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255547
- 上传时间:2023-01-21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3.43KB
盐城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盐城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盐城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然有光尝侍于公,间闻公论当世之士,独亟称明公,谓不惟于文章绝出,他时为国家建弘业者,终有赖焉。
有光之乡人在明公门下者,亦颇言鄙人姓名,为明公之所垂记。
虽以文隐公之故,然士固有相知者,则有不待付授言语相属而相契合者矣。
会明公忤时宰,屏居西蜀者十年。
有光始获举进士,在京师,思明公而不可见。
徒念岷、峨之高,江水之长,怅然而叹。
幸与明公生同时,而顾无由一见;
以为今世则已矣,徒若读书而慕古人于百世之下。
既而为吏越中,明公始复登朝。
及入觐,以为可以得见矣,而明公又以南迈。
有光时尚在京师。
一日,天子忽出手诏,还明公于朝。
是时海内之士试都下者四五千人,皆叹天子之明圣能知人如此;
明公能自结于天子之知如此。
有光又私自喜:
道之将行也,文隐公之知人不谬也;
有光之羁穷,得所依归也。
当是时,官程迫促,又不能迎拜明公于马首。
昨春自越还,遇瞿文懿公于乡,言入朝时,与明公尝以鄙人为荐,有惑于流言者,从中毁之。
瞿公因言今世荐士之难:
“吾与赵公知子深矣,力足以荐士矣,尚格而不行!
”语毕,黯然不乐者久之。
今所以复有言者,以往年为吏,差知自爱,亦自谓能使鳏寡孤独不失其所。
顾不惟劳效不得上闻,而持衡之人,用一人之言,格天下之士。
使士之有志不负朝廷、为生民计者,徒以不能诡随趋附,横被中伤,乃令晻蔽殁世而不见。
使后之欲为循良者以为戒。
何以厚天下风俗,而返汉代长者之风?
此尤可痛也。
兹者天子特以明公为相,复改任铨部,诏旨皆从中出。
天下想望丰采,士莫不鼓舞踊跃自矜奋。
有光自度已无用于世,而区区所见如此,略为明公陈之,非为一身之进退也。
若身之进退,则在明公而已矣。
君子伸于知己而诎于不知己,是以冒渎而忘其僭越焉。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改)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独亟称明公 亟:
屡次 B.有光之羁穷 羁:
漂泊
C.格天下之士格:
阻止D.士莫不鼓舞踊跃自矜奋矜:
庄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文隐公非常赏识作者,直到去世时,张文隐公还遗憾自己未能向朝廷推荐引进作者。
B.作者到京城赶考时,因赵阁老已去西蜀,作者只能怀想他如岷山、峨山般的高风亮节。
C.作者在越中做官时赵阁老回朝任职,作者进京朝觐时赵阁老又南行,两人终未能相见。
D.赵阁老先任宰相,又改任铨部,皇帝的诏书从该部门发出,天下学子都仰慕他的丰采。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有光之乡人在明公门下者,亦颇言鄙人姓名,为明公之所垂记。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所以复有言者,以往年为吏,差知自爱,亦自谓能使鳏寡孤独不失其所。
8.作者写信给赵阁老的目的有哪些?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
思佳客·
题周草窗武林旧事①
张 炎
梦里瞢腾说梦华。
莺莺燕燕已天涯。
蕉中覆处应无鹿②,汉上从来不见花③。
今古事,古今嗟。
西湖流水响琵琶。
铜驼烟雨栖芳草,休向江南问故家。
【注】①周草窗,张炎好友。
《武林旧事》是其在宋亡后所写的一本笔记,记载了南宋百余年间临安的风土人情。
②《列子·
周穆王》载,郑人击毙一头鹿,藏到蕉叶下,后来去找却忘记了地方,以为是一场梦。
③《韩诗外传》载,周人在汉上与二神女交谈,神女解佩赠珠而去,不料刚走数步,珠与二神女皆不见踪影。
9.有学者认为该词“平淡中见出悲愤”,请结合上片简要分析。
10.简要赏析“铜驼烟雨栖芳草”和“休向江南问故家”两句的表达效果。
(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皇览揆余初度兮,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2)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
(3)______________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
(李白《蜀道难》)
(4)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5)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6)__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7)曾子曰:
“______________,民德归厚矣。
”(《论语·
学而》)
(8)岁岁重阳,今又重阳,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采桑子·
重阳》)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偷 马 贼
艾 艽
半夜过后,隔壁店里一些过夜的马夫,忽地吵闹起来,原因是打失一匹马。
不久又听见说:
马已找回来了,贼却在山那面躺着。
大家都一时嚷着高兴的声音。
这事我没兴趣,便一直睡我的。
可是,我的店老板却来掀醒了我。
他一面搂着披起的衣衫,一面小声向我说:
“你去看看吧,不晓得哪个倒了霉,说不定就是老邓……唔,不管他是哪一个,你把这药给他,止止痛也好。
”随即将一个小纸包递给我。
他的心肠倒并不见得怎样好,平日一个落难的向他求乞,他只道:
“去你的吧,我这里开店子,不是善堂!
