
蚯蚓体内水的成份极大,占体重的75%以上,因此,防止水份丧失是蚯蚓生存的关键。
当然,土壤过于潮湿对蚯蚓的生长发育也是不利的。
蚯蚓对不利的湿度条件也有暂时的忍受能力,为了求等得生存,它们有时通过运动,转移到适宜的环境里去,有时通过休眠、滞育、降低新陈代谢强度等,以减少水份的消耗。
3、酸碱度(PH值)
蚯蚓对酸碱都很敏感,因为蚯蚓体表各部分散布着对酸、碱等有感受能力的化学感受器官,蚯蚓在强酸、强碱的环境里不能生存,但对弱酸、强碱环境条件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大平2号蚯蚓生长在PH值6—8的范围内较好,在PH值7—7.5的范围产蚓茧最多。
这里应注意,调节蚯蚓养物的PH值不能使用硫酸、盐酸、硝酸等强酸,也不能使用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等强碱。
只有下列弱碱、酸可作为中和剂:
碱性中和剂:
碳酸钙等;
酸性中和剂:
有机酸(醋酸、柠檬酸等);
具体测试方法见蝇蛆养殖技术内容。
4、盐度
有人做了蚯蚓对盐度忍耐的试验,分别把威廉环毛蚯蚓置于0.02%、0.1%、0.4%、0.8%、1.6%的食盐溶液中,置于0.01%、0.02%、0.04%、0.08%的硫酸铜溶液中,观察蚯蚓死亡时间。
食盐度为0.8%和1.6%的溶液中的蚯蚓死亡时间分别为145分钟和52分钟,其余食盐溶液中的蚯蚓24小时未死亡,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在4种硫酸铜盐度溶液中的蚯蚓全部死亡,死亡时间分别为50分钟、76分钟、75分钟、57分钟。
这说明硫酸铜溶液对蚯蚓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
因此,在蚯蚓的养殖中,要注意盐度对蚯蚓的影响,尤其是防止某些农药、化肥等有害污染对蚯蚓的毒害。
5、通气
蚯蚓是靠大气扩散到土壤里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土壤通气越好,其新陈代谢越旺盛。
不仅产卵茧多,而且成熟期缩短,所以箱式养殖产量最高。
因为箱子八面都能通气。
蚯蚓不能在二氧化碳、甲烷、氟、硫化氢含量大的环境中栖息。
如栖息场所的硫化氢,甲烷过量,蚯蚓会逃亡甚至大量死亡。
如在北方有的地方为了保温,在蚯蚓养殖场、养殖室内烧火炉,由于管道漏烟气,致使蚯蚓大量死亡。
这是因为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一氧化碳等等有害气体的缘故。
在饲料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氨、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的含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毒害蚯蚓。
试验证明:
当氨超过百万分之二十时,就会引起蚯蚓粘液分泌增多,集群死亡;
硫化氢超过百万分之十五时,蚯蚓就会发生神经疾病而死亡。
甲烷超过百万分之十五时,会造成蚯蚓血液外溢而死亡。
因此,饲料喂前要充分发酵。
发酵后的饲料最好经过翻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喂。
6、光照
蚯蚓虽然没有眼睛,但在全身体表散布着许多光细胞,它们在身体前端(是口前叶)与后端较多。
蓝光对蚯蚓有刺激,红光则没有,紫外光有害。
