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系2015年度教学质量报告1.21.doc
- 文档编号:2028514
- 上传时间:2022-10-26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63.50KB
艺术设计系2015年度教学质量报告1.21.doc
《艺术设计系2015年度教学质量报告1.2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设计系2015年度教学质量报告1.21.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艺术设计系2015年度教学质量报告
2015年是艺术设计系按照高等职业教育标准,深化教学改革、狠抓教学质量、弘扬传统艺术设计教育特色,大力开展教育创新的一年。
在重点完成适应高等教育的院系组织结构建设,规范行政、教学工作秩序的基础上,本年度艺术设计系继续支持非遗美术、舞台美术等优势专业的发展,开创校企合作(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商业广告设计等)新兴专业群,朝着立足高等艺术设计职业教育,服务重庆经济发展战略和文化事业的社会需求,培养高层次、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的总体目标,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个中心工作开展了具体扎实、富于创新、卓有成效的工作。
现将年度教学质量报告总结如下:
1.强化办学理念与定位,改善系部办学条件
1.1办学理念与定位
2015年至2016学年是艺术设计系大刀阔斧改革,迎接新挑战的关键时期。
艺术设计系以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学院《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等文件为指导,结合我系实际条件,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为保障,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落脚点,紧紧围绕“深化改革、以评促建、争创示范、学院一流”这一中心工作目标,推行“大课堂、大舞台、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理论与实训相结合、实践与产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品德优、基础宽、能力强、素质高、会创新”的应用型高素质文化艺术人才。
1.2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艺术设计系现有教学场地17间教室。
其中基础绘画教室5间,视觉传达实训工作室3间,人物形象实训工作室2间,舞台美术实训工作室2间,非遗美术实训工作室2间,服装设计实训工作室3间。
教学场地面积较之于江北校区而言,有着很大的改善,基本上能够满足现有学生人数的正常教学要求。
现主要从人物形象设计、服装设计、舞台美术设计三个专业方向陈述:
(1)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为适应专业办学特点,在校内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形成不同专业的真实项目案例库,增加专业能力训练、学期实训、学年实训以及毕业设计等实践项目,完善“课程实验—课程实训—开拓性项目实训—学期实训—学年实训”等多环节的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学院已建化妆实训室、设计绘图室、剧场三个实训室,逐步完善和更新已有实习实训条件,能完全满足在校学生实践教学。
2015年共配备教学设备如下:
化妆台50个、化妆凳50把、帽楦6个、胶枪3把、焊接工具2套、假发若干、头饰制作材料若干。
(2)艺术设计系已建服装设计缝纫实训室、服装立裁实训室、服装版型实训室、服装设计绘图室四个校内实训室;逐步完善和更新已有实习实训条件,保证学生实践教学比例达100%。
实训室内教学设施设备齐全,2005年共配备教学设备如下:
平缝机25台、工业多功能电子缝纫机5台、吊瓶式蒸汽电熨斗8台、吸风烫台3台、烫台蒸汽发生器1台、四线包缝机1台、绷缝机1台、三线密边包缝机1台、锁边机3台、女标准上半身立体裁剪人台70台、女标准上半身立体裁剪二分之一人台60台、男标准上半身立体裁剪人台23台、女版展示人台5台、男版展示人台5台。
建成集教学、实训、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开放性、系统性、国内领先的区域共享型综合实习实训基地和技术服务平台。
(3)舞台美术设计现有2间实训工作室,大疆四轴高清航拍器1台,gopro4K高清拍摄,A3画幅高清扫描仪1台,台湾宝工电磨12套,小型模型加工机床1套,模型涂装工具1套,手工模型工具若干等教学设备,能够满足舞台美术实训教学需要。
1.3生源情况
艺术设计系现有大一学生195人,其中男生75人,占总人数的38.46%,女生120人,占总人数的61.51%。
四川省19人,占总人数的9.7%;贵州省7人,占总人数的%3.58%;河南省1人,占总人数的0.5%;陕西省2人,占总人数的1%;甘肃省5人,占总人数的2.56%。
与2014年相比,外省生源明显增多,男生比例有所提升。
2.人才培养过程和措施
2.1专业建设、内涵发展
2015年度,艺术设计系以深化专业课程改革为核心,充分发挥教研组的“教”和“研”作用,培养适合产业需求的艺术设计专门人才为切入口,结合各个专业方向人才培养工作计划,深入开展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研究。
抓实青年教师备课的常规管理,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的改革。
搭建教师总结反思的平台,通过多渠道提高艺术设计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学科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的辐射作用,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抓好教学常规工作。
认真落实和完善任课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制度、听评课制度、教师工作规程等,做好期初计划、期中检查、期末总结等常规教学工作,认真查找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查漏补缺,提高课堂的效率和质量,杜绝无教案、无准备上课,提高课堂授课质量。
充分发挥各教研组在教学及教研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加强集体备课,促进共同研讨,克服课堂传授内容的随意性。
各教研组要保证每月举行一次集体教研活动,并作好教研记录。
与此同时,要求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特点,积极转变教师观念,探索富于创造性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安排精巧的教学过程,运用多元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不定时检查上课教师的教学计划、教案、教学日历等规范化课堂管理文件的准备情况。
抓课程建设,提升实施水平。
进一步与用人单位对接,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来调整课程,使专业教学与社会的衔接更为合理。
建立学习型团队,对“一体化”、“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式的推广。
加强校企合作办学,以点带面,推进整个教研组教研质量的提升。
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教学情况的反馈意见、建议,提升教学实施水平。
要积极完善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重视提高教师课堂讲授水平,丰富教学辅助手段,鼓励教与学的互动,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大力开发实践性教学课程,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2.2课程开设情况