”目前他这样好善的举动,就不免使我颇为奇异。
天空没有月,到处现着密密麻麻的星点。
我慢慢爬上山坡。
一路伏在暗中的丛莽,轻拂着小风,凉凉的,有些润湿,且杂着各样树叶的味道。
差不多找到了天亮,草丛中有人叫我。
等我从他鼻血模糊的脸上认出到底是谁时,我吃惊得了不得。
原来他并不是我们意料中的偷马贼,却是常常看见的老三,一个矮小个子,又瘦又黄,风都吹得倒的家伙。
这时他见了我,现出很急迫的样子,问我道:
“他们都知道了吗?
”
“什么?
“我偷马的事哪。
他现着十分嗔怪的神情。
我就随口说道:
“这怎么不知道?
不知道,我怎会来呢?
他才闭一闭眼睛,满足地舒一口气,好像刚完成一件大事似的。
他接着药,不马上擦,又问我道:
“他们说我什么没有?
“说你?
没有!
大家只晓得一个偷马的倒了霉就是。
“怎么?
那些马哥头连我老三都不认得么?
他脸上现出失望和不快的气色。
他咬着牙齿,忍着痛,竭力做出一个偷马贼的英雄样子。
但话声却是破碎的,令人觉得加倍可怜,亦复可笑。
“你为什么要干这样的事呢?
……听我劝,养好伤,去做点正经事吧……偷马!
不是你我干的呀!
他听见我这番话,便笑了一笑,略带讥刺的口气说道:
“噗,什么是正经事呀?
……你看我怎么样?
一向不是饿得皮包骨了么?
你倒在路上,一丝丝气了,我敢打赌,也没人给你一口米汤吃的,嘿,这就是要做正经事的好报应!
他的话倒有几分道理,但他的神情却激怒了我,便没好声好气地驳他道:
“你要是一直这样干下去,包你还有拳头吃的。
你看看你自家吧!
瘦骨朗筋的,经得起几回打?
他竭力微笑着,现出诚恳的样子。
“我请问你,是你老板叫你拿药来的吧?
他为啥要这样讨好呢?
黑更半夜也叫你来?
……我告诉你,就是因为这里有个偷马贼呀!
如果是什么抬滑竿的,他肯管这笔闲账么?
我见他太高兴,心里起着反感,便冷冷地说道:
“我觉得,一个偷马贼应该硬朗,结实,个子高大……像你是不行的!
他一点也不生气,只是微笑道:
“你说得对!
……可是,我会再干第二次么?
他顺手搔一搔头,乏力地笑着:
“我问你,老邓、大老杨他们,在你们店子里又吃又喝,会过账没有?
……原因在哪里呢?
……这你就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偷马贼处处可以逞狠呢?
这一来,我如梦初醒,明白我老板的善举了。
同时,却又不服老三这种先知一般的神气,便抵一抵他的肋巴骨。
“处处逞狠?
为什么你又挨打了?
“不是那样说呀!
”他略微窘迫地笑,“俗话说得好,人多为强,狗多为王。
我一个人,怎么能敌住那许多牛呢?
要是我也人多,那就开抢了,还用得着偷?
就该改成抢马贼了,嘿嘿。
”他又拿手摸一摸他的衣襟口。
随后,他见我沉默着,就自言自语地,现出盘算的神气。
“你想想我们这辈子人,一落下娘胎,就连针尖大的地方也没有。
……妈的,这世道简直岩石一样,总是容不下你我干鸡子!
……你想,我该怎么样呢?
那还消说,只要裂出一条缝,我就要钻进去。
我呢,你看三分不像人,七分不像鬼。
可是,从明天起,在这几百里内,吃吃喝喝,谁敢不赊我老三的账呢?
