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2节《万有引力定律应用》示范课教学设计.doc
- 文档编号:2027476
- 上传时间:2022-10-26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529.50KB
第5章第2节《万有引力定律应用》示范课教学设计.doc
《第5章第2节《万有引力定律应用》示范课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第2节《万有引力定律应用》示范课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5章第2节《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
福州高级中学物理组欧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l、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
2、进一步推导第一宇宙速度,理解其含义
3、学习近地卫星与同步卫星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万有引力定律推导第一宇宙速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我国在卫星发射方面的情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l、人造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之间的关系。
2、理解第一宇宙速度
3、同步卫星的特点
教学难点:
l、人造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之间的关系。
2、同步卫星的轨道特点
教学用具:
ppt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通过展示银河系、太阳系、地球与卫星系等视频动画引入,说明其遵循相同的运行规律一万有引力定律。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人造卫星环绕地球运行来进一步研究其规律。
请学生上台汇报展示收集到的相关人造卫星知识。
(课前已安捧学生通过网络、查阅相关书籍、咨询相关专家等方式收集相关人造卫星知识)
学生甲:
人造卫星有许多种类,比如:
.…
学生乙:
我国人造卫星的发展特点,……
二、新课教学:
1、人造卫星
卫星有千万种,但归根结底它们都要遵循同一物理规律。
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其所需的向心力
人造卫星的特点:
轨道平面所处的圆心与地心是重合的。
卫星绕着地球转有: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这一组式子发现:
对于地球人造卫星而言,M指地球质量,约为6.0×1024kg,是确定的,那么v、w、T、只由r(h)决定。
2、近地卫星
同学们请看上述这组公式,随着r↓,我们发现v↑、w↑、T↓。
当r=R时,卫星运行轨道紧贴着地球表面。
我们给这种类型的卫星一个名称,叫近地卫星。
通过学生计算得出近地卫星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1、同学们再来看近地卫星的运行速度v=7.9km/s,这个数值大家很熟悉吧,这是我们上节课所学的第一宇宙速度,可见我们可以用计算近地卫星环绕速度的值就是第一宇宙速度.
2、是否可以发射—颗卫星环绕地球周期为60nin?
我们]说,不可能存在T<85min的人造卫星,近地卫星是所有卫星中T最小的卫星。
三、同步卫星
如果一颗卫星某一时刻经过A点上空,下一时刻经过A点至少需要85mln,
那么在这85rnin时间内A点的情况就无法知道了。
如果我们想知道这段时间内
A点的情况该怎么办?
——我们可以发射同步卫星。
地球同步卫星的特点
★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T=24h~
★从地面上看,它总在某地的上方,与地面的物体保持相对静止。
想一想、画一画同步卫星的运行轨道在哪里呢?
学生小组讨论,投影仪展示:
【总结】同步卫星的轨道只能在赤道上空,而且具地面的高度h也是唯一确定的(h约为5.6R),所以说所有的同步卫星都只能在唯一确定的轨道上运行。
(展示同步卫星轨道唯一性课件)
l、如果每个国家都发射十几颗同步卫星,全世界这么多国家的同步卫星一起在同一轨道上运行,会不会太拥挤,相互碰撞昵?
学生答:
不会。
对于所有同步卫星而言,v值都是一样的,换句话说,同步卫星之间的位置都是相对固定的,当然不会相互碰撞。
(展示多个同步卫星一起运行时情形的课件)
2、为了卫星之间不互相干扰,大约3o。
左右才能放置1颗,这样地球的同步卫星只能有120颗。
可见,空间位置也是一种资源。
(展示课件:
三颗地球同步卫星可实现全球通讯覆盖。
)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万有引力定律应用 万有引力定律 应用 示范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