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活.docx
- 文档编号:20247091
- 上传时间:2023-04-25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797.62KB
化学与生活.docx
《化学与生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与生活.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生活
生活中的
化学
主编:
王伟平
排版:
康欣
编委:
高一化学备课组全体成员
金台高级中学高一化学备课组
序言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一个由物质组成的世界。
这些物质无时无刻不在变化:
巨大的岩石逐渐风化变成泥土和沙砾、由于地壳变动而埋没在地下深处的古代树木变成了煤、铁器在潮湿的空气里逐渐生锈等等。
其实,化学就是人类为了生活和生产,长期积累了许多有关物质变化的知识,从这些知识逐渐认识到,自然界里一切物质变化的规律,进而通过规律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化学本身是一面魔术镜,将一百多种元素巧妙地结合,组成神奇美丽的世界。
它使碳这一元素形成了美丽高贵的金刚石和柔软廉价的石墨两种天壤之别的形态,跟人们开了玩笑。
人们将在他的一个个玩笑中不断摸索进步。
而我们的生活也将随着它的进步而进入美好的未来。
化学既是关于自然的科学,又是关于人的科学。
在当代科学的发展中,它们正在走向统一。
因此,现代化学不仅是认识生命过程进化的手段,也是人类生存的手段和获得解放的手段。
它的各个研究领域都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化学已成为一门满足社会需要的中心科学,创造着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学与人们生活越来越密切。
化学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日常生活以及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科学等诸多问题,都体现了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化学发展的最新成果。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高品位的生活,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也日趋密切。
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发现生活中充满着化学的踪影,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化学可以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其它学科,服务于人类自身。
日常生活中,化学给人类带来许多方便,洗衣粉和肥皂是家用去污的好产品,啤酒是人们喜欢的饮料,蒸馒头时放些苏打,馒头蒸得美味又可口,还有许许多多的例子。
化学与医学也密切相关,供氧器就是利用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来制氧,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人们应用科学的方法制造生理盐水,减轻病人的痛苦。
近代,人类发明了许多新药品,攻克了不治之症,如青霉素等。
但是,癌症和艾滋病仍令医生们束手无策,这两个重大难题,相信我们未来的接班人一定能够解决的。
在一些重大的科学领域里,化学的作用也不小,火箭发射所需燃料,就是利用了氢氧燃烧得水的原理。
可是残酷的人类又把化学带入战争,日本帝国主义毫无人性地利用人做化学试验。
现代人类已采取了措施,比如禁止使用核武器。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对人类有重大意义,跟生活也有很大关系。
化学能帮人们做有用的事。
衣、食、住、行、用,化学无所不在。
在衣方面,化学可谓给生活增添温暖。
尼龙,分子中含有橡胶止水带,桥梁伸缩缝,橡胶支座酰铵键的树脂,自然界中没有,需要靠化学方法得到;涤纶,用乙二醇、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等合成的纤维。
还有类似的许多衣料,丰富了人们的衣橱。
由于有了化学,我们的住房才有多彩的装饰。
