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姓迁徙史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295832
- 上传时间:2023-01-21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5.86KB
谢姓迁徙史Word文件下载.docx
《谢姓迁徙史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谢姓迁徙史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灵山与前述登葆山都在安邑县境内,巫谢与巫咸音同字异,其含义也当与巫咸相同,指以巫术和医术世代相传的一部分人。
这是一段对谢姓来源有特殊意义的记载。
巫咸国对内虽有支派之分,对外则被视为一体,擅长巫医的国民被通称为巫咸。
商朝中宗时(约公元前1447—前1330年在位),巫咸国早已被纳入商朝统治之下,其中一个被称做巫咸(又作巫贤)的人曾奉命“祷于山河”(《御览》卷七九。
引《外国图》),其后便被誉为“神巫”(《楚辞&
离骚》王逸注),说明巫咸国民在商王朝中仍以医术知名。
南迁谢水
炎帝的子孙在巫咸国中生息繁衍了数千年,至殷中宗时巫咸国民之一的巫咸与伊尹之子伊陟夹辅中宗,“治王家”,“殷复兴,诸侯归之”。
其后商朝迁都于耿(今河南温县东),巫咸国的一部分人也南迁于谢水流域(今河南洛阳市西),成为炎帝的谢姓传人。
谢水在今洛阳市西,《山海经&
中山经》:
缟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其西五十里曰瞻诸之山。
“瞻诸之山,其阳多金,其阴多文石。
谢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洛;
少水出其阴,而东流注于毅水。
”郭朴注“谢”曰:
“音谢。
”是谢水又作谢水。
而谢水发源地的瞻诸山在洛阳市新安县东南部的磁涧乡岭东村南,属秦岭崤山余脉,俗名黑羊山。
从此往南人宜阳县界,有一因山得名的黑羊山村,便是谢水流经的地方。
谢水今称马沟水,由瞻诸山发源,东南流经新安县磁涧乡的岭东、前洼二村,人宜阳县寻村
乡的黑羊山村,经刘沟、小郭坪等村,在小郭坪东南约一公里处注入龙潭沟水,然后流进洛河。
谢水从发源处到人龙潭沟,全长不足十公里。
经过数千年的风雨侵袭,它在一年中很少有水,河床的最浅处也与平地一般无异。
但谁又能想到,当年的谢姓先祖们,从安邑迁到这里,正是靠这条水生息繁衍的。
《水经&
洛水注》说,洛水支流之一的惠水发源于魔山的交角水合白石山南,东南流。
与源于娄涿山的瞻水汇合后,继续流向东南,再与谢水汇合,最后注入洛水。
惠水今称龙潭沟水,瞻水今称南赵洼水;
白石山今名依旧,娄涿山俗名镂脚山,又名磨盘山,都在瞻诸山西;
魔山仍因旧名,在瞻诸山东。
由此可知谢水在南北朝时就已是先人惠水,然后再人洛水,形成今天所见的地理面貌。
谢水的得名大约与巫咸人亦即谢人迁居这里有关。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既称巫咸国分为巫谢等十大支派,又说瞻诸之山有谢水,以此与其他先秦史书参校,可知巫咸国民在殷中宗时确有一支因巫咸“治王家”的缘故南迁,并最终定居在谢水一带。
这支南迁的巫咸人属巫咸国中何种支派不得而知,但从他们南迁后定居的地方被称为“谢”推断,他们显然是巫谢人,或者是因“巫咸”与“谢”同音而转的别称。
他们到谢水流域后,应与当地人一样从事农业生活,而不再以医巫为专职。
因此若十年后,他们也不再被称做巫咸或巫谢。
这样,他们便彻底地从巫咸国中分化出来,成为中原地区华夏族的一员。
巫谢人定居谢水流域后,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原地区一支不容忽视的势力,至西周建国以后,为了在洛阳一带安插亲信势力,他们被作为西周的异姓臣民从谢水一带迁出,沿秦岭东部的熊耳山和外方山南下,到达南阳附近的(氵此)水、谢水流域,并最终在那里定居下来。
