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构建初中化学学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0295882
- 上传时间:2023-01-21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8.74KB
江苏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构建初中化学学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江苏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构建初中化学学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构建初中化学学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过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初中化学教材中“活动与探究”等栏目是实施学生自主实验的极好素材和载体。
但由于当前初三化学教学时间短,进程快,所以这些学生自主探究栏目往往成为一摆设,最多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作一点缀,根本无法让学生真正开展活动探究。
因此,我们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就是首先要解决如何使教材中这部分内容在学生启蒙学习阶段得到真正实施。
2.充分利用导学稿功能,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自主探究之路。
尽管每个人都有着一种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渴望了解的需要,但对于刚刚接触化学探究实验的初三学生来说,还是感到了无所适从。
特别是对于他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例如蜡烛燃烧,学生们不知要观察什么,探究什么。
这时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
由此,我们编制了导学稿,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如何从众多的现象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有了导学稿的引导,学生们在探究时,发现了许多从来都未曾关注过的现象,由此,也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久而久之,学生学会了如何观察,如何筛选信息和提取数据,如何获得结论等,提高了学生自主实验的能力。
3.进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实验的技能。
学生在学习化学之初,我们在化学实验室里利用一周的时间,集中进行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训练。
从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仪器的装配到装置气密性检验、气体的收集等,都让学生自主动手反复操练,讲解实验室规则和安全操作要领,为将来学生自主实验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4.尝试将学生自主实验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创设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
这是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对我们教师提出的要求。
探究的过程不可能一蹉而就,它是一个反复思考、设计、实践、验证的过程。
而课时有限,我们不可能将每一个探究过程在45分钟内完成,也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都能对同一个探究有着共同的感悟。
如何拓展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更多的思考、动手机会,课堂上都有充分的展示提升机会呢?
为了弥补课堂中实验探究时间和空间的不足,我们进行了“将学生家庭实验融入化学课前预习”的尝试,并初步形成了“课前布置——体验探究——反思评价——课堂交流——后续探究”的学生自主实验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具体运作如下:
(1)课前布置
将化学教材中“活动与探究”等栏目的内容进行适当重整,或将教学中即将涉及到的与生活相关密切的知识设计成问题,编进学生的导学稿中,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并进行探究(即家庭实验。
如器材缺少,也可申请在学校实验室进行)。
(2)体验探究
学生根据老师的布置进行实验探究。
要求学生及时写出实验报告,记录实验现象,总结实验中的心路历程,包括愉悦、困惑和感悟等,并鼓励学生将实验过程用影像记录下来。
(学生实验报告见附录一)
实验从布置到完成,一般一周时间,几乎每个双休日都有家庭探究实验活动。
(3)反思评价
这个环节主要由任课教师完成,学生参与。
教师仔细评析学生的实验报告,收集观看影像资料,发现其中的闪光点,总结出有价值的问题,并找出实验中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
(学生实验评价表见附录二)
(4)课堂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情况预设教学流程。
课堂上,教师表彰一些学生的认真实验态度、鼓励并展示有创意的实验探究,播放精选出的学生影像资料片,并抓住实验中闪现出的思维火花,共同探讨、解决疑难问题,同时生成新问题。
(5)后续探究
针对产生的新问题,根据问题难易,或全体继续探究,或由学生自主申请,组成若干探究新课题的合作实验小组,在老师或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指导配合下,实验室利用中午或活动课时间对这些实验小组开放,学生们继续探究并尝试解决新问题,探究成果以实验报告或小论文的形式呈现。
自从形成了这样的新型教学模式,就使得学生的每一次实验探究都可在充足的时空中完成,并对每一次探究都给予了及时展示、反馈和深入探讨的机会。
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更加浓郁,思维更加活跃。
学生不再把实验探究当成额外负担,他们会经常寻找机会进行自发探究和研讨。
除此以外,课中正常的学生实验,我们也力求由学生自主设计、小组研讨、分组实验、互相评价。
(学生自主实验过程评价量表见附录三)
4.开发教学资源,开拓学生自主实验的空间。
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并做到学以致用。
除了教材中已有的探究素材外,我们还开发了许多生活中的探究资源,如在学完了氧气性质之后,设计了铁粉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让学生将铁粉(即月饼或蛋糕中的脱氧剂)洒在火焰上观察现象,思考:
为何铁丝不能在氧气中燃烧,而铁粉却可以?