所以养殖场地应避免太阳光直射,最好在室内饲养并点亮一盏红色日光灯。
7、密度
所谓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容积中的蚯蚓的数量。
养殖密度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环境的变化,从而对整体蚯蚓产量及成本都有很大的影响,密度小,虽然个体生存竞争不激烈,每条蚯蚓增殖倍数大,但整体面积蚯蚓增殖倍数是小的,产量低、耗费的人力、物力较多;
若放养密度过大,由于食物、氧气等不足,代谢产物积累过多,造成环境污染,生存空间拥挤,导致蚯蚓之间生存竞争加剧,使蚯蚓增重慢,生殖力下降,病虫害蔓延,死亡率增高,幸存者逃逸等。
因此,掌握最佳的养殖密度是创造最佳效益的一大关键。
蚯蚓的放养密度与蚯蚓的种类、生育期、养殖环境条件(例如食物、养殖方法和容器)、及管理的技术水平等有密切的关系,以箱式养殖放养密度最高,在一平方米面积,25厘米高的培养基中可放养密度为:
种蚯1.5—2万条,孵出至半月龄,可放养8—10万条,半个月到成体可放养3—6.5万条。
若增大养殖密度,就会限制蚯蚓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产量就会降低。
所以在养殖蚯蚓时适时扩大养殖床,调整养殖密度,取出成蚓,这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
8、食物
食物是影响蚯蚓的一个长期的、关键的生态因素。
食物不足会使蚯蚓间竞争激烈,特别是在养殖密度较高的情况下,个体间对食物的竞争加剧,往往导致生殖力下降、病虫害蔓延,死亡率增加,一些蚯蚓逃逸等。
食物对蚯蚓的影响,不仅表现在食物的数量上,而且体现在食物的质量上。
例如以畜粪为食的蚯蚓,它们所生产蚓茧数,比以粗饲料(如野草)为食的同种蚯蚓要多十几倍到几百倍;
以腐烂或者发过酵的,来自动物的有机物比植物性有机物的饲喂效果好;
又如,喂含氮丰富的食物(如畜粪)比含氮少的食物(如桔杆)使蚯蚓生长繁殖更好些。
本技术所指的无土养殖,实际上就是全为蚯蚓的食物,而代替了不要也可的部分土,减少了许多换料管理。
整个养殖箱内都是食物,故可减少竞争,还能加大养殖密度。
9、天敌和疾病
①蚯蚓的天敌中包括捕食性和寄生性两大类:
捕食性天敌有鼠类、鸟类、家禽类、蛇类、蛙类、蚂蚁、螳螂、蜘蛛、蜈蚣等;
寄生性天敌有:
寄生虫类、寄生蝇类、螨类、蚂蟥等。
②种间竞争:
有些动物虽然不是蚯蚓的捕食者和寄生虫,但是,它们侵入蚯蚓养殖床内和蚯蚓争食饲料,争夺栖居地空间,因而对蚯蚓造成危害。
例如:
昆虫中的白蚁、鞘翅类、梭虫科、羽隐虫科、椿象、蟋蟀等,多足类的马陆以及一些非寄生性的蝇类幼虫、线虫等。
在雨季,还在养殖场所出现蜗牛、蛞蝓等。
③疾病,蚯蚓的疾病极少,最常见的是在饲料酸化情况下(PH值低于4),往往引起蛋白质中毒或胃酸过多症。
其症状是:
蚯蚓全身出现痉挛状的结节,环带红肿,全身粘液分泌增多,往往在养殖床上转圈爬行,或钻到床底不吃食,最后蚯蚓变白而死亡。
有的病蚓死前还出现节间断裂现象,有的蚓茧破裂等。
据国外研究表明,饲料的酸化不仅是导致蚯蚓患蛋白质中毒之类疾病的关键原因,甚至也是招致昆虫、病菌蔓延、天敌为害的重要原因,所以饲料合理配制以及往后的妥善管理是极为重要的。
防治措施:
经常测试PH值,防止PH值低于6以下;
发现中毒现象马上把蚯蚓与酸化饲料分开,用25℃的水冲洗蚯蚓然后放入标准饲料。
第三节
饲料的制备及投喂
1、饲料的消化与利用
蚯蚓有发达的消化系统和强大的消化能力(这与蚯蚓消化管道中有大量帮助消化的微生物共生是分不开的),使蚯蚓吃下的饲料能充分得到消化和利用……
