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课程学习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0289955
- 上传时间:2023-01-21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44.30KB
金融学课程学习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金融学课程学习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课程学习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节货币政策工具
第四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第五节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第二十一章金融监管
第一节金融监管概述
第二节金融监管体系的一般构成
第三节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监管
第四节国家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第二十二章金融与经济进展
第一节金融与经济进展的关系
第二节经济货币化与金融化
第三节金融压制论与金融深化论
第四节金融创新与进展
第五节金融结构与进展
2.学习目标
具体掌握的学习内容包括:
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国际收支与调节、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市场、金融全球化、中央银行、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与失衡、货币政策、金融监管、金融与经济进展等。
以马克思主义差不多原理和差不多方法为指导,系统学习金融学的差不多知识、差不多理论及其运动规律,客观了解国际主流货币金融理论及最新研究成果、实务运作机制及最新进展;
立足中国实际,交融历史与现实,概括反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展中的金融理论与实践问题。
作为非本专业的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差不多知识、差不多概念、差不多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利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金融监管等差不多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有较系统的掌握。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金融问题的现状,掌握观看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3.各章节学习重点
第十一章货币市场(学习时长:
半天掌握程度:
熟悉)
【一】货币市场的含义与特点:
1、货币市场是指以期限在1年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
2、货币市场特点:
交易期限短、流动性强、风险相对较低。
【二】货币市场的功能与作用:
1、调剂资金余缺,满足短期融资需要;
2、为各种信用形式的进展创造了条件;
3、为政策调控提供条件和场所。
【三】同业拆借市场、商业票据市场、短期政府债券市场、回购协议市场等子市场的含义:
1、同业拆借市场:
指各类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拆借活动所形成的市场。
2、票据市场:
是指各类票据发行、流通及转让的场所,要紧包括商业票据的承兑市场和贴现市场,也包括其他融资性票据市场。
3、国库券市场:
又称为短期政府债券市场。
4、回购协议市场:
通过回购协议进行短期资金融通交易的场所。
第十二章资本市场(学习时长:
【一】资本市场的特点:
资本市场是指以期限在1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又称长期资金市场。
货币市场有以下四个特点:
1、交易的金融工具期限较长;
2、市场交易的目的要紧是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的供求需要;
3、资金借贷量大;
4、市场交易工具特别。
【二】资本市场的功能:
1、筹集资金;
2、合理配置资源;
3、有利于企业重组;
4、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三】证券发行市场:
1、证券发行市场又被称为一级市场。
2、发行市场主体:
证券发行人、证券投资者、证券中介机构。
3、发行方式:
〔1〕私募发行;
〔2〕公募发行;
〔3〕直截了当发行;
〔4〕间接发行。
4、证券发行的条件限制。
【四】证券流通市场:
1、证券上市2、证券交易程序3、证券流通市场参与人:
证券经纪人、证券商。
4、证券流通市场的组织方式:
〔1〕证券交易所;
〔2〕柜台交易;
〔3〕无形市场。
【五】资本市场重要理论:
1、资本市场的交易成本2、资本市场效率理论3、资本市场风险与收益4、资产组合理论
六、证券投资的差不多面分析和技术分析:
1、差不多面分析:
〔1〕宏观经济周期性运行与证券市场;
〔2〕宏观经济政策与证券市场;
〔3〕产业生命周期与证券行市;
〔4〕公司状况与证券行市。
2、技术分析:
〔1〕技术指标法;
〔2〕切线法;
〔3〕形态法;
〔4〕K线法;
〔5〕波浪理论;
〔6〕循环周期理论。
第十三章国际收支及其均衡(学习时长:
【一】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1、国际收支的概念:
〔1〕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
〔2〕国际收支反映的是国际经济交易的全部内容;
〔3〕国际收支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差不多构成:
〔1〕经常项目;
〔2〕资本和金融项目;
〔3〕储备资产;
〔4〕净误差与遗漏。
【二】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
1、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的判断2、国际收支失衡的缘故:
〔1〕经济增长状况;
〔2〕经济结构性缘故;
〔3〕货币性因素;
〔4〕偶然性因素;
〔5〕外汇投资和国际资本流动。