生石灰浸在水中成熟石灰,熟石灰涂在墙面上干后成洁白坚硬的碳酸钙,覆盖了泥土的黄色,房子才显得整洁明亮;化学炼出钢铁,我们才有铁制品使用;化学加工石油,我们才能用上轻便的塑料;化学锻烧陶土,才能使房屋有漂亮的瓷砖表面;化学反应是交通工具得以行驶的动力,没有燃料的燃烧放出热量,车辆根本无法开动。
化学能是它们得以行动的最原始的能量来源,即使用了电做动力,也不能忘记化学能伟大的贡献。
在现在,化学仍是交通工具的生命仍对人们出行起重大作用。
化学是我们日常常生活的一部分,不管我们意识到与否,化学渗透到生活的每一方面。
烹饪技术高超的家庭主妇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名化学家。
怎样将食品中的化学成分调配好是一门艺术。
烧烤完全是化学反应,你烧烤的食物好坏在于化学成分的调配。
蔗糖受热熔化会变成焦糖,了解这一点,就能做出使人食欲顿开的食物,另一方面烧烤用的苏打和食物是化学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典范。
我们懂得食用油和酱油会因为氧化反应而变质同时颜色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可以观察颜色而辨别食用油和酱油是否安全食用。
我们用特氟龙锅来油煎食物,用铁锅来做汤,这些全包含化学原理。
腌制各种不同的食品是渗透作用的应用,腌制食品和其他防腐方法都是化学原理的应用。
某些化合物放在一起能消除异味,市场上很多产品就是利用这一化学原理来消除异昧的。
在医药上,所有的药物都是通过化学反应制成的,还有采用将物质混合起化学反应来杀菌比药物治疗要有效的多,这也是在利用化学原理。
很多软膏和消毒剂还有一些肥皂洗涤剂等都是利用这些化学混合物的作用制成的。
另外医学上常说的胶化、胶质和悬胶这些术语都是来自化学。
化妆品都含有化合物,脱毛剂之所以能脱毛是因为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
我们洗澡时也有化学,肥皂和水混合能除掉人体上的污垢。
我们在穿衣服时,看衣服的颜色就知道衣服是否发霉——我们的汗液基本上呈酸性,所以当汗液粘在衣服上如果不及时除掉,衣服会变黄。
我们佩戴的饰品、穿的鞋同样也是这样。
所有这些都包含化学原理。
了解化学,懂得生活,同时也可避免“大降横病”——1938年3月14日,比利时的哈塞尔特城处在零下15℃的严寒中,横跨在阿尔伯运河上的一座雄伟壮丽的钢桥,突然间发生巨响,不到几分外钟即折成几段,坠入河中。
此事故的肇事者是钢铁中的磷。
磷是钢的有害元素之一,能使钢产生冷脆性,使钢在常温下轧制和加工时容易断裂,尽管它能提高钢的硬度,但显著降低了钢的塑性和韧性。
可见,生活中了解化学是必要的。
化学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变化,有利也有弊——汽车尾气排放,造成大气污染;酸雨在警告我们;臭氧层空洞威胁着我们,环保成了化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一重大问题。
总而言之,化学在我们身边。
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吃的食物,我们人体与物质的科学影响着我们的健康。
了解化学就是在了解你身边的世界。
了解得越多就越能健康的生活。
目录
序言2
第一章日常生活中的化学5
第一节洗涤剂、化妆品与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5
一、洗涤剂工业与环境保护概况6
二、洗涤剂的毒理性效应和对人体的安全性7
三、有磷洗涤剂的环境问题8
四、化妆品所含有害化学品的毒副作用9
五、对洗涤剂、化妆品的几点建议11
第二节生活中的化学小窍门11
一、祛除衣服上的油渍11
二、祛除水壶的水垢12
三、祛除纤维中的血渍12
四、去掉衣服上的铁锈污渍12
第三章化学与环境保护13
第一节化学与大气污染14
第二节化学污染与防治18
第四章化学常识与食品安全21
第一节致癌物质22
第二节食品中的主要致癌物质:
22
第三节不良的饮食习惯23
一、油炸食品23
二、熏烤食品23
三、膨化食品23
四、腌制食品24
五、霉变食品24
第五章生活中的化学小常识24
第一节热词解读24
第二节常见食品添加剂26
第三节生活小常识27
第四节生活中的趣味化学27
一、油条与化学27
二、糖的秘密28
三、吃鸡蛋的学问29
第一章日常生活中的化学
第一节洗涤剂、化妆品与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