谢人这次南迁的原因是西周王室经营洛邑。
原来,周部族兴起于关中的渭水流域,灭商建国后仍都关中,未能适应新的形势,因而引起了在东方的武庚、管叔、蔡叔、霍叔和徐、奄、薄姑等国的叛乱。
周公亲自率师东征,苦战三年才平定叛乱。
为了加强对东方的控制,成王、周公除大封诸侯于天下外,又在洛水支流岸修建洛邑(今洛阳白马寺东三里),把商朝遗民迁到那里,严密加以监督又在西岸修建王城今洛阳王城公园),以八师军队驻守,作为朝会东方诸侯的东都。
据史书记载,洛邑与王城相距30里。
由此往东至圃田(今郑州市东),西至周都镐京(今西安市),千里之内,都是王畿之地。
伊洛地区一下子成了周朝的东方重镇。
谢人居住的谢水流域,由于西周王朝经营东方的缘故,也变得十分重要起来。
后来被当做周朝东都的王城,面积约四十平方里,由此向西南不远,便是谢人活动的谢水流域。
据《尚书》、《逸周书》、《帝王世纪》等书记载,王城建成后,成王亲自驾临,视察新建的宗庙、宫殿和朝市,观看新城规模,并从关中调来八师(每师2500人)驻防,一度把王城作为国都。
此后,西周王公贵族也不断迁居于此,周王每到东方巡视,都要在此召见诸侯、处理政务、决定国家大事。
而谢人活动的谢水流域,地处西周王畿之内,剑匕近东西交通咽喉的函谷关口,东北毗邻王城城池。
作为王城附近的一大隐患,西周统治者不能不留意这一事实。
出于加强东都防卫的考虑,强迫他们迁出这一地区,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先秦至晋代谢姓的迁徙:
周宣王在位的时候(前827一前782年),曾把舅父申伯分封于谢,让他在这里建立一个诸侯国。
从此,谢人成了中国的臣民。
申伯之名最早见于《诗&
大雅&
嵩高》,生平、来源已大多不可考知。
《史记&
齐世家》说,虞夏之际,曾封当年辅佐大禹治水有功的四岳的后人于申,据此可以推断申伯的祖先可能与四岳有关。
四岳在尧舜时是四方部落的首领之一,他在《元和姓纂》卷三申姓部里排名在炎帝之下,又说他出于炎帝的姜姓部落,那么也就是炎帝的后人。
《元和姓纂》还说“炎帝四岳之后封于申,号申伯,周宣王元舅也”,其所指也是上述所说的申伯。
由此可以认为,申伯也是炎帝的后裔,与谢邑所居谢民中的一部分人是同一个先祖。
申伯因有宣王元舅的身份,封谢时受到了特别的优待。
宣王不仅亲自为他选定封地,派召公等人为他准备好就封后所需要的一切,而且还赏赐给他车马、硅璧、朝板等象征身份地位的器物,亲自到五六十里外的郧(今陕西眉县东)为他设宴饯行。
申伯因
有这样的荣耀,就勇武番番地到谢邑就任。
至宣王三十九年(前789年)的时候,又率“南国之师”随宣王北伐姜氏之戎。
申伯及其子孙受封谢邑后,即成为周朝南方的一个重要诸侯国,级别也从伯爵国上升为侯爵国。
其后又嫁女与宣王子幽王,生太子宜臼。
幽王宠幸褒姒,废宜臼而立褒姒子伯服,宜臼只好逃到申国求援。
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侯联合缯国及犬戎攻周,杀幽王,虏褒姒,立宜臼,迁周都于洛邑,开创了东周政局,而宜臼也被称为周平王。
这是申国最强盛的时期。
后来楚国在南方兴起,申国中衰。
至公元前688年前后,申国最后被楚国灭亡。
由于申国建立在谢人活动的谢邑之地,受谢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以至在亡国之后,申伯后裔中的不少人改姓谢,成为又一批谢姓人。
故《元和姓纂》称:
“申伯以周宣王舅受封于谢,……后失爵,以国为姓焉。
”《姓氏急就章》也说:
“谢氏,南阳棘阳县有谢城。
周申侯于此作邑,后为氏。
”《万姓统谱》:
谢,“炎帝之胤。
周宣王之舅姜申伯封于谢,以邑为氏”。
今天谢姓人大都尊申伯为始祖,其原因就在这里。
申伯封谢后,曾有一批不愿做附庸的谢人离谢邑而去,迂往东方或南方。
至春秋初年,留居的谢人又遭楚国的奴役,先后迂往湖南,四川,浙江等地,遂把种子撒向全国
在申伯受封前后由谢邑外迁的人中,有一些人东迁到今淮河与泖水相交的东南部一带。
后人因他们迁居于此,也把这里称做谢城或谢邑。