这就是我老三寻着一条裂缝,钻进去了。
“好的,你钻进去了。
一旦人家把裂缝补好,那你又怎么办呢?
“补好?
那一定要把它捶得更开些,更宽些!
”他突然现出狞恶的样子。
这时,我蓦地感到这个弱小人物的高傲了。
我蹲在他的身边,替他擦药,还对他有些同情,现在才觉得,在他身上升腾起了强烈的争生存的欢乐感情,是用不着任何人的怜悯的。
后来,等我要离开这个山谷时,他已吃得油光满面,变成矮壮的汉子了,并且常常骑在没鞍子的马上,往来山中。
对我也不再称老哥,只轻佻地叫道:
“老弟,老蹲在一个地方,会发霉呀!
去找找裂缝吧!
(选自《大公报·
文艺》1936年6月29日,有删改)
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店老板叫“我”送药给偷马贼的情节,表现了他对偷马贼的畏惧,为老三通过做偷马贼成功改善自己的生存状况埋下伏笔。
B.小说中老三被打后的惨状和日后的油光满面,“我”对他的怜悯和他的洋洋得意都形成巨大的反差,具有强烈的艺术张力。
C.老三信奉“钻裂缝”的哲学,就是面对生活的困境,不与其正面抗争,先钻进“裂缝”躲避,等形势变化之后再谋求改变。
D.老三做偷马贼,不但不掩饰,还唯恐别人不知道;
被别人知道后他反而活得更滋润。
老三这一形象是当时畸形社会的一个缩影。
13.简要分析“我蓦地感到这个弱小人物的高傲了”这句话。
14.小说以“我”和老三的对话为主体有哪些好处?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群体的道德
古斯塔夫·
勒庞
①如果“道德”一词指的是持久地尊重某些社会习俗,不断抑制私心的冲动,那么,过于多变和冲动的群体显然不能被认为是有道德的。
相反,如果我们把某些一时表现出来的优点,如舍己为人、不计名利、献身精神和对平等的渴望等,也算作“道德”的内容,我们则可以说,群体经常会表现出很高的道德境界。
②研究过群体的少数心理学家,只是从群体犯罪的角度去研究。
看到他们如此频繁地犯罪,心理学家们都认为他们的道德水平十分低劣。
③这种情况当然经常存在。
但为什么这样呢?
这不过是因为残忍与破坏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它蛰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个人独处时,要满足这种本能是很危险的,而一旦加入了某个群体,因为很清楚不会受到惩罚,他便会彻底放纵这种本能。
通常,我们不能向同类发泄这种破坏性本能,只好把它发泄在动物身上。
群体捕猎的热情与凶残,有着同样的根源。
群体慢慢杀死手无寸铁的受害者,表现出一种十分懦弱的残忍。
但在哲学家看来,这种残忍,与几十个猎人聚集成群用猎犬追捕和杀死一只不幸的鹿时表现出的残忍,没有什么不同。
④群体可以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也可以表现出忠诚、勇于牺牲和不计名利的举动,即孤立的个人根本做不到的极崇高的行为。
以名誉、光荣等作为号召,最有可能影响到组成群体的个人,而且经常可以达到使他慷慨赴死的地步。
像十字军远征和1793年的志愿者的例子,历史上比比皆是。
只有集体能够表现出伟大的不计名利和献身的精神。
多少群体为了信仰、主张和自己只有一知半解的只言片语而英勇就义!