在学习软硬水鉴别之前,布置学生回家用肥皂水分别滴入自来水、矿泉水、井水、蒸馏水(可以在烧开水或煮饭时,将锅盖上流下的水收集起来)中,观察现象有何不同?
尤其在初三化学复习期间,我们开发了食品包装里“双吸剂”成分的探究、充气食品中气体成分的探究、电池内部成分的探究以及对如何回收利用的了解、环境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真假化肥的识别、吃药的学问等等探究资源,通过这样的实践,使学生养成了自觉捕捉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热心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主动将所学知识与人类的发展紧密联系。
另外,我们还发明了拼装卡片装置图的课堂实验方式,使学生能够利用简单且直观的方式回顾并掌握有关实验装置组合问题的思维方法。
并鼓励学生自制实验用具,利用生活用品或其他代用品,开展家庭小实验。
学生自制的净水器、水电解器等原理简单,美观实用。
5.建立化学兴趣小组,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知识应用和综合实践能力。
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个体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让学生在自主实验中体验、感悟、合作、探究正是体现了这一理念。
我们根据所学知识,组织了食品成分中碳酸氢铵的作用、铜制出土文物的保管、城市空气质量、公共场所消防设施的调查几个调研兴趣小组,国庆期间还组织部分学生参观了扬州自来水厂,体验书本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在小组活动过程中,不仅考察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还能够综合评价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指数高低。
这一过程很好地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加强实验室管理,为学生开展自主实验创造条件。
要想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探究过程,我们就应该创造条件,增加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设计实验,进而,在教师的引导或共同参与下获得新的体验与收获。
本学年,在实验室中开展了学生分组实验11个,学生自主设计探究实验无数,如清水写红字、魔棒点灯、自制酸碱指示剂、硫酸铜晶体的制备、欢乐圣诞树、鸡蛋浮沉子实验、“一拉热”盒饭与“暖宝”成分探究、厨房去污剂与洁厕灵成分的探究等等。
8.加强试题研究,强化试题素材的真实性,使之与学生自主实验相互促进。
在一个只有大半年的学习时间且面临着中考升学这么一个强烈竞争的初三年级搞学生自主实验,如果没有一套与之相匹配的学生练习作支撑,如果课后仍然大搞题海战术,那么,学生是不可能安心也无法抽出时间来进行自主实验探究的。
一组好的探究试题,能够起到拓展学生视野,引领探究思维,诠释探究精髓的作用。
因此,我们注重试题研究,精心研讨编制一些与学生自主探究相吻合的真实探究素材,作为学生的日常作业或考试试题,以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获得感悟:
即正确结论的获得需借助于平时勤奋的实践,没有平时日积月累的探究体验,就难以得到正确的答案。
以此来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和探究作风。
9.及时反思,不断总结,积累素材,推广成果。
一个好的起步,应该让更多的教育者领略,并在此基础上修正和发扬光大。
在此,我们衷心感谢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发展平台的领导专家们,使我们经常得以公开课、讲座、城乡结对、送教下乡等形式,将我们的研究经验和感悟向周围辐射。
课题开展以来,我们共开设市级以上公开课14节,讲座十多次,与4座学校进行了城乡结对,送教下乡6次。
在这些活动中宣传我们的课题研究思路,展示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
在近两年的市直初三化学教研活动中,大多数学校都已在模仿我们的学生自主实验模式,在市直初中化学新理念的引领中,我们课题组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见附录四教师开设研究课、讲座统计表)
四.收获与反思
在前一段的工作中,我们已基本实现了“课题研究目标”中的:
(1)通过研究,扭转教师原有的“学科本位”思想,明确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中自己的角色定位。
(2)通过研究,探索初中化学教材中“活动与探究”等栏目的内容在学生启蒙学习阶段实施的策略和途径,创设一种有效的学生自主实验模式。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欣喜地发现:
1.学生真正“动”了起来
该实践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教师教学的生动性。
曾经,学生听老师讲实验,课堂枯燥,了无生趣,且前学后忘。
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本指定的验证性实验,始终难以满足那份对化学的好奇心。
后来,虽然开展了家庭小实验,但刚开始只有布置没有跟踪检查和评价反馈,绝大多数学生都以没有时间或没有器材为理由而不做,且由于做的人少,教师在课堂上也没有将家庭实验这一块引入教学流程中去,即使提到,附和的学生也是寥寥无几。
所以,那时的学生实验仍然形同虚设。
现在,由于形成了这么一个新型的教学模式,使得绝大多数学生都动了起来,课堂讨论人人有话说,即使暂时感到学习困难的学生探究实验做得也不差,所以他们也有了说话的底气,使得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过程都得到了较为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度提升,且逐步形成了科学探究的习惯和能力,养成了良好的科学素养。
学生结合课本内容或日常生活内容进行家庭小实验和社会调查20多次,并及时撰写探究体验报告和调查报告,已形成体验报告几百份。
2.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该项实践有利于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贯彻与落实。
学生实验情况的反馈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来预设教学程序。
以往,教师往往根据自身的经验来设计教学,由于教师的阅历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往往与学生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
教师说,“石灰塘”里的石灰水表面经常浮着一层白膜,那是因为石灰水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的缘故。
可学生说,老师,“石灰塘”是什么呀?