2、饲料的种类
蚯蚓主要以腐烂的有机物为食,只要是无毒的、酸碱度不过高或过低、盐度也不过高,能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的有机物都可以作为蚯蚓的饲料(但是,蚯蚓一般不吃生长着的植物有机体)。
任何畜禽粪便、酿酒、制糖、食品、制纸和木材等加工的有机废料,如酒糟、蔗渣、锯末、麻刀、废纸桨、食用菌渣等;
垃圾、生活有机废物(如蔬菜下脚、剩余饭菜、米汤、废血、鱼的内脏等),以及昆虫的幼虫、卵、动物的尸体、各种细菌、真菌都可以作蚯蚓的饲料。
蚯蚓不大吃太酸、碱、涩、苦、辣的饲料,赤子爱胜蚓类的大平2号多选食发酵腐熟的畜粪、堆肥、蛋白质、糖源丰富的饲料,尤其是腐烂的瓜果、香蕉皮之类具有甜香味的食物,更易被其选食,大平2号每天摄食量为自身体重的0.3—1倍。
3、饲料配方
由于不同的饲料所含营养成份以及碳氮比不同,不同的蚯蚓对饲料的取食,消化吸收率也不同。
因此,为了养好蚯蚓,必须根据上述情况,对饲料进行科学配比(俗称配方)。
做到就地取材、废物利用,减少运输及成本,饲料尽量多样,营养搭配合理,同时选用饲料混匀后要充分发酵,提高熟度和利用率。
配方实例:
1牛粪50%,纸浆污泥50%;
2②牛粪100%或一切禽畜粪混合100%;
③牛粪、猪粪、鸡粪各20%、稻草屑40%;
(注:
鸡粪需要先用来养蛆后或放置1年以上才可以用来养蚯蚓,否则蚯蚓会全部逃走或死掉。
〕
④玉米秸杆或稻草、花生杆、油菜杆单一或混合40%,猪粪60%;
⑤马粪80%、树叶烂草20%;
⑥猪粪60%,锯末30%,稻草10%;
⑦有机垃圾70%,畜粪30%;
也可全部用垃圾100%。
⑧各种粪类60%,甘蔗渣40%;
等等。
4、饲料的调制
①发酵:
用稻草、秸杆(裁成小段更好,若加入EM活性细菌则不必裁段,可以直接把稻草等分解)先铺一层(厚10--15厘米)干料,然后在干料上铺(4—6厘米)粪料如此重复铺3—5层,每铺一层用喷水壶喷水(EM活性菌就在此时加入粪堆中,一吨粪料需要EM5公斤,兑水100公斤左右,水中加入1公斤红糖更好〕,直至水渗出为好;
若采用垃圾,一层垃圾一层粪地堆。
长宽不限,并用薄膜盖严,在气温较高季节,一般第二天堆内温度即明显上升,4—5天可升至60—70℃,以后逐渐下降。
当堆温降至40℃时(这个过程需要约15天〕,则要进行翻堆(把上面翻到下面两边翻到中间去重新堆制,并再加入EM稀释液),以后每隔7天翻一次,一般翻3—5次即完成了饲料的发酵工作。
(加入EM活性细菌发酵只需翻一次堆或不翻,发酵时间缩短一半以上〕。
如果100%用粪料,先把粪料晒到五、六成干后架堆、淋水(加入EM更好〕用薄膜盖严,过10至15天扒开淋水散热后即可使用。
草类一定要挖坑或集堆渗透沤制腐烂才可使用,以避免第二次发热。
②饲料的PH值调节和营养剂添加。
饲料发酵好以后,测试PH值(加入EM活性细菌发酵的粪料其的PH会自然降至6.5-7.5,不必调节〕。
蚯蚓饲料一般要求适宜PH值为6—7.5,但很多动植物废物的PH值往往高于或低于这个数值,例如:
动物排泄物的PH值是7.5—9.5,因此对蚯蚓饲料的PH值要进行适当的调节,使它接近中性,以适合蚯蚓生长。
当PH值超过9时,可以用醋酸、食醋或柠檬酸作为缓冲剂,添加时为饲料重量的0.01—1%(重量比),可使PH值调至6—7,添加量太少,效果不大;
然而超过1%则会使蚯蚓产茧率急剧下降。
当饲料PH值为7—9时,也可用0.01—0.5%(重量比)的磷酸二氢铵,可使饲料PH值调至6—7。
但不可超过0.5%,否则也会导致蚯蚓茧生产量的下降。