2015年-2016年度上学期,中职3个年级共开设12门专业课程,总课时数991节。
其中高一5门课程,课时数323节。
高二5门课程,课时数360课时。
高三3门课程,课时数308课时。
2015年-2016年度上学期,高职4个专业方向共开设45门专业课程,专业理论课4门,专业技能课41门,总课时数2734节。
其中大二5个专业方向开设21门课程,课时数1674节。
大一5个专业方向开设25门专业课程,课时数1060节。
2014年-2015年度下学期,中职2个年级共开设6门专业课程,总课时数704节。
其中高一3门课程,课时数320节。
高二3门课程,课时数384课时。
2014年-2015年度下学期,高职4个专业方向共开设15门专业课程,专业理论课1门,专业技能课14门,总课时数864节。
2.3教学模式探索
加强教学教改研究,提高办学质量,构建特色教学体系。
教学改革研究,是培养教师队伍的基点,也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关键。
2015年度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同时,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推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新;加强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加强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实现基础教学与实践教学、设计教学与绘画基础教学的衔接与共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孙志慧老师开设的服装设计专业《时装画表现技法》课程成功申报(渝艺院<2015>93号)院级精品课程。
舞台美术设计专业成功申报院级示范专业《舞台艺术设计》(渝艺院<2015>92号)。
继续完善现有艺术设计、舞台美术设计、非遗美术设计三个专业基础建设,巩固现有研究方向,使强势学科优势更加明显,相对薄弱学科得到明显增强。
特别是加强对舞台美术设计的支持力度,继续增强其特色办学优势。
从五个构建来实现舞台美术设计的内涵建设,即构建基于产教一体、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流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做合一、项目驱动的课程;构建基于生产性的院内外实训基地群;构建基于企业和学生满意的就业服务体系;构建基于服务能力增强的社会服务体系。
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促进教学和科研互动。
把专业研究课题和研发项目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参与教师课题,使学生在“产、学、研”实训教学过程中快速成长。
充分利用实训室和教研室等平台,整合科研力量,组建科研团队,高度重视科研与教改工作。
2015-2016学年,组织专业教师召开研究以“如何开展科研课题”、“如何撰写教材”、“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等为主题的教学工作会议。
积极开展科研促教活动,刘晓蕾老师主持的《基于文化产业化视角下的重庆蜀绣新生代复合型传承人培养机制研究》成功申报院级科研课题。
鼓励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参与教材编著,其中系部教师公开发表期刊论文20篇,参与编著3本著作。
其中服装设计教学团队建设“时装画表现技法”作为校级精品课程,已出版教材《时装画表现技法手绘绘本》,《时装画表现技法数码绘本》即将出版,在教研、教改过程中形成了一大批实用性强、学生上手快的教材。
学生在参加“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2015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
在参加“2015年第三届舞台美术展”中潘小梅、文路等同学荣获入围奖,在参加“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首届年展”中,获得一学院奖2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积极参加各种专业学术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阔眼界、增长专业知识,如2015年9月,带领2014级服装设计学生参加2015重庆国际时装周,观摩服装院校的毕业时装秀、独立设计师品牌时装发布会、企业服装品牌时装发布会,参加专家讲座、学术论坛、时尚公开课、服装设计面料辅料展等。
视觉传达教学团队辅导学生在参加“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2015年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2名。
在参加“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首届年展”中,获得一学院奖5名、一等奖6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数十名,积极参加各种专业学术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阔眼界、增长专业知识,2015年9月带领2014、15级视觉传达设计学生参观中国·西南设计双年展;2015年11月带领2014、15级视觉传达设计学生参观2015年九大美院千里之行——优秀毕业生作品巡回展以及四川美术学院2015年学生作品年展。
2015年11月带领2014、15级视觉传达设计学生参观印痕与编码——版画/印刷设计国际周。
2.4校企合作
服装教学团队依托“重庆服装设计师协会”、“重庆服装设计师纺织行业协会”、“尚盟·重庆时装产业园,“渝北台商工业园”,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坚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
学院已建服装设计缝纫实训室、服装立裁实训室、服装版型实训室、服装设计绘图室4个校内实训室;逐步完善和更新已有实习实训条件,保证学生实践教学比例达100%。
服装设计专业通过与重庆梁明玉工作室、重庆达兴儿童用品有限公司、上海欧迪芬有限公司、361°集团有限公司等洽谈与合作,企业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培养计划和评价考核体系,形成了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项目引导、产学互动、全程开放、合作共育”人才培养模式。
视觉传达教学团队依托“ACAA中国数字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协会”、“CIID中国建筑学会”、“重庆迪美(CIS)企业形象设计公司”、“文武雕塑”、“视美动画”、“云南弘毅形象策划有限公司”等6家优秀尖端设计机构与企业,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坚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
形成了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项目引导、产学互动、全程开放、合作共育”人才培养模式。
非遗美术专业依托学院暑期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群培训、壹秋堂夏布发展有限公司、蜀绣大师夏洪工作室、渝康宁绣庄等非遗设计工作室或企业,2015年度非遗美术专业实习和专业考察顺利进行。
2.5师资队伍建设
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人才发展战略。
坚持走开放式办学之路,聘请人物形象设计行业企业专家牟迪、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艺术设计 2015 年度 教学质量 报告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