3、国际收支失衡的妨碍4、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1〕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
〔2〕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政策。
【三】国际储备与对外债务:
1、国际储备及其构成:
〔1〕黄金储备;
〔2〕外汇储备;
〔3〕储备头寸;
〔4〕特别提款权。
2、国际储备的作用:
〔1〕在一国发生国际收支困难时起缓冲作用;
〔2〕用于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
〔3〕可作为外债还本付息的最后信用保证,并有助于提高国际资信。
3、国际储备治理:
〔1〕规模治理;
〔2〕结构治理。
4、对外债务及其治理。
【四】国际支付与结算:
1、国际支付与国际货币2、现代国际支付的差不多流程与特点3、国际结算的要紧方式
第十四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市场(学习时长:
【一】国际资本流动:
1、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与种类:
〔1〕长期资本流动;
〔2〕短期资本流动。
2、国际资本流动的进展与特点3、国际资本流动的要紧缘故:
〔1〕经济缘故;
〔2〕金融缘故;
〔3〕制度缘故;
〔4〕技术及其他缘故。
4、国际资本流动的效应:
〔1〕一体化效应;
〔2〕放大效应;
〔3〕冲击效应;
【二】国际金融市场:
1、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1〕国际金融市场的含义与种类;
〔2〕国际金融市场在经济中发挥的独特作用。
2、国际外汇市场:
〔1〕国际外汇市场特征;
〔2〕国际外汇市场参与者;
〔3〕国际外汇市场的交易活动。
3、国际货币市场:
〔1〕银行短期信贷市场;
〔2〕短期证券市场;
〔3〕离岸金融市场。
4、国际资本市场:
〔1〕国际中长期信贷市场;
〔2〕国际证券市场。
第十五章金融全球化(学习时长:
【一】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1〕贸易一体化;
〔2〕生产一体化;
〔3〕金融全球化。
2、金融全球化的要紧表现:
〔1〕金融机构全球化;
〔2〕金融业务全球化;
〔3〕金融市场全球化;
〔4〕金融监管与协调全球化。
3、金融全球化的作用与妨碍
【二】中国金融的对外开放与全球化进程:
1、中国金融对外开放回忆与现状2、加入WTO与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
〔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要紧格局;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金融业进展的积极效应;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金融业面临的要紧挑战。
第十六章中央银行(学习时长: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进展与类型:
1、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
中央银行是专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统一治理金融活动并代表政府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的金融治理机构。
中央银行制度是商品经济进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有其客观经济基础。
2、中央银行的进展历史,总体而言,中央银行进展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其进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3、中央银行在中国的进展:
中央银行在中国的萌芽是20世纪初清政府建立的户部银行。
最早以立法形式成立的中央银行是1928年于上海成立的国民政府中央银行。
新中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
4、中央银行的类型:
由于各国社会制度、政治体制、经济金融进展水平不同,因而中央银行在组织形式上具有不同的类型,要紧有以下四种:
〔1〕单一中央银行制〔2〕复合中央银行制〔3〕跨国中央银行制〔4〕准中央银行制
【二】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1、中央银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的金融治理机构,是金融体系的核心。
它的性质集中表现在其职能上。
2、中央银行的职能:
〔1〕“发行的银行”〔2〕“银行的银行”〔3〕“国家的银行”
【三】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
1、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1〕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概念〔2〕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构成。
2、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与资产业务:
〔1〕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2〕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3〕中央银行资产与负债的关系
【四】清算业务:
1、清算业务的含义:
中央银行的清算业务是指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支付清算体系的治理者和参与者,通过一定的方式、途径,使金融机构的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顺利完成并维护支付系统的平稳运行,从而保证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
2、中央银行清算业务的形成和进展。
3、支付清算系统的要紧类型和作用:
〔1〕支付清算系统的要紧类型〔2〕支付清算系统的作用。
4、我国中央银行的清算业务:
〔1〕同城清算业务2〕异地清算业务
第十七章货币需求(学习时长: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与分析角度:
1、货币需求的含义:
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情愿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
2、货币需求分析的宏观与微观角度货币需求的宏观分析角度,是指从一个国家的社会总体动身,强调货币作为交易工具的职能;
货币需求的微观分析角度,是从社会经济个体动身,分析各部门〔个人、企业等〕的持币动机和持币行为。
3、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
名义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经济部门在一定时点所实际持有的货币单位的数量。
实际货币需求那么是指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的货币余额,它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
【二】货币需求的决定:
1、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在一定时期内,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要量要紧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和商品流通速度两类因素。
它反映了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这一差不多原理。
2、交易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
〔1〕交易方程式:
费雪的交易方程式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对物价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全社会一定时期一定物价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义货币量之间也存在着一个比例关系。
〔2〕剑桥方程式:
剑桥方程式认为货币需求与人们的财富或名义收入之间保持一定的比率,并假设整个经济中的货币供求会自动趋于均衡。
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通过分析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提出了货币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这一理论说明货币流通速度并不稳定,不能视为常量。
〔1〕交易动机〔2〕慎重动机〔3〕投机动机〔4〕三种动机结合起来的考察。
4、现代凯恩斯学派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进展:
〔1〕平方根定律〔2〕立方根定律〔3〕资产组合模型。
5、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将货币视为各种资产中的一种,通过对妨碍货币需求七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货币需求函数公式。
〔1〕财富及其结构〔2〕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3〕效用及其他因素。
6、货币需求理论的接着进展:
〔1〕利率和货币需求的关系〔2〕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
【三】我国货币需求分析:
1、妨碍我国货币需求的宏观因素:
〔1〕收入〔2〕价格〔3〕利率〔4〕货币流通速度〔5〕金融资产的收益率〔6〕企业与居民对利润和价格的预期〔7〕其他因素。
2、决定我国货币需求的微观基础:
〔1〕居民的货币需求〔2〕企业的货币需求〔3〕政府部门的货币需求
第十八章货币供给(学习时长:
【一】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
1、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
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
货币供给必定会在实体经济中形成一定的货币量,即货币供给量。
2、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
所谓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难以由中央银行决定操纵,而要紧是由经济体系中的投资、收入、储蓄、消费等各因素内在地决定,货币供给量具有内生变量的性质。
与此对应的是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能够由中央银行进行有效的操纵,货币供给量具有外生变量的性质。
3、货币供给的差不多模型与特点分析:
〔1〕货币供给共识公式〔2〕货币供给过程及其特点。
【二】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
1、基础货币及其构成:
〔1〕基础货币的概念〔2〕基础货币的构成。
2、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
〔1〕国外资产业务与基础货币的投放〔2〕对政府债券与基础货币的投放〔3〕对金融机构债券与基础货币的投放。
3、中央银行操纵基础货币的要紧工具: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操纵要紧采纳间接操纵的方式,通常运用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和法定存款预备金率来进行。
【三】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的创造:
1、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2、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3、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时的要紧制约因素:
〔1〕法定存款预备金率〔2〕提现率〔3〕超额预备金率。
4、存款扩张的倍数
【四】货币乘数与货币供应量:
1、货币乘数及其公式推导:
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
2、货币乘数的要紧决定因素〔1〕通货-存款比率〔2〕预备-存款比率。
3、妨碍货币乘数变动因素分析:
〔1〕居民的经济行为与货币乘数〔2〕企业的经济行为与货币乘数〔3〕金融机构的经济行为与货币乘数〔4〕政府的经济行为与货币乘数