洗涤剂和化妆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日用化学品,他们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发达国家,洗涤剂、化妆品的使用已成为反映人们精神面貌和物质文明生活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度突飞猛进,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大幅度提高,对洗衣粉、化妆品的需求加快,因而洗涤剂和化妆品在我国也得到了大力发展。
洗涤剂1995年产量达300万吨,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且仍以年增长5%左右的速度递增。
大、中、小生产企业达1000多家,职工14多万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家用洗衣机在我国的普及与推广,以及厨房、卫生间用洗涤剂的增加,我国洗涤剂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必将进一步增长。
近年来,我国化妆品消费呈直线上升趋势,化妆品生产企业越来越多,化妆品生产和经营席卷每一角落。
据统计,我国已有大小化妆品生产企业3000多家,全国经营化妆品柜台近40万个,化妆品销售量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猛增。
在生产、研制洗涤剂和化妆品中要使用大量的化学品,在使用中又直接与人体接触,用后多数随水排放。
因此,洗涤剂、化妆品的使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会造成什么影响,正越来越多地引起各界科学家和环境科学工作者的关注。
一、洗涤剂工业与环境保护概况
多年来,洗涤剂类化学品是最易引起社会公众注意的一大类生活必需品。
在世界范围内,由欧洲、北美和日本等地区和国家为主导,要求改善环境质量的呼声日益高涨,“绿色运动”要求各种产品对人体无毒,对环境无害,公众同时也期望各种洗涤类化学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节省资源和能源,减少“三废”的排放,要减少对人类生态环境的负影响。
因此,洗涤剂工业不仅要考虑产品的性能、经济效益,还更需要有良好的环境质量保证。
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30余年的发展历程来看,洗涤剂工业在环境安全性保护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大的成绩。
例如,60年代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广泛使用洗涤剂,大量泡沫流入江河湖泊,严重污染水源。
经研究发现,这是洗涤剂中的主要活性支链烷基苯类化合物(ABS)在自然环境中很难被生物降解,从而在水中聚集引起的。
作为对策,发达国家迅速以法律形式禁止使用ABS,1965年欧美国家开发出可生物降解的直链烷基苯类化合物(LAS)取代了ABS。
经20多年的LAS使用证明,目前欧美已解决了洗涤剂的泡沫在环境中的污染问题。
为解决由洗涤剂中磷酸盐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70年代欧、美和日本等国开始实施洗涤剂的限磷、禁磷措施,并于80年代开发出4A沸石等代替了三聚磷酸钠。
为减少原料用量,提高洗涤效果及达到环境可降解性的目的,60年代开发了添加生物酶制剂的洗涤剂,但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工厂工人吸入酶后可引起呼吸道疾病,消费者也反映短期内有由酶引起的皮肤过敏现象。
于是在70年代曾一度停止使用酶制剂类洗涤用品,但经过多年的技术改进,近年来又开发出了高生物降解性且对环境无害的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等酶制剂,可大力提高洗涤剂的去污力。
为降低能耗,减少原料用量及节约包装,日本、美国及西欧等发达国家开发了浓缩洗衣粉。
90年代以来,随着高科技和检测技术的发展,国际科学界对于洗涤剂等化工产品的环境评价提出了“生命周期分析(lifecycleanalysis,LCA)”,其意义就是要对每种产品从其“摇篮”到“坟墓”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作全面分析。
目前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在洗涤剂主要组分的选择方面,十分注意环境安全性。
其所选成分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性优于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且更明显优于我国目前的洗涤剂主要组分。