当饲料的PH值为6以下时,可添加澄清的生石灰水,使饲料的PH值调至6—7。
饲料科学的配比,是提高养殖蚯蚓产量最有效的出路。
调制和添加营养促食物质的方法:
以一立方米基料为例,取水100公斤,加入尿素2公斤、食醋4两、糖精5克、菠萝香精4盖,混合在水中溶解,先取50公斤水泼在基料上,翻堆后再把另50公斤水泼在基料上,过二天即可使用。
过去,人们也知道尿素可以作蚯蚓的氮源,但添加量一直局限于0.01—0.2%(重量比)。
采用醋酸等调节PH值的方法后,尿素的添加量可增至1%,这为氮源不足的饲料的利用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对如养殖蚯蚓来说,1克尿素相当于2.88克蛋白质,这一发现,为加快蚯蚓的生长和产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再有,本技术在蚯蚓的饲料里添加了柠檬酸、香精、糖精,把蚯蚓的饲料调制成蚯蚓最爱吃的水果香甜味,蚯蚓从此不但不逃走、不挑食,而且食量增加了一倍,从而大大地加快了生长速度、提高了产量。
5、饲料的投喂
我们采用上添法和侧喂法,上添法就是把饲料盖铺在原有已被蚯蚓吃完的饲料上,每10—15天进行一次;
侧喂法就是取出部分已吃完的饲料再把新饲料添在一边,下次添加另一边。
表5—1调节饲料PH值、添加营养剂的养殖结果
序号
饲料配比
PH值
养殖温度℃
养殖结果
1
废纸浆渣(含水80%)+尿素0.7%+醋酸0.03%
6.8
23
第8天开始产茧,第19天开始孵化,以后持续稳定增殖
废纸浆渣(含水80%+尿
素0.7%)
9.8
6小时以后全部死亡
2
废纸浆渣(含水80%)+尿素1%磷酸二氢铵0.45%
6.4
20
第14天开始产茧,第22天开始孵化,以后持续稳定增殖
废纸浆渣(含水80)+尿素
1%
8.8
10小时后全部死亡
3
废纸浆渣(含水70%)+废纸浆发酵液10%+澄清的生石灰水0.3%
6.2
25
第15天开始产茧,第21天开始孵化,以后持续稳定增殖
废纸浆渣(含水70%)+废纸酵液10%
3.7
24小时全部死亡
4
废纸浆渣(含水70%)+醋酸0.03%+尿素0.4%+0.001%糖精+适量香精
7
第3天开始产卵茧,第14天开始孵化,刚孵出幼蚓长至成蚓只需30—40天,每条成蚓最多月产卵茧24个,每个茧内平均有6条幼蚓
第四节 蚯蚓高产的前提条件
对比项目
箱式养殖
平地养殖
蚯蚓4个月后增殖率
约1000倍
约100倍
养殖床的温度上升
能保持在30℃以下
有时达到40℃
每条成蚯蚓月产卵茧
10—24个
2—6个
养殖床水份(%)
75—80%变动很少
水分增加显著,干湿分布不均,测定有困难
有无蚯蚓逃逸情况
晚上点一盏灯,没有逃逸
雨雾天经常发生,满地都是
管
理
可立体叠放,搬运,分群,分离都十分方便
面积较大,添加饲料等都不方便
一、蚓种:
跟作物一样,优良的品种是高产的最基本条件。
目前,高产蚯蚓的品种有日本大平1号、大平2号、北星2号、北京爱胜蚓等品种,耐热耐寒,抗病力强等,目前国内几乎都养殖这几个品种,特别是大平2号和北星2号。
(我场养殖的品种是采用日本的大平2号和北星2号经多年杂交后的新品种。
)
但是,过去由于养殖技术落后,让蚯蚓一直祖孙同堂混养在一起而引起近亲交配,据笔者走访国内几十家蚯蚓养殖单位和个人,这些蚯蚓品种几乎都严重退化。
退化的蚯蚓表现在:
1、繁殖率低,年增殖率在100倍以下;
2、生长缓慢,从幼蚓至成蚓需约6个月;
3、饲料利用率低,每立方米牛粪仅能生产蚯蚓3-5千克左右;
4、挑食现象严重等。