【五】妨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
1、我国基础货币的构成:
我国的基础货币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列在储备货币栏中,要紧由发行货币、对金融机构负债、对非金融机构负债三项构成。
2、中央银行对政府的债权的变化及其对货币供给的妨碍3、商业银行再贴现与再贷款的数量变化4、外汇储备存量的变化5、我国的货币乘数6、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问题
第十九章货币均衡(学习时长:
【一】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1、货币均衡原理:
〔1〕货币均衡〔2〕货币失衡。
2、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之间的关系:
〔1〕货币均衡的实现条件〔2〕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
3、妨碍货币均衡实现的因素分析:
〔1〕妨碍货币均衡实现的要紧因素〔2〕我国的货币均衡
【二】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的含义、测量与分类:
〔1〕通货膨胀的概念〔2〕通货膨胀的测定及指标体系〔3〕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
2、通货膨胀成因:
〔1〕直截了当缘故与深层缘故〔2〕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3〕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4〕结构型通货膨胀〔5〕其他缘故。
3、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妨碍:
〔1〕促进论〔2〕促退论〔3〕中性论。
4、通货膨胀的治理:
〔1〕操纵货币供应量〔2〕调节和操纵社会总需求〔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4〕其他政策
【三】通货紧缩:
1、通货紧缩的定义与测量:
〔1〕通货紧缩的概念〔2〕衡量通货紧缩的要紧指标。
2、通货紧缩的成因:
〔1〕有效需求不足〔2〕供给能力相对过剩〔3〕结构问题〔4〕金融体系效率低下。
3、通货紧缩的危害:
〔1〕经济增长率下降,失业增加〔2〕破坏信用关系〔3〕妨碍社会消费和投资〔4〕加重银行不良资产。
4、通货紧缩的治理:
〔1〕扩大有效需求〔2〕调整和改善供给结构〔3〕调整宏观经济政策
第二十章货币政策(学习时长:
【一】货币政策目标:
1、货币政策概述:
〔1〕货币政策的含义〔2〕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作用〔3〕货币政策的内容。
2、货币政策的目标:
〔1〕货币政策目标的形成〔2〕货币政策目标的要紧内容。
3、货币政策诸目标的关系:
〔1〕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的矛盾〔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3〕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4〕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4、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二】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与操作指标:
1、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的作用与差不多要求:
货币政策的中间性指标具体分为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
操作指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能够有效准真的现的政策变量。
中介指标处于最终目标和操作指标之间,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和传导后能够以一定的精确度达到的政策变量。
2、可作为操作指标的金融变量:
〔1〕预备金〔2〕基础货币〔3〕其他指标。
3、可作为中介指标的金融变量:
〔1〕利率〔2〕货币供应量〔3〕其他指标。
4、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与操作指标: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要紧有基础货币、银行的超额储备金率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回购利率;
中介指标要紧有货币供应量和以商业银行贷款总量、货币市场交易量为代表的信用总量。
【三】货币政策工具:
1、货币政策工具的含义。
2、一般性政策工具:
〔1〕法定存款预备金率〔2〕再贴现政策〔3〕公开市场业务。
3、选择性政策工具:
除上述调节货币总量的三大工具之外,中央银行还增加了对某些特别领域的信用活动加以调节和妨碍的一系列措施。
这些措施一般基本上有选择地使用,故称之为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以便与传统的一般性政策工具相区别。
4、其他政策工具:
〔1〕直截了当信用操纵〔2〕间接信用指导。
5、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用。
【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要紧环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妨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一般有三个差不多环节。
2、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3、货币政策传导的时滞效应:
货币政策时滞是指从货币政策制定到最终妨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策目标所通过的时间,也确实是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五】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一般作用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运用的必要性3、西方国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4、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第二十一章金融监管(学习时长:
【一】金融监管概述:
1、金融监管的含义与特征:
〔1〕金融监管的含义〔2〕金融监管的特征。
2、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1〕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2〕金融业的特别性。
3、金融监管的演变历程:
〔1〕20世纪30年代前:
相对宽松阶段〔2〕20世纪30-70年代:
严格管制阶段〔3〕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
完善强化阶段
【二】金融监管体系的一般构成:
1、金融监管的组织体制:
〔1〕集中监管体制〔2〕分业监管体制。
2、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原那么:
〔1〕金融监管目标〔2〕金融监管的差不多原那么。
3、金融监管的内容与措施:
〔1〕市场准入的监管〔2〕市场运作过程的监管〔3〕市场退出的监管。
4、金融监管的手段与方式:
〔1〕依法实施金融监管〔2〕运用金融稽核手段实施金融监管〔3〕“四结合”的监管方法
【三】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监管:
1、对商业银行市场准入的监管:
〔1〕对商业银行设立和组织机构的监管〔2〕对银行业务范围的监管。
2、对商业银行市场运作的监管:
〔1〕资本充足性监管〔2〕对存款人保护的监管〔3〕流动性监管〔4〕贷款风险的操纵〔5〕预备金治理〔6〕对商业银行财务会计的监管。
3、对商业银行市场退出的监管。
【四】国家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1、金融市场监管的含义与意义:
金融市场监管大致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
其一是指国家和政府对金融市场上各类参与机构和交易活动所进行的监管;
其二是指金融市场上各类机构及行业组织〔如证券交易所、证券业协会等〕进行的自律性治理。
2、金融市场监管的原那么:
〔1〕公开、公正、公平原那么〔2〕制止背信的原那么〔3〕禁止欺诈、操纵市场的原那么。
3、金融市场监管机构:
金融市场监管机构是指专门对金融市场行使监管职能的机构。
第二十二章金融与经济进展(学习时长:
【一】金融与经济进展的关系:
1、经济进展决定金融:
〔1〕金融依附于商品经济〔2〕商品经济决定金融进展的结构、规模和阶段。
2、金融在经济进展中的重要地位与推动作用:
〔1〕通过金融运作为经济进展提供条件〔2〕通过金融的差不多功能促进储蓄〔3〕通过金融机构的经营运作节约交易成本〔4〕通过金融业自身的产值增长直截了当为经济进展做贡献。
3、现代经济进展中金融可能出现的不良妨碍
【二】经济货币化与金融化:
1、经济货币化的概念:
经济货币化是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其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
2、经济货币化的作用与妨碍。
3、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妨碍因素:
〔1〕商品经济的进展程度〔2〕金融的作用程度。
4、经济货币化的进展趋势。
5、我国经济进展中的货币化问题
【三】金融压制论与金融深化论:
1、进展中国家货币金融进展的特征:
〔1〕货币化程度低〔2〕金融体系呈二元结构〔3〕金融市场落后〔4〕政府对金融实行过度干预,对金融活动做出种种限制。
2、金融压制对经济进展的阻滞。
3、金融深化对经济进展的促进:
〔1〕金融深化的条件〔2〕衡量金融深化程度的指标〔3〕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四】金融创新与:
1、金融创新的概念与分类: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领域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
金融创新的各种表现大致可归为三类:
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业务创新和金融组织结构创新。
2、当代金融创新的要紧表现:
〔1〕金融制度创新〔2〕金融业务创新〔3〕金融组织结构创新。
3、当代金融创新的要紧特征:
〔1〕新型化〔2〕电子化〔3〕多样化〔4〕持续化。
4、当代金融创新的成因:
〔1〕经济思潮的变迁〔2〕需求刺激与供给推动〔3〕对不合理金融管制的回避〔4〕新科技革命的推动。
5、当代金融创新对金融与经济进展的妨碍:
〔1〕对金融和经济进展的推动作用〔2〕产生的新矛盾和挑战
【五】金融结构与进展:
1、金融结构的含义与表现形态:
金融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
2、形成金融结构的基础性条件:
〔1〕经济进展的商品化和货币化程度〔2〕商品经济的进展程度〔3〕信用关系的进展程度〔4〕经济主体行为的理性化程度〔5〕文化、传统、习俗与偏好。
3、妨碍金融结构变化的要紧因素分析:
〔1〕制度因素〔2〕金融创新的活跃程度〔3〕技术进步〔4〕开放程度。
4、金融结构的分析指标与评价角度:
金融结构分析的一个要紧方面是研究组成总量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
5、金融结构的作用与妨碍:
〔1〕对金融进展的决定与妨碍力〔2〕对经济进展的妨碍
4.各章节关键词
1.同业拆借市场:
各类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拆借活动所形成的市场。
要紧满足金融机构之间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经常发生的头寸余缺调剂的需要,市场特性活跃、交易量大,能敏感地反应资金供求关系和货币政策意图,妨碍货币市场利率。
2.银行同业拆借市场:
银行业同业之间短期资金的拆借市场。
要紧通过电讯手段成交,每笔拆借交易的数额较大。
日拆一般无抵押品,单凭银行的信誉,期限较长的拆借常以信用度较高的金融工具为抵押品。
3.通知放款市场:
又称短期拆借市场,要紧是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一种短期资金拆借形式,利率波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融学 课程 学习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