如目前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洗涤剂配方中基本不使用三聚磷酸钠(STPP)、支链烷基苯(ABS)等产品。
但在我国及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STPP、ABS等化合物还在洗涤剂及工业领域中继续使用。
因此,对于象我国这种洗涤剂工业相对较落后的发展中大国,在进行洗涤剂的技术开发、引进及生产的同时,应加强洗涤类化合物组分的环境毒理学研究,保证我国洗涤剂类产品的环境安全性。
二、洗涤剂的毒理性效应和对人体的安全性
洗涤剂的基本成分是表面活性剂和助剂,这类化合物在全世界广为分布,由于洗涤剂使用广泛,洗涤剂残留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
我国市售洗衣粉种类较多,添加剂及原料含量各不相同,洗涤剂用时主要是溶于水,在污水中洗涤剂的生物学效应更为复杂,除组成洗涤剂各种化学物质本身固有毒性外,还有经过生物降解或代谢后的产物对生物的毒害效应,此外,各化学物质之间还有增强作用、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因此,研究洗涤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对生态环境尤其是水的生态环境影响具有实际意义。
迄今为止,我国洗衣粉的主要原料为LAS、STPP、硅酸钠、芒硝、泡化碱和羧甲基纤维素等。
近年还采用碱性蛋白酶、荧光增白剂及各种香料和染料作为洗涤添加剂。
我国洗衣粉市场的品种很多,添加剂的类别及原料来源含量各不相同。
因此,对于洗涤剂的毒理学研究更具有重要性。
1990年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人员对国产10种洗衣粉进行了对蝌蚪红细胞微核率影响的致突变研究。
结果发现不同商品洗衣粉诱发的微核率有较大差异。
在所检测的10种洗衣粉中,发现有些洗衣粉在高剂量时,测试组生物产生的微核率较高,并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应进一步验证其致突变性。
总之,对所检测的10种洗衣粉而言,8种洗衣粉有致突变性可疑,占全部检测种类的80%。
且在受测试的10种洗衣粉诱发蝌蚪的微核中,均出现有大和小两类微核,可见,洗衣粉既能诱发染色体损伤,也能使纺锤体中毒。
近年来,研究人员用家用洗涤剂对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在洗涤剂用量远远低于日常家庭用量的情况下,5种洗涤剂对鱼类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发现这5种洗涤剂在存放一定时间后其毒性亦没有发生明显下降。
这意味着,含有家用洗涤剂的生活污水不经任何处理就排放到水体中,可能会对鱼类造成一定的影响。
由以上阐述可知,不论是作为洗涤剂中的某种组分的表面活性剂、助剂,还是作为最终产品的洗涤剂,对人体和动物都可能存在着直接的或潜在的毒效应,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洗涤剂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影响人体健康等问题。
我们应正视这些问题,继续深入研究,以环境保护和对人体安全无害为标准,选用无公害原料,采用无污染工艺,开发出更多更好的产品。
三、有磷洗涤剂的环境问题
洗涤剂中含有表面活性剂和助剂,其中三聚磷酸盐(STPP)是合成洗涤剂最理想的助剂,自它引入合成洗涤剂配方后,洗涤剂的性能得到了大大提高,从而使洗涤工业有了一个大的飞跃。
1970年日本琵琶湖等封闭水域出现了水藻疯长,鱼类死亡现象,经分析和研究表明,是由于水中磷酸盐含量超过正常值,水体富营养化。
80年代以后我国湖泊、水库等水域也普遍受到磷、氮等物质的污染,污染状况令人担忧。
我国许多湖泊如长春的南湖、济南大明湖、南京玄武湖、武汉的东湖、江苏的太湖、安徽的巢湖、杭州西湖和昆明的滇池等都出现了严重的富营养化,水体中磷元素含量大大超标。
在一些近海海域,因为水体中氮、磷含量严重超标,使一些浮游生物呈爆发性繁殖,具有红色素的浮游生物聚集使海水变为淡红色,称为“赤潮”现象。
水体富营养化使水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鱼类、贝类大量死亡,从而影响了人类生活。
1990年~1993年内,我国东海舟山列岛附近发现有长达数海里由甲藻引起的大面积“赤潮”带5次。
1993年7月我国黄海的海州湾发现多起“赤潮”,北起赣榆县,南至连云港,宽约3km~10km的近海“赤潮”带,海水呈棕褐色,海面漂浮大量死鱼,对当地近海渔业产生很大破坏。