为此,我基地的技术负责人蒋爱国从94--95年分别到全国八个养殖单位和个人引大平2号、北星2号等进行杂交,并把其后代严格经过提纯复壮,经过了漫长的三年艰辛努力,培育出新一代蚯蚓良种。
其明显特点是:
1、年增殖率在万倍以上;
2、从幼蚯蚓长至成蚓仅需40天左右;
3、每立方料牛粪可产鲜蚯蚓约20公斤,最高可产60公斤;
4、耐热耐寒。
(当然,这与我们独创的蚯蚓养殖新技术是分不开的)。
选择了良种蚯蚓,成功就有50%。
二、技术:
俗话说:
“好马还需好鞍配”,有了良种,并不就表示随随便便操作就会有高产量,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才会给你带来最佳的经济效益;
过去就是由于技术落后,使蚯蚓品种严重退化、生长缓慢、产量太低等。
三、材料:
养殖蚯蚓需要丰富的有机废物及其它材料,如猪、牛、马、鸡粪等,以及各种垃圾等。
如果你根本就没有这些资源,劝你放弃养殖(在我国缺少养殖蚯蚓材料的地方极少)。
具备了以上条件,养殖蚯蚓就会得心应手,给你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第五节蚯蚓高产养殖实施步骤
建设场地→发酵粪料→引进种苗→扩大繁殖→提纯复壮→规模生产
1、养殖场的选择
种蚯蚓的养殖要在室内,生产场可选择在室外(如树林里、香蕉地里、高作物地里等〕,交通便利,有机废物充足,有水电更好,可以与养猪、养牛、养蛆场配套建设。
2、制订养殖计划和规模
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准备首先引种养殖多少个平方面积,过多少月后每天要达到多少千克产量(比如:
计划4--6个月后每天要最低达到产鲜蚯蚓50公斤,那么首先大概要引种20万条)。
做计划时要留有余地,不能过高地按最高产量计,以免计划落空。
表6—1箱式养殖和平地养殖种蚯蚓效果比较(注:
本次对比是从5月1日至9月1日4个月的养殖对比)
3、制订养殖容器和饲料
引种前首先应做好养殖容器(我们提倡种蚓用箱养,规格为60×
40×
30或60×
25cm),并把养殖饲料配制发酵好。
4、引种
一切准备就绪后,就准备引种,引种前要注意三点:
①对供种单位或个人首先要有了解,比如:
供种单位的种蚓是否经过提纯复壮,品种是否退化,供种单位是否有过硬的高产养殖技术,是否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供种单位的包装容器是否经得起长途运输,供种方是否有大型养殖现场等;
②引种最好到属全民性质的政府机关科研单位或大型养殖场购买,那些打着某某研究所等幌子的皮包公司最好不要信任,千万不要贪一时便宜,以免得不偿失。
③种蚓是不能邮寄的,但可以用火车托运。
5、投放
种蚓运到家后,要赶快放进已准备好的养殖箱内,①如果引来的是成蚓或幼蚓,每只60×
25cm箱内放2500—3000条,如果是冬春季节,箱的最底层先铺一层3cm的腐烂草,再铺10cm的发酵好的饲料,放入种蚓或幼蚓后浇上营养剂(0.5公斤大米加水4公斤,煮成稀饭,加红砂糖1斤,冷却后加水5公斤即成,可浇30箱;
或采用第41页酒糟配制营养液配方),再盖上10cm的饲料,再浇一层营养剂,在最上面盖一层2cm的软草(指在冬天时,夏天不用);
②蚓茧的投放:
如果引进的是蚓茧,先在箱底铺一层2cm软草,再铺5cm饲料,放一层蚓茧,再放5cm饲料,再放一层蚓茧,如此3—4层,浇上少量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蚯蚓 高产 养殖 利用 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