学生根本没有见过。
因此,这样的举例完全没有意义。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还使教师拥有了更多鲜活的实例和反思的素材,从而,促使教师的教学不断走向成熟,教师的教研能力日益提高。
这段时间以来,组内多位老师面向全国、省内外专家和同行开设相关的公开课、研究课和讲座,均获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且有十多篇相关论文在化学核心刊物或省级刊物发表或在国家、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或交流。
另,我们课题组还承担了江苏省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中心与扬州电教馆联合拍摄的“化学实验操作指导”实验演示。
(见附录五)
3.课堂效率大幅度提高
以往的课堂实验教学,都是学生按照教师的规定做几个验证性的实验,或者是教师自己或请几位学生在讲台上演示,下面同学看,非常耗时。
且因为根本看不清所有现象,所以学生感到很不耐烦。
等到实验完成,真正到了总结归纳的时候,很多学生的思维早已不在状态了。
因此,概念的理解很肤浅,探究的过程往往也是断章取义,课堂效率较低。
现在,由于学生自主探究几乎全员参与,且主要利用课余完成,思考的空间亦很大,很好地解决了一些课堂演示或分组实验效果较差且耗时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反思一年多来的研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1.理论认识有待提升,管理、例会制度不够健全,随意性较大,且经常例会记录也未做到及时上传。
对整个研究思路的清晰度以及及时的调整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学生家庭实验的一些后续探究需要教师帮助、实验人员配合和提供实验器材,但由于教师和实验人员工作量大,初三学生升学压力大等原因,使得许多后续探究是在无序情况下进行的或者就此搁浅。
3.学生探究活动常有虎头蛇尾现象,活动进行了,但疏于反思和评价,使收获仅仅停留在浅表层次;
4.由于诸多因素,一些学生的课外探究还处于被迫的应付阶段。
一直想建立的“班级实验角”还未成形;
5.还有一些学生的探究能力与书面成绩存在着较大的反差,亦即能力的培养与考试教育的要求还不完全匹配;
等等。
六.课题下一阶段的研究计划
对照研究目标,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主要是:
(1)修正学生自主实验探究方案,解决前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将本校研究的学生自主实验模式尝试在部分学校试行,考证成果推广的可行性。
外校的考证工作主要由王国峥和胡君两位老师负责。
这阶段拟开设的实验探究课有:
9月份:
空气成分的探究——梅岭中学和梅苑双语学校
10月份:
奇妙的二氧化碳——梅岭中学和北京新东方学校
11月份: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梅岭中学和翠岗中学
12月份:
溶解过程的探究——梅岭中学和教院附中
每次研究课前,双方学校相互沟通、探讨并合作,寻找契合点,应用学生自主实验模式,发挥各校特长。
课后各自交流、总结,教师和学生分别写出过程感悟,由此总结出更加符合初中生心智特征的自主实验模式。
(2)开发教学资源,积累素材,编撰出自主实验探究校本课程教材。
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好奇现象和学习中遇到的异常现象或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提出实验要求,造出实验计划。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设计提供实验用品,利用活动课时间开放实验室,并进行答疑、指导和评价,最后协同学生共同完成实验小论文。
这部分内容由周中专和胡琼两位老师负责收录和整理,最终汇入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编制设想:
一.学生家庭实验篇
1.将家庭实验融入课前预习的设想
2.各章节家庭小实验布置集锦
3.学生实验报告与教师评价集锦(学生的感悟随其后,需将学生感悟进行整理)
二.学生课堂探究篇
近几年各种探究展示课(我校、外校)集锦(注:
要有整体过程,注重理念和操作层面)
课题组成员撰写课例分工:
陈翔——奇妙的冰、质量守恒定律、常见的碱、常见的酸、燃烧与灭火
张萍——空气、燃烧与灭火、蛋壳中碳酸钙质量分数测定、化石燃料、五章复习
蔡阳——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石灰石、蛋白质(有机物)、
胡琼——金属的锈蚀与防护、蛋壳中碳酸钙质量分数的测定、酸碱盐复习
戚志凤——物质的提纯与分离、我们这样学化学、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异常反应现象的探究、燃烧的再探究
杜稼勤——探究就在我们身边、物质的溶解、金属的性质
三.教师实践感悟篇
近几年教师的所有论文(注明发表、获奖)
本阶段预期成果:
(1)案例集(包括课例设计、多媒体课件、学生自主实验设计);
(2)课堂实录集(包括文字、录像);
(3)学生小论文集;
(4)课题组成员教学论文集;
(5)初中化学学生自主实验校本课程教材。
附录一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报告(学生用)
班级姓名实验时间
实验课题:
实验用品:
活动与探究过程:
实验内容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现象描述:
是否有影像资料?