1992年我国珠江口海域无机磷严重超标,长江的无机磷超标率为82%。
1977年香港“赤潮”发生3次,1990年则发生28次。
另据“199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报道,1992年全国发生“赤潮”50次,比1991年增加32%,其中含磷洗涤剂中的磷元素在水体富营养化进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水体富营养化标准是氮为012mg·L-1、磷为0102mg·L-1。
我国湖泊中一般缺磷,磷是限制因子,一旦水体中磷增加,就会促进发生富营养化。
以我国太湖流域为例,洗衣粉排磷对湖泊磷负荷的贡献率为1611%。
世界各国都在开始寻求磷酸盐的取代品,有的国家以法律规定,有的是以行业自发行动,纷纷生产低磷和无磷洗涤剂,并掀起了世界性的限磷禁磷浪潮。
时至今日,美国已有42%的人口生活在禁磷区,全面禁磷的有14个州,5个郡,43个城市。
自1993年起还对含磷家用洗涤剂征收10%的销售税。
日本已基本实现洗涤剂无磷化。
在欧洲全面禁磷的国家有挪威和瑞士。
最近荷兰、德国、奥地利和意大利国亦基本无磷化。
采用限磷措施的有法国,实现自动禁磷的有瑞典、芬兰和比利时等。
目前我国正在提倡和推广低磷和无磷洗涤剂,国家在1995年发布了低磷无磷洗衣粉行业标准,国家环保总局1995年颁布了洗衣粉环境标志产品标准。
截止1996年7月我国获得国家环保局环境标志产品共4个品牌,6家生产企业,年总产量约为8万t左右,占全国洗涤剂总产量的318%。
虽然2000年已有30多家取得了环保标志,但是当前我国的洗涤产品大部分尚未获得环保标志产品称号。
四、化妆品所含有害化学品的毒副作用
我国根据《化妆品卫生标准》,规定禁用物质359种,限用物质57种,限用防腐剂66种,限用紫外线吸收剂36种,限用着色剂67种。
以上这些物质具有较强的毒性、致突变性、致癌性和致畸性,它们或者对皮肤、粘膜可能造成损伤,或者有在化妆品中禁止使用的特殊生物活性。
但实际上,仍有一些化妆品生产厂家在配方中使用禁用物质或超标使用限用物质。
据北京日报1996年9月18日报道,1996年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对市场销售价格相对便宜的43种口红进行了一次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有1/4的抽查样品含有致癌物质———色素若丹明和永久橙两种禁止使用的色素。
卫生部在1996年3月15日前组织北京、上海、天津、广东和辽宁等省、市卫生部门对11个省市市售化妆品和美容院用化妆品的卫生状况进行了抽查,检查56家商场的1155件进口化妆品的卫生许可批件,发现有254件、184个品牌无卫生许可批件,占2210%;在对57家商场销售的433件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进行检查中发现,无卫生许可批件的有301件、189个品牌,占6915%。
在无证产品中,上海娜丽丝化妆品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生产的23种产品,及法国依贝佳化妆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的进口化妆品已被卫生部给予通报。
对市售176件粉类化妆品质量的检测结果表明,有7个产品的有害金属含量超标。
而广东潮阳恒丰化妆品厂生产的恒芳美容粉饼含铅量为880mg·kg-1,超过国家卫生标准21倍。
美容院化妆品卫生质量更为严重,健康报1997年报道,在抽检57家42件特殊用途化妆品中,无卫生许可批件的有29件,占6910%,抽查的184件进口化妆品中,无卫生许可批件的135件,占7314%。
有13种护肤、护发产品细菌总数超标,严重得无法计数。
其中长沙中星女王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林汀天然洗面奶、珠海中通生物工程技术公司生产的黄褐斑———明净面膜和法国碧丽美容集团生产的PAB碧丽纯天然软膜粉均检出了粪大肠菌群。
调查中还发现香港崇启有限公司代理的美国“飘雅”二合一洗发水未取得卫生部颁发的“进口化妆品卫生许可批准文号”,产品中细菌总数超标1290倍。
河南柘城美容日用化工厂生产的“雀斑净”,不但未取得批准文号,且产品中检出国家禁用物质苯酚。
河南南阳仲景医药有限公司日化厂生产的“杏山腋臭清”中甲醛含量超过国家标准4倍。
美国国立研究所(NCI)报道,6种染发剂组分在动物喂养实验中引起癌症,它们可引起大鼠和小鼠的皮肤癌、淋巴癌和甲状腺癌。
近年来国内中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显著增多,其中许多人有多次染发史。