1979年3月,河南信阳市吴家店乡坟扒村刘忠富院内,出土一批西周末期的青铜器,其中就有当年谢人铸造和使用的器皿。
一支铜削上还铸有文字,铭文是“佳系仲榭子用”。
铭文中的“榭”字即谢字,说明谢人确实在这一带活动过。
《清一统志&
汝宁府》记载,罗山县西北30里有谢城,在淮河之南,泖河东北。
清代的罗山县今名依旧,谢城当在该县尤店乡西围孜
与罗围子两村之间。
这里西距信阳市坟扒村不远,显然是当年谢人迁到这里后的一个活动中心。
留在申国的谢人在东周初年又有一次迁徙记录,不过这次是属于追随申国贵族而来。
如史书所载,申侯在西周末年联合其他国家灭亡西周,拥周平王建立东周,还把周朝国都迁到离自己较近的洛邑。
为了加强对周平王的控制,又派军队屯驻在洛邑东郊。
这时是申国最强盛的时候。
与此同时,又在南方发展势力,攻占淮水上游诸小国土地,派亲近人等到那里建邦立国。
于是在申国本土之外,又有了新的谢邑、谢城、申国。
乾隆《信阳县志》:
“信阳、罗山皆申伯国也。
”民国续修《信阳县志》:
“谢城在县西北六十里淮河北、泗河西北。
《方舆胜览》云:
申伯所封之地。
即今平昌关北之古城。
”古城旁又有楚王城、太子城,相传都是当年申国人和谢人迁徙之地,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多次在信阳北60里的长台关一带的古城址中发现西周和春秋时期的铜器及其他文物,证明当时确有申国移民居住。
而信阳在北周以后称申州,颜师古等人都认为“古者申与信同”,可知二者有渊源关系。
申国谢邑在被楚国灭亡后,除有一部分人留居当地外,大多被作为战俘迁到淮河上、中游。
他们中属于申伯之后者多改姓谢以纪念故国,而谢人则仍以谢为姓。
又过了百余年,楚国与吴国在淮河流域争霸,楚灵王担心他们对自己不利,便把他们与许、胡、沈、道、房等国遗民一起,迁到今湖北武当山东南的荆山。
从此,这部分人便流落到南方各地。
楚灭申谢后,被迫南迁的谢人有一些摆脱楚人的控制,继续南迁到潇水流域,并在那里定居下来。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到汉代时,已经成为一大势力,引起了朝廷的重视,此后便在这里设谢沐县。
湘水注》说,湘水支流之一的观水出谢沐县,西北经观阳县西。
汉代的谢沐县即今湖南江永县,谢沐则在该县西南25里处。
南迁荆山的谢人中,约在战国时期,还有一支西迁至四川涪陵,以后便成为那里的豪门大姓。
至于秦汉以后生活在南方各地的谢姓人,则大多与迁居荆山的谢姓人有关。
而在北方各地的谢姓人,则多与留居谢邑的谢姓人有关。
谢姓先民,除部分人留居祖根地外,早在西周后期及春秋战国时期便开始向外迁徒,其中有不堪忍受统治者的压迫而自动迁出的,也有被大国强迫外迁的;
近者移居于今河南省境内的一些地方,远者迁往东、南、西三方较远的地方。
在河南省境内,主要是向东南方向迁居今信阳地区及向东北方向迁居今太康县。
信阳、罗山以及汝南,都是谢姓先民聚居之地。
太康谢氏,也是在秦汉以前迁入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谢姓在申国故地得姓,后来随着申国被楚国灭亡,便开始了被动或主动的迁徙过程。
其中大部分人被迁到淮河流域的上、中游地区,其后因楚国与吴国在这里争霸,—楚灵王又把他们中的一部分迁到今湖北武当山东南的荆山,亦即楚国的国都附近。
此后,这部分人便以此为中心开始了在南方各地的迁徙。
如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战国时期南迁到潇水流域,并在那里定居下来。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到汉代时,已经成为一大势力,引起了朝廷的重视,不久便在这里设立了谢沐县(今属湖南江永)。
又如另一支谢姓人在战国末年西迁到重庆涪陵,后来还发展成为当地的豪门大姓。
至于秦汉以后生活在南方各地的谢姓人,除一些与前述被迁往越国的谢姓人有关外,又与迁居荆山的谢姓人有关。
至两晋十六国时,以陈郡阳夏谢氏为代表的谢姓人从北方渡江南下,显贵于东晋南朝,侨居于江浙三吴,原分为南北的谢姓人因而获得了新的交流。