(填“有”或“无”)
实验反思:
①你对实验有什么疑问?
②你有什么解决方法?
③实验有什么改进的地方?
④由该实验你联想到什么?
附录二
学生家庭小实验评价表(教师用)
班评价教师时间
实验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完成情况
已做人数统计
学生未做原因
有哪些新举措
实验中存在问题
及改进措施
附录三梅岭中学化学自主实验过程评价量表(学生用)
班级
实验者
同组
成员
实验内容
实验
形式
试验
时间
评价
项目
评估内容
权重
分数
评估结果
得分
最终
得分
A
B
C
D
自
评
他
设计
方面
正确书写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0
5
3
1
正确选用实验试剂
正确选用实验仪器
实验设计有创新
操作
技能
取用试剂规范,无撒漏
15
仪器装配恰当、合理
实验操作正确、快捷、有条理
观察
能力
观察现象有一定的顺序
观察现象比较细致全面
根据实验现象能准确推断出结论
能通过观察生成新问题
习惯
及时如实做好实验记录
遵守实验安全规则
注意实验环境问题
试验结果
顺利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
能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积极思考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能及时写出实验反思与评价
合作交流
能主动与小组同学协作完成实验
10
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与大家交流
附录四教师开设研究课、讲座统计表
执教教师
开课时间
课题
交流、获奖情况
杜稼勤
2009年12月
《探究就在我们身边》
扬州市“千名骨干教师课堂风采展示”
2010年12月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江苏省教育学会第七次年会展示课
戚志凤
2010年7月
《溶液的酸碱性》
扬州市“百千万工程”说课暨课件展示活动,获市直、大市一等奖
2010年4月
《皮蛋和鸡蛋中的化学》
中国教育服务中心公开课
2010年3月
《化学与材料》
蔡阳
2009年11月
全国校长学习班代表优秀观摩课
《多元化综合性探究——物质的制备》
江苏省典型特色名校综合考察活动公开课
胡琼
2010年1月
《石灰石的利用》
在“城乡结对有效课堂探索与研讨活动”中受到一致好评
《金属的防护与利用》
获扬州市市直初中化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张萍
《物质纯度的测定》
在中国教育服务中心教育发展事业部举办的《全国优质初中名师“同课异构,评后新讲”校本教研现场交流活动中》受到一致好评
《化石燃料的利用》
获扬州市市直初中化学优质课评比二等奖
2011年5月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扬州市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展示课
2010年10月
《我们这样学化学》
扬州市教研活动展示课
2011年3月
《创新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扬州大市初三化学研讨会讲座
2010年2月
《化学启蒙教学如何回归本真》
扬州市初三化学教研活动讲座
《关于化学实验探究》
《初中化学2次复习之高效策略》
2010—2011年
《提升初三化学复习课效益》、《初三复习指导》
扬州大市初三化学研讨会讲座、初三学生中考复习指导讲座
附录五
教师论文交流、获奖、发表等统计表
获奖教师
业绩成果名称
出版、发表、获奖及交流情况
《初中化学“金属与矿物”复习课纪实及评析》
发表于《化学教学》2010年第9期
《“磨课”——谈教师的专业成长》
发表于《素质教育大参考》2010年第11期
《近五年扬州市化学中考试题评介与启示》
发表于《扬州教育》2010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中小学 教学研究 课题 构建 初中化学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