据北京友谊医院血液病科主任常瑛教授介绍,无论何种染发剂,均含有20余种化学成分,其中有10种会引起人体细胞突变而致癌。
老年人免疫力有所下降,不能及时识别和清除变异细胞,因而染发剂致癌的危险性相对大得多。
中山医科大学1987年~1989年对广东省部分化妆品厂生产的73份样品按化妆品不同类型进行毒性实验,实验结果为:
洗发类急性皮肤刺激实验阳性率为4710%,眼刺激实验阳性率为7015%,护发类皮肤刺激实验和眼刺激实验阳性率分别为813%和1514%,护肤类皮肤多次刺激实验阳性率为711%。
皮肤致敏实验表明,护发类、护肤类及其他类均未出现皮肤变应性反应,各类化妆品小鼠经口LD50均大于5000mg·kg-1,属微毒类。
以上种种调查资料表明:
化妆品卫生质量不合格率仍占很大比例,有毒物质对消费者存在的潜在危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当前含有毒化学物质的化妆品一般比较集中在具有特殊用途的化妆品中,例如:
美容美发、染发、烫发、化妆、指甲、眼眉、口唇、除臭、祛斑、防晒以及美容治疗等化妆品。
这些化妆品原料中普遍使用了化工合成产品,如染料、香料和色素等,同时在天然矿物粉中会掺杂铅、汞和砷等有毒无机元素,其中某些成分已证实有明显致突变作用,这些有害化学品直接作用于皮肤,长期使用此类产品也可诱发癌肿。
因此,化妆品性皮肤损伤已成为一种公害,直接影响着广大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国内化妆品工业的发展,必然带来一场深刻的化妆品科学技术革命,促使我国化妆品研究水平迈向新的高峰。
五、对洗涤剂、化妆品的几点建议
⑴加强洗涤剂、化妆品行业环境管理与立法工作,确保我国洗涤剂、化妆品行业尽快进入商业全球化进程。
⑵积极推进洗涤剂无磷化进程,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作贡献。
⑶为了人类身体健康,应加强对洗涤剂、化妆品的环境毒理学研究。
第二节生活中的化学小窍门
众所周知,我们周围的事物都是由许许多多的化学元素组成的,包括我们人体不可缺少的许多元素。
化学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人类每天都在与污渍打交道,顽固的污渍总是让许多家庭主妇为难。
这时,如果能懂得运用些许的化学知识,那么去污便显得轻松容易多了。
一、祛除衣服上的油渍
吃面时常常把油溅到领口或胸前,用纸巾怎么也擦不掉,还越擦污染面积越大,让人很头疼。
方法一:
在油渍上滴上汽油或者酒精,待汽油(或酒精)挥发完后油渍也会随之消失。
这利用了相似相溶的原理。
这一原理在有机化学中运用极为广泛。
相似相溶,即是极性相同的分子可互为溶质与溶剂,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溶解度越大。
一般衣服上的油渍,都是不饱和脂肪,那么,所谓的-R基中就必定会有双键甚至于叁键存在。
此时,类似于H2O这样的常见无机溶剂则很难将其溶解。
而酒精或汽油这类有机物则不同,油脂中的亲水基与它们相溶,而此类易挥发物挥发时,会将亲水基带走从而将整个酯带走,这样就可以祛除油渍了。
方法二:
用温水浸泡后用肥皂清洗即可。
这种方法非常常见了。
这中间运用的化学原理也相对简单。
即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皂化反应)。
油脂水解后生成C17H35COONa与甘油,甘油溶于水,而C17H35COONa中的-COO-为亲水基,遇水相溶。
为什么要用温水浸泡呢?
原因也非常简单。
所有的有机反应均为可逆反应,加热条件下有利于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便于生成C17H35COONa,使油污祛除更加彻底。
二、祛除水壶的水垢
方法一:
烧水的壶中有了水垢,可放入一些醋,再加水,烧开一会儿,水垢可除去。
这样除水垢的方法适用与铁质的水壶。
由于长期的与沸水接触,内壁的铁与水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反应,生成Fe2O3、Fe3O4的混合物。
加入醋时,相当于是让Fe的氧化物与酸反应:
Fe2O3+6H+=2Fe3++3H2O、Fe3O4+8H+=Fe2++2Fe3++4H2O。
使不溶于水的Fe2O3、Fe3O4分解为Fe3+和Fe2+,随清水一起洗去。
方法二:
用铝壶烧水时,放一小勺小苏打,烧沸10分钟,水垢可除去。
用铝壶烧水时,会伴随发生反应:
2Al+6H2O=2Al(OH)3+3H2↑,生成的Al(OH)3不溶于水,因此形成水垢。
所以,加入HCO3-则会使两性氢氧化物呈碱性,使电离方程式Al(OH)3→Al3++3O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生活