隋唐以后,全国一统,谢姓无论南北,合而为一,顽强发展,逐渐成为中华民族中的一个著名姓族。
、
春秋后期,鲁国有成大夫谢息,说明在此以前已有谢氏迁入今山东省。
据《左传》记载,鲁昭公十三年(前529年),楚灵王为防止灭国遗民被吴国勾引起来叛乱,强迫迁徙申国及许、胡、沈等国遗民于荆山(在今湖北南漳县境),其中便有以邑为氏的谢姓人。
与此同时,还有一支谢氏迁至今湖南江永县西南25里处,因这里是谢氏聚居点,西汉在此置谢沐县,一直延续至隋代。
大约在战国时期,河南谢氏有一支溯长江三峡西上,迁至四川涪陵。
东晋人常璩(qu)所撰《华阳国志&
巴志》“涪陵郡”载:
“延熙十三年,大姓徐巨反,车骑将军邓芝讨平之”,“乃移其豪、徐、蔺、谢、范五千家于蜀,为猎射官……遂世掌部曲,为大姓。
晋初移弩士于冯翊(yi)莲勺(今陕西渭南东北来化镇),其人性直,虽徙他所,风俗不变”。
于此可知,涪陵谢氏有一支于汉代西迁至蜀郡;
至晋初,蜀郡谢氏又有一支北迁至陕西渭南。
《华阳国志&
南中志》载“永昌郡”大姓有陈、赵、谢、杨;
《校补图注》称这四姓皆中原旧姓。
永昌郡系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置,治所在不韦县(今云南保山县东北金鸡村),说明涪陵谢氏有一支于东汉时向西南迁移至今云南省。
该志还在“(片羊)(za。
g)柯郡”下载:
“大姓龙、傅、尹、董氏与功曹谢暹(xia。
)保郡,闻世祖在河北,乃远使使由番禺江出,奉贡汉朝。
世祖嘉之,号为义郎。
”引文中的“胖柯郡”,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置,治所在故且兰县(今贵州凯里县西北);
“功曹”为官名,系郡守下功曹史的简称,相当于郡守的总务长,除掌人事外,并得参与一郡的政务;
“世祖”指东汉光武帝刘秀;
“番禺”即今广东广州。
史书称谢暹是胖柯人,说明西汉时已有谢氏迁徙到今贵州省,这支谢氏当系涪陵谢氏南迁的一支,他们居住在贵州及广西的一些地方,与散居在今贵州境内的濮人、越人、僚人杂居通婚,成为部落酋长,后形成东谢蛮、南谢蛮和西谢蛮。
汉代至晋代,谢氏除在上述地区发展繁衍外,还分布于今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等省的一些地方。
这些地方的谢氏,有的直接从祖根地迁入,有的则是间接而来,他们植根于江南,不断发展壮大。
此外,东汉时有谢姓改为射姓者。
东汉末,大鸿胪谢服,奉旨出征。
天子以为将军出征姓谢名服不祥,将其改姓射名咸。
从此谢服及其子登、援便不再姓谢而姓射了。
历史上谢姓的迁徙和分布,大多受政治环境的影响,有被动迁移和积极迁徙等多种形式。
比较积极的因素有:
族中有人在朝中做官,为了仕宦的方便,举家向做官的地方迁徙,进而留居在那里;
或者因功高受封而迁居受封之地。
另外,读书人四处求学和商人们的各地贸易,也有定居他乡的可能。
另一方面,比较被动的因素有:
国家灭亡、民族矛盾加剧、战乱、灾荒等等,都会引起大规模的迁徙。
当然,由于一些政治上的原因,如因在官场上失利避免受迫害,因仕宦失误而家族受累发配远方,因与邻里结仇而迁徙相避等,也是谢姓人小规模迁徙的主要原因。
至于因家族势力发展太快,人口太多,不得不分庄另居,或者为改变生活环境而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迁徙,在历史上也是时有发生的。
如果回头考察一下我国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一些重大的历史、政治事件,都是引起谢姓大规模迁徙的直接原因。
如自春秋战国以来,大小规模的战争总不间断,这些战争又往往同旱涝灾荒相交织,其结果无疑会引起谢姓人的迁徙和避难。
另外,春秋战国时期,秦汉之际,两汉之际,东汉末年的诸侯混战和三国时的战争,两晋末年的“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南北朝的分裂和战乱,隋朝统一后的大征发、大迁徙和隋唐之际的战乱,唐末及五代十国的纷争,北宋末年的战乱及宋朝廷的大规模南迁,宋与辽夏金等政权的对峙,元末明末大战乱,明清大移民,等等,都导致和形成了大规模的民众迁徙。