不断举行示威的人群,更有可能是为了服从一道命令,而不是为了增加一点养家糊口的薪水。
私人利益几乎是孤立的个人唯一的行为动机,却很少成为群体的强大动力。
在群体的智力难以理解的那些战争中,支配着群体的肯定不是私人利益——在这种战争中,他们甘愿献出生命,就像是被猎人施了催眠术的小鸟。
⑤即使是一群罪大恶极的坏蛋也如此,他们仅仅因为是群体中的一员,便会严格遵守道德原则。
1848年革命期间,在占领杜伊勒里宫时呼啸而过的群众,并没有染指那些让他们兴奋不已的物品,而其中的任何一件都意味着多日的面包。
⑥群体对个人的这种道德净化作用,当然不是一条永恒的规则,然而它却是一种常态。
甚至在远没有我刚才提到的情形那样严重的情况下,也能看到。
我曾说过,在戏剧中,人们都希望主人公高、大、全,一般也可以看到,一场集会,即使其成员品质低劣,通常也会表现得一本正经。
⑦所以,群体虽然经常放纵自己低劣的本能,但他们也不时树立起崇高道德行为的典范。
如果无私、顺从和绝对献身于或虚或实的理想,都可算做美德,那就可以说,群体经常具备这种美德,而且它所达到的水平,即使最聪明的哲学家也难以望其项背。
他们这样做,也许是无意识的,然而这无碍大局,我们不该对群体求全责备,说他们经常受无意识因素的左右,不动脑筋。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他们开动脑筋考虑起自己眼前的利益,我们这个星球上根本就不会成长出文明,人类也不会有自己的历史了。
(选自《乌合之众》,有删改)
1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①段首先对“道德”的概念进行界定,引出“群体的道德”这一论题,从而为全文论证奠定了基础。
B.第③段通过比喻论证,指出残忍与破坏的本能与生俱来,但是这种本能在个人独处时往往不表现出来。
C.第④段通过举例论证,指出崇高的境界和追求,常常使群体可以把自己或别人的死亡同样看得轻如鸿毛。
D.第⑦段得出结论,指出群体有时会服从低劣的本能,但更多的时候可作为品德高尚和道德崇高的典范。
1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少数研究过群体的心理学家,只是从群体犯罪的角度去研究,与他们相比,作者研究的视角要更加宽广。
B.群体中的人有时在群体中放纵自己残忍与破坏的本能,有时又会在群体中表现出忠诚、勇于牺牲和不计名利的举动。
C.激励群体表现出伟大的不计名利和极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动机主要包括名誉、光荣等以及群体中每一个个体的日常利益。
D.群体为了或虚或实的理想所表现出的极大的热情,常常让他们忽略自己眼前的利益,这有助于文明的发展和历史的延续。
17.具体分析群体对个体的“道德净化作用”。
七、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0题。
材料一:
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把“扶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明确了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两个确保”:
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
(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11月30日,有删改)
材料二:
1980—2018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年/亿元)
1980
8
1990
16
2000
88
2010
223
1981
1991
28
2001
100
2011
272
1982
1992
27
2002
106
2012
332
1983
10
1993
41
2003
114
2013
394
1984
1994
52
2004
122
2014
433
1985
19
1995
53
2005
130
2015
463
1986
1996
2006
137
2016
664
1987
1997
68
2007
144
2017
861
1988
1998
73
2008
167
2018
1061
1989
11
1999
78
2009
197
(选自“新浪博客” 王思铁《1980—2018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年度投入表》)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100万人减少到2017年底的26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70%下降至5.7%。
广西坚持从解决温饱问题入手,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解决饮水难、行路难、用电难等为突破口,相继开展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加大人财物专项投入,动员全社会合力扶贫攻坚,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十八大以来,广西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重点开展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粤桂扶贫协作等工作,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在扶贫产业方面,广西重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确保贫困户稳定、可持续脱贫。
自治区扶贫办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杨宏博说:
“目前,全自治区贫困户中产业覆盖率为75%。
最近两年,通过发展产业带动100多万人脱贫。
”2012年至2017年,全自治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709万人,年均减贫118万人,实现1999个贫困村、11个贫困县摘帽。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12月10日,有删改)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生活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
但是,必须看到农民还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村的经济基础仍然很脆弱,还有很多农民在为生活苦苦挣扎。
一些农村修了路,却没有能够让农民富裕起来的产业,农村脏、乱、差的环境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面对这样的客观局面,我们必须看到乡村振兴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乡村振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实现的,改善农村经济不富裕、环境不宜居、乡风不文明等问题,需要各级政府拿出足够的勇气、智慧与担当,进行经年累月坚持不懈的奋斗;
需要真正深入乡村,为改变农民的生活处境踏踏实实作工作。
我们还应警醒,不能让乡村振兴成为官员出政绩的一场秀,或是只停留在专家学者理论上的热闹、媒体报道中的繁华。
要找到乡村振兴的痛点、重点,理论联系实际,让这股热度上下贯通,一直持续下去。
(选自“中国日报网”《乡村振兴要力戒“花架子”》,有删改)
1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脱贫工作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国家的稳定和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党的重要使命所在。
B.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2020年实现“两个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盐城 届高三三模 语文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