特别是在民族矛盾激化、汉族政权被其他少数民族政权所灭亡、取代时,移民的浪潮更加汹涌澎湃,几乎可以波及到举国上下所有的地区。
因此,在上述大的历史背景下,谢姓人出于主动或被动,内因或外因,直接原因或间接原因,便有了难以数计的迁移运动,从而造成了更为广泛的分布。
具体到谢姓人在历史上的一些重要迁徙活动,我们根据史传和家谱,还是可以得知一些的。
如陈郡阳夏谢氏的第二代人谢衡,虽然祖居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但在西晋末年因避乱迁居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南),至他儿子谢鲲时又一度迁居豫章(今江西南昌)。
谢鲲弟谢裒,则因出任吴国内史而居于吴(今江苏苏州)。
谢裒子谢奕,则又在担任会稽剡县(今浙江嵊县)令时迁居剡县。
此后,这支谢姓人便分布在这一地区,并在上虞(今属浙江)和始宁形成两大居住中心,一直绵延至今。
宋朝时,谢衡三十二世孙谢波迁居会稽漫池,三十三世孙谢某居水沟营,三十七世孙谢善观居山阴县(今浙江绍兴)。
此前,在唐僖宗时,谢衡的后人中还有一支迁居江西鄂都,数传至谢新,元朝时任梅州(今属广东)令,徙家于此,被后人尊为梅州派开基祖。
此外,由于这支谢姓人进一步分衍的缘故,各个时期的重要人物还被尊为这些新支派的祖先。
如由于谢衡始迁会稽,便被尊为东山会稽派始祖;
谢衡五世孙谢肇被尊为稽金公支派始祖;
四十世孙谢枋得被尊为叠山派始祖,等等。
又如会稽山阴谢夷吾的后代在唐代时有人迁居福建长乐,以及嵊县、上虞等地,至今仍有不少人生活在这些地区。
唐宋时期谢姓的迁徙
唐代至宋代,由于朝廷调遣、征战、兵燹(xia)等原因,中原地区几次向南方,尤其是向闽越地区大移民,居住在谢姓祖根地河南的谢氏,每次都有族人加入移民行列。
唐朝初期,福建南部及广东东部畲族酋长蓝奉高、雷万兴等集结人马,劫掠城乡,为害百姓。
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朝廷派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陈政任岭南行军总管,率兵3600名,战将123员,入闽平乱;
后又派陈政的两个哥哥率领一批军校前往增援,陈政之母魏氏带着陈政之子陈元光随军前往。
陈政的两个哥哥及陈政先后病亡,21岁的陈元光于仪凤二年(677年)代父领兵,经过九年征战,平定了局势,进行了一番建设,使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随陈氏父子戍闽的中原将士,共64姓约7000多人,几乎全部在福建漳州安家落户。
当时迁闽的家属有400余户四十姓,其中即有谢姓女眷和男眷。
唐朝末年,寿州人王绪在黄巢起义的影响下聚众起义,攻克固始。
固始人王审潮(即王潮)、王审邦(gui)、王审知三兄弟参加义军,885年至漳州,杀王绪,次年攻取泉州,降唐,后据有泉、汀五州之地,王潮任威武军节度使。
898年王潮死,其弟王审知继任,尽有今福建之地,909年被后梁封为闽王。
在河南固始随同王潮、王审知入闽的有27姓,约5000人,其中即有谢姓军校。
这一批中原人全都在福建定居,为开发和建设福建做出了积极贡献。
据福建谢氏谱牒资料记载,随王氏兄弟入闽的谢氏有谢彦时(正一)、谢淇、谢浩、谢康、谢文乐等人,后分衍为几支。
柘荣溪坪《谢氏族谱》云:
“后梁乾化间,我祖彦时公,从王审知入闽,为左朝仪大夫,掌建州武夷冲佑观事,及致仕,偕弟正二公卜居是乡。
”福安晓阳《谢氏族谱》云:
“始祖淇公,自(后)梁太祖朝随王审知入闽,始迁古田,旋迁晓阳之地创立基业。
”古田石床《谢氏族谱》称:
“浩公,兵马使,随王审知入阿,子雍,弃官居石床。
”连江龙山谢氏谱称:
“康,唐光州刺史,随王审知入闽,传至南宋,基,避地龙山开基。
”宁化、连城、松溪三个村的《谢氏族谱》均载:
“始祖文乐公,字季远,左学士登云幼子也,世居河南光州固始县,唐僖宗时,公兄弟自大梁徙居杭州,再投金陵威武节度使。
王审知闻公博学多才,奏辟为判官,挈家相随入闽。
审知屡用公策,削平黄巢。
及审知为闽王,公为王府长史,寓居邵武禾坪鹳树下,后徙居黄连镇。
其子望,字汝标,孙彦斌,相继为黄连镇将。
”这一支谢氏,分布于闽西,后分衍到江西、广东。
福建谢氏谱牒资料还显示,唐代谢氏除了随陈氏父子、王氏兄弟入闽者外,还有因任官、避乱等而迁往福建的。
入闽时间最早者是谢成。
古田石床《谢族家谱》云:
“成公仕唐,为国匡霸侯,于武德二年(619年)为唐平南守,居三山福城,不慕北土,竟为南枝。
”第二位是阳夏谢氏谢灵运的后裔谢善宰。
建宁客坊水尾村《谢氏族谱》云:
“灵云生凤,凤生超宗,超宗八传到令淮,唐代时官居散骑常侍,出任韶州长史,后改任虔州节度使。
唐圣历戊戌(698年)为避李奇乱而致仕,携子德额及家眷120余人从江西雩州县(今兴国)择迁广昌张川际开基。
令淮四传至善宰,唐金旌光禄大夫,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再避乱携家众入闽,定居绥西(今建宁)西里元彭田社,又曰龙津坊开基。
”谢善宰的后裔,主要分布于闽西建宁、宁化,其后又有分迁于江西广昌、广东梅县、浙江等地者,是闽西一大派系。
第三位是霞浦麦山始祖谢文仕。
谱载:
“文仕公号闽峰,原河南光州固始县人,仕唐,大中宣宗朝甲戌八年(854年)特授光禄大夫,受兵部尚书职,至大中己卯十三年(859年)辞职归田,由淮入闽,驻福州,后寻至福宁麦山下埔樟澳开基。
”谢文仕的后裔,主要分布在闽东霞浦、宁德等地,是闽东一大派系。
第四位是谢十八。
惠安东园《谢氏族谱》云:
“谢十八,名讳失传,据称,于唐僖宗乾符六年(879年)因避黄巢乱而入闽,兄弟四人,一居福州闽县,一居晋江,二居惠安,一居永春坂头。
”第五位是谢滔。
南安东门《谢氏族谱》云:
“谢滔字国珍√唐僖宗文德六年(888年)进士,福建御史大夫,避黄巢乱于闽之泉州、晋江。
”谢滔的后裔,主要分布在闽南地区。
第六位是东汉山阴人谢夷吾的33世孙谢肇(字景初),他“唐末任福州太守,因征蛮有功,任韵州刺史,闽粤卒叛,复提兵剿平,诏授金紫光禄大夫、一等检校、户部尚书,子孙遂居福建,其曾孙谢贞吉迁福建邵武乌州”。
五代时入闽的谢氏有两支:
一支始祖是东晋宰相谢安的后裔。
谢安世孙谢致中,唐僖宗时任左散骑大夫,生九子,其“季子英,后梁时仕古闽参军、节度使”,留居福建。
谢英的后裔,分布于仙游、莆田、永泰等地。
一支始祖是谢荫隆,他“于后晋开运甲辰(944年)自豫章临川迁建昌军城,续以荒年,移居邵武水东坑”。
谢荫隆的后裔,分布于闽北的邵武、将乐、沙县、明溪、永安一带。
两宋时期,中原居民有一次大规模的南迁,时间在“靖康之变”前后,流向是长江以南,主要是江浙地区,络绎于南行道上的移民队伍中,也有不少谢姓人。
北宋靖康元年冬(1126年),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次年四月俘获宋徽宗、宋钦宗和宗室、后妃等数千人,抢掠大批珍宝北去,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1127年5月,康王赵构称帝,是为宋高宗,南宋开始。
同年10月,南宋政府自商丘南迁扬
州,又逃到镇江,后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定都。
这一时期,中原人为逃避战乱,多次大规模南迁,主要是到江浙一带,也有逃到江南其他地区的。
在这批大迁移中,有不少是中原地区的谢姓人,其中有史书记载的是谢克家。
谢克家是蔡州上蔡(今属河南)人,绍圣四年(1097年)进士,随宋室渡江后,寓居浙江杭州,高宗时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
宋代,谢氏还有继续迁入福建者。
据谢氏《报德堂谱》称:
“(谢)澄源,原名四十五郎,自光州固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